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

搜索文档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喊话特朗普美国大豆对华出口订单为零,呼吁特朗普解除对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15 18:48
我问你个问题,美国大豆卖不出去,中国不买了,这事儿对谁伤得更狠? 我刚看到那个新闻,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订单为零。零啊。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直接喊话特朗普,要赶紧解除对华关税。这个画面我脑子里转了半天,有点荒 唐。 中国是美国大豆的第一大买家,这事儿谁都知道。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摆在那儿,2017年美国出口大豆总量大概6000多万吨,中国一口气买了三分之二。那时 候中国一年进口超过9500万吨大豆,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 现在呢,关税一加,直接归零。2018年中美摩擦开打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从120亿美元掉到30亿美元,减少了七成以上。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一年辛苦种 出来的豆子,眼看着烂在仓库里。 我查了下,美国农业部自己公布的数据,2019年美国大豆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2900万吨,比前一年多了四成。那是啥概念,就是田里收上来的堆不 出去,农场只能申请补贴。特朗普那两年给农民发了近280亿美元补贴,其中大豆农民是主要受益群体。说白了,税收绕一圈又补贴回去,账面上是补上 了,市场份额却没了。 反过来看看中国。中国进口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做饲料。以前美国是大头,现在一转头,巴西成了最大供应国。2020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 ...
没时间了,中美马德里谈判前,美国连开3枪,逼中国付出更高代价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09
其次,美国在制裁也门胡塞武装时,蓄意牵连中国企业。11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宣布对32名与胡塞武装有关的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其中就 包括多家中国企业。美方给出的理由仍是陈词滥调,声称这些企业协助胡塞武装运输军用物资和军民两用产品。这种指控与美国此前炮制的中国援助俄罗斯 论调如出一辙,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最后,美国正试图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贸易限制。特朗普政府近期向欧盟和七国集团(G7)施压,要求这些经济体共同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借口是中国在俄乌冲突期间持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实质上是想通过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来加大对俄压力,进而影响俄乌局势。这种做法的本质,仍是美 方反复炒作的中国援俄谬论。在美国的逻辑里,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就等于向俄罗斯提供经济支持。 如何看待美国这一系列动作?在中美高层会谈前夕接连出招,明显是想通过制造压力来获取谈判筹码,为美国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 选择通过施压盟友来围堵中国,而非直接对抗,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实际上不敢与中国正面对抗。毕竟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美国也领教过中 方的反制力度。但这种拉拢盟友施压的策略能奏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 ...
海通国际:阿里巴巴-W上周获南向资金220亿港元流入 料港股维持震荡
智通财经· 2025-09-15 06:18
市场表现与指数变动 - A股上周剧烈震荡 上证综指周涨1.5% 创业板指周涨2.1% [1] - 港股补涨明显 恒生指数周涨3.8%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5.3% [1] - 南向资金净流入大幅增至608亿港元 阿里巴巴-W单周获220亿港元流入 [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联动 - 伦敦金在鲍威尔鸽派信号后累计反弹超9% 但随降息预期明确陷入震荡 [1] - 若美联储降息25基点可能触发黄金与新兴市场回调 降息50基点则延续多头趋势 [1] - 人民币兑美元温和升值 但后期美元反弹可能削弱汇率对港股支撑 [2] 行业与板块动态 - 科技股高位剧震 深圳松绑限购限贷推动四大一线城市全面放松地产政策 [1] - 消费地产板块仍在蓄势 后续政策可能成为突破催化剂 [1] - 建议逢低布局大盘蓝筹 重点关注消费地产、反内卷与非银金融板块 [2] 个股与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凭借自研芯片与Qwen3模型推动风险偏好升温 [2] - AH溢价指数调整后显著回落至约120水平 可能趋于常态化 [2] - 阿里巴巴-W9月以来累计获南向资金流入370亿港元 [2]
海通国际:阿里巴巴-W(09988)上周获南向资金220亿港元流入 料港股维持震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6:17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周涨1.5% 创业板指周涨2.1% 恒生指数涨3.8% 恒生科技涨5.3% [1] - 美股AI大涨带动港股补涨 纳指再创新高 [1][2] - 黄金累计反弹超9% 但随后因美国通胀数据确认降息预期陷入震荡 [1] 政策与流动性 - 深圳松绑限购限贷 四大一线城市全面放松地产政策 [1] - HIBOR保持稳定 人民币兑美元温和升值 [2]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大幅升至608亿港元 阿里巴巴-W单周获220亿元流入 [2] 行业焦点 - 科技股高位剧震 A股科技强势反弹 [1][2] - 消费地产仍在蓄势 政策或成突破催化剂 [1] - 建议逢低布局大盘蓝筹 关注消费地产、反内卷与非银金融板块 [2] 汇率与溢价 - AH溢价指数显著回落至约120 可能趋于常态化 [2] - 美元指数维持窄幅整理 仍守住7月低点 [1] - 后期若美元反弹 汇率对港股支撑或削弱 [2] 美联储政策影响 - 若美联储降息25基点可能触发利好兑现 黄金与新兴市场面临回调压力 [1] - 若超预期降息50基点 当前多头趋势料将延续 [1] - 市场已完全计入年内3次降息预期 [2]
特朗普亲自求情不管用,美国人察觉到不对劲,中国人不肯掏钱了,中国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9-15 03:01
据报道,在美国农业界的梦魇之中,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终于迎来了其严酷的后果。2025年,曾被寄予厚 望的中国市场,现已成为美国农业产业最严峻的挑战。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求情"声未能改变现状, 中国对美国的大豆订单几乎为零,而美国农民和政府也正慢慢意识到,过去几年所执行的贸易政策,最 终只是让他们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泥潭。 中国的反击策略,可以说精准而高效。中国开始加速从巴西和阿根廷等国采购大豆,不仅替代了美国的 市场份额,还直接压低了美国大豆的市场价格。 巴西的崛起是中国反击的重要一环。中国大力投资巴西农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深了两国在农 业领域的互依关系。巴西的大豆产量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使得它迅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国。中 国从巴西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几乎达到美国大豆的进口总量,而巴西的良性竞争与中国的市场需求完美 契合,为特朗普政府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 美国农业界对中国大豆市场的依赖,无需多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豆类进口国,而美国大豆长期占据着 中国进口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曾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约一半,这种规模的贸易,曾被 美国政府视为无可替代的战略性产业支柱。然而,随着特朗普政 ...
马德里会谈生变,特朗普要求32国对华加税,中方直接反制美国芯片
搜狐财经· 2025-09-14 17:00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特朗普呼吁北约32个成员国对中国征收50%至100%关税 旨在通过经济施压切断俄罗斯石油收入以结束乌克兰冲突 [1] - 中国商务部于9月13日启动对美国模拟芯片(40纳米以上工艺)的反倾销和反歧视调查 回应美方实体清单及关税威胁 [4] 贸易措施具体内容 - 中国反倾销调查针对美国进口商品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2022-2024年进口量增长37%但价格下跌52% 调查期至2024年底且最晚2026年9月结束 [4] - 特朗普提议北约集体行动征收高关税 但北约无统一关税权力 实际执行需通过欧盟机制 [2]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模拟芯片行业具有技术优势 但中国在低端芯片领域自给率较高 此次调查聚焦非高端芯片(40纳米以上)可能逐步削弱美方优势 [4] - 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仍依赖俄罗斯能源 欧盟去年从俄罗斯进口11亿欧元石油 完全切断供应链需时间 高关税可能引发中方报复并加剧欧洲经济压力 [2][6] 地缘政治与经济背景 - 乌克兰冲突持续三年 俄罗斯通过向中国和印度出售石油维持军费 中美贸易摩擦与地缘战略直接关联 [2] - 中美第四轮马德里会谈前双方互施压力 美方采用关税及出口管制 中方以调查反制 谈判氛围趋于紧张 [6] 长期贸易格局变化 - 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复燃 中国通过反制措施维护贸易权益 全球供应链面临调整压力 [8] - 芯片成为中美摩擦核心领域 美国拥有技术领先但中国在部分品类具备产能基础 贸易冲突可能导致科技产品价格上涨 [4][6]
美豆 短期震荡格局难改
期货日报网· 2025-09-12 00:50
内外盘豆类期价走势分化 - 内盘豆类持续围绕弱现实与强预期展开博弈 期价转为震荡运行 [1] - 外盘美豆受出口疲软以及丰产预期渐强影响 期价承压于1050美分/蒲式耳关口 回落至1020美分/蒲式耳附近 [1] - 美豆期价围绕单产调整 中美贸易前景对出口的影响 强劲压榨需求的持续性以及南美播种天气等因素上下波动 [1] USDA报告或调降美豆单产 - 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可能下调美豆单产预期 因生长优良率从69%降至64% 产区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比例分别攀升至13.87%和13.96% [2] - 当前ProFarmer田间调研显示灌浆期干旱天气可能限制粒重 高豆荚数未必能转化为高单产 StoneX已将单产预估下调至53.2蒲式耳/英亩 [2] - 预计9月报告中美豆单产温和下调至52.5~53.5蒲式耳/英亩区间 单产下调可能引发期末库存联动下调 为美豆价格带来阶段性支撑 [3] 美豆出口面临多方面挑战 - 美国大豆出口面临中国需求急剧萎缩以及南美大豆优势持续增加的双重挑战 中国已完全转向从巴西采购大豆 [4] - 2024/2025年度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降至2248万吨 同比减少8.1% 占美豆总出口比例从54%下滑至44% [4] - 美豆新作销售疲软 2025/2026年度以来美国大豆销售量为804.6万吨 较去年同期1181.7万吨减少31.9% 其中对华出口持续零销售 [5] 美豆压榨消费量维持在高位 - 2025年7月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会员压榨量达到1.95699亿蒲式耳 创历史同期纪录 同比增长7% [7] - 生物燃料政策刺激需求 美国环保署要求2026年生物柴油掺混量增加至56.1亿加仑 较2025年增长67% 将新增豆油需求130万~160万吨 相应需要新增大豆压榨量670万~820万吨 [7] - 产能扩张支撑消费 1-7月美国新增压榨产能7500万蒲式耳 预计2026年再增加1.14亿蒲式耳 总产能从2023年22.3亿蒲式耳增长至2025年25.5亿蒲式耳 [8] 不利天气推迟南美播种进度 -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在关键播种季前遭遇严峻天气挑战 土壤湿度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可能迫使农民延期播种 [9] -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模型预测未来15天降雨极度不足 巴西国内机构将马托格罗索州大豆产量预估下调至4710万吨 同比下滑7.2% [10] - 延迟播种压缩生长期 为全球大豆市场供应增添变数 天气变化引发的风险升水存在累积可能性 [11]
鹰普精密20250910
2025-09-10 14:35
公司概况 * 鹰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精密零部件制造的公司 为多个行业提供熔模铸件和砂型铸件等产品[3] * 公司采用小批量 多品种的商业模式 拥有近1万个SKU 为众多海外知名客户提供服务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2] * 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包括大马力发动机 手术机器人 液冷系统 航空 医疗和能源等多个市场关注的领域[3][23][26][39] 美国关税影响与应对策略 * 美国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50%关税的影响小于预期 大部分客户已同意承担全部或大部分新增关税[4] * 约60%的美洲销售产品被纳入美国关税清单 但由于部分产品(如杀猪产品)原材料不含钢铝 实际需缴关税的产品比例低于预期[6] * 客户因本土产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不得不支付额外关税 大型客户如卡特彼勒预计今年因新关税增加18亿美元成本 这些成本可能会转嫁给最终用户[7] * 公司正将贸易条款从DDP转为FOB或FCA 以便客户直接与美国政府商讨关税豁免事宜[8] 部分大型美企已申请豁免 若证明无法找到其他供应商 有望获批[9] * 截至8月 公司财务费用节省(每月约两三百万)已抵消新增对美出口费用[11] 墨西哥工厂的战略地位与展望 * 墨西哥工厂可免关税进入美国市场 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零关税 因其符合USMCA要求(当地工序 成本比例超65%-75%)[15] * 墨西哥工厂未来几年销售额将大幅提升 预计其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将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至三年后的25% 覆盖美洲区约一半需求[12] * 公司希望墨西哥工厂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实现EBITDA盈亏平衡 三年后当墨西哥产出占集团20%以上时 其EBITDA利润应能覆盖集团在墨西哥约1亿至2亿的费用[12] 并计划在两三年内使其全面盈利[13] * 墨西哥工厂当前毛利率(GP margin)为负数 主要由于高解困成本 其毛利率低于集团平均水平 但公司整体经营利润和税后纯利有望随销售双位数增长而扩大[22]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大马力发动机业务** * 该业务是公司核心增长驱动 上半年同比增长48% 预计全年销售收益达11至12亿港币[5] * 在大马力发动机缸体领域 全球年市场规模约6万台 公司去年出口量达1万台 今年预计增长38% 并从德国竞争对手处获得更多份额[18][19] * 客户(如卡特彼勒 康明斯)倾向于外包以追求ROI和生产效率 认可公司的交付能力和价格优势[5][20] * 随着明年初墨西哥发动机工厂投产(增加约1/3产能) 该板块未来几年预计保持不错的增长 但增速可能从之前40%-50%的高增长率放缓[16] * 公司成功开发深加工业务(半精加工或全精加工) 提高产品单价(ASP) 目前加工数量约为8,000台 未来比例有望逐步提升[17] **航空业务** * 航空板块是熔模铸件最主流应用 占市场需求70%以上 但公司在该领域市场份额低于1%[24] * 公司供应发动机零部件 刹车系统及起落架金属零部件 以及环境控制系统金属零部件等 活跃账号超过1,000个 其中95%以上为新飞机(OEM)相关零部件[31] * 随着更多产品投入批量生产 该业务销售预计保持三位数增长[24] **医疗与机器人业务** * 公司正在开发新的手术机器人零部件 目前尚未实际销售 预计将在两三年后量产[23] * 去年成功开发了手术机器人相关零部件 为美国客户提供服务 今年医疗板块销售有所增加[23] * 机器人领域可能成为继大马力发动机之后的新增长点[36] **能源业务** * 能源板块主要包括三部分:为油服公司(如Baker Hughes)提供长轴金属关键部件 核电表面处理业务 以及燃气轮机相关产品[39] * 2025年上半年能源板块营收下降接近一半 主因油服业务需求减少(油价下跌至60多美元)及佛山工厂搬迁合并导致的客户库存调整[40][41] * 液冷业务相关产品在今年上半年逐步推出 预计全年能源板块销售有望实现转正 其利润率相对较高[26][27] * 燃气轮机业务规模预计为一两千万美元 可能需要三年时间实现 能源板块未来三年预计有不错增长[42] **其他业务** * 工程机械 休闲娱乐和农机等市场呈现周期性回升 推动订单量增加[37] 公司财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年销售收入约为6亿美元[17] 预计未来几年将恢复到过去15年的平均年增长率15%左右 从2025年7月 8月开始已看到双位数增长[37] * 公司希望保持稳定分红 目前每股分红维持在0.16港元[28] 预计到2027或2028年墨西哥工厂扭亏后 每年税后纯利可能达到8亿港元 分红金额可从现在的3亿港元提升至4亿港元(按40%-50%分红比例计算)[28] * 面对中国工厂部分订单转移至墨西哥 公司积极开发欧洲和中国市场 例如与欧洲公司利勃海尔签署战略协议 以加强欧洲区销售[14] * 公司主要客户为欧美行业零售商 中国本土OEM占比不到10%[29] * 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长时间积累的系统化优势 优质精密的产品 稳定的定价和严格遵守合同精神[33][34]
大豆之后 美国对华棉花出口也崩盘了
金投网· 2025-09-05 07:34
美国对华棉花出口变化 - 美国对华棉花出口在截止今年6月的6个月里同比暴跌约90% [1] - 美国对越南棉花出口增长近两倍 对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国出口出现增长 [1] - 美国棉花出口总量被下调至261.3万吨 环比减少10.9万吨 [2]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4月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使税率总计达145% 5月通过谈判降至30% [1] - 美国对越南关税从46%下调至20% 对巴基斯坦关税从29%下调至19% [1] 全球棉花贸易格局转变 - 服装制造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 [1] - 中国寻求减少农产品对美依赖 2024年巴西成为中国最大棉花出口国 [2] - 巴西将生产更多棉花 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国的地位 [2] 棉花市场供需状况 - 基准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徘徊在每磅66美分左右 较年初69美分略有下降 [2] - 中国仍是全球棉花需求引擎 2025-2026年度继续主导全球需求 [2]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 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推动服装制造业转移 [1] - 美国出口商通过出口多国分散贸易摩擦风险 [1]
捷邦科技(301326) - 301326捷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1
2025-09-01 09:34
财务表现与费用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06%,占营业收入8.71%,主要因并购赛诺高德并表及新孵化项目投入 [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9.25%,主要因赛诺高德并表及员工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4]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11.42%,主要因并购支付现金及贷款利息支出增加,现金减少导致理财收益减少 [4] - 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1.51个百分点,主要因赛诺高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4] 业务运营与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扩张与盈利的平衡 [2] - 中美贸易摩擦未对北美大客户订单稳定性造成影响 [2] - 海外布局包括越南生产基地,以及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贸易子公司 [3] - 赛诺高德产品良率及产能提升预计将推动毛利率进一步增长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项目均顺利推进中,重点投入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相关业务 [2][4] - 赛诺高德于2024年6月成为北美大客户一级供应商,参与2025年新项目开发 [5] - 赛诺高德是手机VC均热板蚀刻加工领域头部企业,国内参与最早且产能储备最大 [5][6] - 赛诺高德VC均热板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良率达到年初客户预期水平 [6] 并购整合效果 - 赛诺高德并购推动新材料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4] - 并购导致研发、管理及财务费用显著增加,但同步带来技术整合与市场扩张效益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