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展现韧性与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9-04 03:03
行业产销表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7个月产销双超820万辆 [1] - 行业半年报展现强劲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1] 整车企业业绩 - 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2] - 比亚迪新能源车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 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国取得销量第一 [2] - 广汽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 海外出口同比增长45.8% [2] - 长城汽车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16.04万台同比增长23.64% [2] 电池企业业绩 - 宁德时代上半年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3] -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业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0.06% [3] - 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营收127.48亿元同比增长41.75% 储能电池营收102.98亿元同比增长32.37% [3] - 国轩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3] 国际化进展 - 宁德时代上半年境外营收612.08亿元占总营收34.22%同比增长21.14% 境外毛利率29.02%同比上升4.16个百分点 [4] - 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410亿港元 90%资金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4]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以10.63%全球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 [4] - 国轩高科海外业务营收55.27亿元同比增长80.48% 占总营收比重32.91%同比提升12.82个百分点 [4] 研发投入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 累计研发投入超2100亿元 [5]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约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 [5]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新产品 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电芯 [5] 行业展望 - 新车型密集上市技术创新持续突破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6]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立全球竞争优势 完整产业链布局提供坚实基础 [7] - 海外布局持续深化 国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7]
ETF市场风云:新能源车电池ETF强势涨停,黄金ETF领涨超8%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48
市场整体表现 - 创业板指表现优异 沪指窄幅震荡[1] - 黄金概念股集体大幅上涨 CPO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劲势头 创新药概念股反弹[1] - 大金融板块集体调整 保险股领跌[1] ETF市场表现 - 新能源车电池ETF涨停 现价0.792元 涨幅10% 估算规模1.223亿元 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1][2] - 黄金相关ETF涨幅显著 黄金股票ETF基金现价1.469元涨9.22% 黄金股票ETF现价1.418元涨8.41% 黄金股ETF基金现价1.47元涨8.33%[2] - 通信设备ETF现价2.265元涨6.54% 创新药ETF国泰现价0.868元涨6.5%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现价1.869元涨6.37%[2] - 纳指科技ETF跌幅2.64% 现价1.804元 估算规模110.973亿元[4] - 港股汽车相关ETF普遍下跌超1.7% 港股通汽车ETF富国现价1.132元跌1.74% 港股汽车ETF现价1.088元跌1.72%[4] 行业与板块分析 - 新能源车电池ETF溢价率高达11.24% 反映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关注[1] - 黄金上涨受美联储年内可能降息1-2次预期支撑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金价预期[2] - 汽车板块2024年乘用车销量超预期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提供支撑 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增长阶段[3] - 证券保险ETF现价0.921元跌1.5% 估算规模112.381亿元 金融地产ETF现价3.027元跌1.56%[4]
众泰汽车涨停,法律纠纷胜诉+业绩修复+新能源汽车
金融界· 2025-09-01 03:18
股价表现 - 截至9时35分涨幅达10.12%至2.83元,总市值142.70亿元 [1] - 封板资金0.83亿元,成交额12.14亿元,换手率8.62% [1] 法律风险改善 -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及买卖合同纠纷一审胜诉,降低法律风险并增强市场信心 [2] - 关联公司治理改善题材 [2] 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亏损同比显著收窄,反映经营状况持续优化 [2] - 关联业绩修复题材 [2] 行业与业务 - 汽车行业整体复苏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板块热度提升 [2] - 公司新能源车型布局受益于政策与市场需求 [2] - 涉及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等概念板块 [3]
中化东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隐形冠军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3:32
公司业务与产能 - 中化东大隶属中国中化 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具有近40年聚醚多元醇工业化生产积淀 [3] - 公司拥有淄博和泉州两个生产基地 总产能达64万吨/年 [3] - 确立高端化 定制化 国际化差异化发展路线 [3] - 主要产品包括高回弹聚醚 弹性体聚醚 软泡聚醚等100余个品类牌号 [3] 市场地位与客户群体 - 产品应用于高端汽车及高铁等轨道交通内饰 防水涂料 电缆涂层等高端工业领域 [3] - 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在汽车内饰领域占据国内35%市场份额 实现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全覆盖 [3] - 成为巴斯夫 亨斯迈 科思创 三井等跨国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 [4] - 与比亚迪 东风 瑞洋安泰等国内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突破UV光固化聚醚等高端品种 替代部分进口产品 [3] - 应用于电子显示屏粘结 光纤光缆涂层 新能源电池包封装等领域 [3] - 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4]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款工业化低碳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专用聚醚多元醇 [4] - 显著提高涂料批次稳定性 中间体粘度降低20% [4] - 大幅降低防水涂料VOC排放 减少有毒有害溶剂使用 [4] 产业链整合与发展规划 - 作为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淄博市聚氨酯产业链合作联盟会长单位 [4] - 借助淄博市工业门类齐全优势 整合环氧丙烷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等产业链资源 [4] - 形成最大合力助推淄博聚氨酯产业链做优做强 [4]
山东新能源汽车“链”式崛起
经济观察报· 2025-08-24 08:48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53.2万辆 同比增长107.1% 位居全国第四[2][3] - 产业链具备全链条协同优势 覆盖上游材料(丰元锂能)、中游整车制造(中国重汽/魏桥新能源)和下游充换电服务(特来电)[2][13] - 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驱动发展 形成"两核引领、多点支撑"的集群化布局[13][14] 产业链结构分析 上游材料领域 - 丰元锂能正极材料产能达31.5万吨 产品涵盖磷酸铁锂和三元系列 其中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超2.6g/cm³)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9] - 魏桥集团依托千亿级铝业全产业链优势 推动铝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应用 下一代车型铝占比将提升至50% 续航能力提高10%[6][7] 中游整车制造 商用车领域 - 中国重汽实现充电/换电/插电/混动四大技术路径全覆盖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销售0.94万辆 同比增长221%[5] - 突破高压电控系统等"卡脖子"技术 采用800-1000伏超充技术将充电时间(10%-80%)压缩至30分钟[5] 乘用车领域 - 魏桥新能源汽车布局全产业链 从原铝生产到整车回收 形成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特色集群[7] - 当前铝材料成本为钢铁2倍(铝40元/公斤 vs 钢20元/公斤) 但规模化效应将推动成本下行[7] 下游充换电服务 - 特来电充电量累计突破500亿度 覆盖366个城市 接入终端近80万个 碳减排超5100万吨[11] - 充电网通过BMS+CMS硬件防护层与大数据分析实现安全管控 技术路线向智能超充/三网融合演进[10][11] 产业支撑体系 集群化布局 - 产业链企业超10万家 形成济南/青岛为整车制造核心 潍坊/烟台配套零部件 枣庄/泰安发展锂电的协同格局[14] - 2024年济南和青岛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0万辆[14] 创新生态 - 培育1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 - 中国重汽作为"链主"企业整合零部件资源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搭建创新平台[14] 政策目标 - 按照《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5年底力争实现5000亿元产业规模[3] - 未来将强化对"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等新兴业态的支持[15]
阳光电动力:深耕向新 笃行致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2 09:3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1-7月交付电控及电源产品73万套 同比激增220% [1] - 全年交付量目标120万套 [1] - 新园区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 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与智能化管理系统 [5] 客户与市场布局 - 自2010年起与吉利、奇瑞、上汽通用五菱、零跑等数十家乘商车企建立紧密合作 [3] - 电控及车载电源产品批量配套多款纯电、混动车型 [3] - 混动双电控产品在多家车企主力车型实现规模量产 [13] 技术创新突破 - 独创单管并联技术路线 以分立器件并联设计实现平台化衍生多种功率配置 [3] - 单级拓扑二合一车载电源方案去除母线电解电容 使OBC使用寿命显著提升 [7] - 功率密度提升至6.1kW/L(行业最高) 全电压充电效率达96.2% [7] - 单件重量降低25% 功率密度提升65% 空间占用缩减 满载效率提高1.7%以上 [7] - 方案适配400V/800V平台 可选用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 [11] 产能与供应链体系 - 自动化装配产线和智能检测设备缩短生产周期 [5] - 与核心元器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实现原料供应与生产计划高效联动 [5] - 通过库存管理与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供应链稳定 [5] 战略发展规划 - 启动从单一电控供应商向动力域控制器方案商转型 [12] - 基于电机控制器和车载电源产品线打造动力域控制产品 [12] - 发力PCB内嵌功率模块、单级拓扑车载电源等前沿技术 [12] - 预判单级拓扑技术将在2027年前后成为市场主流 [11]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集成化与高性能电驱成为主流 [12] - 行业竞争加剧带来成本压力 未来竞争格局向头部企业集中 [12] - 技术领先、供应链稳定、市场定位精准的企业将占据优势 [12]
内外需求推升 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期业绩
证券日报· 2025-08-21 16:30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8月21日汽车零部件行业47家披露2025年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2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1] - 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拉动与出口业务稳步增长成为推动产业链公司业绩向好的关键因素[1] 下游需求状况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增长26.3%和27.4%[2] - 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8.5%[2] - 浙江万里扬上半年营业收入28.12亿元同比增长2.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50.24%[2] - 2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部分企业成功扭亏为盈[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影响 - 四川川环科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增长产业链供需增强销售业绩实现较大增长[3] - 常州朗博密封科技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发挥产品优势开拓新客户推动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3]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红利从整车制造向核心零部件环节传导带动核心零部件需求增长[3] - 产业链价值分配发生变化掌握核心技术及有技术壁垒的零部件企业话语权增强[3] 出口业务贡献 - 武汉光庭信息业绩增长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增长及AI智能座舱等产品加速出海共同拉动海外业务[4] - 青岛建邦汽车科技产品直接出口30余个国家通过全球汽车后市场布局拓展海外版图为业绩增长注入动能[4] - 出口业务增长成为汽车零部件公司业绩向好的重要推手[3] 订单与项目进展 - 金固股份阿凡达低碳车轮业务持续向好多个定点项目进入量产阶段收获海内外行业龙头客户新定点[5] - 客户需求显著提升带动金固股份整体盈利能力增强[5] -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新开拓订单继续增长屏显示类数字声学等产品订单额大幅增加[5] 行业增长逻辑演变 - 汽车零部件企业增长逻辑从单一依赖国内市场转向内需加出口双轮驱动[6] - 订单储备成为衡量成长性的核心指标出口突破体现全球竞争力提升及国际供应链融入加深[6] - 具备技术优势海外渠道完善且订单充足的零部件企业将在产业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位置[6]
20GWh电池项目落地!奇瑞投资数百亿造电池
起点锂电· 2025-08-21 10:15
奇瑞集团电池产业布局 - 与宿州市合作投建20GWh锂离子电池砀山生产基地项目[3] - 通过全资子公司芜湖埃科泰克控股得壹能源作为动力电池产业化平台[3] - 得壹能源业务布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依托奇瑞集团能源生态战略[3] 电池生产基地投资与产能 - 铜陵枞阳经开区基地总投资100.04亿元 整体产能20GWh 一期5GWh于2024年10月满产 二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 预计2026年4月投产[7] - 芜湖项目总投资80.1亿元 建设电池总部及研发中试基地 一期计划投资28.1亿元[7] - 三大基地规划总投资数百亿 总产能朝80GWh迈进[10] 电池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发布鲲鹏电池品牌 包括方形磷酸铁锂、方形三元和大圆柱三元三大系列 能量密度覆盖120-240Wh/kg[10] - 得壹电池通过GB 38031-2025新国标安全认证 10项测试标准高于国标[10] - 研发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400Wh/kg 目标2025年提升至600Wh/kg 计划2026年上车定向运营 2027年批量上市[11] - 星纪元ET车型已标注全固态电池字样[13] 供应链合作与供应商关系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 同比增长232.7% 前五月销量28.78万辆 同比增长111.5%[15] - 宁德时代为第一大电池供应商 持股奇瑞控股3.97%[16] - 国轩高科2024年混动车型配套装机占比达60% 1-6月交付52000余套电池系统[17] - 与LG新能源签署6年8GWh 46系列圆柱电池供应合同 可配套12万辆电动汽车[18] 固态电池联合开发 - 奇瑞汽车与国轩高科共同入股固态电池企业安瓦新能源[17] - 安瓦新能源全球首条1.25GWh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样件下线 预计2024年下半年量产 第一代能量密度超300Wh/kg[18]
充电10分钟续航 600公里?山东丰元锂能推出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可以实现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08:28
公司技术优势 -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超过2.6g/cm³ 显著高于行业主流2.4-2.55g/cm³水平 [2] - 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充电截止电压提升至4.35V 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三元材料提升约20% [3] - 高镍及超高镍三元材料技术实现突破 制备能力比肩头部企业 [3] 产品性能表现 - 磷酸铁锂材料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超快充 并实现1000公里长续航能力 [1][2] - 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应用案例包括极氪001车型 续航里程达712公里 [3] - 磷酸铁锂产品关键指标(振实密度/克比容量/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处于行业前列 [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建成山东枣庄/安徽安庆/云南玉溪三大智能化生产基地 形成华东/华北/西南战略布局 [3] - 锂电正极材料已建成及在建产能达31.5万吨 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3] - 产品覆盖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数码领域锂电池等多应用场景 [1] 产品矩阵与规划 - 正极材料包含磷酸铁锂和三元两大主流系列 含多种型号产品 [1] -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计划2025年重点推广 2024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2] - 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储能和动力电池 三元材料主要面向动力电池和数码领域 [1]
机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0:18
行业销量表现 - 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50.2万辆 同比增长9%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95.8万辆 同比增长28% [1] - 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达58.0% [1] 行业发展态势 - 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1] - 行业渗透率加速上扬 优质供给持续增加 [1] - 产业链保持快速增长 低端产能快速出清 [1] - 行业边际改善 过剩产能逐步去化 [1] 企业经营状况 - 新势力车企在销量规模放大过程中实现毛利率改善 [1] - 车企端盈亏平衡能见度大幅提升 [1] - 成本端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低位 [1] - 电池及结构件环节盈利稳定 [1] 全球化布局 - 车企在海外多个地区稳步拓展 [1] - 中国车企全球布局进一步深化 [1]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依然较高 [1] - 优质车型供给持续增加 覆盖细分市场和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