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

搜索文档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1: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业务涵盖建筑工程(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和现代服务业,工程业绩遍布全国所有省份和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采用全球最先进的交付技术和工具,为业主提供安全、专业、智能、先进的工程服务[5] - 公司致力于研发、投资、设计、采购、建造和运营一体化工程服务,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并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6] 业务板块 化学工程 - 为业主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涵盖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6] - 在煤化工领域掌握最核心和先进的技术,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6] - 2024年在建项目共3499个,完成1715.22亿元产值[6] 基础设施 - 为业主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涵盖电力、交通、房建等领域[8] - 主要采用工程总承包(EPC)和施工总承包模式[8] 环境治理 - 利用环保技术和工业工程领域优势,为业主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涵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领域[9] - 在大气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领域具有一定领先优势[9] 实业与新材料 - 以高端化学品与先进材料为核心,聚焦高性能纤维、可降解材料、气凝胶等化工新材料领域[10] - 2024年新建实业项目顺利实施并陆续开车试运行,成为实业板块新的效益增长点[10] 现代服务业 - 围绕主营业务开展以金融业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产融结合为重点[12] - 通过投资带动规划、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推动产融结合的项目建设[12]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66.13亿元,同比增长4.14%;净利润62.42亿元,同比增长4.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8亿元,同比增长4.83%[14] - 2024年新签合同额3669.40亿元,同比增长12.30%,其中境内2536.27亿元,境外1133.13亿元[15] - 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3507.28亿元,占比95.58%,为公司主要业务类型[15] 国际化经营 - 稳固海外千亿大盘,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17] - 加大重点市场资源投放力度,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年度十大国别市场合同额占比超过70%[17] - 成功进入匈牙利、玻利维亚、摩洛哥、吉尔吉斯斯坦等4个新国别市场[17]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444.98亿元,同比减少0.98%[73] - 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4.45亿元,同比增长18.77%[73] 利润分配 - 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1.86元(含税),合计分配利润1,136,222,917.33元[4] - 拟分配的现金股息总额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比为19.98%[4]
晨鸣纸业2024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新浪证券· 2025-04-30 09:4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晨鸣纸业成为A股首家因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反映其内部治理深层次问题和战略决策失误,公司财务表现持续恶化且战略转型失败 [1][2][3]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况 控制环境缺陷 - 管理层对经营和财务风险识别能力薄弱,未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 [1] - 2024年流动性危机爆发前未采取稳健应对措施,金融机构借款、供应商货款逾期规模累计达16.56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8.09% [1] 经营与财务风险失控 - 债务逾期引发多起诉讼及仲裁案件,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部分生产线停工停产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高达506.74亿元,流动负债占比达86.5%,不受限制的货币资金不足2亿元,流动性压力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 内部控制体系失效 - 内部控制未能为财务报告真实性、完整性提供合理保证,风险应对和决策流程缺乏制衡机制 [1] -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的10.34亿元连带担保逾期,暴露风险管理系统性缺陷 [1] 财务危机与跨界经营后遗症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58%至227.29亿元,归母净利润巨亏74.11亿元,同比扩大478.38% [3] 核心原因 - 主业盈利能力崩溃,机制纸业务毛利率仅1.53%,白卡纸业务毛利率为 -12.91%,71.7%的产能因亏损停产,固定资产减值计提增加 [3] - 跨界金融业务暴雷,截至2024年末,相关应收款项坏账计提达46亿元,占账面价值的51.7%,晨鸣租赁逾期金额14.32亿元,拨备覆盖率不足50%,部分资产难以变现 [3] - 债务结构失衡,短期债务占比高达86.5%,货币资金覆盖率不足0.5%,远低于造纸行业健康水平,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67亿元,触发股票被实施ST风险警示 [3] 恶性循环 - 跨界金融战略失误与管理层风险意识缺失形成恶性循环,前董事长主导的“产融结合”模式在行业下行周期加速资金链断裂 [3]
环球医疗(02666)2025年一季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约16.7%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00: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6.1%,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4.3%,普通股持有人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6.7% [1] - 综合医疗业务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2.3%,出院总人次同比增长2.3%,平均住院日下降至9.2天 [1] -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6%(同比+2.5个百分点),药耗成本占收入比从46.5%降至43.7% [1] 综合医疗业务 - 通过病种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合理使用提升运营效率,应对支付方式改革和医保严管等外部挑战 [1] - 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收入结构改善,药耗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1] 专科医疗及健康科技 - 采用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双轮驱动策略,完成对北京金旭仪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并购,强化医用内窥镜全周期管理能力 [2] - 并购山东青鸟软通后,智慧医康养业务新增多地市覆盖,加速全国市场布局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2] 金融业务 - 推动传统业务升级并向医康养、装备制造等四个方向转型,创新"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融结合模式 [3] - 生息资产总额较2024年底持续增长,净息差与净利差稳健提升,资产品质平稳可控 [3]
应对关税冲击 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和策略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10:59
关税博弈下的企业挑战 - 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贸易摩擦、转化困难等问题,风险敞口因行业和企业差异巨大[1]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出口商品到岸成本上升,企业贸易成本激增与订单履约受阻[2] - 部分企业采取FOB贸易模式转移物流责任,但客户压力加剧需协商分担成本[2] 金融机构应对策略 - 银行通过"关税冲击压力测试模型"整合海关数据、产业链图谱和汇率波动模型调整授信额度[1] - 信贷额度管理动态化,根据客户资质调整贷款额度和定价,资质变差则调低额度调高定价[2] - 商业银行调整信贷资产配置策略包括分析存量资产、避免盲目抽贷、新增贷款重新评估风险、围绕国家政策确定投放重点[2] 银行具体举措案例 - 苏州银行推出专项信贷,与进出口银行联合提供高效低息融资,不主动抽贷压贷断贷[3] - 浦发银行定制跨境出海服务方案,覆盖贸易、直投、上市、并购全流程,为江波龙提供离岸经贸金融服务两小时完成划付[3] - 浦发银行联合保险机构发布"浦银通保"方案,通过虚拟集团生态提供股债结合模式及科技金融信贷产品[7] 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 - 供应链紧张领域提供专项授信和保理融资,盘活应收账款锁定货源[6] - 技术壁垒高领域提供"专精特新贷""专利贷",以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为贷款依据[6] - 高端装备产业面临机遇,中国企业可能放弃低价策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培育该领域[7] 政策与行业建议 - 对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家具、玩具等行业给予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支持[4] - 通过产融结合分类施策,构建系统风险应对机制[5] - 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端装备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7]
产融协同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4-28 01:16
期货市场服务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大商所已上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12个能化期货和期权品种 覆盖塑化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2024年大商所能化期货市场运行稳定 成交规模与期现联动表现良好 [1] - 大商所正推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合约上市 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1] 塑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 塑化产业面临国际油价波动频繁、供需矛盾加剧、成本波动、供需错配、绿色转型等多重挑战 [1][2] - 产业链企业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愈发迫切 需通过期货工具对冲汇率波动及原料成本风险 [2] - 聚烯烃行业供给加速 企业需利用期货市场"动态平衡供需" 通过套保与基差点价优化库存 [2] 企业实践与创新应用 - 厦门国贸化工以金融衍生品为纽带 聚焦产业发展 共筑产业韧性 [2] - 企业探索"期货+期权+基差"组合风险管理策略 提升抗风险能力 [3] - 厦门象屿、厦门国贸等企业成为大商所产融基地和能化产品交割库 为区域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树立标杆 [3] 行业培训与市场培育 - 培训活动聚焦关税政策、塑化行业发展现状、期货工具应用与风险管理等热点问题 [2] - 大商所持续开展"DCE·产业行"、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等品牌活动 加强产业培育 [3] - 厦门作为塑化产业核心集聚区 通过期现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升级 保障区域经济稳定 [3]
《大象财经》证券版块重磅上线,解码财富新风向
搜狐财经· 2025-04-27 13:51
节目概述 - 河南卫视《大象财经》证券版块于4月27日正式上线 每周日晚22:22播出 聚焦证券市场动态 提供一站式投资决策参考平台 [2] - 节目以"专业 深度 陪伴"为核心理念 通过电视与新媒体双渠道联动 打造财经内容领域新标杆 [2] 节目内容与特色 - 设置四大环节: - 本周聚焦:剖析财经热点 解读市场逻辑与趋势 [6] - 股市周周看:回顾本周股市走势 展望下周市场动态 [6] - 股友问计:搭建交流平台 解答投资者困惑 增强互动 [11] - 采用"电视直播+新媒体实时互动"双轨制模式: - 电视端:每周日晚22:22播出 汇总一周市场核心脉络 [12] - 新媒体端:每日在抖音 视频号 快手等平台陪盘式直播 支持弹幕和评论区即时交流 [12] 平台资源与生态构建 - 依托河南卫视平台资源 联合顶尖财经机构 资深券商分析师和知名财经大V 构建多元投研生态圈 [4] - 以"全球视野 全球市场 全球资源"为主旨 把握财经热点 传播政策解读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14] - 全媒体平台涵盖多个子栏目 包括《消费新观察》《财经·象心力》《大象财经·论股》等 [16] 新媒体布局与云服务 - 新媒体端以短视频为核心 布局抖音 快手 小红书 B站等主流平台 结合图文平台形成内容矩阵 [16] - 同步上线大象财经云服务平台 包含《大象问财》《贝增》等小程序和APP 提供一站式财经服务 [16] - 云服务平台针对不动产运营 资产证券化 行业舆情分析等领域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16] 发展目标 - 立足河南 辐射全国 冲刺全国头部财经媒体 [18] - 打造"信息畅通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的现代财经服务新生态 推动财经媒体转型与产融结合 [18]
全球首单!浦银金租落地FPSO联合融资租赁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4-27 03:25
项目概况 - 浦银金租与荷兰SBM Offshore合作的首艘FPSO项目完成资金投放,是全球首例以FPSO为租赁标的物的联合融资租赁业务 [2] - 该项目是公司在海洋高端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体现其深耕"五大赛道"的战略成果,并为国际能源基础设施融资提供"浦发方案" [2] - FPSO是集油气处理、储存、装卸功能于一体的超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储油能力达百万桶级,可降低对海底管道的依赖 [2] 融资模式创新 - 传统FPSO融资依赖欧美银团贷款,单一项目规模通常超10亿美元 [2] - 公司创新采用联合租赁模式,联动三家同业租赁公司组建融资联合体,探索"租赁+产业"支持高端装备全球化的新路径 [2] - 通过整合境内外金融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跨境融资解决方案,并为行业赋能全球高端装备产业链分工探索新机制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以本项目为蓝本,进一步拓展海洋工程装备、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国际化业务 [3] - 目标是为全球能源产业链升级与中国装备"走出去"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综合金融服务 [3] 公司背景 - 浦银金租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于2012年5月11日,注册资本64.03亿元 [3] - 控股股东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他股东包括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 [3] -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运、航天、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领域,提供专业化金融租赁产品和服务 [3] 船舶租赁业务 - 公司是中国第七大船舶租赁公司,2018年以来在船舶领域累计投资400亿元人民币,涉及150多艘船舶 [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船舶107艘,包括36艘散货船、29艘集装箱船、17艘油船等,另有13艘在建 [4] - 公司为30多家中外船东提供服务 [4]
中油资本:4月24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4-25 01: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24日中油资本召开业绩说明会,就产融结合、行业前景、战略投资者引入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回应,展示公司发展战略、业务成果及应对策略 [1][2] 分组1:公司经营与战略 - 公司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一体协同、做特做优”方针,出台相关意见,成立协调组,对所属金融企业有产融结合考核要求 [2] - 谋划确立“11445”发展战略体系,以“产融结合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金融服务企业”为愿景,着力实施四大战略,履行四大平台功能,发展五大业务 [7] - 大力实施“防风险、增规模、调结构、稳息差”四个强基,制定工作要求、设置指标和措施,压实责任应对市场环境 [4] 分组2:行业前景与应对竞争 - 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公司和所属金融企业坚守产业金融定位,加强对科技创新等领域金融支持 [2] - 金融行业竞争充分,公司依托中国石油集团产业链等优势,走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道路,聚焦能源与化工产业链金融 [7] 分组3:业务发展与成果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10841.72亿元,比年初增长1.01%,营业总收入390.24亿元,同比增长0.08%,利润总额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有所下滑 [9] - 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493.6亿元,投放绿色租赁、绿色信托项目规模248.5亿元,2025年力争绿色信贷等规模达1000亿元 [8] - 所属金融企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如中油财务提供贷款、外汇交易服务等 [9] 分组4:其他业务相关 - 正在研究引入合适战略投资者,有进展将及时披露 [3] - 昆仑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依法合规开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5] - 制定市值管理办法,将市值考核指标纳入管理层年度业绩合同 [5] -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全年累计派息每10股1.17元,派息率31.80%,分红总额14.79亿元,后续综合考虑分红 [10] - 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贷款规模同比增长超10%,数字金融加速发展 [12] 分组5:盈利预测 - 多家机构对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进行预测,如东方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63.32亿,2027年70.61亿,目标价6.67元 [14]
招商局集团:全面迭代产品力,打造“棉袄式”现金流量表丨财面儿·年报洞见
财经网· 2025-04-24 03:07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一季度百城新建商品房量价同比略微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 多数城市环比数据上涨 [1] - 30个重点城市3月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涨20% 好于一手新房且多数城市环比上涨 [1] - 核心城市高品质住宅开盘热销 去化率明显提高 行业呈现企稳复苏趋势 [1] - 去年新房销售规模达9.6万亿 未来将稳定在8-10万亿规模 仍是巨大赛道 [1] 公司发展战略 - 全面提升产品迭代力 内容运营力及服务增值力 坚持"存量做优 增量优做"策略 [1] - 继续夯实基本盘 坚持"五精"战略 采用"首席设计师+产品经理"双轨制筑造模式 [1] - 践行"不失误 不失血 不失速 不失志"工作要求 坚持聚焦核心稳健进取投资策略 [2] - 深耕核心城市与核心板块 实行"以销定投"策略 确保现金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2] 资产运营与资本运作 - 持有物业业态涵盖集中商业 产业园区 办公楼和公寓 去年24个项目入市 [2] - 今年20多个项目近百万平米持有物业投入运营 打造REITs平台实现产融结合 [2] - 建立"投-建-管-退"全生命周期资源循环新模式 发挥"运营+REITs"协同能力 [2] - 针对不同业态匹配适宜资本负债结构 打造堡垒式资产负债表与棉袄式现金流量表 [3] 融资与资本结构 - 因应地产新模式打造地产融资新模式 保持行业领先资本结构与最优资金成本 [3] - 基于开发 资产运营及物业服务等业态特点 优化资本与负债结构配置 [3] - 通过降本增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维持资金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 [3]
顺丰又一物流REIT上市,募资33亿,聚焦物流产业园投资
南方都市报· 2025-04-22 08:22
上市概况 - 南方顺丰物流REIT于4月21日在深交所上市 交易代码180305 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13.53% [1] - 基金份额10亿份 发售价格3.29元/份 募集资金总额32.9亿元 [1] - 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倍数达381.58倍 反映公募REITs市场关注度高 [1] 资产组合 - 底层资产包括深圳 武汉 合肥三处物流项目 总建筑面积分别为7.42万平米 19.32万平米 21.81万平米 [2] - 2024年前三季度三项目营业收入分别为5826万元 5947万元 6336万元 资产总估值30.41亿元 账面总价值17.77亿元 [2] - 深圳项目出租率100% 武汉项目出租率93.8% 合肥项目近三年平均出租率超94% [3] 战略价值 - 形成深港两地REITs上市格局 打造双币种资本循环平台 [1][4] - 通过REITs盘活物流产业园资产 拓宽融资渠道 实现投资良性循环 [4] - 资产深度融入全球物流网络 支撑快递快运 冷链等高增长业务需求 [2] 行业特征 - 物流地产属重资产行业 前期投入大 回报周期长 [4] - 项目以国内业务为主 依托内需市场降低国际经贸波动影响 [3] - 主要租户为快递速运 航空货运企业 客户黏性强 租期长 收入稳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