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渗透率
icon
搜索文档
油电之争,快结局了?
36氪· 2025-09-15 01:25
"刚看了一下上周新能源渗透率数据,首次突破60%,再创新高,什么时候超过80%呢?" 北京时间9月9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位于个人微博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配图,则是过去8周对应的新能源渗透率。 纵观整条曲线,虽然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无疑不断向上。而随着该项关键数据正式迈过60%大关,试问证明了什么? 今天文章的标题,便是我给出的答案。 实际上,仅从上半年整个中国车市的战况来看,传统燃油车确实还在负隅顽抗,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新能源渗透率一直在50%附近徘徊。 但迈入下半年,却风云突变。恰如开篇提及的那样,经过一段惨烈的"拉锯战"后,传统燃油车颓势尽显。 至于背后的根本原因,新能源车产品力层面全维度的跃升,牢牢占领更多终端消费者的心智,无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在直面竞争中,传统燃油车的 短板,被愈发彻底地暴露出来。 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真亏不起了。要知道,上半年,其之所以能负隅顽抗,甚至与新能源车打得有来有回,成交均价"打骨折"才是关键。 拿刚刚过去的8月为例,结合乘联会的相关统计,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力度达到22.9%,新能源车仅为10.7%,谁在疯狂透支一目了然。 站在传统燃油车的角度,这样"自 ...
中国银河证券:7月车市淡季不淡,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历史高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0:24
行业分析 - 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销量环比回落但同比维持高增长,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1] - 终端需求表现较强,部分地区置换补贴"重启"有望对国内需求形成支撑 [1] - 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历史高点,新供给驱动下有望保持逐月提升趋势 [1]
国泰海通:7月重卡同比高增 补贴政策持续发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9:21
重卡行业销量分析 - 7月国产重卡销量8 5万台 同比增长46% 环比下滑13% [1][2] - 1-7月国产重卡累计销量62 4万台 同比增长11% [1][2] - 货车以旧换新政策5月底全面落地 5月中下旬至7月政策效果显现 叠加2024年同期销量低迷 推动7月同比高增 [1][2] 销量结构变化 - 7月半挂牵引车/载货车/非完整车辆占比分别为50 1%/28 0%/21 9% 载货车占比提升 [2] - 半挂牵引车7月销量4 3万台 同比增长29% 环比下滑12% 1-7月累计销量31 3万台 同比增长5% [2] - 重型载货车7月销量2 5万台 同比增长83% 环比下滑11% 1-7月累计销量17 5万台 同比增长24% [2] - 重型非完整车辆7月销量1 7万台 同比增长50% 环比下滑18% 1-7月累计销量13 6万台 同比增长12% [2] 天然气重卡表现 - 7月天然气重卡销量1 2万台 同比下滑7% 环比下滑3% 1-7月累计销量10 0万台 同比下滑14% [1][3] - 天然气半挂牵引车7月销量1 2万台 同比下滑8% 环比下滑3% 1-7月累计销量9 6万台 同比下滑15% [3] - 7月重卡天然气渗透率14% 半挂牵引车渗透率27% [1][3] - 年度行驶里程超15万公里的牵引车使用天然气更经济 政策推动下渗透率有望提升 [3] 新能源重卡增长 - 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1 3万台 同比增长159% 环比下滑10% 1-7月累计销量8 8万台 同比增长172% [3] - 7月新能源渗透率16% 1-7月累计渗透率14% [3]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2025年重卡销量预计106 7万台 同比增长18% 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15% [4] - 行业成长空间来自国内景气度修复及出口增长 天然气重卡发展将提升头部企业盈利 [4] - 推荐标的:潍柴动力 中国重汽 中集车辆 福田汽车 受益标的为一汽解放 [4]
中金:7月高基数上乘用车零售增速放缓 期待新车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9:09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82.6万辆 环比下降12.4% 同比增长6.3% 批发222.1万辆 环比下降10.8% 同比增长13.0% [1][2] - 行业主动降库存趋势明显 整体厂商与渠道库存减少9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库存减少6万辆 [3] - 乘用车出口47.5万辆 同比增长25% 环比下降1% 新能源车出口21.3万辆 同比增长120% 环比增长8% 占总出口比重44.7% [1][2][3] 新能源车细分表现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18.1万辆 同比增长24% 环比下降5% 渗透率稳定在53.2% [4] - 纯电车型占比62% 销量同比增长45% 狭义插混占比28% 增程占比9% [4] - 比亚迪销量34.4万辆保持平稳 方程豹品牌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670% 腾势品牌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10% [4] 新势力竞争格局 - 零跑以5.0万辆销量维持新势力榜首 赛力斯销量4.2万辆同比增长3.4% 小鹏销量3.7万辆同比增长229% 小米汽车交付超3万辆 [4] - 新车型表现强劲:乐道L90上市3天交付1976辆 小鹏全新P7预售6分37秒订单破万 理想i8上市7天后调价改配 [5] 政策与市场展望 - 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下达 预计重启部分地区政策补贴 [1][5] - 反内卷趋势使车市降价减少 促销平缓 行业竞争态势缓和 [5] - 预计3季度受高基数影响存在销售压力 4季度因新能源增值税政策退坡和车企冲量可能呈现翘尾效应 [5]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本周碳酸锂期货价格“上窜下跳”
鑫椤锂电· 2025-08-01 07:58
行业热点新闻 - LG新能源签署价值5.94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9亿元)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合同,合同期限为三年,自2024年8月1日起生效,合同金额相当于公司2024年全年销售额(25.6万亿韩元)的23.2% [1] - 巴斯夫与宁德时代签署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开发和供应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巴斯夫将成为宁德时代的"重要供应商"并通过其全球生产网络支持宁德时代的全球布局 [2] - LG新能源与雅化集团携手在摩洛哥建设锂精炼厂,投资额为55亿迪拉姆 [3] - 山西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碳包覆预镁氧化亚硅负极材料项目进入环评审批公示阶段 [4] 锂电材料端市场情况 碳酸锂 - 本周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期货价格受市场资金博弈影响明显,江西8家锂矿企业因证问题停产的可能性不大 [5] - 7月31日最新价格:电池级99.5%为7.1-7.3万元/吨,工业级99.2%为6.85-6.95万元/吨 [6] 三元材料 - 本周初国内三元材料市场价格小幅上涨,6月透支订单的两家企业7月份产量回落明显,某材料厂已满产,8月份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幅预计在3%以内 [6] - 价格方面:硫酸镍有成本支撑,硫酸钴传导有限,后期走势看碳酸锂 [7] - 7月31日最新价格: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为12.3-12.9万元/吨,8系811型为14.2-14.8万元/吨 [8] 磷酸铁锂 - 本周市场价格稳定,8月市场需求总体较好但部分企业订单因价格原因转移,草酸亚铁工艺产品受欢迎且供应有限 [8] - 7月31日最新价格:动力型为3.21-3.32万元/吨,储能型为3.08-3.15万元/吨 [9] 负极材料 - 近期储能负极材料出货情况较好,焦价持续上涨但负极厂难以上调价格 [9] - 针状焦市场稳定,普焦需求较好,供应量充裕但受成本影响降价难 [9] - 7月31日最新价格:天然石墨高端产品为50000-65000元/吨,高端动力人造石墨为31800-64800元/吨,中端人造石墨为24700-38700元/吨 [10][11] 隔膜 - 本周市场稳定运行,头部4家隔膜厂产能利用率达8成以上,部分订单向第二梯队企业转移,8月份需求旺盛 [11] - 7月31日最新价格:基膜9μm/湿法为0.55-0.825元/平方米,16μm/干法为0.35-0.5元/平方米,9+3μm陶瓷涂覆隔膜为0.75-1.025元/平方米 [12] 电解液 - 本周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市场需求稳中有增,二梯队企业订单向数码电解液转移,6F价格小幅上涨 [12] - 头部企业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亏损5200-6000万元,反映行业现状 [12] - 7月31日最新价格: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为4.9-5.15万元/吨,动力三元电解液为1.9-2.34万元/吨,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为1.48-2.08万元/吨,储能磷酸铁锂电解液为1.38-1.92万元/吨 [13] 锂电下游需求状况 电池 - 本周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储能电池向好,数码市场预计8月底9月初开始旺季备货,动力电池8月份订单环比基本持平 [14] - 价格:方形三元动力电芯为0.38-0.45元/Wh,磷酸铁锂动力电芯为0.26-0.355元/Wh,方形三元(高镍)电芯为640-750元/KWh [15] 新能源车 - 上周乘用车销量44.0万同比-1.09%环比13.40%,新能源销量23.6万同比10.72%环比10.28%,新能源渗透率53.64%同比增加5.72个百分点 [15] - 新势力周度排行:问界、领跑、小鹏、小米、理想,问界M8周交付5570台,预计9月份改款M7上市 [15] - 吉利汽车年度目标调整为300万台,比亚迪推迟新车发布,零跑表现良好,小鹏新款P7有望成为销量爆款 [15] 储能 - 本周国内储能电池价格稳定,全球储能市场规模由年初的500GWh调整到550GWh,下半年内蒙古、新疆地区订单需求大 [16] - 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智利、沙特并网节奏快,阳光电源拿下欧洲2.4GWh储能大单进军保加利亚市场,罗马尼亚计划2026年底前新增5GW电池储能容量 [16]
汽车行业双周报(2025、06、27-2025、07、10):6月我国整车产销双增长,“反内卷”有望降低价格战风险-20250711
东莞证券· 2025-07-11 0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同比均增长,新能源渗透率保持高位运行,预计下半年终端市场保持较好状态,“反内卷”和旺销双重背景下价格战风险将下降,建议关注推动智能化进程的主机厂和智能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 [5][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行业走势及估值回顾 - 截至2025年7月10日,申万汽车板块近两周下跌1.62%,跑输沪深300指数2.16个百分点,排名第31;7月初至今下跌1.19%,跑输3.07个百分点,排名第30;年初至今上涨7.61%,跑赢5.70个百分点,排名第15 [5][12] - 近两周申万汽车行业子板块涨跌不一,乘用车板块下跌1.45%,汽车零部件板块下跌0.93%,摩托车及其他板块上涨4.70%,汽车服务板块上涨3.96%,商用车板块上涨1.31% [15] - 截至2025年7月10日,剔除负值后,申万汽车板块PE(TTM)为27.78倍;汽车服务、零部件、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及其他板块PE(TTM)分别为32.42倍、22.70倍、35.68倍、22.57倍、25.54倍 [16] 行业数据跟踪 - 6月我国汽车产量279.4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5.5%;销量290.4万辆,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8.1%;出口59.2万辆,同比增长22.1%,环比增长7.4%;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同比下降5.70pct,环比上升3.90pct [5][19] - 与7月1日相比,7月10日钢材价格上涨2.18%,铝价上涨0.29%,铜价下跌1.98%,碳酸锂价格上涨3.83%,顺丁橡胶价格下跌1.10%,玻璃价格下跌0.12% [22] 行业新闻 - 7月9日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4类问题 [31] - 7月9日国家发改委称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32] - 7月8日乘联分会数据显示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11万辆,同比增长18.6% [33] - 7月7日四部门发文,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34] - 7月7日《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发布,2026年1月1日实施,加入“单踏板制动”要求 [36] - 7月3日商务部表示将加强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 [37] - 7月3日中汽协称5月汽车商品出口金额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38] 企业新闻 - 7月9日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超100万 [39] - 7月8日消息“新长安集团”预计8月落地 [40] - 7月6日小米YU7交付首批车主 [42] - 7月4日广汽集团上半年累计销量约75.53万辆,同比降12.48% [43] - 7月3日小鹏G7上市,售价19.58万元起 [44] - 7月2日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新能源汽车销量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 [45] - 7月2日小鹏汽车何小鹏称未来5年是国内汽车淘汰赛最后5年 [46] - 7月1日蔚来李斌称初步实现自研芯片战略目标 [47] 投资建议 - 6月行业销量表现好,新能源渗透率高,预计下半年终端市场好,价格战风险下降,建议关注推动智能化的主机厂比亚迪(002594)、长安汽车(000625)和智能驾驶产业链的保隆科技(603197)、华阳集团(002906)、伯特利(603596) [5][50] -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业绩好,海外市场亮眼,成本管理改善 [51] - 长安汽车2025年一季度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改善,新能源矩阵发力,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51] - 保隆科技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新技术进入量产阶段 [51] - 华阳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智能化产品放量,海外市场拓展 [51] - 伯特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盈利增长,海外市场突破,新能源车型项目储备多 [51][53]
阳光电源20250710
2025-07-11 01:0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光储行业、储能系统集成行业 - 公司: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科技、阿特斯、南瑞集团、华为、SM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阳光电源投资价值高**:阳光电源在光储板块表现突出,是行业周期中最坚挺的公司,投资逻辑改善,资金面和基本面向上,2025 年半年度及全年业绩预期良好,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盈利 144 亿、172 亿和 207 亿元,同比增速 30%、20%和 20%,当前对应 2025 年市盈率约 19 倍,维持重点推荐评级[2][3][18][19]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原因**:今年以来阳光电源估值约 10 倍 PE 处于历史低位,并非业绩不佳,而是市场对美国储能政策、关税及全球储能系统集成格局存在担忧,2024 年中东开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低价报价引发对海外盈利怀疑[2][4]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可控**:2025 年 4 - 5 月美国关税增加致市场真空期公司暂停发货,后关税降至 40%左右,新增成本 30%,与客户重新谈判后大部分新增成本由客户承担,公司对美 8GWh 出货目标基本完成,美国市场风险可忽略[5][6] - **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缓和**:大而美法案最终版本补贴逐步退坡,23 - 33 年保持 30%补贴,34 年开始退坡,中国企业产品被禁外国实体名单要求根据成本占比逐年提高,中国企业仍有机会向美国销售产品[7] - **国内政策利好**:国内 136 号文提升储能质量要求,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国内竞争格局,使国内储能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推动,企业利润回归正常水平,阳光电源前景看好[2][8][17] - **储能系统集成行业现状**:储能系统集成非简单组装业务,系统集成环节故障占比超 60%,集成商需具备系统设计、交流侧集成和现场交付调试等软实力[10] - **国内企业海外市场表现**:国内多数储能公司海外签直流柜或电芯订单,具备交流侧交付能力的企业稀缺,除阳光电源外仅华为有较强竞争力,源于过去重电芯轻 PCS 技术[11] - **构网型储能重要性凸显**:构网型储能依赖 PCS 技术,阳光电源等具备 PCS 优势的企业引领技术和规范制定,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使构网型储能重要性增加,对交流侧交付能力公司需求将上升[13] - **企业盈利差异原因**:企业盈利差异源于交流侧交付能力,具备交流侧交付能力的企业可通过溢价获更高利润,阳光电源盈利远好于其他国内公司,还布局上游生态体系增强竞争力[14] - **电芯兼容性优势影响**:阳光电源电芯兼容性出色,确保行业定价权和交付效率,降低未来成本[15] - **二季度业绩预期**:一季度储能业务发货量 12 吉瓦时,收入约 100 亿元,预计二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环比小幅增长[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开工项目定义宽松,阳光电源等企业可接收更多未来并网新订单,2025 年底前开工可锁定 ITC 补贴,不受外国实体政策影响,实际政策更利于企业[9]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7月1日-7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7-10 08:37
本周车市概述 - 7月1-6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8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1%,较上月同期下降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14万辆,同比增长11% [1] - 7月1-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3.3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39%,较上月同期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51.2万辆,同比增长13% [1] - 7月1-6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3.5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21%,较上月同期下降11%,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6.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58.3万辆,同比增长37% [1] - 7月1-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2.5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31%,较上月同期增长0%,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53.6%,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59.4万辆,同比增长33% [1] 2025年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 - 7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0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1%,较上月同期下降6% [3] - 2025年2月起行业置换率稳定在60%以上,已成为拉动乘用车市场的主要动力 [3] - 2020年-2024年的7月车市零售占全年总量平均在8.4%,其中2024年仍达到7.5%的占比 [3] 2025年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 7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3.9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39%,较上月同期增长0% [5] - 6月行业出现明显的去库存特征,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去库存力度均较大,因此7月的产销开局较强 [5] - 汽车行业出口形势较好,行业发展靠"内、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 [5] 中国插混市场发展 - 中国有世界近80%的插混市场份额,中国的狭义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具有世界创新的价值 [7] - 中国插混车型必将在世界其它缺少充电环境的市场带来巨大的替代燃油车的增量 [7] - 中国插混的巨大成就让世界燃油车升级有了巨大的提升空间,可以不依赖于基础设施实现电动化 [6] 2025年6月乘用车市场降价分析 - 2025年6月降价规模14款,较同期多2款,其中燃油车5款,插混车2款,增程式车型1款,纯电动车型6款 [8] - 2025年1-6月份新能源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2.3万元,降价力度达到12% [9] - 2025年1-6月份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到1.7万元,降价力度达到8.9% [9] 二手车市场 - 2025年1-5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791万辆,同比增长0.6%,交易额5,164亿元,下降2.1% [9] - 2025年5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60.4万辆,环比下降6%,同比增长1.2%,交易金额为1,030亿元,同比增长0.6% [9] - 中国二手车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未来发展潜力极其巨大,以旧换新的今年阶段性目标超预期实现 [10]
6月新势力放榜 鸿蒙智行、零跑领跑两大阵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2 05:24
狭义新势力6月交付情况 - 零跑6月全系交付48006辆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38% 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 同比增长1557% [1] -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279辆 位居新势力第二 但环比同比均下滑 公司已下调二季度交付指引 [1] - 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 同比增长224% 上半年累计交付197189辆 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1] - 蔚来汽车6月交付24925辆 同比增长175% 其中蔚来品牌14593辆 乐道品牌6400辆 萤火虫品牌3932辆 [2] 传统车企新品牌6月表现 - 鸿蒙智行6月交付52747辆 创月度新高 环比增长18% 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合计贡献 [1][2] - 极氪6月交付43012辆 环比下滑758% 该品牌已合并领克 [2] - 深蓝6月交付29863辆 环比增长超17% 北汽极狐/阿维塔/东风岚图等品牌交付均超1万辆 [2] 新兴品牌动态 - 小米汽车6月交付超25万辆 新车型YU7爆单后产能面临考验 [2] - 蔚来萤火虫品牌推出租电模式 售价下探 销量提升效果待观察 [2] 行业下半年展望 - 交银国际预测下半年增混车型集中上市 全年新能源渗透率或达55% 高速NOA车型售价可能下探至20万元以下 [3] - 东吴证券指出电动化购置税补贴2025年退坡 行业红利接近尾声 当前处于关键转折点 [3]
汽车销量跟踪:淡季提前来临
数说新能源· 2025-06-16 03:19
市场整体走势 - 五一至端午节期间市场呈现"两头翘"走势,但客流量在五一后逐步走弱,端午节短暂冲高后再次走弱 [1] - 乘用车销售淡季周期已回归2020年前模式,今年淡季提前至五月中下旬(往年通常在六月上旬) [2] - 六月市场环比五月预计更淡,部分品牌因新车上市或强刺激政策可能有短期亮点,但整体月度环比走弱趋势明显 [3] 分品牌销量观察 - 比亚迪终端日均订单同比下滑10%—15%(去年破百,今年约70—80),零售端压力较大,主品牌订单量维持在六七万水平 [4] - 吉利银河5月完成约12万订单,6月目标12万,受价格舆情影响,近期周度订单约1.8—2万台 [5] - 理想L6焕新版5月上市后端午节冲量,节后周度订单回落至约1万台(与4月/5月中旬水平相当) [6] - 问界近期订单主要靠大湾区拉动(约1000多单),剔除大湾区及中介订单后呈现下滑或进入稳态 [7] - 零跑全国周度订单基本维持在8000—9000台 [8] - 极氪订单维持在约3000—3500台 [9] - 小鹏上周整体订单约1.1万台,其中MONA03占六七千台,G6/G9/P7i因补贴政策订单有增长 [10] - 特斯拉订单波动大,5月30日FSD转移及6月5日促销措施均带来订单反弹 [11] - 智界S800订单约4000多台,小鹏MONA03Max版上市初期热度高但两周后趋于平稳 [12] 下半年展望 - 需熬过六月、七月淡季,部分品牌已调整半年度冲刺目标 [13] - 燃油车(尤其B级轿车/SUV)可能在半年考核节点冲量(如大众、丰田) [14] - 郑州等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收紧或停止,若持续收紧可能拉长消费者购车决策周期 [15] - 消费降级明显,A0级(10万以下)纯电小车前五个月增长55%(市场量从100万增至150万),中高端车消费偏谨慎 [16] - 新能源渗透率在50%—55%区间波动,油车(尤其日系、大众)仍具韧性 [17] 新能源与油车竞争 - 油车优势包括性价比、长期稳定性、耐用性、保值率,受下沉市场欢迎 [18] - 电车挑战包括技术迭代过快导致消费者持续观望,二手车残值不稳定,经济形势下换车频率降低 [18] - 零跑、吉利主要抢占比亚迪份额,比亚迪新能源市占率从近40%跌至25%-28% [19] 2026年免征购置税政策影响 - 预计2026年购置税免税额度从3万元降至1.5万元,含税价门槛从约33.9万降至约16.9万 [20] - 当前全国乘用车平均成交价约16.8万,新政策能覆盖约3/4销量(约1700万台) [20] - 20万以上车型税收增加(约八九千至破万),但对中高端/豪华车型消费者感知不强 [20] 重点新车展望 - 小鹏G7定位介于G6和G9之间,预期起售价约20.99万,稳态月销8000—10000台 [21][22] - 小米YU7热度高,预期标准版单电机约24.99万起,轻松破2.5万台/月 [23][25][29] - 理想i8定位运动化造型中大型SUV,预期价格35万区间,销量可超越竞品 [29][30][31] - 理想MEGA Home版占比高(约60%—70%),在50万+纯电家用MPV市场定位独特 [32] 30万+中大型SUV市场竞争 - 主要抢夺合资/外资燃油车份额(如宝马X3/X5、奔驰GLE等) [34] - 2024年30—50万燃油车市场约53—54万台,新能源有望从中再夺取10万+份额 [35] - 主要玩家包括问界M8、理想L8、领克900等,市场增量空间主要靠M8和领克900 [36] 其他动态 - 小鹏MONA03 Max版占比约30%,预计带来约3000台的月销量增量 [38][39] - 地方补贴动态:郑州6月12日起限额/停止,江浙沪地区目前相对平稳 [40] - 比亚迪出海表现好,主因其参数优势及价格调整后较特斯拉更具竞争力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