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风险

搜索文档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9月18日
新华财经· 2025-09-18 00:41
·日本对美出口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 【资讯导读】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鲍威尔提醒滞胀风险 ·欧盟委员会拟暂停部分对以色列贸易优惠 ·研究:今夏高温、干旱及洪水显著影响欧洲经济表现 ·加拿大央行降息至2.5% ·英国8月CPI同比涨幅持平于3.8% ·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1关口 【市场资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到4.00%至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美联储决 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发表声明说,近期指标显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增 长放缓,通胀率有所上升。鉴于风险平衡变化,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醒美国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他表示,就业增长已放缓,就业下行风险上升,劳 动力市场不如以前活跃,略有疲软。通胀最近有所上升,仍略微偏高。商品通胀已加速,服务通胀回落 仍在继续。持续性通胀的风险需要加以管理,通胀风险倾向于上行。 ·美国8月新屋开工年化总数从7月的142.9万套下降至130.7万套,远低于预期的136.5万套。 ...
深夜,中国资产爆发
财联社· 2025-09-18 00:23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宣布2025年首次降息2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3] - 点阵图显示今年还将有两次各25个基点的降息 [3] - 鲍威尔称此次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属于预防性措施而非长期宽松周期的开始 [3] 经济状况与政策导向 - 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 通胀水平有所上升并依然处于高位 [3] - 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降温迹象 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增加且略有疲软 [3] - 美联储政策重心从抑制通胀逐步转向更加关注充分就业目标 [3] - 美联储上调通胀预期 需在稳就业和控通胀之间寻找平衡 [3] 股票市场表现 - 道指涨260.42点(涨幅0.57%)报46018.32点 纳指跌72.63点(跌幅0.33%)报22261.33点 标普500指数跌6.41点(跌幅0.10%)报6600.35点 [4] - 标普500金融板块涨0.96% 能源板块涨0.28% 工业板块跌0.47% 信息技术/科技板块跌0.7% [4] - 银行业ETF涨1.10% 区域银行ETF涨1.19% 半导体ETF跌0.64% 科技行业ETF跌0.50% [4] 科技股表现 - 英伟达跌2.62% 亚马逊跌1.04% 谷歌A跌0.65% Meta跌0.42% [5] - 微软涨0.19% 苹果涨0.35% 特斯拉涨1.01% [5] 个股重大动态 - 网约车公司Lyft飙升13% 因谷歌旗下Waymo宣布明年携手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6] - 竞争对手优步下跌5% [6] - 人力资源云服务商Workday大涨7.25% 因激进投资者Elliott Management买入超20亿美元股份 [7] IPO与中概股表现 - 在线票务平台StubHub上市首日下跌逾6% [8]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85% [8] - 百度涨超11% 蔚来涨超6% 拼多多涨4.5% 阿里巴巴涨超2% 哔哩哔哩涨超2% 理想汽车涨超2% [8]
现货黄金:升破3700美元,年内涨幅逾40%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12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9月17日国际金价升破37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全球金融市场步入美联储议息周,国际金价创新 高脚步未停。周二纽约时段,现货黄金升破37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投资者押注美联储本周降 息,评估后续货币政策宽松可能。 距现货黄金上次突破以100美元为单位整数大关仅过去一周半,虽处 历史高位,上行步伐未放缓。截至本周初,年内累计涨幅逾40%,上一次同期如此大涨幅要追溯到1979 年。 过去九个月金价上涨轨迹和幅度与1979年牛市有相似之处。1979年头九个月涨逾50%后,四季度 又飙升近30%,1980年1月触及850美元历史高位。 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央行购金潮及资金流 入黄金ETF推高金价。高盛预测,1%私人持有美国国债资金转黄金,金价或逼近5000美元。 围绕美联 储重启降息预期利好黄金。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后,金价涨幅远超美股、比特币、美元和原 油。鲍威尔暗示降息后,投机者涌入。 历史上美联储通胀高时降息,黄金常是赢家。美国银行预测, 金价2026年达4000美元。降息或致长期物价压力,滞胀风险加大,对黄金是有利环境。 ...
美联储决议前瞻:重启降息箭在弦上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00:21
本文字数:204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樊志菁 2025.09.16 当地时间9月16日,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正式召开。 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重启降息进程,因为美国就业市场正在发出警报信号。未来的宽松路径将受到 更多关注,一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面临着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内部暗流涌动,另一方面特 朗普贸易政策的影响仍有待明朗,数据依赖立场是否会导致政策调整反应不及时冲击经济成为焦点。 经济展望如何变化 8月以来,美联储两大职责——通胀和就业双双持续承压,物价持续上涨的同时,就业市场开始降温。 这种 "有毒组合" 让滞胀风险升温,也使美联储陷入各国央行可能面临的最棘手局面之一。 上周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创下今年 1 月以来的最高增幅。剔除 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品类后,核心CPI同比增速在3.1%,显著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就业市场的裂缝更受到关注。过去一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续请失业金人 数则持续处于疫情以来高位,显示求职者找到就业岗位所需时间有所延迟。此前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 示,就业岗位新 ...
投资者静候美联储利率决议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47
当地时间9月14日晚间,道琼斯指数期货、标普500指数期货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均小幅上涨;黄金 和石油价格小幅下跌,比特币升破1.6万美元;追踪美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ICE美元指数小幅走高。 投资者正静候将在本周举行的美联储议息会议。 2024年9月至12月,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累计降幅100个基点。自那以后,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 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 即便有种种担忧,但由于市场目前接近创纪录水平,很多投资者心态仍然积极,其中高估值股票的讨论 度最高,它们通常是科技股,投资者极为关心这些股票受利率波动的影响。 在9月议息会议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向美联储"极限施压"。他表示,美联储将在此次会议上实施9个月 以来的首次宽松政策,预期美联储会"大幅降息"。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再度敦促美国上诉法院批准解 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目前来看,尽管美联储内部有一些分歧,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宣布降息25个基点。有分 析指出,本周美联储会议声明的措辞、利率点阵图以及投票结果,将是判断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 关键。 通常来讲,美国股市会在首次降息后的12个月至24个月内实现正回报。根据 ...
瑞银全球股票衍生品策略:四季度波动率风险积聚,小盘股反弹恐难持久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01
波动率市场状况 - 指数期权隐含波动定价低于80个基点 但实际兑现程度极低[2] - 波动率偏斜度升至多年高点 多数板块相关性上升 但科技板块持续分化抑制指数波动率[2] - 系统性策略杠杆水平回升至"解放日"前高点 CTAs多空比例约为7:1[2] 滞胀风险对冲策略 - 黄金及黄金矿业股开始逐步定价滞胀风险[3] - 黄金矿业股ETF(GDX)上行空间仍具吸引力 但部分涨幅已被提前定价[3] - 周期股中的金融股 金属与矿业股及房屋建筑商板块面临最大风险[3] 小盘股市场表现 - 小盘股反弹得到盈利广度扩大支撑 但无证据显示资金从高优质资产大规模转向小盘股[4] - 期权市场对小盘股无过度乐观情绪 与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4年7月表现形成对比[4] - 基本面较去年仅略有改善 反弹态势可能难以持续[4] 降息周期配置策略 - 降息周期下配置股票波动率比债券波动率更具合理性[5] - 需满足三个条件:美联储政策路径确定性提升 控制长期久期风险 股债收益率相关性回归正值[5] - 可通过量化投资策略卖出美国国债波动率 为标普500指数下行风险敞口提供资金支持[5] VIX展期策略 - VIX展期策略普及度达近五年最高水平[6] - 波动率期限结构陡峭化提高实际展期收益 但存在"自我驱动型波动率飙升"潜在可能[6][7] - 推荐VIX1x2看跌比率策略或看跌日历价差策略以风险缓释方式获取票息收益[7] 股息贴现机会 - 标普500指数股息预期上调 主要来自美国银行业及科技板块[8] - 建议维持2026年上行期权交易头寸 并构建2027年区间1x2看涨比率头寸或看涨风险逆转头寸[8] - 欧洲斯托克50指数(SX5E)股息贴现水平相比美国市场更具吸引力[8]
特朗普预测美联储“大幅降息”,或将抢在开会前安插亲信!美联储在夹击下恐现分裂
搜狐财经· 2025-09-15 04:53
▲美国总统特朗普 降息绝佳时机? 特朗普预计美联储本周将"大幅降息" 特朗普9月14日表示:"现在是降息的绝佳时机"。他此前曾要求美联储将目前4.25%至4.50%的利率"降低到1%左右",并因其要求未得满足而公开称美联储主 席鲍威尔为"傻瓜"。 市场方面也预期美联储9个月来将首次降息,因为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正加剧人们对劳动力市场可能陷入更严重放缓的担忧。 支持降息的理由来自日益"快冷"的就业数据。根据最新数据,美国当周初申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飙升至26.3万,创下近两年最高纪录。而此前的数据也为降息 铺平了道路: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降至2.2万人,同时劳工统计局的年度修正显示,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非农就业人数较初值下修了91.1万人,创下 2000年以来最大的修正幅度。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的会议上宣布"大幅降息"。如果特朗普的预测成真, 这将是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美联储将于9月16日和1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届时将开启新一轮降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已转向降息的幅度与节奏。分 析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本周面临着 ...
美联储“变脸”在即:滞胀担忧消退,降息节奏或加快!
金十数据· 2025-09-12 13:05
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 - 美联储官员预计下周降息 就业市场疲软和通胀担忧缓解推动政策转向[1] - 7月两位美联储理事因就业市场风险主张降息 为内部首次出现反对声音[1] - 最新数据显示8月失业率升至4.3% 6月就业岗位经修正后实际流失[1] 就业市场恶化数据 - 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内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比最初报告少近100万个[1] - 8月CPI涨幅虽高于前月 但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激增显示就业市场降温[2] - 黑人失业率从2月6%飙升至8月7.5% 白人失业率同期从3.8%微降至3.7%[6] 历史政策对比与预期调整 - 当前局面与去年夏季相似 当时就业增长放缓及数据下修促使美联储降息50基点[2] - 6月季度预测显示19位官员中7位认为不降息 但最新数据可能推动更快降息节奏[3] - 文艺复兴宏观研究公司经济学家主张降息50基点 但预计实际妥协为25基点[2] 结构性就业问题 - 移民限制减缓劳动力供给增长 使失业率维持在相对低位[6] - 2024年4月至2025年8月期间月均新增就业岗位可能仅为4万个 接近经济停滞[5] - 职位空缺数量同比下降超7% 较2023年下降27.1% 就业增长明显失去动力[9][12] 通胀评估转变 - 政策制定者逐渐接受关税驱动的物价上涨属于一次性冲击 可基本忽略[5] - 进口关税上调与移民限制对经济拖累可能超过对消费者物价的推升作用[5] - 尽管2025年底通胀率可能比美联储目标高1个百分点 但官员更关注就业风险[5] 政策制定框架 - 美联储下周将更新经济预期 涵盖2028年前通胀/失业率/政策利率预测[2] - 纽约梅隆投资公司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不会承诺持续降息 仅定义为政策校准[9] - 消费者支出好于预期且人工智能投资增长推动产出 但就业放缓是不争事实[9]
美国8月CPI走高 难阻美联储下周降息
金融时报· 2025-09-12 04:37
通胀数据表现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 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 环比上涨0.4% 高于市场预期的0.3% [1][2]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 其中超市价格飙升0.6% 番茄价格单月飙升4.5% 创2020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 牛肉价格环比上涨2.7% 同比暴涨13.9% [2] - 住房成本环比上涨0.4% [2] 劳动力市场状况 - 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大幅攀升至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2] - 就业增长急剧放缓 失业率稳步上升 劳动力市场平衡状态被打破 [2] - 农场劳动力短缺推高食品价格 [2]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17日进行今年以来首次降息 [1][2] - 大幅降息50个基点概率较低 因通胀回升与就业疲软形成政策困境 [3] - 关税政策导致企业将成本转嫁消费者 可能引发滞胀风险 [3] 市场反应 - 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突破46000点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步创历史新高 [1]
高盛判断:世界正进入“大宗商品控制周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9-05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化进程停滞和各国内向型政策推动世界进入"大宗商品控制周期" 大宗商品正成为对冲未来风险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 [1][2][17] 传统股债组合失灵 - 传统股债组合在制度信誉侵蚀型滞胀和供应冲击型滞胀两种情景下表现不佳 多元化效果大打折扣 [3] - 制度信誉侵蚀型滞胀中黄金作为"体系外"价值储存手段表现突出 如1970年代美国通胀失控时期 [4] - 供应冲击型滞胀中大宗商品成为少数能提供正实际回报的资产 如2022年俄罗斯削减对欧洲40%天然气供应案例 [5] - 历史数据显示股票和债券实际回报率同时为负的12个月周期里 大宗商品或黄金总有一方提供正实际回报 [6] 大宗商品控制周期四步模式 - 周期驱动模式分为绝缘 扩张 集中 杠杆四个阶段 [7] - 绝缘阶段各国通过关税 补贴和战略储备保障供应链安全 如美国对钢铁铝征收关税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作为金融绝缘 [8] - 扩张阶段过剩产量用于出口 OPEC+逐步释放产能夺回市场份额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快速增长增强全球能源市场影响力 [8] - 集中阶段全球价格下跌导致高成本生产商退出 供应集中到低成本巨头 中国锂精炼产能占全球70% 稀土精炼超过90% [9] - 杠杆阶段主导生产国利用出口限制作为地缘政治杠杆 加剧市场中断和通胀风险 引发新一轮绝缘阶段 [10] 供应集中与地缘政治风险 - 大宗商品供应集中化和杠杆化在全球范围内上演 [12] - 能源领域美国预计到2030年供应全球超过三分之一液化天然气 并将能源出口与关税谈判挂钩 [13] - 历史案例包括1973年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使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至12美元 2022年俄罗斯削减对欧洲天然气供应 [14] -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等贸易要道加剧供应链脆弱性 海上护航力量减弱放大风险 [14] 大宗商品战略价值 - 大宗商品供应的集中和武器化强化其在投资组合中的多元化效益 [15] - 对冲效果取决于商品在通胀篮子中的权重和供应中断可能性 [15] - 能源在通胀权重方面得分很高 [15] - 工业金属和稀土在通胀篮子中间接权重较低但供应高度集中 有限供应中断可能产生巨大市场影响 [16] - 将广泛大宗商品纳入投资组合是抵御未来通胀和地缘政治冲击的战略决策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