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

搜索文档
两融余额四连升 杠杆资金大比例加仓4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1:53
两融余额整体变动 - 沪深北两融余额最新达20131.30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增加332.72亿元,其中8月7日单日增加37.16亿元 [1]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10237.69亿元(单日+7.03亿元),深市9829.31亿元(单日+29.60亿元),北交所64.30亿元(单日+5326.68万元) [1] - 融资余额占总两融余额99.3%,达19989.18亿元(单日+35.85亿元) [1] 行业融资变动特征 - 31个申万行业中25个出现融资净买入,电子行业净买入额最高达60.35亿元,其次为机械设备(50.41亿元)和医药生物(43.37亿元) [1][2] - 机械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幅居首达4.90%,国防军工(4.74%)和有色金属(3.05%)紧随其后 [1] - 银行行业融资净卖出14.11亿元(-2.25%),煤炭行业净卖出4.32亿元(-2.70%) [1][3] 个股融资异动情况 - 40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50%,龙竹科技增幅419.56%居首,天铭科技(229.60%)和远航精密(124.24%)位列前三 [4][5] - 汽车行业在融资大幅加仓个股中占比最高(8只),机械设备与电子行业各占6只 [4] - 融资余额增加超亿元的个股达128只,海光信息(+7.04亿元)、北方稀土(+6.91亿元)和寒武纪(+6.37亿元)位列净买入前三 [6][7] 市场表现相关性 - 融资余额增幅超50%的个股平均股价上涨15.45%,显著跑赢大盘,佳缘科技(+70.08%)和华密新材(+53.17%)涨幅居前 [4][5]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硕贝德(+83.36%)和西部证券(+19.15%)等同期股价涨幅显著 [6][7]
两市融资余额4连升,A500ETF基金(512050)昨日成交额超42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08 01:30
标普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和展望稳定,财政部表示,标普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 效高度认可,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信心。下半年,中国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同时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 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新一代核心宽基A500ETF基金(512050)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该ETF所跟踪中证A500指 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中证全部35个细分行业全覆盖,融合价值与成长属性,相比 沪深300,超配AI产业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新能源、国防军工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具备天然的哑铃 投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数据表明,在两融余额抬升、流动性充裕驱动的上涨行情中,A500跑 赢沪深300的概率较大。场外联接(A类:022430;C类:022431)。 8月7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16%,深成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68%,两市超 21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半导体、医疗器械、稀土永磁板块走高,CRO、创新药板块调整。跟 踪 ...
两融余额再破2万亿元!十年前狂热扎堆金融股 融资客如今更爱这几类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7:03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万亿元 重回十年高位 但市场背景与2015年不同 当前经济结构优化 监管严格 投资者更成熟 市场更稳健理性 [1] - 方正证券指出两融规模提升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A股趋势性慢牛行情有望延续 中期关注TMT 顺周期及消费板块 短期关注券商板块补涨机会 [1][8] 2025年两融市场特点 - 截至2025年8月5日 东方财富以232.35亿元两融余额排名第一 中国平安218.52亿元紧随其后 贵州茅台 比亚迪 中信证券 长江电力均超100亿元 [2][3] - 两融余额前二十名中包括新能源赛道翘楚江淮汽车 赛力斯 宁德时代 科技股新易盛 中际旭创 以及黄金ETF华安黄金易ETF 易方达黄金ETF [2][3] - 近半年东方财富被融资买入1655.57亿元排名第一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被买入1110.19亿元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等港股相关ETF也被大量买入 [3][4] 2015年两融市场特点 - 2015年6月18日两融余额前十名中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嘉实沪深300ETF及6只金融股占据主导 制造业仅中国重工跻身其中 [5] - 2014年12月18日至2015年6月18日 中信证券被融资买入4303.83亿元 中国平安4228.88亿元 海通证券2170.49亿元 金融股买入金额远高于当前 [6] 投资者行为变化 - 2015年投资者扎堆金融板块 两融标的仅900余只 交易同质性强 当前两融标的达4150只 投资者选择更分散多元 [7] - 东方财富取代中信证券成为两融市场"券商一哥" 新能源 科技 黄金ETF等不同资产类别均获融资资金布局 市场投资工具更丰富 资金流向更均衡 [7] 后市展望 - 截至8月5日 A股两融余额20003亿元 占流通市值2.3% 占成交10.2% 处于2016年来历史中枢水平 反映风险偏好提升 [8]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经济运行平稳 企业盈利处于下行周期尾声 政策利好出台 流动性宽松 风险偏好改善 推动A股向好 [8]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8-07 16:22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市场意义 - A股市场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高位 达到20002.59亿元[1] - 融资余额贡献主要增长 达19863.11亿元 融券余额为139.48亿元[3] - 该指标反映杠杆资金规模与市场活跃度 突破时点与2015年牛市形成历史呼应[1] 政策成效与市场预期改善 -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推动系列稳股市政策落地[2] -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联合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制度[2] - 政策合力促使观望资金转向入场 市场预期稳步向好[2] 投资者信心与市场流动性 - 融资业务增长体现投资者对股市乐观预期 愿意承担融资成本与波动风险[3] - 杠杆工具使用增加显示投资者认可市场价值 信心持续修复[3] - 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 流动性增强形成正向循环[3] 资金流向与产业结构优化 - 融资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 工业 材料行业[4] - 新能源汽车 高端制造等科技型领军企业获资金青睐[4] - 电力等传统产业龙头公司同样获得资金认可 体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韧性的看好[4] 境内外资金共振与市场生态变革 - 外资上半年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 与两融资金形成境内外共振效应[4] - 当前市场生态较十年前发生深刻变革 政策更完善 资金更稳健[4] - 资金投向呈现明显价值投资倾向 市场基础更加扎实[4]
两万亿!A股两融数据重回十年前巅峰 市场活跃信号显现 资金杠杆迎接新起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4:58
近日,A 股市场传来一个备受关注的消息:截至2025年8月5日,沪深北三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达到 20002.59亿元。 2016年初,两融余额短暂维持在万亿上方后持续走低,当年5月创下8186.34亿元阶段新低。中途经历了 两年起起伏伏,虽曾有过短期回升,但直至2019年12月,才在时隔20个月后重回万亿大关。这一阶段投 资者风险偏好低迷,叠加对保证金制度不确定性的担忧,两融业务陷入蛰伏。 这是时隔十年,两融余额再度达到2万亿元关口。这一标志性的数字,不仅见证了当下市场的活跃度提 升,更勾起了市场参与者对过去十年间两融市场风云变幻的回忆。 2015年:牛市狂欢中的两融盛宴与急刹车 我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业务于2010年3月试点启动,2011年转入常规。在试点初期,两融业务发展较为 缓慢。但自2012年起,其规模开始逐步扩张。 2014年8月开始,随着市场逐步走好,两融业务呈几何式增长。 2014 年12月19日,两融余额首次突破万亿规模。从零到第一个1万亿,市场花费了三年零九个月时间。 2015年上半年,A 股市场迎来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两融规模也随之疯狂飙升。仅用五个月时间,两融 规模便实现再翻一倍的壮举。2 ...
侃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 这次不一样
北京商报· 2025-08-07 14:48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本轮两融扩张的根本动力在于政策预期改善与制度环境优化。此前,监管层推出降费率、优化规则、强 监管的组合拳,融资利率出现大幅下降,同时融券业务暂停转融通,两融标的扩容至大多数正常交易股 票。这些改革显著降低了杠杆成本,同时优化了风险控制机制,构建起更稳健的杠杆交易体系。 此外,本轮杠杆资金流向具有鲜明的价值投资特征。电子行业、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细分领域获得 资金重点布局;生物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长周期赛道也受到资金青睐。这种选择背后是投 资者清晰的价值投资逻辑,用较低的融资成本去买入并持有预期收益偏高的投资品种,以达到价值投资 收益完全覆盖融资成本的良性策略。 两融余额的理性扩张正在重塑市场生态。当前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十分健康,这意味着投资者抗风险 能力显著增强。从资金效率看,融资资金换手率也出现快速下降,显示杠杆资金更注重长期持有而非频 繁短线交易。 新的转变带来市场稳定性的大幅提升。在股市出现调整期间,两融余额下降并不明显,而当两融余额开 始回升的时候,对于股市的支撑力度则大幅提升,这表明理性杠杆资金正在发挥稳定器而非加速器的作 用。 事实上,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具有 ...
侃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这次不一样
北京商报· 2025-08-07 13:09
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高位,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与以往投机力量推高两融余额不同,这次是价值投 资主导的资产配置变化,投资者预期价值投资收益将会超过融资成本,如此的两融余额创新高显得很理 性。 过去股市偏投机市,两融余额从4000亿元飙升至2.27万亿元,只用了大约一年时间,市场呈现明显的抱 团炒作特征。当时的两融,投资者融资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更多的资金进行投机炒作。两融余额的快速增 长,持续性很差,一旦投机行情结束,两融余额将出现快速下降。 此外,本轮杠杆资金流向具有鲜明的价值投资特征。电子行业、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细分领域获得 资金重点布局;生物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长周期赛道也受到资金青睐。这种选择背后是投 资者清晰的价值投资逻辑,用较低的融资成本去买入并持有预期收益偏高的投资品种,以达到价值投资 收益完全覆盖融资成本的良性策略。 两融余额的理性扩张正在重塑市场生态。当前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十分健康,这意味着投资者抗风险 能力显著增强。从资金效率看,融资资金换手率也出现快速下降,显示杠杆资金更注重长期持有而非频 繁短线交易。 新的转变带来市场稳定性的大幅提升。在股市出现调整期间,两融余额下降并不明显 ...
A股两融余额已达十年来高点,“融资客”更偏好哪些行业和个股?
新浪财经· 2025-08-07 12:03
两融余额规模与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于8月5日突破2万亿元,为2015年7月1日以来首次触及该关口,达到十年来历史峰值 [1] - 自7月21日起连续13个交易日维持在1.9万亿元上方,8月6日余额达20030.37亿元 [1] - 8月6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772.12亿元,自7月17日起连续15个交易日突破1500亿元 [1] 杠杆率与市场结构 - 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仅为2.3%,远低于2015年7月13日4.70%的历史高位 [1] - 市场整体流通市值体量持续增长,杠杆率处于合理区间 [1] - 杠杆资金使用更加规范,以合规场内融资为主导,投资者结构和监管框架更趋成熟 [1] 资金行业偏好与个股流向 - 证券、半导体、软件开发、IT服务、通信设备位列申万二级行业融资净买入前五名 [2] - 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前五个股为海光信息、工业富联、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及东芯股份 [2] - 8月6日单日融资净买入额最高为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211万元) [3] 投资者参与情况 - 全市场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达754.168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074家 [3]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从8月1日387657名增至8月6日451006名 [3] - 券商预测两融开户数量将随市场表现进一步增加 [4] 券商业务竞争与利率 - 券商融资融券利率"价格战"持续,融资利息低至4%以下成为常态 [4] - 千万持仓客户可获得2.3%-2.5%的极低利率 [5] - 2024年上市券商信用业务利息收入连续第三年下滑,行业普遍"增收不增利" [5] 利息收入变动与头部效应 - 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78.78亿元,同比增长27% [6] - 31家券商实现利息净收入增长,华泰证券同比增幅319.45%,中原证券增幅233.68% [6] - 2024年仅少数券商如东方财富、国金证券实现利息收入正增长 [6] - 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两融利息收入71.41亿元(同比下滑14.41%),华泰证券67.73亿元(下滑13.60%) [6] - 全行业两融利息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约13%,十大券商融出资金市占率持平至48% [7] - 两融余额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券商仅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三家 [7] 业务趋势展望 - 2024年前三季度两融余额持续下滑,第四季度明显回升导致日均余额同比仍降 [7] - 两融利率松动及头部券商收入降幅较大拉低行业均值 [7] - 2025年证券行业经营环境有望稳中向好,利息净收入预计扭转下滑趋势 [7]
两融余额破两万亿元,股指延续上行
华泰期货· 2025-08-07 05: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基调,市场成交维持温和放量,股指持续上行;牛市预期支撑下,本轮调整幅度与周期或弱于预期;当前资金面积极,融资余额回升、公募基金仓位向上,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巩固行情上行基础 [1][2] 各目录总结 宏观经济图表 涉及美元指数和A股走势、美国国债收益率和A股走势、人民币汇率和A股走势、美国国债收益率和A股风格走势等图表,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9] 现货市场跟踪图表 国内主要股票指数日度表现:2025年8月6日上证综指3633.99点涨0.45%、深证成指11177.78点涨0.64%、创业板指2358.95点涨0.66%等;还涉及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融资余额图表,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12][13] 股指期货跟踪图表 股指期货持仓量和成交量:IF成交量73908、持仓量253006,IH成交量36686、持仓量91160,IC成交量72137、持仓量219342,IM成交量176382、持仓量341310;股指期货基差:IF、IH、IC、IM当月、次月、当季、下季合约基差及变化值;股指期货跨期价差:次月 - 当月、下季 - 当月等不同期限价差及变化值;还涉及各合约持仓量、持仓占比、外资净持仓数量、基差、跨期价差等图表,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1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