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

搜索文档
美股投资如何选择标的?
金融界· 2025-07-09 02:09
美股投资标的分析框架 公司基本面分析 - 财务状况需重点关注营收稳定增长反映市场优势地位和销售能力 持续盈利且利润增长体现经营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 [1] - 资产负债表结构合理性决定偿债能力与财务风险 债务压力过重可能导致经营危机 [1] - 行业领先地位带来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渠道拓展等竞争优势 弱势企业面临资源获取困难与高风险 [1] 估值指标应用 - 市盈率(PE)反映单位盈利溢价水平 低PE或存在低估机会但需警惕盈利下滑 高PE隐含估值泡沫风险 [2] - 市净率(PB)适用于重资产行业评估 如制造业和银行业 衡量股价与净资产关系 [2] 宏观经济关联性 - 经济扩张期消费与科技行业受益于需求增长 衰退期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展现防御性特征 [2] - 需跟踪宏观数据与政策变化 动态调整行业配置以匹配经济周期阶段 [2] 市场趋势判断 - 上涨趋势中优选强势板块个股 下跌趋势需规避高风险资产 [3] - 技术分析工具(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辅助判断买卖时机与价格走势 [3]
同宇新材(301630)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提示性公告
2025-07-08 12:47
上市信息 - 同宇新材股票于2025年7月1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1] - 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4000.00万股,发行股票数量1000.00万股[3] 市盈率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26日,行业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38.62倍[5] - 同行业可比公司算术平均扣非后静态市盈率27.78倍[6] - 同宇新材2024年扣非后静态市盈率23.94倍[6] 发行价格 - 本次发行价格84.00元/股,对应2024年扣非后摊薄市盈率23.94倍[7] 风险提示 - 发行价对应市盈率低于行业和可比公司平均,但有股价下跌风险[8]
中集车辆收盘上涨1.33%,滚动市盈率15.76倍,总市值157.43亿元
金融界· 2025-07-08 09:5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8日收盘价8.4元,上涨1.33%,总市值157.4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5.76倍,创21天以来新低 [1] - 市净率1.08倍,静态PE为14.50倍 [2] 行业对比 - 汽车整车行业平均PE为42.95倍,行业中值35.24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11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6.77倍,行业中值2.42倍,公司市净率1.08倍显著低于行业 [2] 资金流向 -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8.37万元 [1] - 近5日资金净流入总额1197.66万元 [1] 主营业务与品牌 - 主营业务为半挂车、专用车上装及整车、冷藏厢式车厢体及整车的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普通半挂车、罐车、上装产品、底盘及牵引车 [1] - 运营"通华"、"华骏"、"深扬帆"、"瑞江汽车"等国内品牌及"Vanguard"、"SDC"等国际品牌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5.91亿元,同比下降10.91% [1] - 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32.59% [1] - 销售毛利率14.30% [1] 同业公司估值对比 - 江铃汽车PE(TTM)最低为12.99倍,汉马科技最高达48.43倍 [2] - 比亚迪总市值最高达17960.96亿元,中通客车最低为68.66亿元 [2] - 赛力斯市净率最高达9.87倍,一汽解放最低为1.30倍 [2]
富一国际控股(01470.HK)7月8日收盘上涨22.92%,成交8192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08:32
市场表现 - 7月8日恒生指数上涨1.09%报24148.07点 [1] - 富一国际控股当日上涨22.92%收报0.059港元/股 成交量15.2万股 成交额8192港元 振幅29.17%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4%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7.69%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9.08%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营业总收入4076.33万元 同比增长98.89% [2] - 归母净利润151.08万元 同比增长161.63% [2] - 毛利率24.68% 资产负债率87.74% [2] 行业估值 - 原材料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4.85倍 行业中值5.58倍 [3] - 富一国际控股市盈率6.85倍 行业排名第11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骏东控股0.67倍 大成生化科技1.01倍 中木国际1.87倍 中国三江化工3.58倍 中国心连心化肥4.51倍 [3] 公司背景 - 2014年注册成立 2015年上市 原名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3] - 主营业务:高端生物肥料销售 化肥原料(含煤炭) 化肥相关产品 大众消费品(服装鞋帽/钟表/手机配件)的销售与贸易 [3] - 现任管理层:孟广银任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刘国庆任首席财务官 刘加强/李东坡任执行董事 王鲁平/李镇强/田志远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3]
北部湾港收盘下跌1.08%,滚动市盈率19.00倍,总市值194.55亿元
金融界· 2025-07-07 08:28
公司财务表现 - 7月7日收盘价8.21元,下跌1.08%,总市值194.55亿元,滚动市盈率19.00倍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6.43亿元,同比增长6.73%,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49.87%,销售毛利率29.74% [1] - 股东户数37861户,较上次减少3810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行业对比 - 航运港口行业平均市盈率14.25倍,中值14.78倍,公司市盈率19.00倍排名第24位 [1] - 公司市净率1.10倍,低于行业平均1.20倍和中值1.23倍 [2] - 总市值194.5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288.92亿元和中值137.81亿元 [2] 同业公司数据 - 中远海控市盈率最低4.42倍,总市值2386.97亿元最高 [2] - 上港集团市盈率8.97倍,总市值1359.63亿元 [2] - 招商南油市盈率8.98倍,市净率1.24倍 [2]
买成长股,赚的是业绩增长,估值提升,流动性溢价
雪球· 2025-07-07 07:37
成长股估值方法 - 市销率适用于高增长但暂未盈利或刚扭亏为盈的创新企业 [2] - 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适用于盈利加速释放的成长赛道 但盈利增长率可持续性和预测偏差可能导致估值不合理 [2] - 市盈率是最普遍的估值基础 计算公式为股价/每股收益或总市值/净利润 [3] 成长期估值特征 - 成长初期不应轻易谈合理估值 制造业用平均估值和股息衡量高估不适用于成长股 [3] - 主升行情特征为业绩增速赶不上拔估值速度 安全边际在买入时考虑 持有阶段取决于动态估值而非安全边际 [3] - 成长期股价受业绩增速 估值波动 市况流动性共同影响 非线性发展 高估值消化阶段比拔估值阶段更漫长 [3] 估值动态演变案例 - 假设公司当前年净利润10亿 未来5年20%复合增速确定性高 5年后净利润达20-30亿 按制造业20倍PE成熟期估值对应400-600亿市值 [3] - 若当前市场仅给20倍PE(200亿市值)则低估 若次年业绩12亿+产业趋势确认 可能获30-40倍PE(360-480亿市值) 极端情况下60倍PE对应900亿市值 [3] - 顶部区域估值具非理性特征 资金抱团正反馈机制推动趋势强化 逃顶需结合市场情绪与技术分析 [4] 估值调整周期规律 - 消化高估值阶段伴随业绩增长与股价调整 通常股价跌去50% 随后进入宽度震荡直至按成熟期合理估值定价 [4] - 周期性行业下行期调整幅度大 但景气拐点清晰 大宗商品类周期股估值最便宜时对应价格顶部 煤炭行业近年存在股息驱动例外 [4] - 部分行业成熟期可能陷入长期亏损 产能调节困难 或基本面恶化至按净资产估值 [4] 行业差异与估值逻辑 - 不同行业周期特征差异显著 需具体分析产业趋势和业绩弹性 [4] - 大宗商品周期股需紧盯期货价格 但股息信仰可能打破传统估值规律 [4] - 产能过剩行业调整时间超预期 部分行业成熟期后估值体系可能重构 [4]
一场路演的启发,再看量化小微盘的前世今生
雪球· 2025-07-06 07:50
小微盘股估值分析 - 当前小微盘股市净率为2.23,较2016年4倍以上水平下跌50%以上,估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 [3] - 2019年后市净率趋于稳定,波动区间为1.3-2.5倍,2023年12月达峰值2.5倍,2024年2月触底1.3倍 [3] - 采用市净率估值因小微盘股盈利波动大,市盈率易失真,举例说明市净率1.5倍+低负债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4] 小微盘股投资逻辑 - 小微盘股被误认为垃圾股主因高市盈率,但短期业绩波动不影响其作为上市公司的投融资优势 [5] - 并购重组案例显示产业资本愿以十亿级资金收购小微盘股,印证其隐含的并购重组价值 [5] - 上市公司身份赋予融资便利性,资产负债表未体现的壳资源价值构成重要投资考量 [5] 量化小微盘发展历程 - 2023年万得微盘股指数全年涨47.57%,显著跑赢中证500(-5%)和沪深300(-8.6%),头部量化私募率先布局相关产品 [7] - 2024年1月DMA杠杆爆仓引发流动性危机,万得微盘股指数两周暴跌34.9%,量化指增产品普遍回撤超10% [8]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导致万得微盘股指数单日跌8.88%,年内跌幅扩大至33% [9] - 2024年9月行情修复后超额环境改善,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 [10] - 2025年重组新规推动万得微盘股指数持续创新高 [11] 量化策略表现 - 代表性量化产品经历多次波动后仍取得60-70%累计收益,展现强修复能力 [12] - 小微盘股高弹性、高波动特性与量化策略匹配度高,适合捕捉A股情绪化定价偏差 [12]
爱威科技收盘下跌1.02%,滚动市盈率60.46倍,总市值14.5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36
公司财务表现 - 7月4日收盘价21.42元,下跌1.02%,总市值14.57亿元,滚动市盈率60.46倍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329.53万元,同比增长13.85%,净利润632.10万元,同比增长24.63%,销售毛利率55.59% [1] - 机构持仓方面,5家机构合计持股543.66万股,持股市值0.98亿元,其中基金2家、其他3家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1.05倍,中值36.62倍,公司市盈率60.46倍,排名第91位 [1] - 公司市净率2.90倍,低于行业平均4.55倍但高于中值2.50倍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26倍),安图生物总市值最高(214.74亿元) [2] 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医疗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线涵盖仪器、试剂、耗材,拥有境内发明专利97项、境外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30项 [1] - 持有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项,二类72项,一类备案78项,2024年被认定为长沙市机器视觉技术创新中心 [1]
迈瑞医疗收盘上涨1.63%,滚动市盈率24.36倍,总市值2713.4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54
股价表现与估值 - 7月4日收盘价223.8元,上涨1.63%,总市值2713.4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24.36倍,静态PE23.25倍,市净率7.03倍 [1][2] - 行业平均PE51.05倍,中值36.62倍,公司PE排名第53位 [1][2] 资金流向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8.21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出1.49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体外诊断类、医学影像类、电生理与血管介入类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82.37亿元,同比下滑12.12% [1] - 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下滑16.81% [1] - 销售毛利率62.53% [1]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7.12亿元,中值51.67亿元 [2] - 可比公司PE范围:九安医疗10.26倍至安图生物18.83倍 [2] - 可比公司市净率范围:0.81倍(九安医疗)至2.42倍(安图生物) [2]
跌跌不休的白酒,后续怎么看?
雪球· 2025-07-04 07:55
行业整体下滑 - 政策实施首月山东省白酒行业整体营收下滑18 7% 区域龙头景芝、扳倒井等高端产品线销量暴跌35%-40% 渠道库存周转周期从45天延长至120天 [3] - 6月多数酒商销售额、利润环比5月下滑30%-50%以上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59 7%的酒类企业利润率下降 [3] 消费场景变化 - 餐饮场景及"谢师宴""升学宴"等宴席受冲击显著 广东等地谢师宴几乎停摆 [3] - 政商务团购下滑明显 体制内聚会减少 国企接待受影响 [3] 价格带与渠道分化 - 次高端及以上价位(300-800元)受冲击最大 江苏、山东等地高端酒团购销量下滑60%-70% 部分知名品牌大单品批价下降 [4] - 安徽等地中低端产品销售额环比下滑50% 仓型即时零售基本稳定或微增 店型即时零售高端酒下滑15%-20% [4] - 大众零售和团购下滑30% 高端团购及商务场景下滑50% [4] 渠道生存困境 - 山东、武汉等地部分商家连房租都无法覆盖 面临亏损、裁员 库存周转差 批价下行导致补货谨慎 [4] - 经销商反馈"现在很难有增量 可能躺平就是赢 越努力越容易亏" [4] 历史对比分析 - 2012年塑化剂事件后茅台股价13个月内见底 2021年较2014年低点上涨二十多倍 [6][7] - 2025年禁酒令影响程度为"从9到10" 远低于2012年"从0到1"的冲击 [8] 估值与股息分析 - 当前白酒股价已下跌4年 分红率显著高于13年前 茅台15倍PE对应股息率5 3% 五粮液12倍PE对应股息率5 8% [8] - 白酒作为永续性强的消费品龙头 股息率超过传统高股息股时将吸引资金进场 [8] 行业复苏信号 - 需关注茅台批价稳定性和五粮液动销情况 二者为行业风向标 [9] - 白酒消费具有刚性需求特点 经济回暖将带动商务宴请、朋友聚会等场景恢复 [9] 龙头企业动向 - 茅台6月底回购338万股 耗资52亿 上市24年累计涨幅达300倍 [9] - 长期持有龙头企业可通过企业成长、分红或回购实现资本增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