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王波明、姚洋、兰小欢圆桌对话:关税战会不会加速产业链外移,就业值不值得担忧?
观察者网· 2025-09-22 00:21
关税战影响与中美贸易关系 -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导致8月对美出口下降33.1% [3]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反制美国 稀土在高科技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且中国掌握开采提炼和加工能力 [4] - 中美关税现状为美国对中国征收50%关税(20%基础+30%附加) 中国对美国征收30%关税(20%基础+10%附加) [4] - TikTok谈判成为焦点 拥有1亿多月活跃美国用户 商务部声明反对技术政治化 [5] - 欧洲计划以产业补贴为由对中国电动车加税 但欧洲自身也存在补贴行为 [6] - 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关税 包括追征越南等第三国产能 若中国元器件价值超过80%可能追加40%关税 [12] 产业链转移与全球化布局 - 中国企业采取"中国+1"模式而非整体外迁 形成柔性全球价值链以应对关税壁垒 [15][16] - 产业转移未导致大规模产能流失 部分企业甚至将产能转回国内 [15] - 外资撤离主因是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而非成本问题 例如三星因面临中国竞争对手退出 苹果印度转移受限于当地工业化不足 [18] - 海外备用产业链可靠性低 依赖中国供应链 全球产业链平均每2.7年遭遇一次冲击 [20] - 通过控制中国元器件比例或变更企业所有者国籍等方式规避关税 [12] 外贸数据与市场依赖 - 前八个月中国整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5% 对欧盟和东盟分别增长3.3%和8.6% 对美国下降14.4% [11] - 中国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美国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 [13] - 欧洲担忧中国技术碾压 试图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市场 [6] 就业结构与产业转型 - 制造业就业占比不足15% 但占GDP比重28%-30% 服务业对就业贡献更大 [27][28] - 产业转移带动中国供应链需求扩大 例如家电企业转型为出海企业供应商 [24] - AI冲击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 初级律师和会计师岗位需求下降 [31] - 灵活就业和小微企业在AI加持下创造高价值 但可能加剧收入分化 [32] - 低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构成就业网络 政策不应歧视低端产业 [33][34] 经济结构与消费转型 - PPI连续三年负增长 CPI两年多在零附近徘徊 反映需求低迷 [35] - 消费占比约40% 需提升至55%左右健康水平 类似德国 [40] - 提高消费需增加居民收入和时间 三四线城市因闲暇时间更多消费能力更强 [41] - 社保改革和企业利润率提升是反内卷路径 但转型需持续15年以上 [41][42] - 教育医疗等关键服务非市场化 消费统计不能完全反映真实财富 [38]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靳卫萍:经济大变局时代,新质生产力成对外输出“硬实力”|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
华夏时报· 2025-09-20 06:2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燕 北京报道 9月19日,以"理念与实践并行 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 大会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由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ESG研究院、Wind ESG、天眼查、商道融绿、华夏ESG观察联盟等提供支持。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靳卫萍出席并致辞。靳卫萍表示, 面对当前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激烈变化等状况时,很多人越来越关注这些事件 对国内经济市场的影响。 靳卫萍进一步提到,据彭博社报道,在最新一轮的关税战中,在先进技术的贸易中中国对美国首次出现 了顺差,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个转变。在出口方面,国内开始涌现更多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产品。她举例 称,关税战中美国某个大药企曾想要更换器官运输箱这一品类的服务商,结果以色列厂商表示从画图到 产品落地需要三年,而中国企业则表示只需要三个月,这也从侧面印证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转移到了全 球产业链枢纽的重要地位。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出炉,文件中提出到2 ...
美国通胀数据公布,整个社会要崩盘,特朗普成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9-20 03:56
消费者面临涨价压力 批发价格的变化迟早会传导到零售端,影响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近期美国民众已经明显感受到物价上涨的速度在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关税成本 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各类商品价格普遍上扬。要知道,PPI数据往往是未来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其变化最终都会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开支上。经济学家汤 姆斯指出几个可能缓解通胀压力的因素:虽然关税推高了商品价格,但大宗商品价格相对稳定,海运运费已回落至疫情后的低点,而且美元汇率自6月以来 保持强势。这些因素或许能在未来几个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通胀走势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实际表现。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备受关注,市场 普遍预测8月CPI环比将上涨0.3%,高于7月的0.2%;同比涨幅可能达到2.9%,创下今年1月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美国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美联储未来的 货币政策走向充满变数——是继续降息刺激经济,还是暂停降息甚至加息以抑制通胀,目前仍无定论。 最新经济数据引发市场波动 2025年9月17日公布的美国批发通胀数据让市场稍稍松了口气。数据显示,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意外下降0.1%,同比增幅也从7月修正后的3.1%降至 2.6%。这一结果让 ...
中美日上半年GDP差距明显,美国15万亿,日本2.11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9-18 04:55
美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15.1万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一 但第一季度环比萎缩0.5%[3] - 美联储高利率政策抑制通胀 导致消费放缓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中小制造企业停止扩张[3] - 关税战导致一季度出口下滑进口成本上升 企业库存激增消费端承压[5] - 二季度GDP环比增长1.3% 因关税互免协议部分商品流通恢复 政府补贴提振短期购买力[5] - 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上扬 创业企业出现倒闭潮 中部和南部州受影响严重[5] - 高科技和金融板块增长乏力 硅谷投资环境趋冷 AI和新能源未带来大范围就业效应[7] 日本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2.11万亿美元 同比增速1.5% 但第一季度环比下降0.2%[9] - 日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 汽车电子行业面临海外订单减少和供应链中断[9] - 燃油车出口受欧美碳排附加税冲击 丰田本田等企业海外利润率下降10%以上[11] - 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减产 中小零部件供应商倒闭率升高带动制造业就业下滑[11] - 二季度环比增长0.4% 家庭消费因政府消费券和燃油补贴小幅增长[13] - 65岁以上人口突破30% 劳动力缺口庞大导致用工荒 财政支出35%用于养老医保[14] - 产出缺口升至0.3% 反映经济未完全发挥潜能 能源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2%[16]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9.57万亿美元 第一季度4.77万亿第二季度4.8万亿呈稳步上升[18] - 新能源车光伏产品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提升 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国际竞争力上升[18] - 制造业增长5.5% 服务业提升5% 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研发投入持续推进[20] - 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科技研发 多项新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小微企业环境[21]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高科技和金融板块增长乏力 硅谷投资环境趋冷[7] - 日本汽车行业受新能源趋势冲击 传统技术优势被中国新兴科技企业追赶[11][16] - 中国在光伏储能电动车等领域竞争力提升 日本相关产业边缘化[16] - 全球能源价格波动推高日本制造业成本 国内核电重启缓慢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6]
特朗普重申:芯片关税会很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7 01:30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动向 - 特朗普表示半导体和药品可能面临比汽车25%关税更高的税率 强调因这两个行业利润率高于汽车 [2] - 特朗普此前暗示半导体关税可能达100% 制药关税可能达150%-250% 若实施将对韩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3] - 特朗普威胁对半导体进口征收高达300%关税 但承诺在美国生产的外国公司可享受豁免 [4][5] 关税政策目标与执行机制 - 将拟议关税作为推动对美国投资的方式 对符合制造业回迁目标的实体提供可协商的豁免 [5][6] - 若公司承诺投资但未履行 将追溯征收累积关税 特朗普称"有保证"的执行机制 [5] - 政策旨在扭转美国制造业成本劣势 解决对进口半导体的依赖 并巩固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的地位 [6] 半导体贸易现状与数据 - 2024年美国芯片进口价值约400亿美元 主要来自中国台湾 马来西亚 以色列 韩国等地区 [7] - 估计有价值500亿美元的芯片通过智能手机 汽车零部件等成品进入美国 其中很大部分为美国制造后海外包装再进口 [7] - 从墨西哥 马来西亚等进口的芯片可能实际由德州仪器 英特尔等美国公司生产 仅在国外进行测试和组装 [7] 潜在行业影响与不确定性 - 关税可能延伸至电子 家电 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 若适用于成品所含芯片将扩大影响范围 [8] - 消费者将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群体 初期由公司通过较低利润率承担 长期大部分成本转嫁消费者 [8] - 政策带来行业不确定性 尚不清楚美国政府执行能力 且缺乏具体实施细节的指导 [8] 地缘政治与战略维度 - 针对半导体的关税旨在实现加强美国技术霸权和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超越单纯贸易逆差问题 [6] - 特朗普政府已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启动301条款调查 并对进口芯片使用启动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 [6] - 美国在与中国就"互惠关税"税率谈判时 可能利用该关税作为筹码 [6]
美国招数全作废,又一新领域被中国卡脖子,现在轮到中国漫天要价!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55
中美贸易谈判态势 - 美国要求欧洲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以阻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否则不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1] - 美国向七国集团和北约发出威胁 要求以进口俄油为借口对中国和印度等国加征100%关税[1] - 中美贸易协议取得良好进展 但在技术细节和条款方面仍需推进 中方提出一项被美方认为非常激进的要求[4] 中美贸易措施影响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不再进口美国农产品和能源 对美国芯片发出安全警告和反倾销调查[1] - 美国禁止进口中国产无人机及零部件导致美制无人机成本高出100倍[2] - 中国无人机零部件若对美实施出口管制 将严重影响美国该行业[2] 行业依赖关系 - 美国科技行业依赖中国稀土供应[1] - 美国无人机行业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供应以控制成本[2] - 美国盟友与中国存在紧密经贸联系 难以承受对华加征100%关税的代价[1]
中美马德里成果公布,中方用10个字总结,特朗普宣布一个重磅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16 04:01
其中包括括美国对华关税战,以及tiktok等和美联储降息等问题,全国人民都在等待最终结果。 这一次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以及贸易谈判官李成钢,而美方派出财务部长贝森特。 中方李成钢表示对于所谓的tiktok的问题,十个字总结"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这样的话也能够 减少对投资的障碍,也能够促进国家共识。 中方明确表态"不会牺牲原则达成不合理协议",尤其在TikTok问题上,李成钢以"坦诚、深入、建设性 的沟通"十字符号化会谈基调。 既展现开放态度,又强调底线思维。何立峰更直言中国"在维护权益上不可容忍一点"。 中国在维护自身权利上不可容忍一点,始终坚定不移,在为维护国家上坚定合法权益。 这种"硬碰硬"的姿态,正是维护公平的必要手段! 9月14日,中美双方代表团在西班牙首都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而关于所谓的tiktok问题,中国政府首次回应表示会尊重我国海外的企业想法意愿,也会积极与合作方 进行商业谈判等。 本身中国和美国就是主张和平共赢,两国都是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如果进行合作的话会拥有更好的上升 成都也会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所以都希望美国能够和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相向而行,尤其是在"对华限制措施"上有所改 ...
美国逼G7对中国下战书,英国当了美国“叛徒”,速奔北京提新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22
美国对G7国家施压加征关税 - 美国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 理由是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支持俄罗斯战时经济 [1] - 美国试图通过G7财政部长会议推动对中国和印度大幅加征关税 以逼迫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 [5] - 美国目标包括削弱中国和印度经济竞争力 同时使欧洲更加依赖美国以巩固全球霸权地位 [3] 欧洲国家对美国要求的反应 - 欧盟拒绝美国无理要求 因同时与中美发生关税战将导致欧洲经济崩溃 [3] - 德国不愿加征关税 因中国是德国汽车重要销售市场 100%关税将严重打击汽车行业并负面影响经济 [8] - 法国不愿加征关税 因关税会使法国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并严重影响利润 [8] 英国独立外交行动 - 英国商业贸易大臣率领超100家企业代表代表团访问北京 规模创纪录 [5] - 英国提出在中国新建使馆要求 释放中英关系回暖信号并希望加强经济联系 [5][6] - 英国选择与中国合作因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且经济发展稳定 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 [6] G7其他成员国立场 - 加拿大顾虑加征关税会阻碍国际贸易份额扩大 并使加拿大在国际经济舞台孤立 [8] - 日本虽政治追随美国 但经济上不敢忽视中国市场重要性 加征关税将冲击依赖中国市场的制造业企业 [8] - G7成员国均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量 不愿为美国霸权野心牺牲经济利益 [10] 全球经济合作趋势 - 中国主张通过平等互利共赢方式开展国际贸易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10] - 各国经济联系紧密且相互依存度高 关税战违背国际贸易规则和时代潮流 [10] - 中国继续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集运日报:班轮公司不断下调运价中东冲突持续升级盘面处于筑底过程不建议继续加仓设置好止损-20250915
新世纪期货· 2025-09-15 07: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冲突叠加关税动荡背景下,博弈难度较大,建议轻仓参与或观望 [4] - 主力合约保持弱势,远月合约较强,需关注关税政策、中东局势以及现货运价情况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运价指数情况 - 9月8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1566.46点,较上期下跌11.7%;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美西航线)980.48点,较上期下跌3.3% [3] - 9月12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综合指数)903.32点,较上期下跌11.71%;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欧洲航线)729.42点,较上期下跌14.78%;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美西航线)1216.14点,较上期下跌9.13% [3] - 9月12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公布价格1398.11点,较上期下跌46.33点;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线价格1154USD/TEU,较上期下跌12.24%;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美西航线2370USD/FEU,较上期上涨8.27% [3] - 9月12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综合指数)1125.30点,较上期下跌2.1%;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欧洲航线)1537.28点,较上期下跌6.2%;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美西航线)757.45点,较上期下跌2.2% [3] 经济数据情况 - 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0.5,预估为49.5,前值为49.8;服务业PMI初值为50.7,预估为50.8,前值为51;综合PMI初值升至51.1,高于7月的50.9,连续三个月改善并创2024年5月以来最高,高于预期值50.7;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为 -3.7,预期 -8,前值 -4.5 [3] - 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3] - 美国8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为53.3,至39个月高点,预估为49.5,前值为49.8;服务业PMI初值为55.4,预估为54.2,前值为55.7;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3.3,为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预期49.7,前值49.8 [3] 主力合约情况 - 9月12日主力合约2510收盘1157.6,跌幅为5.27%,成交量2.74万手,持仓量4.76万手,较上日减手1896手 [4] 策略建议 - 短期策略:主力合约保持弱势,远月合约较强,风险偏好者建议2510合约1200附近轻仓试多,2512合约1600附近加多,关注后续盘面走势,不建议扛单,设置好止损 [5] - 套利策略: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各合约仍保持季节性逻辑,波动较大,建议暂时观望或轻仓尝试 [5] - 长期策略:各合约已建议冲高止盈,等待回调企稳后,再判断后续方向 [5] 合约规则调整 - 2508 - 2606合约跌涨停板调整为18% [5] - 2508 - 2606合约公司保证金调整为28% [5] - 2508 - 2606所有合约日内开仓限制为100手 [5] 地缘政治情况 -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当地时间9月14日表示,卡塔尔将继续斡旋工作,以结束加沙地带冲突,以色列针对卡塔尔的袭击不会阻止其继续与埃及和美国合作调停加沙冲突,还称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是国家恐怖主义,公然违反国际法以及外交和道德规范,与会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外长一致表示,卡塔尔国家安全是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
铝:突破上行,氧化铝:偏弱运行,铸造铝合金:跟随电解铝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15 0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铝价突破上行,氧化铝偏弱运行,铸造铝合金跟随电解铝[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1120,较T - 1涨425,LME铝3M收盘价2701,较T - 1涨22;沪铝主力合约成交量165717,持仓量209277,LME铝3M成交量28941,LME注销仓单占比22.72% [1] - 沪氧化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914,较T - 1跌31;成交量241200,持仓量290943 [1] - 铝合金主力合约收盘价20645,较T - 1涨170;成交量2883,持仓量8598 [1] 现货市场 - 电解铝企业盈亏4592.31,较T - 1涨169.63;铝现货进口盈亏 - 1381.60,铝3M进口盈亏 - 1183.15,铝板卷出口盈亏2471.68 [1] - 国内铝锭社会库存61.80万吨,上期所铝锭仓单7.25万吨,LME铝锭库存48.53万吨 [1] - 国内氧化铝平均价3099,较T - 1跌5,氧化铝连云港到岸价(美元/吨)359,较T - 1跌3 [1] - 铝土矿方面,澳洲进口三水铝土矿价格70美元/吨,印尼进口铝土矿价格未变,几内亚进口铝土矿价格75美元/吨,阳泉铝土矿价格550 [1] - 铝合金方面,ADC12理论利润162,较T - 1跌32,保太ADC12为20600,较T - 1涨200 [1] 综合快讯 - 特朗普“关税战”影响远小于“理论水平”,美国实际有效关税税率仅为9% - 10%左右,远低于约18%的理论税率水平,关键原因是“豁免”而非转口贸易 [3] 趋势强度 - 铝、氧化铝、铝合金趋势强度均为0,趋势强度取值范围为【-2,2】区间整数,强弱程度分为弱、偏弱、中性、偏强、强,-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