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搜索文档
奔驰与Momenta联合研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首搭车型今秋上市
巨潮资讯· 2025-09-27 09:20
产品发布与合作 - 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于今秋上市 率先搭载于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2] - 系统具备高速、城区及泊车场景的全链路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未来将拓展至更多奔驰车型[2] - 奔驰于2017年成为首个投资Momenta的国际车企 双方通过多年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系统[2] 技术研发与测试 - 所有训练数据采用中国本土数据 引入大量经验驾驶者素材以契合中国客户需求[3] - 遵循奔驰标准开展多层级交叉测试 结合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验证系统可靠性[3] - 在全国高流量路段和复杂环境进行百余台车道路实测 同时开展7×24小时亿公里级仿真测试[3] - 通过极端天气(大雾/暴雨)及突发复杂路况等场景全方位验证性能[3] 技术优势与量产能力 - Momenta率先实现一段式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量产应用[4] - 系统通行效率接近人工驾驶 能灵活应对各类场景并提升出行效率[4] - 具备安全优先特性:不强行闯黄灯、路口预防性减速、无红绿灯斑马线礼让行人[4] - 研发团队调校车辆动力/底盘与智驾系统协同 达成行业标杆级人机共驾体验[4] - 依托奔驰创新实力与Momenta技术经验 研发到量产周期大幅缩短[4]
Momenta与奔驰联合研发智能辅助驾驶,采用本土数据训练
贝壳财经· 2025-09-26 00:5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 张冰)9月25日,Momenta方面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公司与梅赛 德斯-奔驰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 在开发方面,该系统所有训练数据采用中国本土数据,并引入大量经验丰富的驾驶者素材,让系统更符 合中国客户的需求。 Momenta首席执行官曹旭东介绍,该系统具备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将实现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场景下, 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未来这一系统还会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持续支持梅赛 德斯-奔驰智能辅助驾驶的布局。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穆祥桐 ...
奔驰搭上中国智驾 全新纯电CLA车型将在今秋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5:24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正式联合宣布,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该系统具备强大的智能辅助驾 驶能力,将实现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未来,这一系统还会 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 ...
奔驰携手Momenta推出全新智能辅助驾驶 首车CLA今秋上市
环球网· 2025-09-25 13:22
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正式联合宣布,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该系统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 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据称,该系统将实现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未来,这一系统还会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 奔驰车型,持续支持梅赛德斯-奔驰智能辅助驾驶的布局。 Momenta CEO曹旭东表示:"双方致力于将梅赛德斯-奔驰的工程技术与Momenta的AI技术深度融合。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技术将助力奔驰为中国客户带来 更安全、智能且豪华的出行体验。" 奔驰与Momenta表示,企业在全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有训练数据采用中国本土数据,并引入大量经验丰富驾驶者素材,让系统更符合 中国客户的需求;此外,双方将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相结合,历经研发、集成、产品、质量检验等多环节的交叉测试与验证,确保系统可靠性。目前,该系 统已在全国多座城市的高流量路段、复杂环境和特殊场景中进行百余台车大量道路实测;在仿真测试设备环节,开展"7×24小时"不间断、亿公里级别仿真测 试,通过真实世界回流的各种极端特殊场景如大雾、暴雨等 ...
奔驰与Momenta强强联合,全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赋能国产纯电CLA
环球网资讯· 2025-09-25 02:49
系统测试严格遵循"奔驰标准",采用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高流量路 段、复杂环境和特殊场景中,百余台车进行大量道路实测;同时通过先进仿真测试设备,开展7×24小 时不间断、亿公里级别仿真测试,全方位验证系统性能。通过真实世界回流的各种极端特殊场景,如大 雾、暴雨等极端天气及突发复杂路况等,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运行。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智驾综合报道】9月25日,梅赛德斯 - 奔驰与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正式对外宣布,基于 Momenta飞轮大模型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将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 CLA车型,未来还将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 - 奔驰车型,持续支持梅赛德斯 - 奔驰智能辅助驾驶的布局。 梅赛德斯 - 奔驰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布局颇具前瞻性,早在2017年就成为首个投资Momenta的国际车 企。经过多年战略合作,双方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投入到全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中。此次联合研 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强大功能,能够实现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 驶,这意味着用户在多种驾驶场景中都能享受到更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大大提 ...
奔驰纯电CLA将搭载Momenta辅助驾驶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9-25 02:03
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正式联合宣布,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该系统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未来,这一系统还会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 该智驾辅助系统将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 ...
【汽车】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渐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步入“强标”时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跟踪报告(倪昱婧/邢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0 00:06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9月9日马斯克在All-in峰会上谈及Optimus V3已进入设计敲定阶段;9月12日马斯克增持257万股特斯拉 股票(对应价值约10亿美元),同时特斯拉董事会计划在十年内向马斯克分批授予4.237亿股限制性股 票,激励解锁目标包含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9月16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表示下周将与各部门开 会探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生产计划。我们判断,1)特斯拉或于10月中下旬发布三季报、11月初召开股东 大会,Optimus V3或持续存在事件催化(我们预计V3有望在4Q25E发布、2026E量产);2)零部件供 应商或存新一轮进入供应链的机会,看好头部tier-1供应商、以及有望通过V3及后续版本新进入供应链的 潜在供应商。 智驾: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步入"强标"时代,L2+产业链有望全面受益 9月17日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征求 意见稿首次系统性构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安全底线,1)系统分类精细化: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细分为"基 础单车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基础多车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领航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泊车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跟踪报告: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渐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步入强标时代
光大证券· 2025-09-19 11:00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AI主题催化机器人+智驾同步共振 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实现高个位数同比增速 4Q25E增速放缓但板块或受AI主题+市场情绪催化[1] - 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渐近 马斯克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约10亿美元) 董事会计划十年内授予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 激励目标含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1] - 智驾辅助系统步入强标时代 工信部征求意见稿对系统分类/功能验证/数据记录提出严格要求 国内L2+产业链有望全面受益 2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率存抬升空间[1] 行业趋势与数据 - 2025年前8月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3% 零售销量同比增长9.5% 其中7-8月批发/零售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5.3%/5.9%(上半年为12.2%/10.8%)[1] - 汽车行业指数表现领先沪深300 2025年初至9月18日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超40%[5][8] - 乘用车指数PE(TTM)处于历史均值附近 零部件指数PE(TTM)接近均值+1倍标准差区间[12][16] 重点公司推荐 - 整车推荐蔚来(NIO.N)/小鹏汽车(XPEV.N)/上汽集团(600104.SH)/吉利汽车(0175.HK)[1][3] - 零部件大白马龙头推荐福耀玻璃(A/H股2025E PE 19X/18X) 强周期供应链推荐无锡振华(2025E PE 18X)[1][3] - 机器人+智驾主题推荐拓普集团(2025E PE 43X) 建议关注均胜电子/三花智控/双环传动等12家供应商[1][3]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跟踪报告:特斯拉 Optimus V3 量产渐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步入“强标”时代
光大证券· 2025-09-19 09:25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AI主题催化机器人+智驾同步共振 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实现高个位数同比增速 4Q25E增速放缓 板块或受AI主题+市场情绪催化[1] - 特斯拉Optimus V3量产渐近 马斯克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对应价值约10亿美元) 董事会计划十年内向马斯克分批授予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 激励解锁目标包含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1]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步入"强标"时代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国内L2+产业链有望全面受益[1] 行业销量数据 - 2025年前8月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3% 零售销量同比增长9.5%[1] - 7-8月累计批发销量同比增速约15.3% 零售销量同比增速约5.9%(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约12.2%、10.8%)[1] 机器人主题 - 特斯拉Optimus V3已进入设计敲定阶段 预计V3有望在4Q25E发布、2026E量产[1] - 零部件供应商或存新一轮进入供应链的机会 看好头部tier-1供应商及潜在新进入供应商[1] 智能驾驶主题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分类精细化 分为基础单车道、基础多车道、领航组合及泊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四类[1] - 功能验证要求严格 需经过场地+道路+仿真三重验证 系统仅能在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1] - 安全保障要求完备 明确提出脱手脱眼检测+报警提示要求 要求配备组合驾驶辅助数据记录系统(DSSCDA)存储关键数据[1] - 看好20万元以下车型的L2+渗透率抬升空间与弹性 预计脱手脱眼检测+提示、DSSCDA或为增量部件[1] 投资机会 - 推荐2H25E强车型周期产业链标的投资机会[1] - 整车推荐蔚来、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1] - 零部件推荐:1)大白马龙头福耀玻璃 2)强车型周期供应链+低估值无锡振华 3)机器人+智驾主题拓普集团[1] - 建议关注沪光股份、华域汽车、均胜电子、双林股份、浙江荣泰、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北特科技、贝斯特、斯菱股份、精锻科技、双环传动、旭升集团、中国汽研等[1] 重点公司估值 - 蔚来(NIO.N)股价7.37美元 2025E EPS -5.84元 2026E EPS 0.46元 2026E PE 114倍[3] - 小鹏汽车(XPEV.N)股价21.29美元 2025E EPS -0.12元 2026E EPS 4.10元 2026E PE 37倍[3] - 上汽集团(600104.SH)股价18.81元 2025E EPS 1.10元 2026E EPS 1.27元 2025E PE 17倍 2026E PE 15倍[3] - 吉利汽车(0175.HK)股价18.81港元 2025E EPS 1.60元 2026E EPS 1.84元 2025E PE 11倍 2026E PE 9倍[3] - 福耀玻璃A股(600660.SH)股价73.06元 2025E EPS 3.89元 2026E EPS 4.59元 2025E PE 19倍 2026E PE 16倍[3] - 福耀玻璃H股(3606.HK)股价78.00港元 2025E EPS 3.89元 2026E EPS 4.59元 2025E PE 18倍 2026E PE 16倍[3] - 无锡振华(605319.SH)股价35.26元 2025E EPS 2.01元 2026E EPS 2.41元 2025E PE 18倍 2026E PE 15倍[3] - 拓普集团(601689.SH)股价81.55元 2025E EPS 1.90元 2026E EPS 2.62元 2025E PE 43倍 2026E PE 31倍[3]
比亚迪电子(0285.HK):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9-14 04:3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97% [1]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75.61% 其中组装业务占58.55% 零部件业务占17.06%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占比8.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 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3]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60.50% 主要受益于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量产交付 [3]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 [2] - 消费电子业务总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 组装业务471.95亿元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盈利能力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 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 [3] - 液冷服务器技术凭借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逐步取代风冷方案 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2] 客户合作与市场地位 - 在海外大客户业务中整机组装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 [3]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3] - 积极拓展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新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