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金流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金海高科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大增32.20%,经营现金流却下滑33.44%
新浪财经· 2025-04-22 10: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885亿元 较2023年7.252亿元增长8.74% 主要受益于订单增加[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03.87万元 同比增长32.20% 主要由于订单增长且费用保持稳定[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79.46万元 同比增长34.60% 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增强[4] 业务板块收入 - 空气过滤器业务收入4.371亿元 同比增长13.52%[2] - 空调风轮及周边产品收入3.296亿元 同比增长4.27%[2] 每股收益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 较2023年0.21元/股增长33.33%[5]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 较2023年0.18元/股增长33.33%[5] 费用控制情况 - 销售费用2786.12万元 同比增长1.05% 主要由于业务结构和人员稳定[6] - 管理费用6865.39万元 同比增长0.96% 主要由于内部管理和人员稳定[7] - 财务费用39.87万元 同比下降66.00% 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8] 研发投入状况 - 研发费用1965.78万元 同比下降5.71% 主要由于研发周期和人员配置稳定[1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49% 保持相对稳定[11] - 研发人员66人 占公司总人数4.55% 其中博士3人 硕士10人 本科24人[1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69.28万元 同比下降33.44% 主要受货款支付周期影响[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67亿元 主要因投资理财业务增加[1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70.65万元 显示公司资金状况良好[15]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丁伊可税前报酬78.24万元[21] - 董事兼副总经理丁伯英税前报酬94.52万元[21] - 财务总监任飞税前报酬78.67万元[21]
隆华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骤降,财务费用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2 10:14
营业收入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7.11亿元,较2023年的24.67亿元增长9.87% [1] - 制造业收入23.44亿元,占比86.48%,同比增长10.73% [1] - 工程承包及服务收入3.66亿元,占比13.52%,同比增长4.70% [1] - 电子新材料收入6.78亿元,占比25.02%,同比大幅增长43.38% [1] - 高分子复合材料收入3.30亿元,占比12.19%,同比增长3.94% [1] - 节能环保产品及服务收入17.02亿元,占比62.79%,同比增长1.54% [1] - 西南地区增长70.76%,华南地区增长62.70%,国外市场增长41.67% [1]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较2023年1.27亿元增长3.37%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亿元,较2023年1.31亿元下降11.57% [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0.15亿元,包括政府补助0.13亿元、债务重组损益0.05亿元 [2]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较2023年0.14元/股增长7.14% [3] 费用 - 销售费用1.16亿元,较2023年1.07亿元增长8.38% [4] - 管理费用1.34亿元,较2023年1.24亿元增长8.55% [4] - 财务费用0.50亿元,较2023年0.40亿元增长24.60% [4] - 利息费用从0.72亿元增加到0.79亿元 [4] - 研发费用1.25亿元,较2023年1.16亿元增长7.90% [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1.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62%,较2023年4.73%略有下降 [4] - 研发人员总数变化:硕士从63人减少到52人,本科以下从62人增加到106人 [5] - 30岁以下人员从101人减少到77人,40岁以上从83人增加到108人 [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85亿元,增长16.59%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30亿元,增长26.47% [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5亿元,较2023年1.38亿元减少132.53%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56亿元,增长13.61%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5.26亿元,增长46.66% [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亿元,较2023年0.65亿元减少514.00%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35亿元,增长93.78%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83亿元,增长13.89% [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2亿元,较2023年-1.17亿元增长315.89% [8] 董监高报酬 - 董事长李占强税前报酬145万元 [9] - 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李波波税前报酬147.09万元 [9] - 总经理刘玉峰税前报酬135万元 [9]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源远税前报酬135万元 [9] - 2024年实际支付董监高报酬共1,375.11万元 [9]
联得装备2024年财报:净利润增长37%,但现金流大幅下降
金融界· 2025-04-22 09:3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96亿元 同比增长15.63% [1] - 归属净利润2.43亿元 同比增长37.06% [1] - 扣非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40.9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128.89万元 同比下降41.84% [1][6] 业务构成 - 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显示智能装备、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装备、半导体封测设备及新能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成功进入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 [4] - 在新能源设备领域布局锂电池包蓝膜、注液机、切叠一体机、电芯装配及Pack段整线自动化设备 [8] 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1.21亿元 占营业收入8.65% [5] - 掌握高真空曲面贴合技术、材料力学仿真技术、机器视觉底层/多轴控制开发等核心技术 [5] - G8.6代用贴膜设备实现首次向中前段设备生产市场渗透 [5] - 积极布局钙钛矿相关工艺设备研发 [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84% [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9亿元 同比减少2.21亿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290.45万元 [7] 市场拓展 - 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国产替代 [5] - 产品获得半导体显示、汽车智能座舱显示、MiniLED显示等新型显示领域客户青睐 [5] - 新能源设备领域迅速实现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 [8]
康泰生物2025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需关注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4-21 22:34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45亿元 同比增长42.85% [1] - 归母净利润2243.41万元 同比下降58.51% 收入增长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73.46% 较去年同期减少12.62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3.47% 同比大幅下降71.0% 反映成本控制压力 [2]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总额2.9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 [3] - 三费占营收比从52.67%降至46.26% 同比减少12.16% [3] 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2.2亿元 较去年同期8.76亿元大幅减少74.90% [4]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4元 同比改善39.22% 但仍为负值 [4]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28.54亿元 同比增长5.10% [5] -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高达1415.44% 显示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风险 [5] 资本运作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融资31.38亿元 累计分红16.64亿元 [6] - 分红融资比0.53 显示公司较为重视股东回报 [6] 商业模式特征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营销及股权融资驱动 [7] - 需评估研发与营销驱动力的实际效果及可持续性 [7]
东风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研发投入与现金流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1 21: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809,747,09915元,同比下降498%,主要因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下降972%至6,091,603,92490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76,15249元,同比大幅下降3705%,扣非净利润降幅更达8194%至20,608,42052元[3][4] - 基本每股收益01608元,同比下降4405%,扣非每股收益00363元,同比下降8395%[5] 费用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下降865%至63,148,15314元,管理费用增长1661%至383,719,18989元[6] - 财务费用为-25,974,21474元,主要因归还借款及利息收入变动[6] - 研发费用增长1064%至345,195,49228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37%,研发人员占比1411%且本科以上学历达9572%[6][7]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1217%至420,849,85999元,显示核心业务现金创造能力增强[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674,64724元,同比下降19911%,主因收购苏州精冲支付138亿元[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55,112,80523元,同比下降12150%,因上期配股增资款及本期股利支付变动[8] 行业与市场挑战 - 汽车行业面临传统市场需求萎缩、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及技术迭代不确定性[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铝合金、钢材)及供应链风险加剧成本压力[10] - 技术风险包括固态电池等替代路径加速可能导致的产线沉没成本[11] 管理层薪酬 - 总经理叶征吾税前报酬12087万元,副总经理薪酬区间6099万-10541万元,董事长及财务总监报酬来自股东单位[12] - 薪酬制度与业绩挂钩,但净利润下滑背景下激励机制合理性待探讨[13]
直击业绩会|中国建筑2024年利润下滑受地产业务拖累,仍将聚焦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地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1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建筑2024年度业绩受地产深度调整影响,地产业务多项指标下滑致利润总额承压,但建筑板块利润平稳增长,公司将优化土地储备结构、聚焦“好房子”建设推动地产业务发展 [1][4][11] 业绩情况 - 2024年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4219亿元,同比下降6.5%;合约销售面积14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4%;营业收入3062亿元,同比下降0.8%;毛利529.3亿元,同比下降5.9% [1][5] - 全年利润总额800.4亿元,同比下降13.9%,其中房地产业务利润总额236.3亿元,同比下降34.1%,房建及基础设施等业务利润总额596.1亿元,同比增长1.1% [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9.9%,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房建业务和基础设施业务毛利率分别提升0.1和0.2个百分点 [4] 土地储备 - 报告期内新购置土地75宗,期末土地储备7718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882万平方米,总购地金额1385亿元,新增土地储备全在一线、强二线及省会城市 [1][8] - 中海地产新购置土地22宗,新增土地储备416万平方米,购地金额806.1亿元;中建地产新购置土地53宗,新增土地储备466万平方米,购地金额579亿元 [8] - 新增土储中北京购地金额593亿元,占比42.8%;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占比25.5% [8] - 新增土地储备前八大城市为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济南、西安、天津、成都 [9] 未来规划 现金流管理 - 2025年重点做好四件事:加强政府化债、加强资产盘活、加强投资管控、加强精细管理 [7] - 紧跟稳楼市政策,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一项目一策去化,用好专项债回收存量房政策,探索创新模式盘活存货,推进保租房REITs拓宽资产盘活渠道 [7] 拿地规划 - 持续关注公开市场,聚焦国内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地块 [10] - 紧盯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历史风貌保护等多元化土地获取方式 [10] - 积极参与各地保障房投资建设,加强与政府沟通,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10] 业务发展 - “十五五”期间紧跟国家战略,提升重点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市场占有率 [11] - 提高产品供给水平,推动产品迭代更新,建造“好房子”推动地产业务扩大 [11] 行业趋势 - 近两年行业利润率下降甚至筑底,中长期随着市场企稳、供需改善,部分城市将量增价稳,回报率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11] - 目前行业整体承压,公司地产业务盈利能力面临压力,但新机遇和增长动能出现 [11]
零点有数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35.05%,财务费用变动45.86%
新浪财经· 2025-04-20 08:4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43457243元,同比下降8.99%,市场拓展受阻 [1] - 公共事务数据分析业务收入153002585.83元,同比下降19.17%,反映该领域需求萎缩或竞争加剧 [1] - 商业数据分析业务收入190454657.17元,同比增长1.25%,增长有限难以弥补公共事务板块下滑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955679.90元,亏损扩大35.05% [1] - 扣非净利润为-75603605.34元,同比下降27.70%,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率上升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0元/股,同比下降35.14%,扣非每股收益为-1.05元/股,盈利能力减弱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33207855.51元,同比增长5.34%,可能因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3] - 管理费用37908178.63元,同比增长9.38%,或与运营规模扩大相关 [3] - 财务费用-5736640.30元,变动幅度达45.86%,主要因利率下行和资金规模下降 [3] - 研发费用66991050.55元,同比下降29.21%,因部分项目结项或暂停 [3] - 2024年研发投入68429077.97元,占营业收入19.92%,仍重视技术研发 [3] 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数量从147人增至169人,占比从17.19%提升至19.72% [4]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高,本科人数从86人增至104人,硕士人数从24人减至20人 [4] - 30岁以下人员从84人减至72人,30-40岁人员从49人增至87人,倾向有经验群体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824674.66元,同比改善21.47%,但仍为流出状态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72293381.65元,同比下降5.92%,受销售回款和政府补助减少影响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347632.53元,同比下降4.50%,因并购活动增加资金占用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212792.08元,同比下降161.34%,主要因回购股份支付现金1503.48万元 [5] 管理层与并购 - 2024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864.37万元,董事长未领取报酬 [7] - 海乂知2024年扣非净利润1069.05万元,完成预测盈利的97.19%,未达承诺业绩 [8] - 海乂知承诺2025-202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50万元和1600万元,未来表现对公司至关重要 [8]
凯盛新材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长但需警惕现金流及债务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4-19 23:56
总体概况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69亿元,同比上升12.28% [1] - 归母净利润3067.02万元,同比增长19.35% [1] - 扣非净利润2768.92万元,同比增长27.72%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29.7%,较去年同期增长11.31% [2] - 净利率11.38%,同比增加6.65% [2] - 每股收益0.07元,同比增长19.31% [2] 运营效率 - 三费占营收比8.62%,同比减少15.52% [2]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同比下降79.18% [2]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4.65亿元,同比增长3.48% [2] - 应收账款1.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59% [2] - 有息负债5.21亿元,同比增长6.32% [2] - 有息资产负债率21.61% [2] 现金流状况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比例19.25% [2] - 有息负债总额与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比例29.31% [2] - 财务费用与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比例134.59% [2] -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276.8% [2]
镇海股份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下滑11.60%,投资现金流净额骤降173.34%
新浪财经· 2025-04-17 1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754万元,同比减少11.60%,主要因部分总承包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1][2]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38859万元(同比-13.71%),工程设计业务收入10878万元(同比-4.72%)[2] - 归母净利润9724万元(同比-3.97%),营业净利率18.79%,扣非净利润8006万元(同比-6.68%)[2]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2.38%),扣非每股收益0.34元/股(同比-5.56%)[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339.5万元(同比-23.69%),其中职工薪酬占比74.15%[3] - 管理费用3479万元(同比+4.89%),职工薪酬占比54.27%,折旧摊销占比16.11%[3] - 财务费用-215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3] - 研发费用3352万元(同比-5.30%),研发人工支出占比96.52%[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95万元(同比-10.45%),因项目回款减少[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821万元(同比-173.34%),因理财产品投资增加[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103万元,与上期持平[4] 研发与人才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6.48%,完成科技项目27项,申报专利3项,授权7项[5] - 研发人员70人(占总人数18.09%),硕士17人,本科52人,30-40岁人员占比38.57%[6] -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研发中心,开展生物基新材料研发[5] 高管薪酬 - 总经理冯鲁苗年薪89.98万元,副总经理年薪71.84-74.71万元,财务总监年薪72.58万元[15] - 董事长郑祯未在公司领取薪酬(关联方获取报酬)[15]
【保利物业(6049.HK)】业绩增长保持韧性,分红比例提升至50%——2024年度业绩点评(何缅南/韦勇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8 09:02
保利物业2024年度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6.8% [2] - 毛利29.8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率9.1%,同比下滑0.2pct [2] - 期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1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8% [2] 业务结构调整与经营效率 - 物业管理/非业主增值/社区增值业务收入分别为116.7/19.6/27.1亿元,同比增速+15.0%/-6.4%/-3.9% [3] - 基础物管业务收入保持稳健增长,非业主增值和社区增值业务受房地产行业收缩影响增速放缓 [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5%,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2pct,成本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3] 市场拓展与城市深耕 - 截至2024年末在管面积8亿平,第三方占比65.4%,在管项目数量2821个 [4] - 2024年新拓展第三方项目单年合同金额达30亿元,创历史新高 [4] - 北京、广州等六大城市外拓单年合同金额均突破亿元,超千万元级别项目达90个,占外拓金额65% [4] 现金流管理与股东回报 - 贸易应收款净值约2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17.1%,应收账款控制良好 [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亿元,覆盖净利润倍数1.55倍 [4] - 宣派2024年度股息每股1.332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3.5%,派息比例提升至5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