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高铁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厂育:“硬科技”要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标签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04:43
公司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锚定科创板"硬科技"核心定位 以技术创新为根本驱动力 [3] - 公司是中国中铁旗下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国内轨道交通供电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3] - 公司通过"研发投入筑基 核心技术突破 成果转化落地"闭环模式强化硬科技属性 [3] - 未来将继续依托科创板平台优势 加大研发投入攻坚前沿技术 [3] - "十五五"期间将以"资产+资本+科技"三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15]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研发投入被视为硬科技属性"生命线" 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力度 [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17% 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3.95% 重点投向高铁牵引供电和智能运维领域 [6] - 构建"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团队+青年研发梯队"人才体系 [6] - 拥有电气化领域专家5名 拔尖人才13名 组建专项技术攻关小组 [6] 技术突破与知识产权 - 累计拥有有效知识产权355件 其中发明专利79件(含PCT3件) 软件著作权8件 [7] - 自主研发时速200公里级刚性接触网技术 突破弓网动态仿真优化等核心方向 [7] - 研发出高速刚性悬臂支撑装置 轻质高速膨胀接头等核心部件 [7] - 基于产品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接触网设备试验监测系统 [8] - 实现运行状态实时感知与智能分析 提升维护及时性 [8] 成果转化与产业布局 - 坚持"研发—转化—迭代"产业化逻辑 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12] - 联合中铁二院 西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12] - 新一代高铁接触网等产品出口至印尼雅万高铁 墨西哥蒙特雷线 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 [12] - 完成科技产业园建设 建成简统化接触网产品等柔性智能化生产线 [12] - 开展轨交智能监测运维 电气设备消防灭火等新兴产业布局 [9] 财务表现与绿色转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3亿元 同比增长24% [1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1.39万元 同比增长34% [13] - 推行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 选用可回收环保原材料 [13] - 采用锌-铝-复合稀土合金技术搭配无铬钝化工艺 杜绝重金属污染 [13] - 推动产业向低能耗 低排放 高效率转型 [13] 未来发展规划 - 打造以轨道交通供电装备为主导 发展工艺相近非传统产品的产业格局 [15] - 通过科研成果产业化或资本运作实现全制式更高速智能化技术引领 [15] - 从轨内走向轨外 开拓高附加值轨外新市场 [15] - 抓住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窗口期 加速智能建造和智能施工运维装备产业落地 [15] - 开拓绿色低碳装备新产业 实现"一业为主 相关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16]
大疆(DJI)关联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带领企业IPO!全球第三!机器人“下地干活”
新浪财经· 2025-09-28 03:09
公司概况 - 丰疆智能是一家专注于农业和建筑机器人技术的公司 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 [1] - 公司由科学家吴迪博士于2017年12月在湖北创立 致力于通过自动化技术解放农业劳动力 [2] - 股东阵容包括腾讯(持股16.5%) 东风汽车(持股11.3%) 新华人寿(持股9.0%)和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基金(持股14.5%)等顶级机构 [8][28][29][30] 业务布局 - 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农业与畜牧(收入占比超70%) 建筑(增长引擎)和物业管理(新兴领域) [3][4][5] - 核心产品包括农业自动导航系统(覆盖耕 种 管 收全流程) 3D挖掘机引导系统和智能清扫机器人等 [2][17] - 业务遍及全球超过110个国家 2024年农业自动导向系统出货量全球第三(市场份额8.5%) [5][18][20] - 农业后装自动导向系统全球第二 市场份额达16.9% [5][21][24]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5.04亿元 2023年5.30亿元 2024年5.70亿元人民币 [7][25] - 净亏损显著:2022年3.33亿元 2023年4.71亿元 2024年3.34亿元人民币 [7][25] - 毛利率表现优异:2024年毛利润3.67亿元 毛利率超过64% [7] - 研发投入巨大:2022-2024年研发开支均超2亿元 2023年达2.70亿元 [7][26]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 是全球第三大农业自动导向系统供应商 [5][18] - 农业后装自动导向系统领域全球排名第二 [5][21] - 2020年在中国市场销量登顶并开始出海 [3][14] 管理团队 - 创始人吴迪博士担任董事会主席兼CEO 拥有深厚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 [2][31][33] - 首席财务官张琦女士拥有15年资本市场经验 曾任职于摩根士丹利和中银国际 [32][34][35] - 首席运营官秦硕先生负责产品和销售 [33] 发展历程 - 2017年公司成立 2019年推出第一代农业自动导航系统 [12][13] - 2020年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并开始国际化 [3][14] - 2021年推出3D挖掘机引导系统 2022年推出割草机和塔吊系统 2023年深化建筑解决方案 2024年扩展畜牧产品线 [3][14]
硬科技“面壁者”——记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
经济日报· 2025-09-28 01:10
"面壁者",是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一个角色,也是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办公室 的名字。 "混沌边缘""波粒二象性""韦伯"……在中科创星,所有办公室的名字都源自物理概念或科幻作品, 米磊和其他创始合伙人一起选择了"面壁者"。这不仅仅出于对角色的喜欢,也是自省。他说:"做硬科 技投资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定力和担当。" 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米磊,提出"硬科技"理念,呼吁大家关 注关键核心技术。时间一晃,10多年过去了,昔日爆冷的"硬科技",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米磊和中科创 星团队也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坚守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 源杰科技、中科微至、天科合达、智谱AI、智元机器人、中科宇航、驭势科技、本源量子、曦智 科技……截至目前,中科创星累计投资并孵化硬科技企业540多家,基金在管规模超140亿元,已成为一 级市场上最积极的创投力量之一。 "傻傻"坚持 工服T恤、黑色休闲裤,外加一个随身携带的双肩包,这几年的米磊越来越忙。"可能昨天在西 安,今天就到了北京,过个一两天又去了上海,这基本上就是常态。"他说。 全年"出手"70多次、投资金额超18亿元 ...
黄奇帆最新演讲:投早投小投长,风投基金应瞄准五大类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0:02
近年来,我国不断鼓励风投、创投"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黄奇帆看来,这就是对各类产 业基金投资方向进行调整。真正的"投早、投小、投长"应该是在"青萍起于微末"的0-1阶段就开始投 资,到1-100阶段又有各种各样转化性投资,等到产业成型的100-100万阶段有更多的跟投,这样A、 B、C轮一轮一轮地投。 谈及如何真正投资于硬科技,黄奇帆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的生态土壤,涵盖硬核技术研 发、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市场准入检验监测、绿色低碳服务、数字化服务等十大类。"生产性服务 业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制造业提高利润、效益的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动力。" 他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为制造业服务,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温床和生态环境,还是高 市值独角兽企业产生的增长极,是高端工业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以及中央提出的全要素生产 率发展的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不靠资源矿产投入,不靠蓝领劳动力投入,也不靠大量的资本资金投 入,主要依靠创新、依靠人才、依靠新的要素投入。"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青岛报道 9月26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2025·青岛 ...
黄奇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还应“投生产性服务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4:29
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占GDP比例约70% 低于1:1至1:1.2的成熟标准 存在较大成长空间[1] - 预计2040年中国GDP总量达350万亿元 若证券化率实现100%-120% 股票市场总市值将达400万亿元 较当前水平翻两番[1] - 证券化率提升至100%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发展 促进居民多渠道增收[1] 产业基金投资方向 - 中国风投创投类产业基金总量接近30万亿元 其中40%资金投向货币资金和固定收益债券 存在投资方向扭曲现象[2] - 理想投资周期应覆盖0-1阶段初创期 1-100阶段转化期 以及100-100万阶段产业成型期[2] - 硬科技投资需关注生产性服务业 该领域包含10大类35中类171小类 其中第一大类别为硬核技术研发创新[2] 生产性服务业价值 - 生产性服务业占美国GDP约48% 欧盟约40% 是GDP最大板块和增长极[3] - 该领域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 更是高市值独角兽企业和服务贸易的增长极[3] - 在6000元手机价值构成中 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软件 芯片程序及专利价值占比超50% 达3000元以上[3]
小米集团-W(1810.HK)小米发布会:17系列手机和汽车定制化服务是重点
格隆汇· 2025-09-27 03:05
核心观点 - 小米在秋季发布会上推出多款新品 包括小米17系列手机 Pad8 智能家电及汽车定制服务 同时强调在自研芯片和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 研发投入为"人车家"全生态奠定基础 [1] - 华泰证券维持小米目标价65.4港币 包含非汽车业务46.3港币和汽车业务19.1港币 维持买入评级 [1][4] 手机产品 - 小米17系列包含标准版 Pro和Pro Max三款 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芯片 采用台积电3nm工艺 性能对标苹果A19系列 [2] -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 小米17/17 ProMax比iPhone17/iPhoneProMax续航时间分别提升109%和50% 得益于新一代金沙江电池技术 [2] - 价格策略具有竞争力 标准版4499元与上代持平 Pro版4999元降价300元 Pro Max版5999元起 [2] - Pro/Pro Max版本配备背屏设计 支持后摄自拍 信息显示 游戏及远程控车功能 可能引领手机设计潮流 [2] 汽车业务 - 推出汽车定制化服务 面向SU7 Ultra和YU7 Max用户 每月提供40辆定制配额 涵盖车漆颜色 内饰 轮毂等个性化选项 [3] - 定制服务包括五种限定车漆颜色 紫水晶 竞速红 暮光玫瑰 哑光流金粉和嫩芽黄 助力品牌高端化 [3] - 2Q25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定制化服务有望进一步提升毛利率 [3] 技术研发 - 自研玄界SoC芯片实现一次流片成功 已应用于手机和平板产品 体现芯片领域突破 [4] - SU7 Ultra搭载自研V8s电机 成为纽北赛道最快四门量产车型 展示硬科技进展 [4] - 研发投入聚焦芯片 AI和系统 为"人车家"全生态提供技术支持 [1][4]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43.1亿元/526.3亿元/671.2亿元 [4] - 目标价基于SOTP估值法 对应30倍2026年PE [4]
耗时仅88天!摩尔线程闪电过会!未盈利科创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9-27 03:00
中国资本市场正通过制度性创新,重新为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 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企业和一二级市场投资 者均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 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9月26日,"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首发申 请成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 从6月30日科创板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到9月5日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9月18日更新了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再到9月19日公告上会日,摩尔线程作为未盈利企业,不到3个月即行至 IPO(首次公开发行)冲关"临门一脚",可谓跑出"火箭速度"。 这让周挺感到久违的振奋。作为一家科技类公司的CEO,周挺正全力推进公司的IPO进程。他所在 的公司在过去三年净利润持续为负,但在2025年上半年已出现减亏迹象。两年前,该公司曾启动 上市筹备工作,却逢"8·27"新政(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明确"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 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出台,IPO计划被迫搁置。 科创板自2019年设立以来,其第五套上市标准一直被视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 通道。有 ...
AI安全、靶向蛋白降解成VC最青睐的创新方向,2025 DEMO CHINA大会落幕!
创业邦· 2025-09-27 00:33
9月24-25日,2025(第十九届) DEMO CHINA 在杭州拱墅举行。 本届大会由创业邦主办,由杭 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指导,拱墅区委人才办、杭州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管委会联合主办。 近3年,大会全力以 " AI+科技资本 " 为主线展开,汇聚众多优秀的早期人工智能及硬科技科技公 司、知名投资机构、产业大公司。十余年来, DEMO CHINA 致力于打造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早期科技 企业展示及链接平台,吸引47000+创业企业报名,1506家企业登台展示。其中,623家企业成长到 A轮以后,327家企业参与后进入下一轮融资,35家企业成功上市。 本届 DEMO CHINA 以"觉醒·共生·超越"为主题,现场揭晓了《2025值得关注的AI创变者》《2025 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两大企业榜单,汇聚机器人*智能硬件、AI创新应用、智能制造、医疗科 技等前沿科技赛道126家早期企业同台竞技。同期还发布了《2025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榜》,吸 引213家投资机构齐聚杭州。 经过126家企业的激烈角逐, 荆华密算摘得2025 DEMO GOD桂冠 。 再聚 钱塘江畔 让创新涌流成潮 自 2007年起, DEMO CH ...
摩尔线程加速GPU自主可控进程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4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9月26日,上交所上市委发布2025年第4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摩尔线程")首发上市获得通过。本次发行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竞天公诚、安永华明分 别提供法律及审计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从受理到过会,不足三个月。此时恰逢科创板"1+6"系列深化改革 政策推出100天,这意味着新政所带来的市场积极效应正在持续显现。 | TELASA S OF | | | | 代码 / 简称 / 关键词 | Q | | --- | --- | --- | --- | --- | --- | | | | | | | U Pax / | | 发行人金稼 | 板块 审核状态 | 注册地 行业分类 | 绿存机构 | 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 | 更新日期 # 受理日期 # | | 浙江环动机 科创版 已问询 | | 浙江 通用设备 广发证券 | | 上海市锦天 天健会计师事 | 2025-09-26 2024-11-25 | | 器人关节科 | | 制造业 | 股份有限 | 城市 务 务所(特殊管 | | | 技股份有限 | | | ...
刚刚!摩尔线程IPO通过!
国芯网· 2025-09-26 14:24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市场人士指出,摩尔线程的快速过会并非个例,而是科创板"1+6"改革后,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包容性与适应性的生动体现,彰显了资本市场支持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的决心与效率。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9月26日消息,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88天, 这一高效审核节奏恰逢证监会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满100天,被市场视为科创板提升审核质效、强化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鲜明信号。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行业独角兽,摩尔线程专注于全功能GPU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公 司。其自2020年成立以来,便锚定技术门槛高、战略意义重大的全功能GPU路线,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 渲染、物理仿真、科学计算及超高清编解码的技术突破,也是国内率先推出支持DirectX12图形加速引擎的GPU企业。 此次IPO,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