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战略

搜索文档
山西汾酒(600809):渠道拓展成效显著 全国化布局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74.41亿元,同比微增0.45%,但归母净利润18.57亿元,同比下降13.50% [1] - 扣非净利润表现与归母净利润基本一致,25H1为85.16亿元(+1.27%),25Q2为18.61亿元(-13.40%) [1] 产品结构分析 - 汾酒系列营收233.91亿元,同比增长5.75%,其他酒类营收4.84亿元,同比下降10.55% [1] - 第二季度汾酒系列营收71.79亿元(+0.56%),其他酒类2.16亿元(-3.54%) [1] - 公司构建多价格带产品体系,包括青花30/40(高端)、青花20/26(次高端)、老白汾/巴拿马(中端)及玻汾(大众)系列 [1] 渠道建设成效 - 代理渠道营收225.19亿元,同比增长7.17%,直销&团购&电商渠道营收13.56亿元,同比下降17.63% [2] - 第二季度代理渠道营收68.96亿元(+0.26%),直销&团购&电商渠道4.99亿元(+3.00%) [2] - 通过"汾享礼遇"体系建立终端多维激励与费用管控机制,推进电商渠道精细化运营 [2] 区域发展态势 - 省内营收87.32亿元(+4.04%),省外营收151.43亿元(+6.15%),省外增速高于省内 [3] - 第二季度省内营收26.49亿元(-5.29%),省外47.46亿元(+3.95%) [3] - 全国化2.0战略深化,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 [3] 盈利能力变化 - 25H1毛利率76.65%(-0.04pcts),净利率35.57%(-1.47pcts)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71.88%(-3.21pcts),净利率25.10%(-4.03pcts) [4] - 期间费用率12.79%(+1.03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9.94%(+1.15pcts),研发费用率0.31%(+0.07pcts) [4] 研发与资金状况 - 第二季度研发费用率0.55%,同比提升0.13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支出增加 [4] - 合同负债59.83亿元,较年初86.72亿元减少31.01亿元,主要因预收货款确认收入 [4]
*ST兰黄: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改善 线上销售同比增长65.23% 全国化战略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2:22
核心财务表现 - 啤酒行业整体产量下行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核心啤酒业务收入下滑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改善 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较去年同期缓和 [1] 业务运营动态 - 线上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23% 通过抖音等平台探索新兴电商模式 [1] - 新增子公司湖南黄河啤酒有限公司暂未对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2] - 核心市场集中于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 全国化战略已开启 [2] 产品与渠道策略 - 推出"黄金茉莉""黑茶"等精酿新品 完成饮料产品线包装与口味升级 [1] - 参与成都春季糖酒会、湖南糖酒商品交易会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拓展渠道 [1] - 推进"品牌+文旅"模式挖掘新增长点 尝试与文旅产业融合 [1] 品牌建设举措 - 冠名长沙斯诺克大师赛 赞助2025湘江半程马拉松强化品牌曝光 [1] - 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深化品牌营销及数字传播协作 [2] - 通过新媒体运营加速品牌全国化战略布局 [2] 经营改善措施 - 制定强化市场推广、优化生产流程、推进品牌年轻化与高端化策略 [1] - 加大研发投入并严格控制成本以应对行业挑战 [1]
口子窖上半年“盈利双降”,高档白酒下滑19.80%,省内市场占比超八成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31亿元同比下降20.07% 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同比下降24.63% [2][3] - 第二季度营收7.21亿元同比下滑48.48%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锐减70.91% [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3亿元同比下降9854.35% 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 [4][5] 产品结构 - 高档白酒收入23.85亿元同比减少19.80% 占酒类营收比例近96% [9][11] - 中档产品收入3.23亿元同比减少10.82% 低档产品收入6.81亿元同比减少2.59% [10] - 产品价格带与安徽主流消费脱节 主力产品五年/六年窖卡在100-130元价格带 [11] 市场区域 - 安徽省内收入21.01亿元同比下降19.31% 占比84.54% [12][13] - 省外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19.24% [13] - 经销商总数1082名 省内536名与省外546名数量基本相当 [14] 销售渠道 - 批发代理渠道收入23.52亿元同比下滑21.26% [12] - 直销渠道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44.57% 但占比仅5.34% [12] 行业环境 - 白酒行业产量持续萎缩 销量增幅放缓 需求下降动销不畅库存高企 [3] - 消费萎缩与行业内卷环境下区域酒企面临市场承压 [2][4] - 二季度白酒淡季叠加禁酒令政策冲击高档产品需求 [6] 发展挑战 - 产品结构渠道利润面临老化固化挑战 急需开辟新增量新市场 [2][4] - 大商制捆绑团购无法做深度分销 新品放货即沉 [14] - 渠道利润倒挂 五年/六年窖利润被竞品超越导致终端推力衰减 [14]
“像素级复刻汾酒”的汾阳王,为什么不被认可? | 酒业内参
新浪科技· 2025-08-19 00:42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提出"进击全国清香第二品牌"的战略目标 旨在从产区第二奔赴行业品类第二 [2][8] - 公司加速全国化布局 在广州 内蒙古 江门 咸阳等多地开展推介会 并与大商粤强合作在广东16个地级市密集布局网点 计划年底实现3万个网点落地 [2][8] - 公司采用"前置性投入"策略绑定全国性超级经销商 以利润换时间快速完成全国化铺货 [8]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产品实行"像素级复刻汾酒"策略 典藏黄盖/府藏红盖包装设计与汾酒玻汾黄盖/红盖高度相似 青花系列与汾酒青花汾系列在定位 包装及命名方式上高度雷同 [4][5] - 产品定价策略紧密对标汾酒 典藏黄盖均价25.3元/瓶(475ml)较汾酒黄盖53元/瓶低约52% 青花20定价590元/瓶较汾酒青花汾20的450元/瓶高约31% [5] - 公司依循"汾酒十诀"工艺酿酒 采用与汾酒高度相仿的"12382"工艺核心及三曲酿酒法 生产基地与汾酒同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核心产区 [7] 销售表现与市场规模 - 公司当前销售规模在10亿-50亿元区间 虽增速可观但未达全国化关键阶段 [2][9] - 客单价较低 中高端产品矩阵销售占比势微 消费者心智占位模糊且社交属性不强 [9] - 渠道流通性较差 百荣市场仅流行小酒和青绿瓶产品 利润空间有限且终端拿货意愿低 [9] 竞争环境与行业挑战 - 公司面临与湖北黄鹤楼和河南宝丰酒的直接竞争 但在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知名度方面存在显著差距 [7][9] - 山西本地消费者认知度有限 部分消费者因价格低廉选择购买(黄盖玻汾价格可购买两瓶典藏黄盖) 且易被误认为汾酒子品牌 [5][7] - 品牌全国化与营销全国化人才缺失 成为省外发展的主要障碍 [2][9]
股东减持频现,东鹏饮料百亿营收背后“冷暖交织”
大众日报· 2025-08-11 03:1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2] - 连续5年半年度净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首次突破年营收百亿大关,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超2023年全年水平 [2] - 核心产品东鹏特饮2024年营收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连续4年稳居中国能量饮料销量榜首 [2] 产品结构 - 能量饮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77.91%,较2024年同期87.19%下降,电解质饮料占比从6.05%提升至13.91%,其他饮料合计占比8.18% [3] - 多元化产品布局取得成效,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3] 财务策略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57.01%升至2024年66.08%,主要因短期借款大幅增加 [6] - 短期借款2023年29.96亿元,2024年增至65.51亿元(同比增118.69%),2025年上半年略回落至61.28亿元 [6] - 2024年末货币资金56.5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8.97亿元,合计105.50亿元,现金流充裕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2024年同比增295.40%,新增36.59亿元,与短期借款新增规模35.56亿元接近,形成借款与投资并行状态 [6] 股东行为 - 自2022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累计发布7次减持公告,原第二大股东天津君正持股比例从9%降至1%,累计套现约42亿元 [4] - 多位董监高及股东合计套现13.69亿元,包括东鹏远道减持5.88亿元、东鹏致远减持2.73亿元、东鹏致诚减持2.06亿元 [4] - 第三大股东鲲鹏创业投资2025年减持1.3784%股份,套现19.08亿元,持股排名降至第五大股东 [4] 分红情况 - 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现六次,总额53亿元 [5] - 2025年7月发布半年度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25元(含税),合计派现13亿元,控股股东林木勤可获得约6.5亿元现金回报 [5] - 2025年4月刚完成2024年度分红,同样每10股派现25元 [5] 战略动向 - 业绩增长归因于全国化战略推进、成本与产能优化、数字化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 [3] - 2025年4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拟实现"A+H"两地上市,作为全球化布局的一部分 [7]
珠江啤酒高层变动,“华南王”何去何从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23:4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黄文胜任珠江啤酒董事长一个月后辞去总经理职务 仍担任董事 董事长及党委书记 [1] - 黄文胜2020年加入公司任总经理 此前在通信与智能装备领域任职 具备技术管理及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1] - 新任总经理张涌为公司现任党委副书记 曾任广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副处长及多家国企高管 [2][3] 经营战略与业绩表现 - 黄文胜任总经理期间聚焦产品推新 渠道开拓 降本增效三大方向 [2] - 2022-2023年推出7鲜生原浆 珠江识叹 28度烈金刚等高端新品 并布局原浆体验店 2024年新增244家门店 [2]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56%至57.31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至8.31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2] 全国化战略挑战 - 全国化战略始于前任董事长方贵权 王志斌时期提出"3+N"产品战略但成效有限 [4] - 2010-2013年公司尝试全国化拓展 因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需大量投入换取市场份额 效果一般 [4][5] - 2020-2024年华南地区收入占比约95% 2024年华南营收54.91亿元(占比95.81%) 其他地区营收下滑10.37%至2.4亿元(占比4.19%) [5] 行业竞争环境 - 啤酒行业处于缩量周期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稳固 [4][5] - 其他啤酒厂商正加码全国化布局 对区域性企业构成竞争压力 [5]
珠江啤酒高层变动,“华南王”何去何从?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5:22
核心管理层变动 - 黄文胜任珠江啤酒董事长一个月后辞去总经理职务 仍保留董事 董事长及党委书记职位 [2] - 黄文胜2020年经时任董事长王志斌提名加入公司 此前在通信与智能装备领域任职 具备技术管理及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2] - 新任总经理张涌为现任党委副书记 曾任广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副处长及多家国企高管 [3][4] 战略与经营成果 - 黄文胜任总经理期间聚焦三大方向:产品推新(推出7鲜生原浆 珠江识叹等高端新品) 渠道开拓(原浆体验店新增244家至2024年) 降本增效(供应链数字化改造) [3]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56%至57.31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至8.31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3] - 原浆体验店2022年从广东起步 2023年向全国扩张并设定500家门店目标 [3] 全国化战略挑战 - 全国化战略由第三任董事长方贵权启动 王志斌时期提出"3+N"产品战略但未实现突破 [5] - 2010-2013年公司推行"南固 北上 西进 东拓"战略 因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导致效果有限 [5] - 2020-2024年华南地区收入占比持续达95% 其他地区营收2024年下滑10.37%至2.4亿元(占比4.19%) [6] - 华南地区近五年收入复合增长率8.1% 高于公司整体7.8%的复合增长率 [6] 行业竞争环境 - 啤酒行业已进入缩量周期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固化 需大量投入才能获取份额 [5] - 同业竞争对手加速全国化布局 对区域性啤酒企业构成压力 [6]
东鹏饮料(60549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营收稳健增长,渠道精耕贡献增量
华鑫证券· 2025-07-28 0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东鹏饮料总营收107.37亿元(同增36%),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增37%),延续增势印证全国化+多品类战略高成长性与可持续性,随着渠道深耕与多品类协同放量,业绩有望稳健增长 [4][7] 各部分总结 营收稳健增长,费率保持稳定 - 2025H1公司营收稳健增长,广东区域全渠道精耕,开拓全国渠道带动500ml金瓶及补水啦等新品销量增长 [5] - 2025H1毛利率同增1pct至45.15%,因原料价格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1pct/-0.05pct至15.66%/2.41%,为推进全国化战略扩大销售规模所致;净利率同增0.1pct至22.12% [5] 电解质饮料增速亮眼,渠道精耕贡献增量 - 分产品看,2025H1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收入分别同增22%/214%/66%至83.61/14.93/8.77亿元,电解质饮料销量同比大增227%,补水啦产品凭借大包装性价比与多场景渗透快速放量 [6] - 分渠道看,2025H1经销/线上/重客及其他渠道收入分别同增35%/54%/44%至91.88/2.90/12.53亿元,构建覆盖全国、深度下沉的立体化渠道网络,经销商超3200家,终端网点逾420万家 [6] - 分区域看,2025H1广东/华北区域收入分别同增21%/73%至25.46/17.08亿元,广东区域高基数下增速超20%,华北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8.67/11.20/14.1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7/21倍 [7][8] 财务预测 - 主营收入:2024A为158.39亿元,2025E - 2027E分别为209.58/264.95/327.7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0.6%/32.3%/26.4%/23.7% [10] - 归母净利润:2024A为33.27亿元,2025E - 2027E分别为45.07/58.22/73.7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3.1%/35.5%/29.2%/26.6% [10] - 多项财务指标呈现良好态势,如毛利率、ROE、资产负债率等在预测期内有相应变化 [11]
东鹏饮料半年度营收首超百亿 大手笔分红13亿林木勤将获6.58亿
长江商报· 2025-07-27 23:3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1][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创下新高 [1][5] - 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3.07%上升至44.81%,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下降 [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89亿元,同比增长76.44% [9] - 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200亿元 [1][6] 产品销售情况 - 能量饮料销量占比64.48%,同比增长22.48% [7] - 电解质饮料销量占比22.49%,同比增长227.31% [7] - 其他饮料销量占比13.03%,同比增长67.01% [7] - 500mL金瓶及"东鹏补水啦"等新品带动销量增长 [5] 费用支出 - 销售费用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 [7] - 职工薪酬支出涨幅26.06%,因销售人员增加 [7] - 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61.20%,因加大冰柜投入 [7] - 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34.30%,因加大宣传投入 [8] - 研发费用3292.69万元,同比增长11.17% [9] 分红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拟每10股派25元(含税),合计分红13亿元 [2][11] - 中期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约55% [12] - 实控人林木勤持股50.61%,将获得分红6.58亿元 [3][12]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4] - 饮料类商品零售额1620亿元,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 [4] - 行业竞争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人群精准定位+场景深度适配+渠道高效触达"的综合较量 [4] 公司战略 - 推进全国产能布局,已规划13大生产基地,其中9大已建成投产 [7] -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0] - 累计分红6次,累计分红金额53亿元 [11]
东鹏饮料(605499):2025H1 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平台化战略持续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7-26 15: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告显示25H1营收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25Q2营收58.89亿元同比34.1%,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30.75%;还公布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25元含税,分红率约54.7% [8] - 第二曲线保持高增全国化进程稳步推进,25Q2东鹏特饮/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收入分别为44.6/9.2/5.0亿元,分别同比+18.8%、190%、61.8%;分地区看广东区域增速正常放缓,其他地区受益网点拓展及新品铺货保持较快增长 [8] - 报表余力较为充足,毛销差收窄扰动净利率表现,25Q2收现比1.05,末合同负债36.7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环比略降2亿元;25Q2归母净利率同比-0.61pct至23.7%,主因毛销差收窄,毛利率同比-0.35pct至45.7%,销售/管理费率含研发分别同比+0.5pct/0.14pct,25Q2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同比增加约7000万,剔除非经常损益影响,25Q2公司扣非净利率同比-2.4pct至22.3% [8] - 维持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46.5/60.1/73.5亿元,同比+40%、29%、22%,当前市值对应PE为34、26、21倍 [8]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263|15,839|20,856|26,004|30,820| |同比(%)|32.42|40.63|31.67|24.69|18.5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40|3,327|4,654|6,010|7,349| |同比(%)|41.60|63.09|39.90|29.14|22.2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92|6.40|8.95|11.56|14.13| |P/E(现价&最新摊薄)|76.46|46.88|33.51|25.95|21.2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99.93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08.00/338.92元,市净率17.85倍,流通A股市值155,967.50百万元,总市值155,967.50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6.80元,资产负债率61.86%,总股本520.01百万股,流通A股520.01百万股 [6]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12,706|18,015|24,543|32,462|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9,971|10,770|11,147|11,395| |资产总计(百万元)|22,676|28,785|35,691|43,857| |流动负债(百万元)|14,845|17,563|20,111|22,94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40|198|224|259| |负债合计(百万元)|14,985|17,761|20,335|23,20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688|11,020|15,352|20,648|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692|11,024|15,356|20,652|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2,676|28,785|35,691|43,857|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839|20,856|26,004|30,82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8,742|11,284|13,923|16,360|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60|211|262|311| |销售费用(百万元)|2,681|3,322|3,995|4,606| |管理费用(百万元)|426|499|576|661| |研发费用(百万元)|63|73|84|96| |财务费用(百万元)|-191|-70|-85|-125| |营业利润(百万元)|4,145|5,839|7,583|9,271| |利润总额(百万元)|4,107|5,818|7,560|9,244| |净利润(百万元)|3,326|4,654|6,010|7,34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327|4,654|6,010|7,349|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6.40|8.95|11.56|14.13| |毛利率(%)|44.81|45.89|46.46|46.92| |归母净利率(%)|21.00|22.32|23.11|23.84| |收入增长率(%)|40.63|31.67|24.69|18.5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3.09|39.90|29.14|22.27|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789|6,905|8,277|9,87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875|-1,800|-489|-38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507|-935|-1,465|-1,835|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53|4,175|6,323|7,651|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359|294|328|357| |资本开支(百万元)|-1,684|-1,022|-723|-627|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2,451|2,242|2,042|2,267| |每股净资产(元)|14.78|21.19|29.52|39.71|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520|520|520|520| |ROIC(%)|25.81|28.32|29.05|28.31| |ROE - 摊薄(%)|43.27|42.23|39.15|35.59| |资产负债率(%)|66.08|61.70|56.98|52.9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46.88|33.51|25.95|21.22| |P/B(现价)|20.29|14.15|10.16|7.5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