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

搜索文档
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上线:一句话生成大片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06:13
智能体技术发展 - 智能体分为L1聊天助手、L2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L3自主规划智能体、L4多智能体蜂群四个发展阶段 [2] - L1级智能体如GPTs属于"玩具级" 仅能单向响应 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2] - L2级智能体进化为"工具" 但交付的是半成品而非最终产物 [2] - L3级智能体如纳米AI中的5万+垂直专家智能体 具备单领域深度推理能力 可调用工具完成定向目标 [2][3] - L4级多智能体蜂群实现群体协同 可像搭积木一样组合不同专长智能体 能力可无限扩展 [2][3] 纳米AI技术突破 - 公司完成品牌焕新 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 成为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系统 [1] - 蜂群协作框架实现多个智能体灵活拉群、多层嵌套、组队协作 可单蜂群作战或组成蜂群方阵 [3] - 系统包含超过5万个L3级推理智能体 通过自然语言即可设计搭建 用户可自定义Manus [3] - 蜂群框架下智能体在统一指挥系统中协同 能执行超长复杂任务如制作10分钟电影级大片 [3] 技术性能指标 - 已实现连续2小时执行超1000步任务不中断 消耗token超2000万 [4] - "一句话生成大片"功能将原需2小时的任务缩短至20分钟 涉及脚本、分镜、画面、配音等全流程 [4] - 电商带货视频蜂群可一键翻译多国语言 通过照片+商品图即时生成带货视频 [4] - 爆款短视频生成功能支持自媒体创业起号 [4]
即将发布的GPT-5,把阿尔特曼“吓坏”了?
虎嗅· 2025-08-02 23:48
GPT-5发布时间与信号 - GPT-5预计将于今年8月上旬正式亮相,OpenAI掌门人萨姆·阿尔特曼在播客节目中透露了这一消息 [1][4][6] - 开发者社区已捕捉到GPT-5测试版本的细节,包括Cursor团队内部测试GPT-5-Alpha模型,以及微软Copilot准备推出带有GPT-5标签的新"智能"模式 [7][8] - 7月19日阿尔特曼在X平台发文确认即将发布GPT-5,7月24日他在播客中再次强调"我们很快就会发布它" [4] GPT-5技术特点 - GPT-5将整合GPT系列基础模型、o系列推理模型以及GPT-4o全模态模型的三方能力,实现"简化、统一、多模态" [10] - 新一代模型单次推理算力消耗不会大幅增加,API价格或较GPT-4o仅小幅增长,推理性价比提升一倍以上 [10] - 具备自主规划和执行任务能力,可能成为能够自主适应、记忆和行动的AI智能体 [11] - 拥有更强大的记忆力和更长的上下文窗口(256K),在长时间对话和文档中保持稳定 [9][11] - 模型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遵循"大即是好"的范式,训练算力需求可能继续增加 [12] 对AI产业链影响 - 上游芯片与算力:GPT-5将刺激算力需求,OpenAI计划2025年末前部署超过100万张GPU [14] - 中游企业软件:GPT-5能力将被快速嵌入微软Copilot、Notion、Slack等头部企业服务产品 [15] - 下游应用领域:教育、医疗、营销、法律、金融等行业将迎来颠覆性影响,多模态功能打开新应用场景 [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OpenAI模型能力全球领先,GPT-5发布可能引发整个AI产业链"大洗牌" [13] - 微软预计将第一时间将GPT-5接入Office 365 Copilot,巩固其AI驱动生产力优势 [15] - 谷歌、IBM等公司在长上下文窗口技术方面已有成功运用,行业竞争加剧 [11]
金融工程日报:A股震荡走低,AI智能体午后走强、AI硬件方向走低-20250802
国信证券· 2025-08-02 07:15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封板率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统计涨停股票在盘中最高价涨停且收盘仍涨停的比例,反映市场情绪强度[17] - 具体构建过程: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筛选上市满3个月的股票,计算当日满足条件的股票比例[17] - 因子评价:高频情绪指标,对短期动量策略有参考价值 2. **因子名称:连板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票的持续性,反映市场追涨热情[17] - 具体构建过程: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剔除ST股票和上市不足3个月的标的[17] 3. **因子名称:大宗交易折价率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大宗交易成交价与市价的偏离度监测大资金动向[26] - 具体构建过程: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的总市值}-1$$ 统计近半年日均成交金额作为流动性过滤条件[26] 4. **因子名称:股指期货贴水率因子** - 构建思路:利用期货与现货基差反映市场预期[28] - 具体构建过程: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 分别计算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主力合约数据[28] 因子回测效果 1. **封板率因子** - 当日取值:58%(较前日下降1%)[17] - 近一月分位数:未披露 2. **连板率因子** - 当日取值:25%(较前日提升0%)[17] - 近一月分位数:未披露 3. **大宗交易折价率因子** - 当日取值:4.93%[26] - 近半年均值:5.79%[26] 4. **股指期货贴水率因子** - 上证50:年化升水0.07%(60%分位)[28] - 沪深300:年化贴水4.46%(35%分位)[28] - 中证500:年化贴水12.55%(33%分位)[28] - 中证1000:年化贴水13.67%(37%分位)[28] 注:报告中未涉及完整量化模型构建,主要为市场监测类因子。龙虎榜机构席位因子因缺乏具体构建公式未列入[36][37]
GPT-5呼之欲出 引发五大技术猜想 阿尔特曼为何“感到恐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06:09
GPT-5发布时间与信号 - GPT-5预计将于2024年8月上旬正式亮相,OpenAI已完成核心架构与能力开发[2][3] - 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在7月19日X平台发文确认即将发布GPT-5,并在7月24日播客中称其表现"令人震惊"[3] - 开发者社区发现Cursor团队已开始内部测试GPT-5-Alpha,MacOS ChatGPT应用中出现了GPT-5-Auto和GPT-5-Reasoning模型[4][5] GPT-5技术特征 - GPT-5将整合GPT系列基础模型、o系列推理模型及GPT-4o全模态模型能力,实现"简化、统一、多模态"的技术路线[7] - 新一代模型单次推理算力消耗不会大幅增加,API价格或较GPT-4o仅小幅增长,推理性价比预计提升一倍以上[8] - 将具备自主规划和执行任务的AI智能体能力,可委派任务、与API交互并自主编排工作流程[8] - 上下文窗口扩展至256K(Horizon Alpha模型已展示该能力),在长时间对话和文档处理中表现更稳定[7][9] - 模型规模将进一步扩大,OpenAI计划在2025年末前部署超过100万张GPU[10] 产业链影响 上游算力需求 - GPT-5将推动"能源-芯片-算力"链条进入新一轮资本投入期,训练和部署阶段对高性能GPU需求激增[10] - 英伟达等GPU厂商持续受益,微软(Maia)、谷歌(TPU)、亚马逊(Trainium)加速自研AI芯片[11] - 全球数据中心计算容量需求到2030年预计增长约3倍,其中70%来自AI负载[11] 中游企业软件 - GPT-5将快速嵌入微软Copilot、Notion、Slack、Salesforce等头部企业服务产品[12] - 微软计划第一时间将GPT-5接入Office 365 Copilot,巩固AI生产力优势[12] - 企业服务或成AI Agent最先落地场景,办公、OA、ERP和营销SaaS厂商有望受益[12] 下游应用领域 - 多模态功能将重塑呼叫中心、医疗诊断和教育等垂直领域[13] - AI+教育、AI+营销、AI+法律、AI+金融、AI+政府等付费意愿高的场景更容易变现[13] - 图片生成和编辑等能力提升将为专业人士提供更高效工具[13]
GPT-5呼之欲出,引发五大技术猜想,阿尔特曼为何“感到恐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06:04
GPT-5发布动态 - 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透露GPT-5预计将于今年8月上旬正式亮相,并称其表现"令人震惊",甚至让他感到"恐惧"[1][4] - 开发者社区已发现GPT-5测试版本,包括GPT-5-Alpha、GPT-5-Auto和GPT-5-Reasoning模型,表现惊艳,能轻松完成开发小游戏等复杂任务[5][6] - 微软Copilot已准备推出带有GPT-5标签的新"智能"模式,正在消费者版和商业版Microsoft 365 Copilot上测试[7] GPT-5技术特点 - GPT-5将整合GPT系列基础模型、o系列推理模型以及GPT-4o全模态模型的三方能力,实现"简化、统一、多模态"[9] - 预计GPT-5单次推理的算力消耗不会大幅增加,API价格或较GPT-4o仅小幅增长,推理性价比提升一倍以上[10] - GPT-5将具备自主规划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成为能够自主适应、记忆和行动的AI智能体,可委派任务、与API交互[10] - 将拥有更强大的记忆力和更长的上下文窗口(256K),在创意写作、编程和数学计算上表现良好[9][11] - 模型规模将进一步扩大,OpenAI计划在2025年末前部署超过100万张GPU[14] 行业影响 - 上游芯片与云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计算容量需求将增长约3倍,其中70%来自AI负载[14] - 企业软件与SaaS服务将重新洗牌,GPT-5能力将被快速嵌入微软Copilot、Notion、Slack等头部企业服务产品[15] - 企业服务或是AI Agent最先落地场景,办公、OA、ERP和营销等SaaS厂商有望受益[15] - 垂直领域如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将受颠覆性影响,付费意愿高、场景简单的行业更容易变现[16]
一周暴涨78%!帮主郑重:牛股有陷阱,熊股藏信号,中长线这么挖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20
医药生物行业 - 南新制药一周暴涨78%,但收购药品技术计划无细节、无保障、无时间表,属于"三无产品" [3] - 医药生物行业20只涨幅超30%个股中占7席,包括利德曼46%、辰欣药业40%,均具备政策背书、业绩改善或国资护体特征 [3]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PE为33倍,处于历史低位,建议关注翰宇药业等实打实出海变现的企业 [3] - 医保局座谈会支持创新药,石药集团GLP-1药物20亿美元大单落地美国,推动行业预期升温 [3] 市场表现分化 - 涨幅榜20只个股涨超30%,资金偏好"三有产品":有政策支持、业绩改善、国资背景 [3] - 跌幅榜50只个股跌超10%,C悍高、爱慕股份等跌20%,共性为无业绩、无流动性、无主力 [3] - 两市成交额从1.9万亿缩至1.6万亿,资金向龙头股集中,垃圾股被抛弃 [3] 中长线投资策略 - 政策催化结合技术突破带来双击机会,如医药行业受医保局支持、AI行业因百度接入文心智能体而异动,建议只买龙头 [4] - 业绩为王,南新制药一季度亏损,思泉新材定增4.6亿研发液冷技术并受益算力爆发,中报季需关注毛利率和现金流 [4] - 流动性是关键,新易盛融资客买入16亿股价反弹,暴跌股日均成交不足5000万,缺乏流动性个股风险高 [4] 创新药赛道 - 南新制药78%涨幅依赖政策与情绪溢价,缺乏业绩支撑 [3] - 创新药行业受政策支持,但需警惕消息催化的暴涨,建议等待龙头回调至30日均线再布局 [3]
百度引爆AI智能体概念股!鼎捷数智大涨16%,多股涨超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1:47
A股市场表现 - 8月1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 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2] - AI智能体概念股集体走强 鼎捷数智涨超16.06% [2] - 金科环境 立方控股 万兴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幅均超10% [2] - 德固特涨幅超过9% [2] 百度AI智能体平台进展 - 百度搜索电脑端正在首页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 [2] - 用户可在搜索框下方"AI应用入口"直接调用智能体 [2] - 首页集成智能体主要来自文心智能体平台 搜索开放平台接入的外部优质AI应用 部分百度自研应用 [2] - 该功能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预计很快将全量开放 [2]
普兰金服刘如祥:AI智能体将呈现多重发展趋势,实现更加自然、沉浸式的客户交互体验
北京商报· 2025-08-01 10:25
公司业务基础 - 公司是国内首家票据信息服务智能体平台 长期深耕票据领域 以银行承兑汇票 信用证等供应链产品为核心 覆盖存单 债券等关联业务 [2] - 公司具备两大核心优势 一是拥有20余年沉淀的成熟产品与经验 累计服务16万家实体企业客户 链接1.6万家金融机构 二是具备深度参与票据全链条的能力 作为平台型机构贯通企业与银行间的交易环节 形成独特的场景覆盖优势 [2] AI技术应用现状 - 公司在AI领域展开探索 重点围绕票据场景开发了50项AI相关场景应用功能 其中6个核心业务场景驱动的智能工具机器人已投产并持续验证效果 [2] - 具体AI应用包括智能客服 智能匹配 策略模型等 [2] - 公司注重AI应用的风险识别 聚焦三大核心 一是票据验真 二是交易真实性验证 三是信用与市场风险规避 [2] AI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势 - 公司AI探索聚焦"场景+实践"双轮驱动 通过自研自用验证效果 形成内部盈利模式 未来将持续迭代产品 深化票据场景的AI应用 助力金融信息服务效率提升与风险管控 [3] - AI智能体将呈现多重发展趋势 包括进一步融合语音识别 计算机视觉 虚拟数字人等技术 实现更自然 沉浸式的客户交互体验 例如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建议和业务办理 [3] - AI智能体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 规划和执行能力 不仅能响应请求 更能主动预测客户需求 识别潜在风险或优化内部流程 从"被动工具"升级为"主动协作者" [3] - 不同功能的智能体将形成协同网络 共同完成更复杂 跨部门的端到端业务流程 如自动化 智能化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3]
AI玩具最大的敌人,是「七天无理由退货」
36氪· 2025-08-01 10:15
AI玩具行业现状 - 电商平台AI玩具退货率高达30%-40%,主要因产品体验未达预期[5][12] - 主流产品售价300-400元(成本不足100元),高毛利导致消费者期待更高[19][20] - 行业90%企业仍处亏损状态,依赖融资维持经营[7][17] 产品技术痛点 - 普遍采用"毛绒玩具+语音盒子"构造,方案同质化严重[9][11] - 仅支持2.4G WiFi导致联网困难,5G网络不兼容[14] - 语音交互存在响应延迟(平均2-3秒)、AI对话机械感强、环境噪音干扰等问题[15][17] - 儿童语法不规范导致大模型理解困难,用户留存率低[23][24] 市场反馈与挑战 - 首批产品未能实现"有情感记忆的玩伴"定位,功能与宣传差距明显[6][13] - 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放大产品缺陷,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12][22] - AI陪伴软件月活和使用时长已进入下滑通道,预示行业瓶颈[23] 产品迭代方向 - 新一代产品改进包括内置语音模块、专用服务器提升响应速度[25] - 差异化卖点转向多模态交互(如芙崽Fuzozo)、专属IP和养成系玩法[27] - 目标客群扩展至青少年/成人市场(如25-40岁女性群体)[28] - 技术方案商(涂鸦智能/乐鑫科技等)提供标准化模块降低开发门槛[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ChatGPT4发布才具备技术基础,真正成熟产品预计2024年出现[18] - 终极目标是打造个性化AI智能体,但依赖用户交互数据积累[23][24] - 第二批新产品正测试市场,结果将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28]
AI智能体概念延续强势,27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搜狐财经· 2025-08-01 07:56
A股市场表现 - 8月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0.37%报3559.95点,深成指跌0.17%报10991.32点,创业板指跌0.24%报2322.63点 [1] - 表现较好的板块包括AI智能体、MLOps概念和ERP概念,表现较差的板块包括页岩气、天然气和PCB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共有424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其中8月1日有18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 [3] - 离职原因包括工作变动和个人原因,其中4位基金经理因工作变动离职涉及12只基金,1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涉及6只基金 [3] - 永赢基金储可凡管理基金总规模72.71亿元,任职期间回报最高的产品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015915)获得104.27%回报 [4] 新基金经理上任 - 博时基金万琼管理基金总规模527.73亿元,任职期间回报最高的产品博时标普500ETF(513500)获得283.18%回报,新上任博时创业板综合ETF基金经理 [5] - 8月1日有多位新基金经理开始任职,涉及交银施罗德、万家、嘉实、博时等基金公司的产品 [6] 基金公司调研活动 - 近一个月富国基金调研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48家,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别调研45家、44家、44家 [6] - 基金公司调研最活跃的行业为通信设备(193次)和化学制药(158次) [6] - 个股调研方面,德福科技最受关注,被79家基金公司调研,其次是中际旭创(75家)和新易盛(66家) [7] - 最近一周德福科技仍为调研数量第一(79家),其次是海大集团(45家)、胜宏科技(38家)和三羊马(28家) [8] 基金调研排行榜 - 近一个月基金调研总量前三:德福科技(79家)、中际旭创(75家)、新易盛(66家) [9] - 近一周基金调研总量前三:德福科技(79家)、海大集团(45家)、胜宏科技(38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