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化

搜索文档
休闲健康食品行业发展态势、竞争壁垒及前景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9-18 12:00
休闲健康食品行业发展态势、竞争壁垒及前景研究 1、休闲健康食品行业概况 休闲健康食品主要指人们在闲暇时光食用的非主食类食品,具有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该品类可归纳为三大类:标准化长效保质期零食(包括膨化食品、果 冻、坚果、糖果等);短保质期卤制品;(非)标准化烘焙食品。 在休闲健康食品的三大类别中,标准化长效保质期零食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种类最为丰富,市场规模 最大,且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目前,多数食品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核心业务均集中于这一领域。 伴随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的食用场景日趋多元化,产品选择日益丰富,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 食品及良好饮食习惯的追求愈发显著。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推动了高端休闲健康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当前,休闲健康食品行业呈现以下两大特征: 休闲健康食品行业特征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休闲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终端环节主要由经销商及零售商构成,其销售渠道呈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格 局:线上渠道以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为主体;线下渠道则涵盖个体零售网点、大 型商超卖场及品牌连锁门店等多元形态。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电商平台 ...
京东月饼消费趋势:人均购买超4盒 低温月饼增速超73% 南方口味完胜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52
月饼市场销售表现 - 京东超市月饼品类用户规模同比增长32% 成交额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1][3] - 950家品牌上线 近5万款新品上市 新品牌数量超千家 [1][3] - 低温月饼销售额增速达73% 商品数量增长近30% [1][3] 消费行为特征 - 人均购买月饼数量超4盒 广式/港式/苏式月饼占据超60%偏好 [1][3] - 40%用户选择购买新品 54%用户将月饼作为日常零食消费 [3][4] - 59%消费者偏好简约包装 73%关注成分健康属性 [4] 产品创新趋势 - 品牌推出非礼盒装/散装/混合装产品 杨枝甘露/桃山皮等新口味涌现 [4] - 包装设计注重实用性(39%需求)和文化附加值(31%需求) [4] - 轻伴手礼成为主流 注重便携性/可重复利用和情感表达 [3][4] 平台战略举措 - 京东通过211时效冷链解决低温配送痛点 [3] - 建立行业首个月饼感官质量标准 涵盖29项评价指标 [6] - 推出送礼准时达/破损包退换/48小时价保等专属服务保障 [6] 品牌合作案例 - 与美心合作推出的精装礼盒GMV同比增长超300% [6] - 与五芳斋联名八大派系粽子礼盒切入中高价格段 [6] - 通过包销定制方式填补200元以上价格带市场空缺 [6]
月饼品类展现新趋势 品牌破解日常隐身“困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4:15
行业趋势 - 低温月饼销售额增速高达73% 领跑行业 商品数量增长近三成 [1][2] - 月饼市场呈现轻伴手礼 健康化 零食化 实用性及多维度营销五大趋势 [1][2] - 购买月饼用户规模同比增长32% 消费者计划平均购买超4盒 [2] 消费行为变化 - 59%消费者偏好简约包装 关注价格适中 携带方便和可重复利用 [2] - 73%消费者明确关注成分健康 低糖无添加类产品显著增长 [3] - 54%用户将月饼当作日常零食 推动产品从节令专属走向高频消费 [3] 产品创新与包装 - 品牌推出非礼盒装 散装及混合装产品 杨枝甘露 桃山皮等创新口味涌现 [3] - 39%用户呼吁提升包装实用性 期待月饼盒转变为收纳盒等重复利用容器 [3] - 31%用户青睐融入地方特色 非遗元素的礼盒 文创联名款产品热销 [3] 品牌战略转型 - 头部品牌通过延长节庆周期 推出节前预售和节后回味产品实现全周期运营 [6] - 品牌从节庆品延伸至日常品 如广州酒家推出早茶点心 速冻包子等日常产品线 [6] - 节庆爆款常态化 将受欢迎的口味优化调整后引入日常产品线 如美心流心奶黄包 [6]
聚焦新突破 数据助力茶饮行业转型升级
人民网· 2025-09-13 02:01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口味需求多元化,茶饮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当前,数字技术催生的新 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近日,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参加2025人民数据大会时表示,大数据助 力茶饮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逐步从高速扩张迈向精细化运营阶段,多家企业开始借助数据洞察推动产品与 体验升级。以奈雪的茶为例,其新注册会员中以年轻群体为主。消费行为数据显示,该群体饮茶需求正 逐步从"即时性饮用"向"日常化轻养生"拓展。 一是用好数据助力战略升级。2025年上半年,奈雪联合多家专业机构与百位营养师,推出"不加糖 天然营养+"计划,提出以"营养食材+新鲜现制+低卡控糖"为核心的轻养健康产品公式,推动品牌从"控 糖减糖"迈向"天然营养强化"。此举系其在健康茶饮领域的一次重要产品策略延伸。 二是用数据检验战略决策。中报数据显示,奈雪的健康产品策略对运营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数据显 示,报告期内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提升4.1%,日均订单量从265.9单增至296.3单,同比增长11.4%。分 城市来看,新一线城市单店日销售额增长明显,增幅超过9%,显示健康类产品在不同层级市场中均获 得一定接受度。 此外,奈雪通过"奈 ...
恒顺醋业(600305):25Q2盈利延续改善,关注后期经营变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2 13:4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公司仍处于变革和投入期 参考PS估值 可比公司均值为4.7x 公司为3.9x 处均值以下 [6][7] 核心观点 - 25H1营业收入11.25亿元 同比增长12.0%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1% 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 同比增长22.8% [7] - 单25Q2营业收入4.99亿元 同比下降8.2% 归母净利润0.54亿元 同比增长40.61% 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 同比增长43.94%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7] - 下调25年盈利预测 新增26-27年 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 2.07亿 2.41亿元 同比增长30% 25%和16.5% 当前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55x 44x 38x [6][7] - 公司提出高端化立基 全国化破圈 健康化赋能 年轻化破局四大战略主线 未来若经营改善 盈利能力具备弹性 [7]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38.41% 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下降 [7] - 25H1销售费用率18.1%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3% 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4.9%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7] - 25H1销售净利率9.76% 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 [7] - 单Q2毛利率42.06% 同比提升9.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0.76% 同比提升3.86个百分点 [7] - 预测25-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09亿 24.70亿 26.47亿元 同比增长5.2% 7.0% 7.2% [6][9] 业务分析 - 分品类看 25H1醋系列收入7.39亿元 同比增长8.0% 酒系列收入1.51亿元 同比下降5.4% 酱系列收入0.8亿元 同比下降3.5% [7] - 分渠道看 25H1线上收入1.46亿元 同比增长13.8% 线下收入9.66亿元 同比增长13.5% [7] - 分区域看 25H1北部战区收入1.04亿元 同比增长18.2% 东部战区收入2.38亿元 同比下降3.7% 苏北战区收入1.58亿元 同比增长30.9% 苏南战区收入3.44亿元 同比增长22.7% 西南战区收入1.43亿元 同比增长1.6% 中部战区收入1.25亿元 同比增长22.0% [7] - 25H1末经销商数量2,049家 期内净增15家 新增63家 减少48家 [7] - 25H1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1.02亿元 同比增长3.7% [7]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将继续围绕醋酒酱三大品类 坚持全国化破圈和年轻化破局 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新品矩阵及电商和社区团购渠道为战略落地抓手 [7] - 预计酱 料酒系列有望恢复 醋保持稳健 [7] - 成本红利和结构优化预计延续 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改善 [7] - 股价变化催化剂为收入增长超预期 [7]
11家粮油企业半年报盘点: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健康化趋势明显
新京报· 2025-09-12 06:56
行业整体表现 - 11家粮油企业上半年总营收1407.92亿元 总净利润28.28亿元 [2] - 4家企业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5家企业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1][2]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龙头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营收占11家企业总和的八成以上 [1][5] 企业业绩对比 - 益海嘉里金龙鱼以115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67%)和17.5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0%)位居行业第一 [3][6] - 十月稻田营收30.63亿元(增长16.9%) 净利润2.94亿元(增长97.7%) 表现突出 [2][3] - 道道全净利润1.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63% [2][3] - 金健米业净利润1166.3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同比增长1438.87万元 [7] - 西王食品亏损0.19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146% [3][5] 产能投资调整 - 多家企业放缓新建项目进度或延期投产 投资策略趋于审慎 [1][8] - 益海嘉里金龙鱼将青岛食品加工项目三期延期至2027年12月 昆明油脂项目二期推迟开工 [8] - 南桥食品将扩产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 [8] - 京粮控股终止两个募投项目 将海南洋浦油脂加工项目延期至2027年12月 [9] - 苏垦农发部分项目因审批程序繁杂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 [9] 行业并购整合 - 金健米业完成与湖南粮食集团的资产置换 收购裕湘食品100%股权及中南粮油研究院82%股权 [10] - 益海嘉里金龙鱼以1元取得丰厨(周口)食品科技51%股权 后持股增至97% [11] - 金龙鱼子公司以6405万元收购7家粮食收储业务公司全部股权 [11] 产品健康化趋势 - 多家企业积极推出有机粮油、低脂食品和功能性产品 [1][12] - 金龙鱼推出"丰益堂"大健康品牌 包括甘油二酯油与植物甾醇蛋白乳等强功能系列产品 [12] - 西王食品主推玉米胚芽油及其延伸系列 采用六重保鲜和零反式脂肪工艺 [13] - 克明食品推出多款有机面制品 包括陈克明华夏软弹有机面和儿童营养面 [13] - 金健米业成立大健康工作小组 上市"五谷稻常"系列大米和谷膳荞麦全粉挂面 [13] - 十月稻田拓展家庭食品版图 推出烧烤味玉米、麻辣味玉米等健康即食产品 [13]
方正证券:予康师傅控股(00322)“推荐”评级 重视股东回报保持高分红比例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5:53
公司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7.64亿元、838.70亿元、860.39亿元,同比增长1.38%、2.58%、2.59%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9亿元、45.82亿元、49.52亿元,同比增长14.04%、7.60%、8.07% [1] - 2024年营收806.51亿元,2017-2024年CAGR为4.48%,归母净利润37.34亿元,2017-2024年CAGR为10.82% [1] - 近12个月股息率达6.37% [1] 行业市场地位 - 2024年方便面行业规模1240亿元,预计2024-2029年CAGR为3.27% [2] - 康师傅方便面市占率31%居行业首位,大幅领先第二名统一(11%) [2] - 在碳酸即饮茶和果汁行业连续多年市占率第一,碳酸饮料、即饮咖啡和瓶装水市占率靠前 [2] 产品战略布局 - 方便面产品覆盖多元价格带,包括干脆面(1元)、中价面(2.5元)、高价面(袋装3元/桶装5元)、高端面(6-7元)、超高端面(12-18元) [1] - 饮品组合包括即饮茶、碳酸饮料、果汁、包装水、咖啡、运动饮料等 [1] - 容器面和高价袋面占方便面营收比重达88% [3] - 推出汤大师、速达面馆、鲜Q面等高端产品线 [2] 渠道与营销优势 - 覆盖终端网点超500万个,远超其他食品饮料品牌 [3] - 签约契合品牌调性的明星覆盖年轻消费群体与泛人群,合作中国女排、马拉松赛事,推出航天主题包装 [3] - 推出迷你桶方便面精准投放户外/宵夜场景 [3] 行业发展趋势 - 方便面行业高端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2] - 软饮料行业健康化成为重要驱动力量,无糖茶、NFC果汁、运动饮料等细分品类快速增长 [2] - 公司推出无糖茶系列、加强无糖碳酸饮料推广、进行果汁原料升级 [3]
2025服贸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会长、马大姐食品集团总裁马立凯:传统品牌拥抱健康化与文创潮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57
公司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面对Z世代健康化和文化属性需求 坚持过往情怀同时注重满足现代需求 [1] - 公司推出低糖花生酥糖减糖高达97% 采用高油酸花生原料满足健康需求 [1] - 作为北京本地品牌 公司结合地域特色与故宫宫苑打造联名产品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服贸会论坛探讨民族品牌高质量发展与自主创新全球路径 [1] - 行业关注Z世代新兴健康化需求和文化属性需求对食品工业的影响 [1]
需求持续承压,龙头凸显韧性
国金证券· 2025-09-02 05: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大众品板块整体需求承压且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评级未明确提及但整体承压态势明显 [2] - 推荐两条主线:一是基本面扎实且具备成长性的赛道如魔芋 能量饮料 无糖茶 推荐盐津铺子 卫龙美味 东鹏饮料 农夫山泉 二是关注需求改善拐点的板块如餐饮链和乳制品 建议关注颐海国际 安琪酵母 [5] 核心观点 - 大众品板块收入和业绩总体承压加剧 主要体现在量价维度单价下降 结构维度升级放缓且价格下探 竞争维度销售费用增长 [2] - 零食和软饮料具备结构性景气赛道相对占优 而餐饮链 乳制品等需求总体疲软 [2] - 子板块龙头业绩韧性增长 如海天 酵母 农夫等持续巩固优势提升份额 具备品类红利的企业呈现高成长性 如魔芋 能量饮料 无糖茶等渗透率大幅提升 [2] 细分板块总结 休闲食品 - 零食业绩分化 行业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类驱动 魔芋品类龙头盐津和卫龙25H1收入端均有近20%增长 卫龙业绩超预期系内部提效抵消成本压力 [3] - 卤味连锁延续收缩态势 各家半年报收入均下滑 核心受客单价下降及门店收缩影响 部分企业通过关停低效门店和控制费用对冲压力 [3] - 盐津铺子25H1营收29.4亿元同比+20% 卫龙美味营收34.8亿元同比+17% 而洽洽食品营收27.5亿元同比-5% 甘源食品营收9.4亿元同比-9% [12] - 魔芋 鸭掌 鹌鹑蛋等品类呈现强增长势能 盐津魔芋25H1营收7.9亿元同比+155% 卫龙菜制品营收21.1亿元同比+44% [18] - 毛利率端由于原材料成本提升和渠道结构变化 Q2多数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 如盐津/甘源/劲仔/洽洽25Q2分别同比-2/-2/-2/-4个百分点 [21] - 费用端25Q2销售费率普遍加大 盐津/甘源/劲仔/洽洽销售费率分别同比-4/+6/+2/+4个百分点 管理及研发费率多数持平或下降 [23] 餐饮链 - 基础调味品餐饮需求疲软 居民端结构升级放缓 25Q2海天/中炬/千禾收入增速分别为+7%/-9%/-30% 海天稳健增长系拓展渠道和产品增量 酵母Q2收入/业绩同比+11%/+15% [4] - 复合调味品表现优于基础调味品但内部分化 C端需求稳健 B端表现分化系挖潜新客户能力差异 定制餐调企业通过提供新解决方案保持稳健增长 [4] - 速冻食品餐饮相关度高 整体业绩承压 速冻丸子和冷冻烘焙龙头通过新品开发和新零售渠道拓展Q2收入正增长 但受下游餐饮降本增效影响竞争加剧促销增加毛利率受损 [4] - 海天味业25H1营收152.3亿元同比+8% 中炬高新营收21.3亿元同比-19% 千禾味业营收13.2亿元同比-17% [42] - 成本端原材料价格回落带来毛利率改善 25H1海天/中炬/千禾/恒顺毛利率分别为39%/38%/36%/38% 分别同比+3/+2/+1/+2个百分点 [47] - 费用端因竞争激烈和收入承压规模效应缩减 销售费率普遍提升 25Q2海天/中炬/千禾/恒顺销售费率分别同比持平/+4/+6/+3个百分点 [48] 软饮料 - Q2高温催化叠加雨水天气较少 行业旺季动销较去年改善 但受外卖补贴影响部分品类如含糖茶 果汁等受到挤压 无糖茶 电解质水 椰子水等健康化功能化品类持续提升渗透率 [4] - 农夫山泉修复包装水市占率 H1收入/业绩分别+10%/+22% 东鹏Q2收入/业绩分别+34%/+31% 其他多数个股因大单品需求疲软收入端承压 [4] - 东鹏饮料25H1营收107.4亿元同比+36% 其中电解质水"补水啦"25H1营收14.93亿元同比+213.71% 终端网点增至420万 [68] - 无糖茶品类快速增长 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25H1茶饮料规模分别为100.9/106.7/50.7亿元 增速分别为+19.7%/-6.3%/+9.0% [69] - 原材料成本持续下行带来毛利率改善 25H1农夫/康师傅/统一毛利率同比+2/+2/持平个百分点 但百润/东鹏/李子园/香飘飘Q2毛利率分别-1/持平/-2/+1个百分点 [70] - 费用端因竞争加剧普遍强化投放 但净利率多数改善 25Q2百润/东鹏/李子园/承德露露净利率分别+1/持平/+1/+1个百分点 农夫/康师傅/统一25H1净利率分别同比+3/+1/+1个百分点 [71] 乳制品 - 液奶需求持续承压 成本端具备红利 收入端低温奶 奶粉 奶制品等业务表现好于常温奶 Q2多数企业收入端环比改善系低基数和多元业务拓展 [5] - 成本端Q2原奶价格同比持续下降但幅度收窄 行业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促销收窄背景下期间费率优化 业绩弹性释放 [5] - 伊利股份25H1营收619.3亿元同比+3% 蒙牛乳业营收415.7亿元同比-7% 新乳业营收55.3亿元同比+3% [78] - 原奶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带来毛利率改善 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新乳业25H1毛利率分别为36%/42%/30% 均同比+1个百分点 [82] - 费用端多数公司销售费率下降系优化折扣促销和减少广告营销 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新乳业25H1销售费率分别为18%/28%/17% 分别同比-1/持平/持平个百分点 [82]
踩准消费趋势,十月稻田(09676.HK)中期业绩延续高增
格隆汇· 2025-09-02 01:03
行业趋势 - 食品消费呈现健康化、场景化、情绪化三大核心趋势 [1] - 家庭聚餐、单人餐食、户外露营等新兴消费场景崛起驱动便捷化主食及杂粮赛道成长 [1] - 年轻消费者对食品社交属性与情感价值需求提升催生网红化主食及共享餐饮配套品类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16.9% [2] - 大米业务收入20.7亿元成为重要业绩支撑 [2] - 经调整净利润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7% [3] 产品策略 - 构建大米核心业务与多元品类协同的增长体系 [5] - 依托沈阳新民、五常等六大产业基地保障供应链品质 [5] - 拓展粗粮、休闲食品、调味用品矩阵降低单一品类依赖 [5] - 创新研发烧烤味玉米等风味系列及即食玉米产品 [5] - 黄糯玉米单品在抖音平台累计销量超1460万单 [5] 渠道布局 - 全渠道融合覆盖40余家电商平台包括京东、天猫超市等 [7] - 切入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等即时零售平台 [7] - 线下入驻永辉、大润发等近百家商超及山姆等高势能渠道 [7] 品牌建设 - 品牌定位升级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 传播语更新为"十月稻田 中国味 香香香" [8][9] - 打造《玉米轻食季》《新米季》两大原创IP及双创始人IP矩阵(全网粉丝超150万) [11] - 联动《新白娘子传奇》IP及赞助吉林马拉松等跨界营销 [11] - 与治愈系游戏IP《猫咪和汤》合作开展ChinaJoy线下推广及小红书种草活动 [12] 增长驱动 - 品类拓展与渠道深耕协同响应市场需求 [4] - 场景化营销实现从产品服务到场景服务的跨越 [11] - 通过情感共鸣提升年轻市场认知度与好感度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