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块

搜索文档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升温 有产品一天募超五十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13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日募集规模超50亿元 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1] - 今年募集规模超50亿元的基金共有10只 包括2只FOF和8只债券型基金 [1] - 权益基金中仅有2只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超过40亿元 [1] 主要产品及发行规模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发行规模24.61亿元 创年内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新高 [2] - 发行规模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易方达价值回报、中欧核心智选和华商致远回报 规模均在20-25亿元之间 [2] 市场环境与业绩表现 - 7月以来市场持续上行 助推主动权益产品发行热度升温 [2]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今年已有40多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2] - A股多个大盘指数持续走高 "翻倍基"不断涌现 [2] 基金经理背景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吴潇拥有超8年管理经验 其管理的招商品质发现基金任职期间收益率达55.13% [1] 后市展望 - A股呈现流动性驱动行情 人民币汇率明显升值为人民币资产提供升值空间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基础条件 [2] - 科技板块资金聚集趋于拥挤 需关注风险偏好边际降低后的高低切换 [3] 资金流向与风险提示 - 需关注兑现与追高情绪的博弈以及增量资金的结构性变化 [3] - 市场进攻斜率可能面临变奏 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3]
“电风扇”行情愈演愈烈,布局创业板ETF天弘(159977)、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及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等优质宽基指数
新浪财经· 2025-09-01 07:48
创业板ETF天弘(159977)表现 - 2025年9月1日收盘上涨2.06% 实现3连涨 成交额1.13亿元[6] - 最新规模达96.55亿元 创近半年新高[7] - 近3个月超越基准4.28% 年化收益表现突出[2] - 跟踪指数成分股锐捷网络上涨16.02% 先导智能上涨14.62% 中际旭创上涨14.42%[6]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表现 - 2025年9月1日收盘上涨1.90% 成交额4959.27万元 换手率12.1%[6] - 覆盖科创板97%市值 硬科技产业占比超80%[7] - 跟踪指数成分股海正生材上涨20.03% 利扬芯片上涨20.00% 迈威生物上涨20.00%[6] - 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达100.00%[2] 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表现 - 2025年9月1日收盘上涨0.50% 实现3连涨 成交额6359.06万元[6] - 覆盖35个二级行业 跟踪500只成份股[7] - 跟踪指数成分股兴齐眼药上涨14.65% 天孚通信上涨11.90% 迈为股份上涨11.45%[6] 宏观经济环境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较上月分别上升0.1/0.2/0.3个百分点[7] - 经济呈现积极变化 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7]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较高 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利好权益市场[8] 市场观点 - 短期风险偏好延续改善 中期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8] - 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小幅回落 但宏观中观数据显示景气回升[8] - TMT成交额占比突破40% 科技板块9月产业催化密集[8] - 市场维持偏高中枢运行 成交活跃资金面持续驱动[8]
机构强调科技是确定性主线,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涨超3%,自6月23日累计涨超44%
格隆汇APP· 2025-08-25 02:09
寒武纪股价表现及市场动态 - 寒武纪股价上周"20CM"涨停后今日继续上涨5.9% 突破1300元续创新高 [1]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 主要因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及公司研发投入增大 [1] ETF产品表现及资金流向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上涨3.56% 自6月23日以来累计涨幅超44% [1] - 科创板50ETF(588080)上涨1.85% 最新规模达691.28亿元 权重股中芯片及相关产业链占比高达60%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聚焦AI产业链算力芯片和智能硬件 第一重仓股寒武纪权重超10% 上周净流入1.45亿元居同类标的第一 [1] 宏观流动性环境 - 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 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A股 单周净流入1985万美元 流动性改善利好科技股估值 [1] 机构观点 - 东方证券认为科技是确定性主线 市场对科技板块的分歧正缩小 科技板块相对优势预计持续加强 [1]
短暂回调无需紧张,政治局会议指明方向
大同证券· 2025-08-04 13:03
权益市场 - A股本周冲高回落,沪指在3600点附近徘徊,周度日均成交额仍超1.8万亿元[7][13] - 市场结束周线五连阳,但交投情绪提升,多板块轮动频繁,表现健康[3][10] - 730政治局会议肯定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下半年政策将持续发力托底市场[3][13] 海外经济 - 美国关税政策释放稳定信号,8月1日进入实施落地期,全球经济回归平稳[3][13] - 中美重启谈判趋势向好,但尚无明确结果[13] 债市表现 - 权益市场回调带动部分资金融入债市,债市小幅回稳[3][35] - 债市短期受权益市场影响回稳,但后续发展仍需观望[35] 商品市场 - 商品市场多品类回落,黑色系产品期现货下跌,原油受供需影响持续回落[46] - 黄金短期建议维持配置,中长期需观望[46] 配置建议 - 短期关注双创板块叙事性机会,中长期关注科技、反内卷、服务型消费[16] - 建议哑铃型策略:科技板块(通信、光伏)与红利板块结合[16]
量化择时周报:颠簸来临,如何应对?-20250803
天风证券· 2025-08-03 12:1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均线距离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比较wind全A指数的2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的距离来判断市场趋势[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指数的20日收盘价均值(短期均线)和120日收盘价均值(长期均线) 2. 计算两均线的距离百分比: $$\text{均线距离} = \frac{\text{20日均线} - \text{120日均线}}{\text{120日均线}} \times 100\%$$ 3. 当距离绝对值>3%时判定为上行趋势,否则为震荡/下行趋势[2][9] - **模型评价**:通过均线系统捕捉市场趋势变化,对趋势性行情敏感但可能滞后于快速反转 2. **模型名称:仓位管理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估值分位数与趋势信号动态调整股票仓位[3][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的PE/PB历史分位数(PE 70分位、PB 30分位) 2. 当均线距离模型显示上行趋势且PB分位数<50%时,建议仓位80%[10] 3. **模型名称:TWO BETA行业配置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双beta因子筛选具有超额收益的科技板块[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因子构建细节,输出推荐科技子领域(固态电池/机器人/军工)[7][15] 4. **模型名称:困境反转行业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识别基本面触底回升的行业[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因子,输出推荐港股创新药/恒生红利低波/证券[9][15]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赚钱效应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市场赚钱效应以判断资金流入持续性[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指数相对趋势线(未披露计算方法)的偏离度 2. 当赚钱效应值>0时判定为正向市场环境[7][15] 2. **因子名称:情绪周期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情绪极端值反转机会[7][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识别白酒行业处于情绪低位[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均线距离择时模型** - 当前均线距离:6.06%(20日均线5510 vs 120日均线5195)[2][9] - 趋势判定:上行趋势(距离>3%)[7][15] 2. **仓位管理模型** - 当前建议仓位:80%(PB分位数30%+上行趋势)[1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赚钱效应因子** - 当前值:1.45%(wind全A趋势线5480点)[7][15] - 历史比较:前值为4.09%(5400点)[8] 注:行业配置模型与TWO BETA模型未披露具体测试指标值[9][15]
经观头条|“长钱”入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7-26 03:48
市场表现 - 沪指时隔九个月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7月24日收盘站稳3600点上方,为2022年1月以来首次 [2][3] - 过去三个月沪指从3040点攀升至3600点,累计涨幅超过18%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84万亿元,市场做多情绪持续升温 [3][6] 资金流向 - 中央汇金2025年二季度增持ETF金额或超过1900亿元 [12] - 保险公司2025年触发举牌投资事件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12] - 银行理财子公司增加含权类策略产品,光大理财以2000万元参与外高桥定向增发 [13] -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5、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14] 板块轮动 - 银行板块指数从950点升至1470点,涨幅达54.7%,其中4月初至近期涨幅27.8% [10][11]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引爆相关产业链,1.2万亿元总投资预计10年内拉动2.04万亿GDP增量 [18] - 玻璃玻纤板块累计涨幅17.34%,光伏设备与普钢板块分别上涨8.83%和7.93% [19] - 科技板块崛起,"反内卷"概念股和雅江概念股轮番表现 [5][17] 机构策略 - 部分机构聚焦中美博弈主题,布局算力、稀土永磁、核聚变等板块 [20] - 高成长赛道如生物医药、TMT、新材料和新能源受关注,采用"高切低"策略 [20][21] - 银行股因高股息率(4%)吸引险资持续举牌,过去三年持续缓慢增长 [21] - 慢牛格局下建议保持适当高仓位,均衡配置AH股 [21][23] 市场展望 - A股成交额连续62个交易日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投资者情绪改善 [23] - 港股恒生指数PE为11.11倍,明显低于海外主要股指,具备投资性价比 [23] - 此次牛市被视为制度变革带来的红利,资产质量将持续优化 [24]
国盛金控、哈投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均预增超200%,证券ETF(512880)大涨3%,当前规模超312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2:49
市场表现 - 证券ETF(512880)大涨3%,近10日净流入额超10亿元,当前规模超312亿元位居同类首位 [1] - 沪指突破3500点创年内新高 [1] 公司业绩 - 国盛金控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236.85%至394.05% [1] - 哈投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33.1%,扣非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436.5% [1] 市场活跃度 - 6月上交所新开户165万户,同比+53%,环比+6%,1~6月累计新开户1260万户,同比+33% [1] - A股IPO上半年受理177家,同比增148家,增幅达510.3%,其中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比84.75%),6月30日单日受理41家 [2] 政策与监管 - 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国泰君安国际和天风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 [2] - 证券行业并购案例频发,如"国联+民生""浙商+国都""平安+方正",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 [2] 行业趋势 - 并购重组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盈利能力修复 [3] - 政策支持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为证券行业提供长期估值逻辑 [3] 产品动态 - 证券ETF(51288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规模超300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3]
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7.06):市场情绪持续抬升,海内外权益策略指数均收涨-20250708
华宝证券· 2025-07-08 10:57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内外权益市场近两周表现强势,各策略指数本周均获正收益,量化策略配置观点为股基增强策略>常青低波策略>海外权益策略 [2][3] - A股短期乐观,更具弹性的股基增强组合空间更大;海外短期关注回调风险,中长期看好美股反转上行 [3][4] - 权益基金策略中,常青低波策略稳健值得配置,股基增强策略待市场转暖积累超额,现金增利策略超额收益累积,海外权益配置长期价值不变 [5][6] 工具化基金组合表现跟踪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 - 本周收益1.190%,超额收益 - 0.586%,长期低波特性显著,波动率与最大回撤优于中证主动式股票基金指数,兼具防守与进攻性 [5][11][13]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 - 本周收益1.261%,超额收益 - 0.515%,策略运行时间短,当前挖掘个股价值难显现,市场改善后弹性更强,弱市下与基准走势相近 [5][11][15]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 - 本周收益0.029%,优于中证货币基金指数,策略运行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超0.41%,为现金管理优选货币基金提供参考 [6][11][16]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 - 本周收益1.100%,超额收益 - 0.030%,自2023年7月31日以来累积较高超额收益,全球化配置增厚权益投资组合收益 [6][11][19] 工具化基金组合构建思路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 - 从高权益仓位主动管理基金中挑选长期稳定收益基金,结合持仓与净值维度因子,增加估值水平限制,构建低波动主动权益基金组合 [20][24]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 - 以寻找更高Alpha收益基金为出发点,结合行业均衡与持仓风格限制,构建风险波动与权益基金基准指数相近、更具进攻性的基金组合策略 [20]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 - 基于货币基金多维特征因子构建筛选体系,在全市场优选收益更优货币基金,优化短期闲置资金收益 [21][26]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 - 根据长短期技术指标,综合指数动量与反转效应,筛选海外国家或地区权益指数,选择相应QDII权益基金构建组合,满足全球化配置需求 [23][27]
A股136只个股上半年涨幅翻倍,前十大牛股花落谁家?
华夏时报· 2025-07-02 01:45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均实现不同幅度上涨,市场总市值达100.02万亿元,较2024年末上升6.5% [2][3] - 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至5420家,较2024年末新增37家,约3800家公司股价正增长,其中1700多家涨幅超20%,136家涨幅超100% [3][4] - 个股涨幅前十中,联合化学以437.83%涨幅居首,舒泰神、*ST宇顺分别以403.10%、355.06%紧随其后,前十涨幅均超230% [1][3][4] 领涨个股特征 - 涨幅居前个股多为小市值公司,因其市值小、股价波动大且发展空间广阔,资金撬动效应显著 [4][5] - 联合化学主营偶氮类有机颜料,2024年营收5.35亿元,归母净利润0.56亿元;舒泰神聚焦创新药研发,但2022-2024年持续亏损 [3] - *ST宇顺提供触控显示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2.2亿元;中洲特材(涨幅约270%)为高温耐蚀合金材料龙头,2024年净利润0.95亿元 [4][6]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以18.12%涨幅领跑,黄金价格冲高至3500美元/盎司,板块内13只股票涨幅超50% [6][7] - 银行、国防军工、传媒板块分别上涨13.10%、12.99%、12.77%,银行股普涨,浦发银行以34.89%涨幅居首 [7] - 国防军工板块8家公司股价翻倍,传媒板块若羽臣、光线传媒等3家涨幅超100% [7]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机构预计市场站上3400点后将继续上行,核心资产(消费白马股、科技龙头)机会凸显 [8][9] - 科技板块(如人形机器人、创新药)与低估值高股息银行股或轮动活跃,白酒板块可能回升 [8] - 全球政策周期同步或推动A股转向核心资产行情,建议关注中国科技自主、欧洲防务重建及内需潜力三大趋势 [9]
红利防御,双低为矛
湘财证券· 2025-06-30 0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转债表现偏弱,信息技术板块正股和转债大幅上涨,日常消费等板块正股与转债表现背离 [3][4] - 随着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延续,转债期权属性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双低策略攻守兼备,7月权益市场倾向博弈政策预期和中报表现,红利资产更具优势,科技受益于政策催化 [5] 可转债月度行情跟踪 - 6月(6.1 - 6.27)中证转债指数上涨2.98%,中证全指上涨3.13%,年初至今分别上涨6.65%、3.43%,6月中证转债指数与权益市场同步上涨,但跑输中证500和中证1000 [3][12] - 按价格分类,6月万得低价转债指数涨幅(+3.35%)高于高价(+2.52%)和中价指数(+2.72%),年初至今低价转债(+6.99%)表现好于中价(+5.93%)和高价(+4.76%) [3][13] - 按转债存量分类,6月万得大盘(+2.92%)和中盘(+2.99%)转债指数表现基本一致,小盘指数涨幅最大(+3.23%),年初至今小盘指数(+10.26%)涨幅高于大盘指数(+5.68%)和中盘指数(+5.25%) [16] - 按信用评级分,6月AA+(+3.8%)、AA - 及以下(+3.6%)转债涨幅较大,AAA(+2.4%)、AA(+2.86%)转债亦有不错收益,全年低评级转债显著跑赢高评级,AA - 及以下转债累计涨幅达11.55% [3][18] - 6月信息技术板块表现最佳,涨幅达4.65%,金融、材料行业正股涨幅居二、三位,但转债未明显上涨,正股与转债表现相反的行业有日常消费、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可选消费 [4][22] - 6月双低策略和高价低溢价率策略涨幅相近,双低策略指数6月上涨2.45%,年初至今上涨6.47%,高价低溢价率策略6月上涨2.44%,年初至今上涨5.22%,风险偏好回升时双低策略弹性更大 [29] 可转债月度投资建议 策略建议:双低策略进可攻、退可守 - 6月构建的双低组合含44个标的,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为基础化工(8个)、银行(6个)、轻工制造(5个),6.1 - 6.27组合收益率为1.5%,跑输中证转债2pct [32] - 7月将双低值标准调整为排名后5%,标的范围缩小至22只,行业分布上基础化工(5个)、银行(4个)、轻工制造(2个)数量最多,组合平均转债价格、转股价值、溢价率分别为119元、109元、10% [35] 配置建议:继续看好红利和科技 - 7月权益市场倾向博弈政策预期和中报表现,短期内风险偏好难回升,红利资产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更具优势,科技受益于政策催化 [5][37] - 科技板块前期估值调整充分,拥挤度回落,重回性价比区间,建议关注机器人板块及自主可控相关标的 [7][37] - 高股息标的(银行、公用事业)在利率下行期受青睐,银行股高股息吸引力凸显,但银行转债存量规模减少,主要关注剩余低价银行转债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