长三角一体化

搜索文档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丨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 2025-09-27 08:20
人民日报记者 吴焰 巨云鹏 王伟健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梧桐掩映下的一幢小楼——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承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职能。 小楼里悬挂的一张世界级城市群概况图上,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稳步提 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 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长三角以实绩作答: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 全国近1/3;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三省一 市合力勇挑大梁,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束光,照见长三角科研链与产业链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 2025-09-27 03:02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梧桐掩映下的一幢小楼——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承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职能。 小楼里悬挂的一张世界级城市群概况图上,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稳步提 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 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长三角以实绩作答: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 全国近1/3;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三省一 市合力勇挑大梁,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束光,照见长三角科研链与产业链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
上证观察家 | 拥抱“十五五”战略机遇 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
搜狐财经· 2025-09-27 02:50
"十五五"时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的关键阶段。要迎接挑战、抢抓机遇,通过制度突破、功能升级、开 放合作和技术革命,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实现从"流量中心"到"功能中心"的质变。 □ 朱启贵 石少卿 □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建议通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畅通资金资本资产高质量循环,提升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国内国 际资金资本资产配置质效;构筑服务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发展方式转型的 可持续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数字金融体系 □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议建立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监管协调机制,加强监管政策预期管理,培育透明公正的监管 文化,提升监管科技水平,丰富监管工具箱,构建完善有力的监管生态 □ 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建议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风险监测预 警和应急处置。同时,统筹金融体系风险防控与应急预案或替代方案 □ 提升金融法治环境:建议持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着力提升金融司法效率和公信力,构建服务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 展的金融法治体系,持续打造国际金融争议解决高地,努力创造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法治环境 "十五 ...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长三角地区最佳投资机构榜单揭晓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27 01:05
母基金研究中心 2 0 2 5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七周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披露的最新动态显 示,三省一市已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 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探索攻 关实施路径。 在股权投资行业,长三角地区是一片投资的热土,一方面,众多科技创新企业涌现;另一方 面,政策鼓励之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基金十分活跃,实现了科创产业与资本的双向奔赴。 2 0 2 5年9月2 6日 ,母基金研究中心( www. c h i n a -f o f. c om,下同)根据已有的数据支撑与研 究分析, 在苏州吴江举办的 " 2 0 2 5中国母基金会议——新周期·新策略·新机遇"上, 正式 发布 2 0 2 5长三角地区最佳投资机构榜单 , 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母基金研究中心提醒:榜单力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且仅作为参考,并不构成投资者的投资 依据;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该谨慎判断和识别风险。 2 0 2 5长三角地区最佳投资机构榜单 闪亮如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长: FFIL 最佳投资机构 2025长三角 ...
挑大梁、当尖兵、做先锋(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这片热土上,更多创新创造的磅礴力量,正不断蓄积、迸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7日 0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 极和动力源之一,长三角始终挑大梁、当尖兵、做先锋。 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愈发密集的高铁网络, 便利的出入境政策,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跨省"一网通办"……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三省 一市打破行政壁垒,把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共拉长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 放眼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三省一市融在一起,攥指成拳,努力找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 定位,在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布局谋划,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青春、热情、活力,这就是中国的长三角。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长三角以实绩作答: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 近1/3;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三省一市合 力勇挑大梁,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束光,照见长三角科研链与产业链融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主题鲜明: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 动力源作用。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梧桐掩映下的一幢小楼——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长三 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承担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职能。 小楼里悬挂的一张世界级城市群概况图上,长三角地区引人注目。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稳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 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 ...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观察(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6 21:57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27.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超33万亿元 [2] - 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 [2] - 上海2024年经济体量站上5万亿元新台阶 [12] 产业创新与集群发展 - 长三角拥有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2] - 科创板上市公司589家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 占比47.9% [2] - 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 [4] - 江苏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14个 总数全国第一 [4] - 安徽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6% [13] - 安徽2024年1-5月汽车产量123.57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3]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6万家 [5] - 上海光源每年开机时间7000小时 仅满足四分之一机时申请 [5] - 浙江金华投入2400万元在合肥光源建成全国首个软X射线散射束线实验站 [5]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589家长三角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12] - 孵化145个重大产业创新项目 [12] 区域协同发展成果 - G60科创走廊九城共建16个产业联盟和1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11] - 浙江盘毂动力近3年营收跨过2.5亿元、3亿元、8亿元三个台阶 [11] - 累计申请专利1500余项 [11] - 长三角铁路日均客流量超200万人次 [16] - 长三角提供异地门诊和住院累计结算超5200万人次 [19] 对外开放与外贸表现 -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于2024年底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 [9] - 浙江2024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居全国首位 [13] - 浙江中欧班列上半年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 同比增长11.1% [13]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长三角2024年空气优良天数平均比例84.5% 较2018年提升8.8个百分点 [22] - 59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3% [22] - 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 每年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清水 [21]
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在宁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26 21:06
本届博览会由江苏省广电局主办,上海、浙江、安徽两省一市广电部门联合参与,以"智汇长三角、视 听创未来"为主题,总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设置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四大区域展馆和技术装备、内 容创制、融合应用三大特色展区。现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广电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广电视听一 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26—2030)》,进一步巩固合作机制,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协同格 局。展会首次发布了《长三角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报告》,同时宣布江苏卫视超高清频道即将上线。 本报讯(记者冯圆芳)9月26日,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在南京开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 缨出席活动并致辞。 徐缨在致辞中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文脉相通,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 业,既要当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宣传者、记录者,又要当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在联动宣 传、联合创作、联建项目、联手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她指出,发展高新视听,既是数字经济有机组 成,也是数字文化产业强劲引擎。江苏广电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 要讲话精神,立足当前,面向"十五五",与长三角兄弟省市一道,在重大 ...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浙江“十四五”成果丰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5:45
浙江还坚持高效能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该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联合设立长三角科技 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并实体化运作,推动打造G60科创走廊3.0版;首创发布了长三角实事项目清单, 20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78项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用"。(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26日电(记者王逸飞)26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海涛在"浙江省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浙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皖,扬浙所长,形成了一批彰显浙江特色的一体化成果。 在高站位推进战略落地方面,他介绍,该省建立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构建了省行 动方案为统领、系列专项方案为支撑、省政府实施意见为路径的推进体系;扎实推进创新、畅通、开 放、协调、智治、美丽六大行动,落地了106项"小切口、大牵引"的一体化事项;迭代完善了三级运作 机制,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连续21年召开,形成一批又一批的重大合作成果。 围绕高起点抓好省域统筹,浙江积极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动沪嘉全面 ...
沪苏锡常城际铁路首台盾构机刀盘下井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1:57
太仓先导段工程太仓站至白云渡路站区间为双洞双线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区间长达4.8km,主要穿越粉质黏土、粉质黏土混粉土等软弱地 层,沿线穿越多处桥梁、房屋等构建筑物。本次下井的"苏铁先锋号"盾构机承担隧道左线盾构施工任务,主驱动采用4.8m重型主轴承,刀盘直径9.315 米,总重量约80吨,共搭载145把刀具。为确保刀盘吊装施工安全,省铁路集团建设公司太仓先导段工程建设指挥部精心筹划、周密部署,提前组织专项 方案论证,对吊装前的各项安全条件开展检查验收,确保吊装过程安全、高效、可控。 沪苏锡常城际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重点项目,太仓先导段工程为其先期开工段,全长10.2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全线设 车站3座,其中地下车站2座、高架车站1座,建设工期4年。项目建成后,将在沪苏省界与上海嘉闵线北延伸工程衔接,实现与上海市多条城市轨道交通、 嘉闵线和机场线等市域铁路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太仓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强沪苏协同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撑。 Hill 漫画圈 日日日日日 美好用 I 参 太 白 区 间 左 线 " 苏 铁 先 锋 号 " 盾 构 机 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