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调控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6 23:26
政策调整内容 - 深圳限购范围大幅缩窄至福田区、南山区及宝安区新安街道 户籍家庭限购2套 非户籍家庭满1年个税/社保可购买1套 [1][6] - 罗湖区、宝安区西乡街道退出限购范围 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完全取消购房资格审核 [3][6] - 其他六区对深圳户籍购房不限套数 外地户籍可购买两套房 [6] - 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与二套 二套利率显著降低 [8]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发布后首日 多个新房项目客户来访量较前几周增长10%-20% [1][2][3] - 部分项目出现单日多个成交案例 有项目单日上午即达成三单签约 [2] - 二手房客户咨询量逐步上升 业主咨询量增长更为明显 整体新房二手房来访量达过往两倍 [2] - 非限购区域如罗湖区出现即时签约案例 有客户因新政获得购房资格后直接下单 [3] 区域分化表现 - 核心限购区域(福田/南山)市场反应相对冷静 以学位需求及置换型刚需客户为主 投资客较少 [4] - 非限购区域(光明/龙华/罗湖)热度显著提升 有项目出现客户满员状态 [2][3] - 外围区域(盐田/大鹏)限购全面放开 预计将吸引珠三角及外地购房群体 [6][7] 行业预期与研判 - 业内预计政策显效需1-2周时间 9月成交量有望实现超过50%的增长 [4][8] - 分区调控策略旨在稳定核心区房价的同时加速外围区域去库存 [7] - 改善型需求成为市场关键力量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望进一步释放该类需求 [8] - 政策叠加"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 市场活跃度预计持续提升 [5][7][8]
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首日,访量增加超10%,有人直接签约
第一财经· 2025-09-06 15:33
深圳楼市新政内容 - 深圳限购范围大幅缩小至福田区、南山区及宝安区新安街道 户籍家庭限购2套 非户籍家庭满1年个税或社保可购买1套 [1][7] - 罗湖区、宝安区西乡街道直接退出限购 盐田区和大鹏新区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彻底放开限购 [1][7][8] - 其他六区内深圳户籍购房不限套数 外地户籍可购买两套房 [7] - 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二套利率明显降低 [10]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出台后首个周末 多个新房项目来访量较前一周增加10%以上 部分项目增幅达10%-20% [1][3][4] - 有新房项目单日上午发出三个成交喜报 而过去一周都卖不了几套 [3] - 新房和二手房整体来访量比过往大约多两倍 [3] - 罗湖区因退出限购产生多单签约成交 包括外地来深客户 有中介机构提前完成次日目标 [5] - 限购区二手房市场相对冷静 但学位需求和改善型客户咨询量增加 [5] 政策影响分析 - 政策被认为超出市场预期 采用分区调控方式 核心区保持门槛防止炒房 非核心区放开以吸引外地客户和加快去库存 [9] - 经过4年价格调整(自2021年5月起) 市场被认为处于触底阶段 政策有望释放被压抑的刚需和改善需求 [8][9] - 外围区域限购退出可能吸引珠三角及其他城市购房群体 叠加"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新房交易有望告别前期低迷态势 [9] - 改善性产品成交占比逐年提高 成为市场复苏关键力量 二套利率降低将进一步支持改善需求释放 [10] 成交量预期 - 预计9月成交量会出现明显增长 很可能超过50% [11] - 随着政策显效和企业推盘积极性提升 市场活跃度有望好转 驱动成交量稳中有涨 [1][11]
重磅落下!深圳楼市大松绑,800万二套房贷利息可省51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9-06 04:16
限购政策优化 - 本市户籍或缴纳个税社保1年证明的限购区收缩至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 [1] - 非本市户籍或无个税社保证明可在非限购区购买两套住房 [1] - 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完全放开限购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1] - 单身人士购房名额等同家庭可多购一套 [2] - 深圳限购松绑力度超过北京和上海 [2] - 深圳二手房价自2021年5月起持续下跌4年多 7月单月跌幅0.9%位列全国前十 [2] - 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前20城市中深圳未上榜而北京上海杭州成都位居前列 [2] 企业购房政策放松 - 企业设立满1年、累计纳税100万元人民币、员工10人以上可在限购区购房且不受套数限制 [3] - 非限购区域对企业购房没有任何限制 [3] - 政策目的为鼓励企业在深圳投资并释放住房市场增量动力 [3] - 龙华龙岗光明等企业集中区域将激活更多购房需求 [3] 信贷政策优化 - 取消首套房与二套房利率区分 统一由银行自主定价 [5] - 二套房贷利率从LPR+5BP降至LPR-45BP 下调40个基点 [6] - 现行首套和二套利率均为3.05% 此前二套利率为3.45% [6] - 购买总价800万二套房贷款30年等额本息可节省利息51万元 [6] - 800万房产贷款640万 利率3.45%时月供28560.53元 利率3.05%时月供降至27155.55元 [7] 市场影响预期 - 新政标志一线城市全面调整购房政策 预计非核心区域交易量环比增幅超40% [8] - 30%需求来自新增购房套数客户 金九银十期间将提振市场信心 [8] - 外围区域限购放开可能吸引珠三角及内地购房人群 形成虹吸效应 [9] - 新房库存集中在外围区域 去化周期连续5个月攀升 新政将加速去化 [9]
深圳楼市新政!分区松绑限购,非深户可买两套-财经-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6 00:01
9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 圳市分行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深圳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出,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 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通知如下: 三、优化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和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在 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合理确定每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具体利率水 平。 本通知自2025年9月6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山上 (二)无法提供自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 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 限购2套。 (三)在盐田区、大鹏新区购买商品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四)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二、分区优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 企事业单位可在本市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解决员工住房等需求。其中,在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 区新 ...
王石预言再次成真?不出意外的话,2025年下半年,房地产将迎来“重大转变”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03
时间来到2018年,房地产市场又是一派火热,老王这次在内部开会只写了三个大字:"活下去"。 那时候不少人觉得这话说得真不吉利,同行没准还偷偷笑他怂。 谁想得到,没多长时间调控一波接一波,疫情也突然冒出来,不少冲得太猛、债台高筑的房企,真的就没能"活下去"。 而万科,又靠着这份谨慎,喘过了气。 2007年的时候,楼市热得简直像疯了一样,所有人都在抢房,眼里根本容不下别的。 那时候万科的老板王石偏偏跑出来说:楼市快到拐点了。 当时,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 结果才过一年,金融海啸扑过来,房价说跌就跌,一片惨淡。 只有万科,因为提前缩了手,摔得没有别人那么惨。 如今王石又开口谈楼市了。前两次都被他说中,这次还能准吗? 综合他这一两年的发言,能看出来,他觉得有个根本性的转变正在发生。 不是说明天房价就崩,也不是马上要反弹,而是过去二三十年推动楼市一路狂奔的基本逻辑,已经彻底变了。 早些年靠的是啥?城镇化飞快推进、人口红利明显、经济高速跑、货币政策松,再加上地方ZF依赖卖地挣钱。 这几招一起上,房价只能往上窜,"买到就是赚到"简直成了全民共识。 但现在呢? 更别提"房住不炒"一次次被拎出来强调,调控政策反反复复都 ...
苏州楼市,全脱了!
商业洞察· 2025-09-01 09:23
苏州楼市政策调整 - 苏州市取消新建商品住房限售政策 取消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满2年方可转让的限制措施[4][6] - 叠加去年已取消限购政策 苏州楼市调控措施已全部解除[6] - 政策调整目的包括满足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 并试图刺激成交量[11][14] 金融支持政策细节 - 苏州推出"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 包括低首付15% 低利息最低商业贷款利率3% 低月供前五年每月最低归还100元本金 宽期限延长还款期限[15][16][17][18] - 以总价200万元新房为例 人才房票可抵用8万元 购房者自筹22万元 贷款170万元按利率3%计算 首月还款从8972元降至4350元 月供减少51%[19][26][27] - 低月供政策减轻前期还款压力 但未降低总体购房成本[29][31] 市场成交表现 - 2024年4月苏州市区新房网签量2745套 环比腰斩 6月升至5341套 7月又降至2487套创年内第二低[32] - 7月苏州市区二手房网签量降至5641套[34] - 2023年商品房成交面积1704.1万平方米 较2020年2192.2万平方米下降22.3%[37] - 2023年商品房均价1.67万元/平方米 较2021年1.85万元/平方米下降9.9%[37] 2024年市场数据 - 2024年苏州市区新房成交量约429万㎡ 同比减少26% 成交均价约26637元/㎡ 同比下跌5%[40] - 2024年二手住宅成交量约657.4万㎡ 同比减少4%[42] - 新房二手房成交总量首次跌破10万套[42] - 7月二手房成交均价1.51万元/平方米 较年初1.84万元/平方米下跌17.9%[43] 城市经济基本面 - 苏州GDP达2.67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六[49] - 常住人口1298.7万人 为超千万人口城市之一[50]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017.41亿元 超过上海[54] - 拥有11个工业行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 数量全国第二[5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 实力全国第二[59] 市场调整分析 - 房价调整是2021年以来全国性现象 非个别城市问题[60][61] - 调整本质是市场对房价德不配位的反馈[62] - 高房价严重透支城市支撑力 回调是必然选项[63] - 从4月开始全国房价进入调整深水区 短期内未见停止迹象[65]
2025年后,楼市将出现四个变化,买不买房心里有数了
搜狐财经· 2025-08-31 01:01
政策调控趋势 - 政策转向精细化区域调控 北京五环外允许京籍家庭和缴纳满两年社保的非京籍人士多套置业 五环内限购政策维持严格 [2] - 政策聚焦止跌回稳而非刺激上涨 国务院会议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不再以房价暴涨为目标 [5] - 各地政策分化明显 苏州取消新房限售 海南选择性收购滞销商品房改造为保障性住房 [2] 市场供需变化 - 北京五环外新房库存占全市81.4% 二手房挂牌量超50% 政策针对性缓解高库存区域压力 [2] - 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房价仍下跌 7月跌幅有所收窄 市场触底可能延迟至2027年 [5] -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突破40平方米 住房总量饱和 需求从"有无"转向"好坏" [7] 产品结构转型 - 住宅建设标准转向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四川推出全国首个好房子地方标准 遂宁要求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 [8] - 三类高风险房产加速贬值:高层老洋房因房龄过长难获贷款 远郊期房库存高压(如上海外环外库存12.1万套 消化周期20个月) 商办类房产空置率超20%(二线核心商圈达35%) [10] 行业本质重构 - 房产从投资品回归消费品 购房核心目的转为居住舒适度而非升值预期 [11] - 刚需购房需满足余款充足且月供压力可控条件 炒房致富机会显著减少 [11]
苏州取消市区新房2年限售,取得产证即可转让
搜狐财经· 2025-08-30 18:04
政策调整 - 苏州市住建局取消市区新建商品住房"满2年方可转让"的限制政策 [1] - 新建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 [1] - 政策调整旨在进一步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1] 政策背景 - 苏州此前执行的限售政策主要用于抑制炒房行为 [1] - 此次政策取消标志着楼市调控进入新阶段 [1]
为楼市降温 韩国新规限制外国人买房
北京商报· 2025-08-28 17:17
韩国楼市政策调整 - 韩国国土交通部8月26日起实施新规 限制外国人在首尔全域 京畿道23个市郡 仁川7个自治区购买6平方米以上住宅 需事先获得政府批准 获批后4个月内入住且实际居住至少两年 违者面临最高房价10%罚款 交易许可或被取消 新规涵盖公寓 独栋 多户和联排住宅 但不包括办公楼 继承 赠与和拍卖等无偿或非交易类取得方式 [1] - 此前李在明政府对韩国本国民众购房实施限制 在首尔及其他调控区域内申请住房贷款金额不得超过6亿韩元 约合人民币318万元 同时要求借贷购房者6个月内必须搬入所购房产 以遏制套利式购房行为 [2] 外籍投资者购房趋势 - 韩国首都圈外国人住房交易量从2022年4568套增至2023年6363套 2024年进一步升至7296套 [1] - 2024年1至4月期间外籍投资者申请不动产产权交易登记共计4169件 2023年购买房地产并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外国人总计约1.75万人 较2022年1.51万人增长11.9% [1] - 外籍投资者热衷区域包括京畿道地区 江南三区 江南 瑞草 松坡 仁川市 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等 [2] 政策背景与监管措施 - 新规针对外国人通过海外贷款或现金全额支付高价住宅的行为 将强化对海外资金来源的申报审查责任 对于疑似通过购房洗钱的交易将通报相关国家税务机关 [2] - 韩国国会提出多项限制外籍投资者购房提案 包括要求外籍投资者在韩购房须事先获得政府许可 并规定购置后必须住满三年以上 以及在投机过热地区购置房地产时必须取得地方政府事前许可 [2] 韩国楼市价格波动 - 2020年至2021年韩国房价最大涨幅超过40% 首尔部分地区房价暴涨50% [3] - 2023年韩国公寓 多户型住宅等共同住宅公示价格较2022年平均下降18.63% 降幅创历史新高 首尔部分区域房价跌幅达40% 同期成交量暴跌70% [3] - 2024年7月韩国房屋交易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5% 首尔房价环比上涨0.76% 创近4年来最大涨幅 2024年上半年首都圈住宅月平均销售价格比2023年底上涨0.1% 其中首尔房价上涨0.39% [4] 区域市场分化 - 2025年上半年除首尔及其周边大都市区外 韩国所有地区房价都出现下跌 非首都地区因未售出住宅持续堆积导致市场长期低迷 [4]
一线城市开闸“放房票”
第一财经· 2025-08-26 05:03
一线城市楼市政策优化 - 上海于8月25日出台楼市新政 涉及限购 公积金 信贷 税收等多方面 整体导向为"核心区严控 郊区松绑" 旨在挖掘住房购买力并降低置业门槛 [3] - 北京于8月初率先放宽调控 以五环为分界线 取消京籍及符合条件非京籍居民在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 成年单身人士与家庭执行相同政策 [5] - 京沪政策调整基于库存逻辑 北京五环外新房销售占比超80% 二手房成交占比超50% 上海外环外新房库存占全市70% 二手房挂牌量占比近40% [6][7]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应 - 北京新政后市场活跃度提升 8月9日至22日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504套 环比增长41% 二手住宅成交6439套 环比增长11% [13] - 部分楼盘访客量显著增加 如龙湖观萃项目日均看房量超110组 环比提升35% 周末成交环比提升100% [14] - 2024年北京"930新政"后四季度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约60% 显示政策对交易量有显著推动作用 [12] 行业整体表现与挑战 - 2025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3580亿元 同比下降12% 房屋新开工面积 施工面积等指标同比均下降 [9] - 同期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6万亿元 同比下降6.5% 较2021年18万亿峰值明显下滑 [9] - 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733.21万平方米 外环外占比76.6% 去化周期达17.6个月 [10] 政策目标与行业展望 - 政策旨在激活多套房购置需求 消化郊区库存 支持新市民购置二套或养老房产 [7] - 公积金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上海多子女家庭首套房贷款额度提高至216万元 可覆盖全部贷款 [7] - 业内认为政策在"金九银十"节点有利于楼市止跌回稳 但全面达成目标仍需宏观基本面支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