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定义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汽车新生态:“智行”方能“致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1:30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加速融合,汽车正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智能化竞争从功能上车迈向体验赋能,数据安全与合规治理成为行业健康 发展生命线,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提出,整车企业、科技公司、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 新联盟,在关键领域联合攻关,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提升整体竞争力。 武汉在汽车领域有深厚的发展基础。武汉有55年汽车工业积淀,集群优势显著,拥有涵盖10家整车企业、14家整车工厂、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生态体 系,2024年新能源产能147万辆,每销售2辆新车其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型。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晓明表示,"武汉汽车产 业始终以跃迁姿态前行,未来,武汉将继续领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呈现怎样的新特征?我国智能汽车企业应如何在全球竞合中把握机遇?在北汽研究总院智驾总工李良看来,智能汽车产业 不仅限于智能驾驶与座舱,更是推动工业、能源、芯片、AI等多行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当前,产业还面临高端芯片、AI 模型及软件生态等"卡脖子"问题,倒逼国内企业自 ...
田丰:消费者弃智驾“炫技” “痛点”解决方案成付费核心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38
"目前消费者呈现一个明确趋势——不会为智能驾驶的炫技来买单,只会为痛点场景来买单。"在《中国 经营报》推出的《零观汽车》直播访谈节目零观汽车直播上,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开源鸿蒙战略顾问 田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近期,《中国经营报》联合新浪新闻、新浪新能源共同发起"你是否会为智能辅助驾驶买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69份。新浪话题页阅读量为127万。上述调查问卷显示,智能科技配置已成 为消费者决定性购车因素之一。 记者注意到,本次"你愿意为汽车智能化付费"调研中,三大高票场景超出预设,均指向消费者核心驾驶 痛点,具体数据如下:例如雨雾天气视觉增强最高,支持率64.1%。核心逻辑是极端天气下人类感知能 力下降,安全需求凸显;驾驶司机疲劳监测支持率达53.2%;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支持率为 51.1%。 对此田丰表示,这些痛点场景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弥补人类感知短板的安全需求,比如雨雾等极端天气 下,人的感知能力会下降,哪怕是"老司机"也可能看不清周围细节变化,这时候就需要硬件辅助,像激 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越早感知风险,安全性越好,本质是帮人延伸听力、视觉。 《中国经营报》:当前车企在 ...
共塑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范式 理想汽车和星环OS生态伙伴正式签约
齐鲁晚报· 2025-09-17 07:39
星环OS社区成立与生态合作 - 理想汽车联合长城汽车、英飞凌、芯驰科技等16家生态合作伙伴签署《星环OS社区章程》,涵盖芯片、软件、硬件、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全产业链 [1] - 星环OS社区正式成立指导委员会,明确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启动关键技术攻坚和长期技术路线制定 [3] - 理想汽车自研的星环OS于2025年3月开源,旨在减少行业重复开发,推动成为行业级操作系统而非企业私有系统 [3]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星环OS由全车统一软件架构组成,涵盖AI计算系统、智能实时系统、通信中间件和安全系统,具备架构统一、跨领域协同、灵活部署及安全可靠四大特点 [6] - 系统已完成新一代芯片平台原生适配,验证硬件兼容性,并为开发者提供技术参考 [6] - 通过建立功能安全技术工作组推进安全认证,构建完整功能安全证据链,保障合规性 [7] 开源生态与开发者支持 - 生态合作网络覆盖超30家企业及社区,合作伙伴经深度评测后加入社区并投入资源共建 [8] - 社区采用Apache 2.0许可证,免费开放且不设技术壁垒,公平适配所有主流芯片及硬件平台 [9] - 问题平均处理周期从50天大幅缩短至10天,开发者贡献数量快速增长,社区效率显著优化 [9] 战略方向与行业意义 - 以软硬件协同与算力共享为AI时代根基,推动星环OS与AI深度融合,为AI Agent生态及智能执行器提供基建级赋能 [6] - 开源协作旨在避免行业碎片化、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技术迭代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5] - 社区治理采用"指导委员会+专题兴趣小组"模式,首批组建硬件生态、AI框架、核心系统等六大SIG组推进技术攻关 [9]
晶晨股份20250916
2025-09-17 00:50
**金辰股份收购芯脉微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金辰股份收购芯脉微 旨在增强无线通信领域实力 尤其在AIoT应用方面[2] * 芯脉微专注于4G/5G WiFi 蓝牙及卫星通信等全栈式无线通信芯片及解决方案[3] * 行业涉及物联网 车联网 移动智能终端 智慧城市 智慧工业 智慧农业等AIoT应用领域[2][12] **收购背景与标的公司核心情况** * 收购以现金方式进行 交易对价预计约3.16亿元 芯脉微将成为金辰全资子公司[3] * 芯脉微成立于2021年 总部上海 在杭州 西安 珠海和深圳设有研发中心 员工约70人[3] * 芯脉微核心团队拥有超过15年通信芯片研发与量产经验 大部分来自展讯[6] * 芯脉微CEO孙斌拥有超过22年研发与管理经验 曾在展讯担任高级职务[6] * 芯脉微已有6款产品完成流片 应用于物联网 车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领域[3] * 芯脉微2025年上半年收入68万元 净利润负4000万元 预计10月底完成交割[4][17] * 收购产生的商誉影响较小 约3000万元左右[17] **技术产品与市场应用** * 物联网产品有多个型号:4+2配置 4+4配置和8+8配置[5] * 8+8配置产品(7718P)已出货 用于物联网模组和智能玩具(如连接云端大模型的毛绒玩具)[5] * 另有专用于通话手表(7718S)的4+4配置芯片[5] * 支持功能手机和汽车电子TBOX的8+8配置芯片已进入量产或大规模导入阶段[5] * 公司主推高附加值 高毛利率的Cat 1产品 应用于云端豆包 AI智能以及学生卡等领域[9] * 学生卡产品支持电子围栏和WiFi扫描功能 可实现精确定位[9] * K4产品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流片 力争2026年底量产出货[9] * 公司同时开发4G/5G双模的5G ReCap产品[9] **战略整合与协同效应** * 收购旨在构建从蜂窝到光再到WiFi的完整无线通信能力 实现技术协同与互补[3][11] * 整合后将增强金辰在无线通信蜂窝技术上的实力 并增强WiFi通信技术能力和团队实力[11] * 公司将构建包含蜂窝通信 光通信和WiFi通信的多维完整底层通信技术栈[11] * 整合可拓展广域网AIoT应用 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公共安全) 智慧工业(能耗管理) 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等[12] * 通过全球250多家运营商渠道 结合通信技术的新型AIoT终端导入市场[12] * 在汽车领域 整合能满足软件定义汽车对蜂窝通信(远程联网) 光通信(车内主干网)和WiFi(短距离通信)的需求[12][14] * 光通信在汽车电子中具大带宽 高稳定性和强抗干扰能力 支持复杂数据交互[13] * WiFi主要用于车内短距离近场通信 满足多终端本地数据互联需求[14] * 整合将推动WiFi 7等高带宽技术发展 并增强在WiFi路由市场的竞争力[14][15] **市场前景与财务预测** * 全球蜂窝通信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全球芯片出货量约2.5亿颗 2025年预计达3亿颗 2026年预计达3.5亿颗[18] * 增长主要受益于2G/3G网络退网以及4G/5G时代的到来[18] * 若占据10%市场份额 芯脉微2026年收入将超3亿元 有望扭亏为盈[4][18] * 乐观估计可能拿到30%市场份额 相当于销售1亿颗芯片 实现10亿元收入[19] * 公司团队70人 每月总花费约300万元人民币 年支出约5000万元[20] * 按30%毛利率计算 实现盈亏平衡需达2亿元左右销售收入[20] * 公司产品集成度行业领先 外围器件数量最少 集成了射频 基带 CPU 电源和射频前端等多个模块[19] * 产品在高附加值智能玩具 学生卡和带通话功能的手表等领域受客户好评[19] **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 公司专注于高附加值 高毛利率产品 并积极拓展汽车电子市场(毛利率更高)[10] * 公司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实现第二个10亿美元收入目标[28] * 公司拥有现成客户群和产品叠加优势 通过配套新型芯片可迅速提升收入[28] * 公司计划进入显示器芯片市场 中国每年约1.5亿颗芯片依赖进口 市场巨大[27] * 公司在AIoT市场已有布局 如在机顶盒中应用AI技术(语言翻译) 并与谷歌Gemini后台打通实现家庭安防功能[23] * 公司对AR VR等新兴技术持谨慎乐观态度[26] * 公司坚持务实发展策略 有清晰长远战略规划[30]
国际媒体聚焦报道AITO携全球化车型亮相慕尼黑车展
全景网· 2025-09-15 12:20
9月8日,高端豪华汽车品牌AITO亮相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首次展示了面向中东市场深度本地化开发 的AITO 9、AITO 7及AITO 5三款新车型,《快公司》中东版、《汽车世界》等多家国际媒体均对此进 行关注及报道。 本次慕尼黑车展是赛力斯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AITO通过全球车型首秀和"智慧重塑豪华"理念的 展示,不仅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更彰显了以创新科技重塑豪华标准、开拓全球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决 心。 《快公司》中东版报道指出,AITO车型亮相慕尼黑车展,标志着其从中国市场迈向中东市场的重要一 步。《电动汽车报告》称赞AITO"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理念,认为其展现了品牌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 域的决心。 海外媒体尤其关注AITO的市场表现。Onliner.by报道称,中国汽车品牌正以强劲实力挑战欧洲传统豪华 车企,其中AITO表现尤为亮眼,其在中国高端市场已实现对宝马、奔驰等品牌的超越。YalaMotor则指 出,AITO"软件定义汽车"与科技豪华理念已成为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支撑。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閤先庆:创新驱动,赋能新广汽
新浪财经· 2025-09-15 00:49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AI技术飞速发展渗透车辆全领域 包括底盘控制 动力管理 车身电子和社会服务等环节 实现全链路赋能[3] - 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成熟 集成度更高 性能更强 成本更低 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支撑[3] - 用户需求与技术创新共同驱动全行业向全生态服务转型 例如Robotaxi即时出行服务等商业模式创新[4] 公司创新战略框架 - 规划引领双轮驱动 坚持维护一代 开发一代 储备一代 研究一代 推进3510技术规划[5] - 聚焦核心重点突破 在智能化和低碳化两大方向集中资源[5] - 布局前瞻科技 包括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等关键技术[8] - 推行全球引才工程 加强核心人才引进和薪酬激励[8] - 推动开放合作 与产业链上下游ICT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通过战略联盟 合资合作等形式构建创新生态[9] 智能化领域突破 - 电子电气架构重点推进分布式向集中式迭代 2022年发布星灵架构 构建自研智能网联体系[6] - 智能座舱推出车云一体系统 自研车云一体大模型获行业首个A+级AI座舱认证[6] - 组合辅助驾驶实现L2-L4多场景覆盖 成为行业首批获得L3上路试点资质企业 自研L4级Robotaxi实现示范运营[6] - 智能底盘2023年量产行业首个A字弯执行器协同鹰爪系统 基于自研预控技术和统一动力学底座控制技术[6] 低碳化领域成就 - 节能领域推出20多款自研发动机和变速箱 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44.14% 多缸发动机热效率达46.03%[7] - 2024年8月发布星源增程技术 油电转化效率达每升油发电3.73度 发电功率领先同级20%以上[7] - 电动化领域自研海绵硅负极片电池 弹匣电池 12合一集成电驱等关键技术[7] - 预计2027年实现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和电驱控制器搭载上车[7] 前瞻技术布局 - 自研飞行汽车实现首飞 多旋翼机型2024年6月量产上市 首发获上千台订单 复合翼机型8月获民航局特殊飞行证[8] - 自研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2024年底发布 6月已在广州地铁示范应用[8] 创新成果积累 - 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3000件[10] - 荣获中国汽车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60多项重要奖项[10] - 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10]
综述丨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开拓转型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14 08:09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在慕尼黑举行 德国企业300余家和中国企业110多家参展 成为展会两大主力[1] - 展会重要板块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吸引宝马 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合作机遇[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现状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德中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并不断取得进展[1] - 两国汽车产业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 为消费者带来兼具创新活力 成本效益和绿色低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1] - 合作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两国科技企业 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携手亮相[2] 德国车企合作案例 - 宝马集团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合作 帮助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新世代"电动车型[2] - 大众集团强调德中跨行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行业转型目标的最强大引擎之一[2]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加大在华投入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2] 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 德国零部件生产商奇昊汽车在中国设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供应中国品牌 全球业务交流日益紧密[3] - 采埃孚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技术 先在中国落地再推广至其他市场[3] 智能驾驶技术合作 - 卓驭科技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7年 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 国内外业务持续增长[3] - 大众汽车与卓驭科技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单向供需模式 共同研发[4] 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 小鹏汽车展示智能电动车 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全家桶" 与大众集团开展四次深度合作[5] - 小鹏汽车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将联合研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用于中国市场的各类车型[5] - 广汽集团认为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包括制造环节和绿色发展理念[5]
汽车早报|哪吒汽车召开首次债权人会议 丰田在美召回59.1万辆汽车
新浪财经· 2025-09-13 00:38
行业标准与法规进展 - 中汽协筹备设立软件定义汽车专委会 聚焦硬件接口统一规范、高低温测试和通信协议标准化 旨在降低开发成本并提升软件复用性 [1] - 工信部拟于下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将对单车道、多车道及领航辅助等功能进行精细化管理 预计年底正式发布 [2]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SUV G7登陆工信部目录 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电池 纯电续航达430公里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3] - 比亚迪仰望U8L鼎世版正式定价12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2万元 [6] - 北汽极狐T1车型上市12小时大定达26,558台 定位A0级纯电产品 CLTC续航425公里 售价区间6.28万-8.78万元 [7] 企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披露 已确认债权约51亿元 总计申报债权金额超260亿元涉及1,631家债权人 [4] - 鸿蒙智行计划2025年超17款车型在售 涵盖问界、享界、尊界等系列 其中尊界SUV产品定位对标揽胜、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 [5] 人事与组织变动 - 朱雁获核准担任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需在批复后3个月内到任 [8] - 东研汽车科技集团总经理张群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9] 全球召回事件 - 丰田在美召回59.1万辆汽车 涉及Venza、皇冠、RAV4等车型 因仪表盘显示屏启动时可能出现空白 影响故障指示灯可视性 [9] - 美国电动车企Rivian召回24,214辆R1S和R1T车型 因高速公路辅助系统软件缺陷可能导致错误识别前方车辆 [10] 国际合作与技术开发 - 越南VinFast与Vietmap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开发集成数字地图解决方案和智能交通服务 [10]
【财闻联播】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成功举行!美一客机备降大阪乘客紧急疏散
券商中国· 2025-09-12 12:49
中英经贸合作 - 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就贸易、投资、多边和区域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同意加强新能源、医药、先进制造、金融等领域合作并扩大地方和企业间合作 [2][3] - 中方将扩大自英进口并鼓励中国企业投资英国 英方看好中国市场机遇并愿扩大英中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 [2] - 双方签署《关于建立中英世贸组织联合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建立中英贸易救济交流与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 [3] 财政政策 - 财政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 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4][5] 金融监管与市场 - 8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较上月略有下降且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均处于历史低位 [10] - 广发银行因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处罚款6670万元 已完成相关问题整改 [12] - 北交所宣布自10月9日起为存量股票启用新证券代码 投资者交易委托和行情查询需使用切换后代码 [9] 行业动态 - 国家网信办征求意见要求大型网络平台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得少于7人且外部成员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二 [6] - 中汽协标准法规工委会筹备设立软件定义汽车专委会 聚焦2025年SDV重点工作并推动硬件接口统一规范以降低开发成本 [7] - 上期所将于9月19日上线国际铜品种保税标准仓单交易 品种代码BCB 暂免收取交易手续费 [8] 公司动态 - 奇瑞捷豹路虎召回部分国产汽车 包括37492辆路虎发现运动版和揽胜极光以及64731辆捷豹XEL和XFL [15] - 证监会查处东方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6][17] - 朱雁获批担任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需在3个月内到任 [1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跌0.12% 深证成指跌0.43% 创业板指跌1.09%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5209.25亿元 较前日放量约832.07亿元 [13] - 港股恒生指数涨1.16% 恒生科技指数涨1.71% 科网股和内房股表现活跃 百度集团涨超8% 阿里巴巴涨超5% 远洋集团涨超13% [14]
从慕尼黑车展看汽车产业技术转型三大趋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1 12:5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于近期开幕。业内专家认为,本届展会凸 显了汽车产业技术转型的三大趋势:深度拓展的电动化、软件定义为核心的数字化以及AI赋能的智能 化。这三大趋势在展会现场的量产车型、概念车和试驾演示得到了体现。 新华社照片,慕尼黑(德国),2025年9月10日 9月9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户外展区的比亚迪 展台参观。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国际车展)9日在慕尼黑开幕。本届博览会 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除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本土企业外,国际展商比例 超过55%,创历届新高。其中,中国展商数量延续上届增长势头,达到116家,在国际展商中居首。 新 华社记者 张帆 摄 电动化深度拓展 电动化已不再是"新兴趋势",而是在技术和市场层面更深入发展。观察人士认为,电池技术和替代动力 系统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备受重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问题在本届展会也受到关注。 在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技术实力:比亚迪推出乘用车千伏兆瓦纯电平台,在充 电速度上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