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机器人

搜索文档
氪星晚报|茅台旗下基金、中信证券投资等入股乐聚机器人公司;SHEIN:累计研发超170项精益工具;因信息系统故障,俄航取消42个航班
36氪· 2025-07-28 10:35
半导体与芯片设备行业 - 阿斯麦等欧洲芯片设备股因三星赢得特斯拉AI芯片生产合同而上涨 同时美欧贸易协议缓解贸易战忧虑为行业提供额外提振 [1] 人工智能与跨境电商 - 阿里国际跨境电商AI解决方案Marco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之星 头部跨境服务商如妙手 店小秘等均已接入其AI服务 外部生态伙伴AI调用量增长23倍 [1] 汽车与新能源行业 - 韩国环保型汽车注册量首次突破300万辆 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内燃机汽车注册量减少24.9万辆 [3] - 岚图汽车注册资本增加19%至约36.7亿人民币 原股东赣锋锂业等退出 新增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股东 [6]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 - SHEIN累计研发170余项精益工具 向供应商交付近6000件 相关工序效率平均提升80% [2] - 乐聚机器人获茅台旗下基金 中信证券投资等入股 注册资本增至约227万人民币 新增股东包括东方精工等 [3] - 富维股份与月泉仿生成立机器人应用实验室 联合产业链企业探索仿生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6] - 宇树科技指出人形机器人面临"伪智能"困局 核心缺陷包括环境感知碎片化和多任务泛化能力不足 [8] 医疗与生物科技 - 以色列理工学院开发新型可穿戴设备 可实时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药物浓度 技术可适配多种慢性病管理 [7] - 百时美施贵宝在中国获批首个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双免疫疗法 为特定患者提供无化疗治疗方案 [8]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 - 酷赛智能中标荣耀AI NAS相框项目 负责全链条服务 产品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 [7] 投融资动态 -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智能"首轮融资投后估值超百亿元 资金将用于滑板底盘项目量产及新技术研发 [4] - 包子连锁品牌"堂上堂"完成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 资金用于供应链建设和人才团队组建 [5] 政策与区域经济 - 上海发放3亿元模型券和1亿元语料券 支持企业采购大模型API和高质量语料 最高补贴500万元 [9] - 马来西亚央行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4%-4.8% 主因贸易和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全球前景 [10]
国际仿生科学院落户昌平未来科学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7 12:03
行业动态 - 2025仿生机器人与仿生智能大会在昌平未来科学城开幕,会上启动了仿生机器人创新联盟,成立了国际仿生科学院,并落成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北京展厅 [3] - 国际仿生科学院将作为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最高学术机构与智库,引领国际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 [3] - 仿生机器人应用实验室落地未来科学城,旨在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速前沿仿生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3] -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北京展厅涵盖"材料与结构""感知与认知""驱动与运动""信息与智能""仿生应用"五大板块 [3] - 未来科学城集团、月泉仿生等多家企业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产业落地新模式 [3] 产品发布 - 月泉仿生展示了多款科技新品,包括拥有11个自由度灵敏触觉感知的仿生手"信手X-Hand M1"、仿生灵巧手"应手Y-Hand M1"、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博行X-Bot"及小型底盘轮式人形机器人"博文W-Bot" [5] - "应手Y-Hand M1"以任雷教授首创的"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为基础,采用磁集电驱人工肌肉重现人体骨骼肌生物力学特性 [7] 区域发展 - 昌平区成功打造了三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 [7] - 昌平作为北京"一南一北"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形成了"1+5+1"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7] - 未来科学城依托昌平区高校人才资源和中关村创新成果转化优势,构建起以"一核引领,多点支撑"为总体布局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园(昌平) [7] 会议展望 - 本次会议是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聚焦仿生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落地路径 [9] - 大会将继续以未来科学城为主阵地,推出仿生创新竞赛、仿生科普沙龙、仿生科技论坛等行业系列活动 [9] - 大会旨在聚合产业资源,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9]
Science正刊:麻省理工学院Hugh Herr 教授成为仿生时代领导者!
机器人圈· 2025-07-17 13:40
新型仿生膝盖技术 - 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骨整合机械神经假肢,通过神经嵌入设计融合改良的硬组织和软组织,实现神经肌肉信号与关节运动的仿生耦合 [3] - 该技术超越传统依赖截肢肌肉和表面肌电图的控制方法,使假肢运动速度可超越完整生理速度 [3] - 解剖假肢整合被证明是达到甚至超越完整肢体运动能力的必要条件 [3] 技术设计 - OMP采用三层架构:中枢神经运动意图经肌肉电信号传至控制算法,实时驱动动力膝关节输出扭矩 [10] - 骨整合植体中央通道为电缆与能量供应提供保护,消除传统假体套筒对皮肤-电极界面的干扰 [10] - 通过重建残余股直肌与股二头肌为拮抗对,显著增强本体感觉信号,为大脑提供更清晰的关节位置反馈 [11] 性能表现 - 骨整合+肌内电极组在无视觉反馈任务中输出更可区分的肌电信息,目标角度追踪误差显著优于表面电极对照组 [14] - 拮抗-肌内电极构型使假膝循环频率超过健侧生理极限,揭示"削弱惯性+增强感觉"带来的超生理潜能 [16] - 步行实验显示直驱膝关节能补偿假体惯性,实现与健侧接近的摆动动力学,最高行走速度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 [17] 多模态任务表现 - 在静态障碍穿越中骨整合组几乎零失误,而传统套筒用户因冲击伪影导致肌电失真和膝关节误动作频发 [20] - 楼梯测试中受试者能用"步-步"模式升级为"跨-步"上下楼,显示解剖融合对真实场景灵活性的贡献 [22] - 骨整合组在"所有权"和"能动性"主观问卷评分上显著高于传统组,塑造了"假肢即自体"体验 [23] 技术总结 - OMP平台实现三层功能:直接由肌电驱动仿生膝关节、建立稳固的信息与能量双向通路、恢复接近生理水平的本体感觉 [25] - 两名大腿截肢者改造后在多项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高度解剖融合可带来超越健侧的运动潜力 [25] - 该技术提升了假肢"身体现感",为未来截肢手术设计和假肢选型提供了新的自我感知指标 [23][25] 研究人员背景 - 第一作者Tony Shu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背景,研究领域涵盖生物降解纳米材料合成和股骨假体控制 [5] - 通讯作者Hugh Herr是截肢者兼仿生学专家,拥有多项突破性假肢专利包括世界上第一款动力踝足假肢 [7][8] - Herr团队30年来发表120多篇论文并拥有100多项专利,被《时代》杂志称为"仿生时代领导者" [8]
三花智控: 关于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4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得人民币3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96,800万元[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和年产5,050万套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338,112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00,000万元[2] 募投项目延期及结项情况 - 年产5,050万套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延期至2025年5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83.84%,节余募集资金30,972.62万元[7] - 年产5,050万套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投入进度为64.25%,节余募集资金30,688.49万元[7] 节余资金使用计划 - 年产5,050万套项目节余资金30,688.49万元将投入新项目"浙江三花智能驱动未来产业中心建设项目"[11] - 年产6,500万套项目节余资金30,972.62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 新项目基本情况 - 新项目"浙江三花智能驱动未来产业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70,000万元,拟使用原募集资金30,688.49万元,自筹资金39,311.51万元[13] - 项目规划新建建筑面积15.29万平方米,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部件及仿生机器人零部件[13] - 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14] 行业背景与公司优势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6.7%上升至2024年23.6%,带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场扩张[14] - 公司2024年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市占率分别为48.3%和65.6%,连续四年收入排名第一[18] - 公司2005-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23.3%,拥有48个生产工厂和8个生产基地[17][19] 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和仿生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公司可发挥技术优势快速布局[14][15] - 公司现有生产研发场地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新项目将缓解场地紧张局面[15] - 项目位于杭州钱塘区,交通便利,符合土地使用要求及城市总体规划[17]
三花智控: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4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98,000万元[1]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度已建立,资金全部存放于专户[2] - 原募投项目包括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拟投入148,700万元)和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拟投入69,8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81,500万元[2]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商用制冷项目实际投入124,662.71万元(进度83.84%),产生利息收益6,935.33万元,节余30,972.62万元[3] - 高效节能制冷项目实际投入44,844.90万元(进度64.25%),产生利息收益5,733.39万元,节余30,688.49万元[4] - 节余原因包括生产效率提升降低单位成本(节省15%设备采购费用)、设备性价比优化(节省20%固定资产投资)[4] 新项目投资计划 - 将高效节能制冷项目节余30,688.49万元投入"浙江三花智能驱动未来产业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0,000万元(自筹39,311.51万元)[10] - 商用制冷项目节余30,972.62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 - 新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5.29万平方米,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部件和仿生机器人零部件[9] 行业与战略背景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6.7%提升至2024年23.6%,带动热管理部件需求[11] - 仿生机器人产业进入大众化消费阶段,核心部件机电执行器价值量占比高[12] - 公司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2024年市占率分别为48.3%和65.6%,连续四年全球第一[15] - 2005-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3.3%,拥有48个全球生产基地[14][16] 项目实施基础 - 已取得项目用地不动产权证(浙(2025)杭州市不动产权第0076524号)和备案文件(杭钱塘工出【2024】13号)[10] - 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研发费用占比维持5%以上,具备机电执行器与热管理技术的协同开发能力[15][16] - 新项目选址杭州钱塘区工业用地,符合区域规划要求[14]
国防科技大学放“大招”:蚊子仿生机器人首次曝光,外网网友“炸锅”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4 09:42
国防科技大学仿生机器人 - 国防科技大学研发出蚊子大小的仿生机器人 标志着新型作战方式如仿生机器人 无人机和蜂群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 [1] - 该机器人技术细节尚未公开 但已引发海外网友广泛讨论 包括对其技术可行性和潜在应用的调侃与质疑 [2][3][4] - 部分网友将其与科幻作品《X档案》和《黑镜》中的情节类比 认为电影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5][6] 国际同类技术对比 - 美国哈佛大学RoboBees机器人自2012年持续升级 具备水陆两栖能力 重量仅86毫克 集成微型计算机和传感器 [12][14] - RoboBees采用苍蝇仿生学设计 翅膀每秒拍打120次 但同样面临微型摄像头技术未突破的瓶颈 [16][17]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军事专家指出智能无人系统已在战场实现规模化应用 具备自组织 自适应等特性 未来将更多采用集群化控制执行任务 [18] - 无人系统能力依赖完整体系 包括虚拟智能大脑和自主编组作战力量 这是其形成战斗力的关键 [18] 产业链相关企业 - 工业机器人领域涵盖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等企业 [22]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等 [22] - 医疗机器人赛道聚集元化智能 天智航等公司 [22] - 人形机器人领域有优必选科技 宇树等参与者 [24]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涉及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等 [25]
三花智控港股上市首日破发,正开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广州日报· 2025-06-23 16:28
港股上市表现 - 三花智控港股上市首日破发,低开超7%,收盘报22.50港元/股,下跌0.13% [2] - H股发行最终定价为每股22.53港元,不包括经纪佣金及交易费用 [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同时布局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研发 [4] - 2024年一季度收入76.69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母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39.47% [4] 募资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7.4亿港元,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现有产品迭代、新材料及新产品开发)、仿生机器人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及制冷空调零部件工厂扩建与自动化升级、海外产能扩张 [4] 仿生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聚焦机电执行器(含伺服电机、减速机构、编码器等),配合客户完成研发至量产全流程,并筹划海外生产布局 [5] - 未来应用场景覆盖工业、教育、医疗及服务领域 [5]
三花智控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创始人、“绍兴首富”张道才与其子张亚波上台敲锣,高管称关税对公司几无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2:02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6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发售价为22.53港元/股 募资净额91.77亿港元 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 [1] - 上市首日港股股价盘中跌幅达7% 收盘跌幅收窄至0.13% A股同日收跌1.8% [1] - 全球发售约4.14亿股股份 香港公开发售占比26.50% 国际发售占比73.50% [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79.5亿元 同比增长13.8% 中国地区收入占比55.3% 北美占比25.4% [2] - 公司是全球最大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 全球市占率达45.5% [1] - 在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领域市占率约4.1% 位列全球第五 是特斯拉和比亚迪核心供应商 [1]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 - 全球共经营48个生产工厂 其中13个位于海外 分布在美国 波兰 墨西哥等8个国家 [2] - 公司表示受关税影响销售金额占比很小 海外生产基地形成竞争优势 [2] - 上市募资净额25%将用于扩大海外产能 30%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自动化提升 [2] 战略规划与研发投入 - 募资净额30%用于全球研发创新 5%用于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10%用于运营资金 [2] - 计划将募资净额10%投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研发 目标2028年招聘约200名研发人才 [3] - 公司自2022年起拓展仿生机器人业务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 股权结构与投资者 - 控股股东(张亚波 三花控股 三花绿能)合计持有39.16% H股 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9.16% [4] - 获得施罗德 GIC 景林等17家国内外知名基石投资者认购 [4] - 张道才家族财富达249.9亿元 为浙江省绍兴市首富 [5]
三花智控H股招股拟募77亿港元 加码研发扩产能吸引17家基石投资
长江商报· 2025-06-16 23:41
全球发售及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拟全球发售3.6033亿股H股,预计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7.41亿港元,用于全球研发及产能扩张 [1] - H股发行价格区间为21.21至22.53港元,预计6月23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2] - 香港发售占7%(2522.31万股),国际发售占93%(3.351069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2] 基石投资者认购情况 - 吸引17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5.62亿美元(44.09亿港元),包括施罗德、新加坡主权基金等 [1][3] - 施罗德单独认购约1.42亿美元 [3] 资金用途分配 - 30%用于全球研发及创新(其中10%专项用于仿生机器人研究) [2] - 30%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生产自动化 [2] - 25%用于扩大海外产能 [2] - 5%用于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2]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收入结构: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占59.3%,汽车零部件占40.7% [5] - 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占率45.5%(排名第一) [4] - 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占率4.1%(排名第五)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9.47亿元,净利润30.99亿元,实现连续10年净利润增长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76.69亿元(同比+19.1%),净利润9.03亿元(同比+39.47%) [5] 战略布局与新兴业务 - 正在布局仿生机器人产业作为第三大核心增长点 [1][5] - 研发方向包括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战略新兴业务 [1] - 目前仿生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5] 全球化运营基础 - 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建立海外子公司 [3] - 全球共48个生产工厂(含13个海外工厂) [3]
新股解读|三花智控:制冷与汽零全球龙头成长显弱 发力仿生机器人赛道焕发新生?
智通财经网· 2025-06-07 04:34
公司赴港上市进展 - A股市值近千亿的三花智控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形成"A+H"股格局,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2022年、2023年分别派息8.94亿、9亿元,2024年前9个月派息13亿元 [1] - 近期以37.3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全球最大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市场占有率45.5%,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市场占有率4.1%排名第五 [1] - 业务横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正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拓展 [1] - 制冷空调阀、换热器及泵市场全球排名第一,制冷空调控制器市场排名第二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3.48亿、245.58亿、279.47亿元,利润分别为26.08亿、29.34亿、31.12亿元 [3] - 毛利率从2022年25.6%提升至2024年27.3% [4]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收入占比从64.8%降至59.3%,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从35.2%升至40.7% [4] 业务发展挑战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2020-2024年CAGR为14.48%,2024年增速降至13.09% [6] - 汽车零部件业务2020-2024年CAGR为46.55%,2024年增速降至14.86% [6] - 热管理行业逐步走向红海市场,汽零业务CAGR目标从50%下调至20% [7] 新业务布局 - 自2022年起布局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计划投资38亿元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 [8][9] - 2020-2024年全球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规模从9390万元增至13.76亿元,CAGR达95.7% [10]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628亿元,2024-2029年CAGR为114.7% [10]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48.42亿、138.27亿、168.35亿元,资产负债率53.1%、43.4%、46.3% [11]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34.44亿元,较2023年36.25亿元有所减少 [12] - 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13.52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