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动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做不到两年开发一款车,拒绝“市场即试验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6:10
每经记者|孙桐桐 每经编辑|余婷婷 近年来,全球超豪华车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市场增长乏力,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超豪华品牌普遍遭遇困境。根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披露的数据,今年前 5个月,宾利在华销量为884辆,同比减少20%;劳斯莱斯在华销量为289辆,同比减少23%;法拉利在华销量为300辆,同比减少14%;兰博基尼在华销量为 157辆,同比减少39%。 "全球来看,超豪华品牌的市场需求没改变,但中国市场变化很大。一方面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它们能提供更多情绪价值,还配'冰箱、彩电、大沙发', 同时大力宣传智能化;另一方面,很多超豪华品牌虽然产品本身很棒,但缺少对用户情绪价值的深度挖掘,这是超豪华品牌需要向自主品牌学习的地 方。"日前,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超豪华品牌应坚持核心调性 在冯擎峰看来,超豪华品牌还是要坚持核心调性,这是品牌的根基;必须坚持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进行投入,因为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投入。 对莲花跑车来说,操控就是品牌根基。9月21日,莲花跑车新款EMEYA与ELETRE迎来上市,两款车型起售价分别为53.8万元与55.8万元。新车通过数字化 底盘提升驾控 ...
合作共赢,会是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破局之路吗?
观察者网· 2025-09-23 10:52
公司欧洲市场战略 - 推出NP3 0技术平台和首款磷酸铁锂电池神行Pro 电池容量122kWh续航758km且寿命达12年100万km [1] - 欧洲市场份额从去年37%上升至今年45%超越LG能源排名第一 [1] - 与欧洲超过90%主流车企合作 建立德国 匈牙利及西班牙三大生产基地 [3] - 计划与车企及电池制造商讨论合资项目 包括ACC等欧洲企业 [3] 欧洲产能布局 - 德国图林根工厂总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 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且良品率达95% [5][8] - 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一期40GWh于2026年初投产 长期规划100GWh 紧邻奔驰宝马缩短供应链 [5] - 西班牙合资工厂投资41亿欧元 专注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50GWh [6] - 欧洲三座工厂总投资超130亿欧元 合计规划产能164GWh 针对高中低端市场形成完善产品组合 [6]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全球份额达37%为第二名比亚迪两倍以上 奠定欧洲扩张基础 [10] - 德国工厂18个月实现量产 良品率95% 对比Northvolt瑞典工厂良品率仅70% [8] - 计划将换电技术引入欧洲 被认为具有巨大潜力且利于电池回收 [10] 欧洲市场机遇 - 欧洲本土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 亚洲企业获得扩大份额契机 [7] - 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 无时间等待本土技术成熟 需依赖亚洲电池企业 [8][10] - 欧洲供应链依赖进口 87%锂来自澳大利亚 68%钴来自刚果 40%天然石墨依赖中国 [11] 面临挑战 - 欧洲技术工人短缺和供应链限制 德国劳动力老龄化难以招聘有资质员工 [11] - 竞争对手LG能源 SK On在波兰匈牙利规划超40GWh产能 亿纬锂电规划30GWh产能 [13] - 需通过本地化生产和贴合需求产品取胜 但多供应商体系增加竞争压力 [13]
发出千人失业预警,福特欧洲电动大撤退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17 23:08
文章核心观点 - 福特因欧洲电动车需求疲软而调整产能与人力 将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从两班制改为单班制并裁减最多1000个岗位 同时推迟"2030年欧洲只售电动车"目标 转向灵活能源策略 [3][6][13] - 公司电动化战略重新校准 从激进电动化转向保留燃油与混动车型 强调现金流和产能利用率优先 通过平台协作和本地化制造优化盈利模型 [13][18][19] 欧洲业务重组 - 2025年9月确认科隆工厂2026年1月起改为单班制 裁减最多1000个电动车岗位 通过自愿离职与买断方式执行 [3][6] - 2024年11月披露至2027年在欧洲与英国优化约4000个岗位 占欧洲员工总数14% 其中德国约2900个 [3][8] 市场需求与预期 - 欧洲电动车需求远低于行业预期 归因于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政府激励措施短缺 [3][6] - 2025年1-7月欧盟纯电乘用车注册量101万余辆 份额15.6% 但增速低于预期且结构性分化明显 [17][14] 科隆工厂战略地位 - 科隆工厂是欧洲电动化核心基地 2023年6月投入20亿美元改造为碳中和电动车生产基地 生产探险者电动版和Capri等车型 [7][12] - 2025年6月启用电池包本地化装配以缩短物流链条 但2024年下半年起根据订单情况收缩探险者电动版与Capri排产 [12][13] 产品策略调整 - 推迟"2030年在欧洲只售电动车"目标 调整为"视需求灵活配置能源结构" 保留燃油与混动车型 [13][18] - 电马定位品牌性能形象 Puma Gen-E与e-Tourneo Courier获英国全额购车补贴 覆盖入门价位市场 [14][18] 竞争与运营压力 - 紧凑型和小型纯电市场价格敏感度高 性价比车型给跨国车企带来现实压力 [18] - 2025年科隆工厂因劳资博弈出现规模性停工 工人24小时罢工导致生产中断 [11] 战略方向转变 - 全球管理层强调"混动不是过渡方案" 推动增程和混动技术在皮卡与SUV应用 [18] - 欧洲形成MEB平台合作、自研并行、罗马尼亚量产Puma Gen-E与本地化制造组合拳 优先保障现金流与产能利用率 [18][19]
东风本田“换帅” 老将曹东杰回归挑起重担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12:25
9月15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本田")召开干部大会,对管理层进行重要调整,其中王彬彬任东风本田专务,不再担任东风本田党委书 记、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职务;潘建新任东风本田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候选人,不再担任东风本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职务;曹东杰任东风本田董事,推荐 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 这意味着,东风本田的中方"一把手"已从潘建新变更为曹东杰。 猛士M817的最大卖点是其搭载全套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应用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5、乾崑车云、乾崑车控、鲸鳍通信五项科技,成 为"含华量"最高的越野车。 东风本田近几年一直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电动车市场,尽管东风本田目前已推出e:N系列、灵犀品牌和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烨品牌,但这些品牌 均未推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 相比之下,同属于东风体系的合资日系品牌东风日产,其今年推出的N7已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另一日系品牌广汽丰田也凭借铂智3X,在合资新能源 中占据一席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在出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之前,曹东杰是东风公司旗下猛士品牌的掌舵者。在更早之前,曹东杰曾长期在东风本田任职。在东风本田刚 刚成立的2004年,曹 ...
全新凯迪拉克XT5扩容 豪车转型进入新周期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01:48
凯迪拉克XT5战略调整 - 凯迪拉克XT5在中国市场新增大都会版车型 一口价24.49万元 全系限时降价至22.99万-32.09万元 旨在扩大豪华SUV燃油车市场份额[2] - 美国市场原计划停产燃油版XT5 但内部信显示将保留并计划2027年推出新一代燃油版XT5 延续汽油动力[2] - 2025年上半年XT5在美销量保持增长 是凯迪拉克SUV市场销量主力 仅次于凯雷德[2] 中美市场产品策略差异 - 中国已于2023年9月上市新一代XT5 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48V轻混系统 兼顾动力与环保性[3] - 2027年美国新一代XT5可能复制中国版本设计[3] - 凯迪拉克在中国发布"LOVE纯电家族" 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选择保留燃油车核心产品[4] 通用汽车电动化进展 - 2024年前八个月通用电动车销量突破11.8万辆 超越2023年全年11.4万辆[3] - 凯迪拉克Escalade IQ和Lyriq-V等车型为主要贡献者 第二季度登顶美国豪华电动车市场份额榜首[3] - 美国电动车热销主要受补贴和关税政策短期拉动 10月1日起将取消税收抵免 增长可持续性存疑[3] 豪华车市场竞争格局 - 奔驰 宝马 奥迪在传统豪车市场保持绝对主导地位 新能源持续瓜分豪车细分市场[4] - 二线豪华品牌面临压力增大 凯迪拉克通过增加入门车型和降价实现务实调整[4][5] - 豪华燃油车商业价值将长期存在 头部品牌通过技术升级保持竞争力 包括优化底盘和提升智能化[5] 行业战略转型趋势 - 燃油车赛道淘汰赛将决定未来竞争格局 跨国车企多次修改停产燃油车时间表[5] - 原定2025或2026年停止迭代燃油车的品牌 正在重新评估和制定新时间表[5] - 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发展战略成为行业普遍做法[5]
这届慕尼黑车展,德国车企渴望强势回归,中国车企想要“分一杯羹”
新浪财经· 2025-09-10 20:4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中国竞争对手崛起和特朗普贸易战带来的成本压力 正借慕尼黑车展推出新车型争夺电动车市场主导权并吸引美国消费者[1] - 欧洲汽车业面临严峻清算 欧洲设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目标而多数车企认为难以完成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凭借低成本车型抢占本地市场份额[3] - 特朗普政府四月对欧洲汽车征收27.5%关税导致德系车企损失数十亿欧元 近期税率降至15%但新税率尚未落实[3] - 德国汽车业已裁员超过5万人 几乎所有主要制造商都在推进架构重组以精简运营应对中国竞争[4] - 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增长超一倍 尽管欧盟征收关税仍保持价格优势[4] 德国车企战略转型 - 德国车企投入数千亿欧元研发新技术与软件 推出具备竞争优势的充电时长 续航里程及客户定制化娱乐系统的新车型[3] -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行业关键在于重新定位 数十年来所庆祝的汽车行业盛宴已以现有形式终结[3] - 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形容德国汽车行业正涌动乐观主义精神 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面向未来投资[3] - 德系三强通过刻意强调品牌传承实现差异化叙事 宝马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融合1960年代轿车线条与灯组设计[7] - 大众品牌回归传统命名方式推出ID Polo电动车型 瞄准售价低于2.5万欧元的小型车市场并计划明年投产[9] 中国车企欧洲扩张 - 中国参展企业数量从2023年70多家大幅攀升到2025年103家 涉及整车 三电系统及汽车智能化软硬件[6] - 2025年参展的29家汽车制造商中有14家来自中国 超过欧洲阵营的10家车企 中德两国车企正面交锋成为车展最大看点[6] - 比亚迪推出首款欧洲旅行车插电混动版海豹车型并在匈牙利生产 执行副总裁表示立足欧洲的决心不会改变[6] - 零跑汽车推出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新款掀背车 小鹏汽车发布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Next P7车型并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6] -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同比增幅超一倍 五月全欧销量占比达5.9% 较去年同期的2.9%显著提升[7] 技术竞争与产品创新 - 欧洲主流车企展品依托人工智能与软件系统 配支持更长续航和更快充电的电池技术 车辆能识别驾驶员身份自动调节灯光 仪表盘和娱乐系统[7] - 梅赛德斯最畅销GLC车型全新纯电版本配备942点阵发光格栅 续航443英里(约713公里) 充电10分钟即可恢复四分之一电量[9] - 智能细节成为德系车型新亮点 iX3拖车钩可通过按键自动伸缩 GLC发动机舱盖上的奔驰星标按压即可弹出前备箱 容积可容纳两个登机箱[9] - 雷诺为中国电动车推出更经济的电池并加快所有车型开发周期 首席执行官直言中国竞争对手是行业标杆和参照对象[11] 市场格局与区域战略 - 大众 雷诺及斯特兰蒂斯集团仍占据欧洲汽车注册量前列 反映当地市场品牌忠诚度[7] - 大众遭受中国市场亏损与美国关税造成数十亿欧元损失的双重压力 在美国畅销的奥迪和保时捷均为进口车型[9] - 大众已在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雇佣5500名员工 正考虑扩大在美投资[9] - 雷诺约五年前退出中国市场 现借中国车企如零跑进行扩张[11]
奔驰,会步诺基亚的后尘吗?
36氪· 2025-09-10 12:31
公司电动化战略 - 全球首发全新纯电GLC EV和纯电CLA车型 并计划2026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 其中电动汽车占主要部分 [1] - 启动对中国新能源畅销车型的拆解分析 基于成果推出MMA纯电架构车型纯电CLA 以及MB EV架构下的纯电GLC [23] - 与Momenta合作 计划为至少五款车型搭载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25] 中国市场表现 - 8月零售量3 7万辆 同比暴跌近25% [1] - 上半年累计零售量29 32万辆 同比下降14% [5][6] - 7月单月零售量仅2 67万辆 环比暴跌超40% 创近五年首次月销跌破2 7万辆记录 [7] - 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40,400辆 同比下降19% 上半年累计293,200辆 同比下降14% [6]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新能源车型中仅EQB EQE EQA三款1-7月累计销量突破千辆 分别为1871辆 1713辆 1127辆 [18] - EQB和EQA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 在空间布局和智能化体验存在明显不足 [18] - 电动车被多次曝出电池发热 车辆起火等安全问题 并召回13447辆国产EQC汽车 [20] 市场竞争态势 - 奥迪基于PPE纯电平台的E5 Sportback开启预售 凭借技术 设计和价格吸引消费者 [21] - 宝马新世代纯电SUV iX3发布 电池成本比现有车型低40%-50% 并具备全新操作系统和中国本土数字生态 [4] - 理想 蔚来 问界等新势力品牌持续向上挤压 蚕食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 [23] 品牌与渠道变化 - 消费者认知转变 年轻群体更注重智能化 科技化和新能源技术 而非传统豪华车标 [10][12][23] - 上半年23个城市超80家奔驰4S店退网 部分经销商转投新能源阵营 [12] - 大幅降价策略未能挽回销量 A级车最低成交价跌破12 56万元 近乎官方指导价五折 C级 EQA EQB等车型终端优惠超10万元 [9] 行业转型趋势 - 汽车行业竞争逻辑转向三电系统 智能驾驶和用户体验 [18] - 消费者购车逻辑跳出"车标决定价值" 将智能化水平 OTA升级能力及数字生活融合度列为核心考量 [23]
【环球财经】英国8月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升至26.5%
新华财经· 2025-09-06 01:34
电动车市场表现 - 英国8月份电动车注册量达21969辆 同比增长14.9% [1] - 电动车市场份额升至26.5%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4个百分点 [1] - 整体汽车市场新增注册量同比下跌2.0% [1] 政策支持措施 - 英国政府重启电动车购买补贴计划 每辆车最高补贴3750英镑 [1] - 补贴政策自7月开始实施 系三年来首次恢复 [1] 行业发展趋势 - 8月成为英国电动车市场份额表现最佳的单月 [1] - 各细分市场电动车型选择丰富度显著提升 [1] - 政策推动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脱碳目标实现 [1]
瑞银:Robotaxi预计2030年代全面普及 催生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芯片千亿元市场规模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5 04:40
合资车企在华市场份额变化 - 合资车企在华市场份额从2020年60%下滑至2025年30% [1] - 合资品牌选择性参与中国车展反映市场调整策略 [1] - 欧洲及北美车展媒体发布会数量被北京/上海车展超越 [1] 中国汽车全球地位 - 中国占全球汽车产销量超30%及自主品牌全球份额超20% [2] - 中国电动车全球份额超60%且电池份额占70%-80% [2] - 西方补贴与关税政策难以动摇中国电动化核心地位 [2] 行业发展挑战 - 国内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2] - 出口面临部分国家保护主义政策及关税壁垒 [2] 自主品牌发展机遇 - 自主品牌国内份额从当前70%预计2030年提升至90% [3] - 品牌高端化加速抢占西方垄断市场 [3] - 出口年增100万台并依托一带一路开拓发展中国家 [3] 新能源汽车出口优势 - 新能源车高性价比推动发展中国家电动化跃迁 [3] - 拉美市场锂矿资源与中国供应链深度融合 [3] Robotaxi市场前景 - 一线城市部分部署规模80亿美元 全国部署1830亿美元 [4] - 含海外市场总规模达3940亿美元 [4] - 2030年代初一线城市车队达30万辆 2030年代末全国400万辆 [4] Robotaxi商业化进程 - 2025年下半年单车成本降至30万元人民币以下 [4] - 千台规模运营可实现2026年上半年单车盈利 [4] - 百度计划2025年二季度在武汉实现盈利目标 [4] 自动驾驶产业链机遇 - 2029-2030年激光雷达与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规模各达500亿元 [5] - 中国激光雷达成本控制在200美元(约1300元人民币) [5][6] - 自动驾驶芯片实现中低端市场替代并支撑辅助驾驶渗透 [5][6] 区域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电动车渗透率达70% [6] - 比亚迪成为香港新车销冠 [6] - 中国品牌五年内从香港难觅身影到主导市场 [6]
全新伊兰特6.98万元 北京现代“真·质好车”亮相2025齐鲁秋季车展
齐鲁晚报· 2025-09-05 03:19
车展参与及促销活动 - 北京现代参与2025齐鲁秋季车展并展示多款热销车型包括全新途胜L、库斯途、第五代胜达、第十一代索纳塔和全新伊兰特 [1] - 公司推出"车展厂价直销 臻选焕新嗨购"优惠活动并提供多种换新补贴政策以促进销售 [1][2] - 第五代胜达、全新途胜L、库斯途、第十一代索纳塔和全新伊兰特的焕新价分别为17.38万元、11.98万元、13.98万元、11.58万元和6.98万元 [4] 产品组合及定位 - 公司提供轿车、SUV和MPV多种车型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包括全新途胜L针对成熟稳重用户、库斯途针对多口之家出行和伊兰特针对年轻消费群体 [4][6][8][10] - 全新途胜L配备1.5T CVVD发动机和全系8AT变速箱具有大空间、高颜值和高配置特点 [6] - 库斯途以61.8%轴占比提供更大车内空间并连续多月蝉联20万以内合资MPV销量冠军 [8] - 伊兰特作为全球畅销车型累计销量超千万辆而第十一代索纳塔基于i-GMP平台打造定位为B级车旗舰 [10] 安全技术及品质展示 - 公司设置胜达解剖实验室展区展示第五代胜达车身结构使用防锈钢材和超高强度钢并标注不同材质 [11] - 第五代胜达车身钢结构应用热成型钢、冷轧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和高强度钢最高强度达1800mpa其中高强度钢占比75%超高强度钢占比53.5% [13] - 先进用料和焊接工艺提升被动安全性能、NVH控制和车身刚性 [13] 销售表现及电动化进展 - 公司2025年8月销量达14971辆同比增长15%在燃油车市场逆势发展 [14] - 首款新质力纯电SUV EO(ELEXIO)将于下半年上市目前内饰外观已发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