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投放

搜索文档
8月DR001与DR007均值双双创下年内新低
信达证券· 2025-08-31 09:03
货币市场流动性 - 8月DR001和DR007均值分别降至1.35%和1.48%,均创年内新低[3][19] - 央行本周通过OMO净投放1961亿元,MLF净投放3000亿元,全周净投放流动性4961亿元[3][7] - 季调后资金缺口指数周五回升至-6302,仍低于前一周的-4625,处于年内跨月最低水平[3][15] - 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下降0.06万亿元至7.07万亿元,周五跨月当日回落至5.55万亿元[3][15] - 下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上升至2.27万亿元,其中9月5日单日到期7829亿元[3][37] 政府债与发行计划 - 下周政府债净缴款规模预计降至1216亿元,较本周的2114亿元下降[3][20][27] - 截至本周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32641亿元,新增一般债6208亿元,再融资债合计37964亿元[3][20] - 9月政府债发行规模预测上调至2.4万亿元,净融资规模约1.2万亿元[3][29] 同业存单市场 - 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二级利率下行0.5BP至1.66%,1Y期Shibor利率下行0.1BP至1.65%[3][38] - 本周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为-1934亿元,其中国有行净融资-1053亿元,股份行净融资113亿元[3][41] - 存单供需相对强弱指数周五小幅回升至31.6%,较8月22日下降4.1个百分点[3][50] 票据与债券情绪 - 3M和6M期国股票据利率分别上行22BP和21BP至1.05%和0.80%[3][56] - 大行对10年及以上国债、地方债和二永债减持意愿上升,对存单增持意愿下降[3][58]
央行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MLF
证券时报· 2025-08-22 22:27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25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通过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实施 [1]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当月MLF净投放达300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1] - 央行在8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累计净投放3000亿元,结合MLF操作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净投放规模 [1] 流动性投放背景与目的 - 政府债券持续发行处于高峰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上行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 [1] - 央行通过MLF等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旨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1] - MLF招投标机制优化后,预先发布招标公告有利于机构提前安排流动性,多重价位中标模式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市场化定价能力 [2]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自今年3月起将MLF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并持续保持加量续作 [2] -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 [2] - 市场预期央行将持续投放流动性以保障资金充裕环境 [2]
央行开展16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6月11日央行开展16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维持1.40% 当日净回笼509亿元 6月以来累计净回笼8047亿元 [1] - 6月5日央行罕见提前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6月6日开展10000亿元91天期买断式逆回购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买断式逆回购公告节奏前置有助于操作时点透明化 加强央行与市场沟通 稳定市场预期 [1] 流动性管理工具协调 -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节奏可能根据政府债供给压力、存单到期、中长期流动性回笼等变量调整 或与MLF等工具协调配合 [2] - 央行已连续5个月未开展国债买卖操作 1月份暂停操作是为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 当前通过其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 [2] - 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国债收益率变化 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2] 国债买卖重启预期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偏低水平 叠加降准后流动性充裕 短期内重启国债买入可能性较低 [3] - 央行购买国债作为低成本流动性投放渠道具有必然性 但需权衡各类工具使用时机 第三季度或是合意窗口期 [3] - 预计8-9月政府债发行将迎年内高峰 银行承接压力加大 重启购债可释放宽货币信号稳定预期 [3]
市场主流观点汇总-20250805
国投期货· 2025-08-05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客观反映行业内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对大宗商品各品种的研究观点,追踪热点品种,分析市场投资情绪,总结投资驱动逻辑,数据截至2025年8月1日,周度涨跌为较前一周五收盘价变动幅度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数据 - 大宗商品方面,原油收盘价527.90,周度涨2.92%;棕榈油收盘价8910.00,周度跌0.29%;豆粕收盘价3010.00,周度跌0.36%等,焦煤和玻璃跌幅较大,分别为17.14%和19.09% [2] - A股方面,中证500收盘价6213.20,周度跌1.37%;上证50收盘价2754.13,周度跌1.48%;沪深300收盘价4054.93,周度跌1.75% [2] - 海外股市方面,富时100收盘价9068.58,周度跌0.57%;日经225收盘价40799.60,周度跌1.58%;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价20650.13,周度跌2.17%等 [2] - 债券方面,中国国债2年期收盘价1.42,周度跌0.87%;中国国债10年期收盘价1.70,周度跌1.83%;中国国债5年期收盘价1.57,周度跌2.75% [2] - 外汇方面,美元指数收盘价98.69,周度涨1.04%;美元中间价收盘价7.15,周度涨0.11%;欧元兑美元收盘价1.16,周度跌1.32% [2] 大宗商品观点汇总 宏观金融板块 - 股指期货:采集8家机构观点,3家看多、2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育儿补贴申领开放、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等;利空逻辑包括政治局会议无超预期政策、A股成交额缩量等 [4] - 国债期货:采集7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1家看空、6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等;利空逻辑包括新发债券征税、市场风险偏好积极等 [4] 能源板块 - 原油:采集8家机构观点,2家看多、3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美国炼厂开工率高、对俄制裁力度趋增等;利空逻辑包括美国汽油消费低、OPEC+加速增产等 [5] 农产品板块 - 生猪:采集8家机构观点,1家看多、3家看空、4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政策去产能预期强、养殖户扛价情绪回温等;利空逻辑包括大体重猪源供应多、仔猪供应增幅明显等 [5] 有色板块 - 铝:采集8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5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国内铝锭库存低位、需求局部改善等;利空逻辑包括宏观情绪转弱、下游出口承压等 [6] 化工板块 - 纯碱:采集8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5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下游按需补库、有补库需求等;利空逻辑包括产能过剩、宏观情绪回落等 [6] 贵金属 - 黄金:采集7家机构观点,4家看多、0家看空、3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美国非农数据修正、白宫人事变动等;利空逻辑包括美日美欧关税协议达成、鲍威尔表态偏鹰等 [7] 黑色板块 - 铁矿石:采集8家机构观点,0家看多、3家看空、5家震荡;利多逻辑包括钢厂利润率好、海外矿石发运回落等;利空逻辑包括国内到货量增加、政策力度低于预期等 [7]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新华社· 2025-08-05 07:28
中国人民银行7月流动性投放情况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回笼3000亿元,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1]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回笼12000亿元,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1] - 短期逆回购投放56667亿元,回笼54787亿元,实现净投放1880亿元 [1]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回笼3463亿元,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 [1] - 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
7月央行MLF净投放1000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54
流动性投放工具操作概况 - 7月整体流动性操作呈现结构性调整 SLF净回笼3亿元 MLF净投放1000亿元 PSL净回笼2300亿元 短期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1]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零操作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回笼200亿元 [2] 中央银行贷款工具明细 - 常备借贷便利(SLF)投放14亿元回笼17亿元 实现净回笼3亿元 [2]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回笼3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2]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回笼3463亿元 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 [2]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4176亿元回笼4188亿元 净回笼12亿元 [2]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细节 - 短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显著 投放56667亿元回笼54787亿元 净投放1880亿元 [2]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回笼12000亿元 净投放2000亿元 [2]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月未实施 [2]
7月23日电,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2000万港元流动性。
快讯· 2025-07-22 23:04
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投放 -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系统投放2000万港元流动性 [1]
固收周度点评20250720:央行新动向?-20250720
天风证券· 2025-07-20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债市回归震荡,短端表现相对偏强,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买断式逆回购渐趋常态化,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征求意见或利好短端利率债和高流动性信用品种,长端仍受多因素扰动维持震荡,后续需关注央行货币政策节奏与取向[1][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回归震荡主旋律,短端表现相对偏强 - 本周(7/14 - 7/18)债市震荡,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短端强势,长端与超长端调整压力大,30年国债尤甚,全周收益率多数下行,截至7/18,1Y、2Y、10Y、30Y、50Y国债收益率较上周分别变动 - 2.1BP、 - 1.9BP、0.0BP、+1.4BP、 - 0.7BP至1.35%、1.38%、1.67%、1.89%、1.95% [1][9] - 本周处于税期走款期,央行逆回购净投放并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短端趋于稳定;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6月出口增速超预期,社融结构改善,二季度GDP增速好于去年同期,利率下探动能减弱,增量政策预期缓和;周五尾盘央行就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征求意见,提振债市情绪,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债市利率呈“倒V型”走势,曲线走陡 [9] - 7/14资金面收敛,出口数据好,债市偏弱,利率债收益率上行;7/15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资金面转松,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债市走强,利率全线下行;7/16税期缴款扰动,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利率回落,债市窄幅震荡,短端好于长端;7/17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面均衡,权益市场好,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债市涨跌不一,中短端偏强,30年国债弱势;7/18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面转松,股债跷跷板效应延续,长端承压,尾盘央行征求意见提振债市情绪,利率走势分化,短端强于长端 [10][11][12] 央行新动向 - 本周处于税期缴款期,央行逆回购净投放并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连续第2个月加量续做,释放流动性呵护信号,资金面平稳,资金利率中枢小幅上移。本周央行7天逆回购合计投放17268亿元,到期4257亿元,净投放13011亿元,MLF到期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净投放2000亿元。截至7/18,R001、R007较上周分别变动 + 8.4BP、 - 0.1BP至1.49%、1.51%;DR001、DR007较上周分别上行11.4BP、3.5BP至1.46%、1.51% [17] - 央行5月降准0.5个百分点,6月前置开展买断式逆回购,7月再次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趋于常态化,体现呵护流动性、支持宽信用态度,稳定市场预期 [2][19] - 开展买断式逆回购一是对冲资金面缺口,7月有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地方债发行加速,7月是缴税大月,需补充流动性;二是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为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优化负债结构,支持实体信贷投放 [19][20][21] - 买断式逆回购期限长,可减少短期工具滚动续作压力;弱化对银行质押品信用资质依赖,降低中小银行融资门槛,债券所有权转移至央行可再流通,提升流动性释放效率 [3][23] 如何理解央行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 - 7月18日央行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包括明确上海清算所地位、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规定、修改金融债券信息披露管理规定 [25] - 尾盘征求意见提振债市情绪,当日短端利率债走强,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6BP至1.35%,长端和超长端承压,反应不显著 [26] - 提出取消规定原因:质押式回购是国内主流模式,质押券冻结致高评级债券“沉淀”,融资方违约时处置效率低,国际成熟市场采用买断式回购,质押券可二次流通;质押券可再抵押或交易有利于盘活存量债券,解冻日均6万亿元回购市场,增强国内流动性管理灵活性,便于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操作 [4][27] - 若取消冻结,资金市场有望“量平价降”,质押券使用效率增强,释放流动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更灵活,资金利率中枢或波动下移,空间与节奏取决于央行态度;短端利率债受益或打开下行空间,长端受财政供给压力和利率风险等制约维持震荡,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演绎概率高 [5][32] 下周重点关注 - 周一(7/21)中国1Y和5Y LPR报价 [37] - 周二(7/22)中国6月银行结汇,美国7月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 [37] - 周三(7/23)美国6月M2环比,欧盟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37] - 周四(7/24)欧元区7月基准利率,欧元区7月隔夜存款利率 [37] - 周五(7/25)中国7月MLF投放,欧元区6月M2同比 [37]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46.7亿港元流动性。
快讯· 2025-07-08 10:51
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操作 -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体系注入46 7亿港元流动性 [1] - 此次操作显示金管局正积极维护银行间市场资金稳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