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

搜索文档
加力稳企稳岗 促进高质量就业
金融时报· 2025-05-27 01:49
就业形势与政策支持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1%,连续两个月下降,16至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5 8%,25至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 1%,均连续两个月下降 [1] - 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300万家,占企业总数90%以上,贡献全国60%以上税收和GDP [1] - 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 5万亿元,分别增长6 1%和5 9% [3] - 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累计为8万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6400亿元,贷款余额超3100亿元,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530多万个 [3] 行业需求与新兴职业 - 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17个新职业,增加42个新工种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 [4] - 人工智能工程师、机器学习、AI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增长均超过30%,在线生活服务、交通物流行业招聘需求分别增长43%和35% [4] - 腾讯计划3年内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2025年校招实习生中六成面向技术人才,百度计划5年培养1000万名AI人才 [5] - 美团2025年春季校招预计招募5000人,覆盖技术、产品等十大类100余种岗位 [5] 结构性矛盾与解决方案 - 就业市场存在"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现象,需优化培养供给、就业指导等服务 [6] - 山东省明确技工院校以培养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为目标,广东省推动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6] - 需深化工学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的优势 [7] 地方政策与企业支持 - 湖北省出台措施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关注成本、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 [3] - 深圳推出"稳外贸十条",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等 [3]
稳就业,各方协同发力(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5-26 23:00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1%,比上月下降0 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1] - 互联网大厂、民营企业加力稳岗扩招,全方位助力稳就业 [1] 企业校园招聘计划 - 美团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计划招聘5000人,覆盖10大类100余种岗位,近两年平均每年入职超6000名校招生 [2] - 腾讯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3年内新增2 8万个实习岗位,2025年将迎来1万名校招实习生,其中六成面向技术人才 [2] - 微信生态已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 [2]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 [3] - 经济平稳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及政策加力实施共同促进就业稳定 [3] 企业稳就业举措 - 美的集团在全球拥有近20万员工,国内8000家核心供应商带动上下游超100万人就业 [4] - 美的2025年校园招聘提供2000余个岗位,1-4月累计招聘AI、机器人等领域人才近千人 [4] - 传化集团每年投入超1亿元用于职工技能培养,2024年职工人均学习时长75小时,同比翻倍 [4] 平台企业稳就业投入 - 滴滴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其中10亿元用于司机补贴和权益保障,10亿元用于乘客补贴 [7] - 4月以来滴滴网约车全国招募新司机超77万名 [7] - 美团为450余家外贸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支持外贸商品上线美团业务 [8]
美的集团2025年计划校招2000余人 先进制造业成就业主力军
中国经营报· 2025-05-24 13:14
国家稳经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大多数措施计划在2024年6月底前全面落地 [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消费、投资稳步提升,出口实现正增长,新动能持续释放 [2] 美的集团就业战略 - 公司计划2025年通过校园招聘提供2000余个岗位,覆盖研发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八大类,涉及家电智能化、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 [3][4] - 校招契合"科技领先、数智驱动、用户直达、全球突破"战略,新增超100家海外分支机构需求跨文化营销人才,智能制造领域重点招募供应链与物流高端人才 [4][5] 全球化布局与就业带动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超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44个制造基地,全球员工近20万人(海外3.5万人,研发人员2.3万人),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带动上下游就业超100万人,中国核心供应商约8000家 [5] 人才培养与招聘机制 - 每年提供实习岗位2000-3000个,校招应届生2000余名(硕士、博士占比超60%),2025年引入AI工具提升招聘效率 [5] - 构建三级培养体系、三年跟踪机制及导师+HR+高管三层关注机制,开发AI导师系统与心理健康智能体 [6] - 2025年品质与供应链校招名额同比增30%,共享用工超600人,提供全球轮岗、双通道晋升等支持 [7] 员工福利与案例 - 内部建有"青春+"员工公寓,含健身房、游泳馆、美术馆等,打造工作生活一体化生态圈 [7] - 2025届校招生马槊(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硕士)加入后主导激光焊接项目,提升研发效率 [7] 未来规划 - 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新能源领域优化岗位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8]
山东打出稳就业政策组合拳,一季度扶持企业稳岗扩岗6.7万个
新华网· 2025-05-22 00:42
华泰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年产300万吨浆纸及生态环保综合治理项目正有序推进 [1] - 通过稳岗返还和社保降费节省资金191.3万元,全部投入员工技能培训与设备智能化改造 [1] - 为迎接新项目投产,定向招聘300余名技术工人并完成岗前培训 [1] 临沂市宇顺机械有限公司订单与融资 - 公司因订单激增急需资金,通过山东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获得1000万元贷款 [1] - 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及招聘员工,实现稳岗扩岗180人并按时交付订单 [1] 山东省就业政策与成效 - 全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万人,一季度为7.2万家企业解决用工23.4万人次 [2] - 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为1588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8.08亿元,扶持稳岗扩岗6.7万个 [2] - 首场省级重点项目招聘活动发布252个岗位、招聘2294人,覆盖2025年拟竣工项目 [2] 山东省就业资源挖掘举措 - 围绕重大项目、重大战略(如绿色低碳高质量就业工程)、重点产业(青年就业专项行动)、重点企业(民营企业服务月)、基层城乡(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多维度挖掘岗位资源 [3] - 计划延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等存量政策,同时推出"五重一基"就业扩容增量政策 [3]
陕西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
陕西日报· 2025-05-21 22:42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开展"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等活动,脱贫人口务工规 模达213.22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608.2万人。 近日,记者从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调度会上获 悉: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助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截至4月底,已下达 以工代赈项目资金9.26亿元,实施的251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农村群众就业7500人,开展技能培训 6200余人次。 以工代赈指政府通过投资工程项目,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务工岗位、发放劳务报酬,促进其就近就 业增收。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 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江苏和陕西不断深化劳务协作,通过共同打造劳务品牌、技能培训、人社工作进园区等方 式,帮助陕西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苏陕劳务协作,指导各地主动联系东部结对地区,进一步向非结对县 (区)拓展延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省通过苏陕劳务协作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45万人。 帮助农村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陕西日报· 2025-05-21 00:25
发展新质生产力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原创的生物质资源体系,面向农业、食品、新材料、生态修复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 - 通过人社干部、惠企政策、信息平台、高效服务"四进园区",完善产业园区需求、服务、措施"三张清单",为企业纾困解难 [1] - 探索农村建厂增效、群众增收、集体增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实现群众就近就业、持续增收 [1] 生态环境保护 - 加快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推动工业、交通、城乡、农业、生态等5个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2] - 加强水源调度,建立"日调度、周会商"机制,科学高效引水保障农业灌溉,实施河库渠联合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 [3] 就业支持与基层治理 - 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从岗位推送、渠道拓展、见习培训、困难帮扶等方面协同发力 [1] - 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建成5070个暖'新'驿站,吸纳新就业群体为基层治理观察员 [2] - 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党组织统筹协调、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 - 深化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三年行动,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2]
谌贻琴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加快落实就业政策 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
快讯· 2025-05-20 09:59
就业政策与产业支持 - 强调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 [1] - 提出切实帮助企业减负稳岗,应对外部冲击 [1] - 要求拓展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1]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 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1] - 重点关注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的就业稳定性 [1] - 将农民工稳在企业、稳在岗位作为工作重点 [1] 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 以"技能照亮前程"行动为牵引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1] - 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1] - 通过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就业增收 [1] -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发展需求 [1]
稳就业,抓好存量、增量、质量(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8 22:02
就业形势分析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 [2]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 [2] - 福建一季度职业供求分析显示"快递员""营销员"需求缺口大,而"会计专业人员"供大于求,反映结构性矛盾 [2] 重点人群就业支持 - 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需加强就业指导和供需适配 [3] - 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稳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至关重要 [3] - 农村转移劳动力需通过就业实现"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3] 稳就业政策举措 稳住存量 - 外贸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容量大,需解决其因外部不确定性导致的经营困难 [3] - 广东深圳发布"稳外贸十条",资助展位费并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3] - 综合运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协同发力 [3] 扩展增量 - "四好农村路"建设创造管护需求,交通运输部计划稳定农村公路管护岗位85万个 [4] - 广东、贵州、云南等地推动以工代赈应对重大工程用工需求 [4]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岗位需求旺盛,平台企业加大招聘力度 [4] 提高质量 - 需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匹配产业需求,完善培训项目 [4] - 推出全链条就业服务机制,衔接校内校外支持体系 [4] - 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矛盾 [4] 行业潜力与政策工具 -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带来就业潜力 [5] - 政策工具箱充足,需稳住存量、扩展增量、提升质量应对内外环境变化 [5][6]
新华视点丨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新华社· 2025-05-17 08:34
就业支持政策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针对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及2023届、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活动持续至今年8月 [4] - 天津师范大学高频次举办中小型招聘会,聚焦生物教育、生态科研等领域,搭建"专业+人才+岗位"对接平台 [6] -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小而精"双选会,通过动植物标本和文创产品展示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 [7] 职业技能培训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计划从2025年持续至2027年底 [9] - 内蒙古扎兰屯市就业服务中心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多样化课程,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收 [9]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 - 云南镇雄县通过"园区+工坊"模式发展五金高新、纺织服装等产业,入驻企业34家,培育工坊1320余个,吸纳5.9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11] 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 - 返乡青年龚光辉创立肉鸡养殖企业,年出栏1800余万羽,日产蛋超20万枚,2024年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 [15][17] - 企业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与53个村、9400余名群众合作,免费发放鸡苗200多万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 [17]
理解“四稳”之首加力稳就业
经济日报· 2025-05-15 22:09
就业市场总体形势 - 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222万人再创新高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农村转移劳动力需稳定就业[1]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同比增加5万人 快于时序进度[1] - 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稳企业稳就业带来新压力[1] 稳就业政策举措 - 5月份各地教育部门将举办省级招聘活动250余场 预计提供岗位数超90万个 高校将举办校园招聘活动近3000场 预计提供岗位数超200万个[1] - 人社部会同财政部下拨667亿元中央就业补助资金 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涉企政策[2]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加力扩围实施以工代赈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1] 新兴行业就业需求 - 人工智能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30% 机器学习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30% AI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30%[3] - 在线生活服务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43% 交通物流行业同比增长35% 养老看护行业同比增长17% 居民服务行业同比增长10%[3] - 新职业包括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旅拍定制师等不断涌现[3] 传统行业就业潜力 - 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度高/就业容量大特点 是重要就业蓄水池[4] - 近3亿农民工中从事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4.6%[4] - 重大工程投资大/周期长/产业覆盖面广 是拉动就业的扩增器[4] 政策导向与实施重点 - 稳就业被放在"四稳"之首 与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背景下的稳信心/稳预期/稳大局直接相关[2] - 重点推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2] - 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 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