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销率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50,为何一直暴涨,市盈率180
集思录· 2025-09-28 15:11
根据最新报表及行情数据计算所得 查看指标说明 估值分析 ② | 11:32 ... | | 发言 2012-02-20 | | | --- | --- | --- | --- | | | 科创20 | C | | | | 1476.79 4.94% | | | | 诊大盘 资金 社区 简况(F10) 基金 盘 | | | | | 最新指标 | | | | | 市盈率(TTM) | 181.97 | 市净率(MRQ) | 6.50 | | 市销率(TTM) | 7.34 | 市现率(TTM) | 58.61 | | 净资产收益率 | 3.55% | 资产负债率 | 45.80% | | 股息率 | 0.34% | 夏普比率 | 0.10% | | 年化收益率 | 0.25% | 最大回撤 | 60.08% | 市销率 市现率 市盈率 市净率 と 估值走势| = 估值通道 3年 ▼ ー 市盈率(TTM) 181.97 处于99.04分位 ① - 70分位值 78.22 - 30分位值 42.42 205 159 七星上将 少见多怪,没搞过传销吧,你不买,涨到你买为止,不过最终的结局肯定一地鸡毛。当然,传销这玩意也 ...
鲍威尔公开警告美股股指“相当高”,三大指标力挺
金十数据· 2025-09-25 02:56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在罗德岛的一次活动中表示股市"估值相当高",此番言论似乎在股票市场引起了 不小的轰动。 鲍威尔的评论,加上对人工智能交易持久性的悄然疑虑,被广泛归咎为市场疲软的原因。 无论他们认为股市未来走向如何,许多股市策略师至少承认,鲍威尔的观点有其道理。在过去三年里, 随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上涨,几个被广泛使用的估值指标已经接近历史水平或已创历史 新高。 鲍威尔并非第一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Yardeni Research的创始人埃德·亚德尼(Ed Yardeni)立即将鲍威尔的评论与格林斯潘的一句如今已名声大噪的言论相提并论。 在1996年12月5日的一次演讲中,格林斯潘说:"但我们如何知道,非理性繁荣何时已过度推高了资产价 值,而这些资产随后又会遭受意想不到的、长期的收缩?"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格林斯潘被广泛认为是普及了"非理性繁荣"这一短语的人,该短语后来定义了互联网泡沫。尽管在他发 表那次演讲后,市场又过了三年多才达到顶峰。 当前的美股牛市是否会面临类似的命运,还有待观察。 CAPE比率 由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 ...
鲍威尔:美股“太贵”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00:36
美股估值水平 -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美国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估值问题的表态导致市场情绪降温 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2] - 市场观点认为调整主因是鲍威尔表态及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相关交易持续性的疑虑升温 华尔街人士认可鲍威尔观点有依据 过去三年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持续强劲上涨 将多项估值指标推至历史高点或接近历史高点[2] - 鲍威尔并非首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 其言论被与格林斯潘1996年提出的"非理性繁荣"名言相联系 该说法后来成为互联网泡沫代名词[3]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 周期调整市盈率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提出 通过计算股价与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之比消除经济周期干扰 提供更稳定估值参考[4] - 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该比率持续走高 截至8月底CAPE比率升至2021年底以来新高 当时美股开启熊市行情 标普500指数在9个月时间内下跌超过20%[4] - 标普500指数CAPE比率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40 而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熊市刚刚开始[5] 巴菲特指标 - 巴菲特指标将美国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比 被巴菲特称为"衡量特定时点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6] - 截至6月底美国股市总市值约64.5万亿美元 第二季度GDP为23.7万亿美元 股市估值约为GDP的2.7倍 这一水平自2001年3月以来从未出现[6] - 该指标能反映资产估值相对于整体经济水平 当指标触及历史新高时意味着资产价格相对于经济规模的涨幅远超以往任何时期[6] 市销率 - 截至8月底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市销率达3.12 创2000年1月有纪录以来新高[7] - 市销率被视为更贴合实际的估值指标 因企业可通过调整非现金支出操纵净利润 而销售额相对更难操纵[7] - 美国企业利润率已回升至接近历史高点水平 将当前市销率与历史水平直接对比并非完全同类比较 因盈利环境存在差异[7] 市场新常态观点 - 大量华尔街研究表明估值指标的预测能力有时非常有限 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增速加快 第三季度企业利润有望再创新高 强劲盈利增长让投资者更愿接受较高估值[8] - 高估值或许只是新常态的一部分 如今标普500成分股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更低 浮动利率债务几乎消失 偿债支出更具可预测性[8] - 大型企业利润增长而季度间盈利波动下降 高资质企业在指数中权重超60%(20年前不足50%) 企业轻资产化程度更高 自动化程度提高帮助减少劳动力成本[8]
鲍威尔:美股“太贵”
第一财经· 2025-09-25 00:32
美股估值水平分析 -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美国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估值问题的表态引发市场情绪降温 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 [3] - 鲍威尔并非首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 其言论与格林斯潘1996年提出的"非理性繁荣"警告形成呼应 当时演讲三年后股市达到峰值 [4]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 CAPE比率由诺贝尔奖得主席勒提出 通过股价与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之比消除经济周期干扰 [6] - 截至8月底CAPE比率升至2021年底以来新高 过去几周随股市攀升进一步走高 [6] - 标普500指数CAPE比率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40 而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熊市刚开始 [6] 巴菲特指标 - 该指标将股市总市值与GDP对比 被巴菲特称为"衡量估值的最佳单一指标" [8] - 截至6月底美国股市总市值64.5万亿美元 GDP为23.7万亿美元 股市估值达GDP的2.7倍 为200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8] - 指标反映资产估值相对于整体经济的水平 当前涨幅远超历史任何时期 [8] 市销率指标 - 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市销率达3.12 创2000年1月有记录以来新高 [10] - 市销率被视为更贴合实际的估值指标 因销售额相对净利润更难被操纵 [10] - 企业利润率回升至接近历史高点 使当前市销率与历史对比存在盈利环境差异 [10] 高估值合理性争论 - 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增速加快 第三季度利润有望再创新高 强劲盈利增长支撑高估值 [12] -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更低 浮动利率债务几乎消失 偿债支出更具可预测性 [12] - 高资质企业权重超60%(20年前不足50%) 轻资产化降低固定成本 自动化减少劳动力成本 [12] - 美国银行认为高估值或是"新常态" 不应期望回归历史平均水平 [12]
转折临近?鲍威尔称美股“太贵”,多项估值指标发出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9-24 23:12
盈利增长能否化解潜在危机。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美国三大股指本周一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联袂创历史新高。然而,市场情绪在美 联储主席鲍威尔有关估值问题的表态后有所降温,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如何知道非理性繁荣何时会过度推高资产价值,进 而导致资产价值遭受意外且持续的下跌?""非理性繁荣" 这一说法因格林斯潘而广为人知,后来更成为 互联网泡沫的代名词。在他发表这番演讲三年多后,股市才达到当时的峰值。当前这轮牛市是否会面临 类似结局,仍有待观察。不过从以下三个指标看,潜在风险似乎值得注意。 周期调整市盈率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于1988年提出,其 核心逻辑是通过计算股价与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之比,消除经济周期对短期盈利的干扰,提 供更稳定的估值参考。 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该比率持续走高。截至8月底,CAPE 比率已经升至2021年底以来新高。当时美 股开启了一段熊市行情,随着美联储开启紧缩周期,标普500指数在9个月时间内一度下跌超过20%。 希勒团队的网站每月仅更新一次标普500指数CAPE ...
第一上海:2025年中期净利润334.4万港元 同比下降94.95%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09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从事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投资、物业投资及酒店、医疗保健及直接投资五大业务分部 [11] - 金融服务分部包括证券投资、证券经纪、孖展融资、企业融资、承销配售及资产管理 [11] - 物业开发分部开发住宅、服务式公寓、商业办公室、工业办公室、酒店及休閒度假村物业 [11] - 医疗保健分部提供一般及专科医疗咨询、医学影像、内窥镜检查、日间手术、身体检查及医疗美容服务 [11] - 直接投资分部涉及制药保健、电信及物流行业投资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1亿港元来自金融服务分部 0.117亿港元来自物业开发分部 [15]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金融服务1.686亿港元 物业投资及酒店1.514亿港元 物业开发0.676亿港元 其他业务0.028亿港元 [17][18] - 2020-20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波动较大:2020年14.16% 2021年15.69% 2022年35.42% 2023年-8.57% 2024年8.27% [14]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呈现更大波动:2020年24.77% 2022年-300%以上 2023年恢复至-300%以内 2025H1具体数据未显示 [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87亿港元 营业收入1.916亿港元 [14] - 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变化:2020年1.753亿港元 2021年1.668亿港元 2022年1.57亿港元 2023年1.558亿港元 [14]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13% 较上年同期下降2.65个百分点 [20]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7亿港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561.5万港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38.9万港元 [24] - 历年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对比:2020年0.286亿港元 2021年0.037亿港元 2022年0.06亿港元 2023年-0.665亿港元 [28] 资产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低于行业水平:2021年0.05次 2022年0.04次 2023年0.04次 2024年0.05次 2025H1降至0.02次 [28] - 固定资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2021年12次 2022年9次 2023年6次 2024年3次 2025H1接近0次 [29] - 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稳定:2021年1.67次 2022年1.66次 2023年1.83次 2024年1.23次 2025H10.85次 [29] 资产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43.52%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9.92个百分点 [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末增加1617.58%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26个百分点 [32] - 投资性房地产较上期末增加0.71%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74个百分点 [32]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期末减少22.21%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63个百分点 [32] 负债结构变化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末增加31.26%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6.36个百分点 [35] - 长期借款较上期末减少47.52%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32个百分点 [35]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0.3%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35] - 递延所得税负债较上期末减少0.09%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17个百分点 [35] 偿债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流动比率1.48 速动比率1.38 [38] - 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29.68% 2021年49.37% 2022年54.97% 2023年56.7% 2024年60.13% 2025H164.03% [37] 人力资源效率 - 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波动明显:2020年人均创收60.46万港元 人均创利56.48万港元 [18] - 2022年人均创利转为负值 具体数值未显示 [18] 估值水平 - 市净率(LF)历史分位数据显示当前处于46.42%分位 [6]
哈尔滨银行:2025年中期净利润9.15亿元 同比增长19.96%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6% 较上年同期上升0.24个百分点 [1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5.98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7.67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9.64亿元 [2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5.6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3.43% [11] 资产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减少21.74%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47个百分点 [25] - 发放贷款和垫款较上期末增加4.76%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38个百分点 [25] - 存放同业款项较上期末增加11.13%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 [25] - 递延所得税资产较上期末增加15.93%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 [25] 负债结构变化 -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款较上期末减少0.2%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14个百分点 [28] - 应付债券较上期末增加24.26%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99个百分点 [2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较上期末减少11.37%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47个百分点 [28] - 向中央银行借款较上期末增加27.41%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16个百分点 [28] 业务构成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收入38.427亿元 公司金融业务收入25.01亿元 同业金融业务收入10.562亿元 [12] - 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收入64.472亿元 公司金融业务收入53.151亿元 同业金融业务收入24.036亿元 [15] 历史业绩趋势 - 2020-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波动较大 2022年达7.56% 2023年降至4.47% [11] - 人均创收2023年达188.58万元 人均创利2023年为186.85万元 [15]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存贷款业务、国内外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债券发行与交易、外汇业务、银行卡业务等全面银行业务 [8]
中盈盛达融资担保:2025年中期净利润2075.7万元 同比下降3.99%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4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包括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及信用证担保 同时经营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及配套融资咨询和财务顾问服务 并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9亿元 归母净利润0.772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1.03% 较上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 [17] - 2021年人均创收122.56万元 人均创利103.95万元 [13] 资产结构变化 - 发放贷款和垫款较上期末减少5.32%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31个百分点 [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末减少28.82%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13个百分点 [19]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1.42%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39个百分点 [19] - 递延所得税资产较上期末增加10.31%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53个百分点 [19] 负债结构变化 - 交易性金融负债较上期末减少33.12%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09个百分点 [22] - 应付债券较上期末增加0.06%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04个百分点 [22] - 租赁负债较上期末减少9.85%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04个百分点 [22] 资产负债率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38.81% 高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6] - 2020-2023年资产负债率从31.24%持续上升至39.22% [26] 增长率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20.1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30.77% [11]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369亿元增长至1.989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0.594亿元波动至0.772亿元 [9]
Dave & Buster's Entertainment, Inc. (NASDAQ: PLAY) Faces Earnings Miss and Management Changes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09-16 02:00
Dave & Buster's reported an EPS of $0.32, missing the estimated $0.88 and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decline from the previous year.The company's revenue was $557.4 million, slightly below the estimated $562.7 million, with a modest year-over-year increase.New CEO Tarun Lal was appointed, and the stock experienced a slight decline, with analysts maintaining a cautious sentiment.Dave & Buster's Entertainment, Inc. (NASDAQ: PLAY) is a well-known operator of entertainment and dining venues. The company offers a ...
Oxford Industries, Inc. (NYSE:OXM) Earnings Report Highlights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09-11 05:00
财务业绩表现 - 每股收益(EPS)为1.26美元 超出预期1.21美元 超出幅度4.13% [1][6] - 季度营收4.031亿美元 低于预期4.061亿美元 未达预期幅度1.11% [2][6] - 营收同比下滑4% 去年同期表现更为强劲 [2][6] - 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77美元大幅下降至1.26美元 显示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3] 估值指标分析 - 市盈率(P/E)约为7.61倍 显示相对盈利能力的估值水平较低 [4][6] - 市销率(P/S)约为0.40倍 表明市场对其每美元销售额的估值为40美分 [4]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约为1.32倍 显示公司具备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 [5] - 债务权益比率约为0.92倍 表明债务水平相对于权益处于适中范围 [5] 公司治理与市场关注 -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Thomas Chubb和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K. Grassmyer主持业绩电话会议 [3] - KeyBanc Capital Markets和UBS Investment Bank等机构分析师参与会议 反映市场对该公司财务表现的高度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