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改革

搜索文档
中国电力报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
国家能源局· 2025-05-01 02:16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标志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系统性突破的重要一步 [2] - 《规则》有利于推动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统一,强化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衔接与协同,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全局最优" [2] 煤电转型与角色重塑 - 煤电正从"基荷主力"转向"调节先锋",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达14.5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2.8% [4] - 《规则》明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费用传导机制 [4] - 2021年至今,煤电机组平均调峰深度从40%提升至60%,部分机组可达70%~80%,市场化补偿机制推动煤电收入结构向"多元服务收益"优化 [4] - 煤电企业通过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获得合理市场化补偿,为灵活性改造注入动力 [5] 新能源消纳机制革新 - 新能源装机突破"拐点"后,消纳问题从"局部卡脖子"变为"系统必答题" [7] - 《规则》设立备用、爬坡等多元化市场品种,明确定义和费用计算方式,实现多时间尺度协同 [8] - 2024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6%,新型交易品种让火电、水电、储能等主体协同发力 [9]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830万千瓦,2024年新增装机4370万千瓦,其中独立储能占60% [9] 电力系统安全效能提升 - 《规则》推动各地分散的辅助服务市场向全国"一盘棋"整合,促进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2] - 通过跨市场资源优化,电力系统可在极端天气、负荷骤变等场景下快速调配资源,避免"一刀切"式拉闸限电 [13] - 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协同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建设的关键支撑 [1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落下“关键一子”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09:38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式出台,标志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 [2] - 该规则有利于推动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统一,强化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衔接与协同,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2] - 规则明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各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费用传导机制 [4] 煤电行业转型 - 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达14.56亿千瓦,规模首次超过火电,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2.8% [4] - 煤电正从"基荷主力"向"调节先锋"转变,2021年至今在地方试点市场中煤电机组平均调峰深度已从40%提升至60%,部分机组可达70%~80% [4] - 市场化补偿机制叠加容量电价、电量电价,推动煤电收入结构从"单一依赖发电"向"多元服务收益"优化 [4] - 煤电企业通过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可获得合理市场化补偿,为煤电灵活性改造注入动力 [5] 新能源消纳机制 - 2024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6%,辅助服务市场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消纳 [9] - 规则设立备用、爬坡等多元化市场品种,明确备用服务和爬坡服务的定义和费用计算方式 [8] - 规则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型主体纳入市场,形成"火电+水电+新能源+负荷侧"协同调节新格局 [9]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830万千瓦,2024年新增装机4370万千瓦,其中独立储能占新增装机的60% [10] 电力系统安全 - 规则推动各地分散的辅助服务市场向全国"一盘棋"整合,促进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2] - 通过跨市场资源优化,电力系统可在极端天气、负荷骤变等场景下快速调配资源,避免"一刀切"式拉闸限电 [13] - 规则推动系统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平衡"升级,实现行政手段向市场机制的过渡 [12] 市场机制创新 - 规则构建的市场化激励机制促使煤电调节能力释放发生"质变",通过"爬坡补偿""备用容量定价"等新增交易品种提升煤电参与系统调节的收益 [6] - 南方区域市场创新构建了覆盖出清、调度、结算的全链条解决方案,通过跨层级市场协同实现调节资源优化配置 [10] - 规则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搭建"四梁八柱",标志着我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迈出"从量到质"的关键一步 [12][13]
朗新集团(300682) - 300682朗新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1:48
参会信息 - 参与单位为中金公司等多家国内外券商及投资机构,参会人员 40 余人 [2]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9 日 15:00 - 18:00,地点在朗新科技产业园阶梯教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徐长军等多人 [2] 公司战略 - 2024 年剥离和重组电视机顶盒等非核心业务,未来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战略 [2] - 致力于成为 AI 驱动的领先科技能源企业,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开展能源运营与电力交易 [3] - 加速从业务驱动迈向 AI 驱动等多个转变,以 AI 技术创新驱动,深化 AI 在能源领域应用 [3] 2025 年一季度经营进展 整体业绩 - 收入 6.67 亿,同比持平,扣除影响后同比增长约 10% [3] - 毛利率 48%,同比明显提高,净利润 337 万,同比增长约 118% [3] 能源数智化业务 - 结合业务热点全面开展业务部署,收入和利润主要体现在下半年 [3] - 基于全国市场布局和完整产品,发挥 AI 技术优势,构建新业务成长曲线 [3] 能源互联网业务 - “新电途”平台充电设备覆盖量超 170 万,注册用户规模突破 2000 万 [3] - 光伏云平台新增接入超 10GW,累计连接光伏规模超 35GW,集中式电站代理交易有突破 [3] - 2025 年 Q1 电力交易业务规模超 7 亿度,同比翻倍以上增长 [3] 能源互联网平台和电力交易业务 - 电力市场提速带来平台化交易机遇,围绕场景、模型及数据打造电力 AI 交易核心竞争力 [4] - 积累海量电力用户和用电服务数据,可实现场景用电服务用户向平台电力交易用户转化 [4] - 已在 11 个省开展电力交易业务,预计下半年进入更快增长周期 [4] - 未来扩大电力用户连接规模,拓展新服务场景,提升场景服务规模和价值 [4] 新电途业务 现状 - 成为全国领先聚合充电平台,截至 2025 年 3 月底,注册用户数突破 2000 万,月访问量超 3 亿,充电桩设备超 170 万 [4] - 为运营商和车主提供多维服务,开拓生态合作领域,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体系 [4][5] 未来预期 - 扩大以私家车为主的用户规模与充电量,联合支付宝发力私家车充电场景 [5] - 扩大充电网络覆盖范围,提升城市运营渗透率 [5] - 开展充电保险等增值服务创新,实现数据价值变现,提升盈利能力 [5]
国能日新(301162):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把握电改机遇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平安证券· 2025-04-28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亮眼费用控制佳 加速布局分布式增量市场巩固传统业务根基 积极把握电力市场化改革机遇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维持对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 看好未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9][10]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计算机 公司网址为www.sprixin.com 大股东为雍正持股26.71% 实际控制人为雍正 总股本1亿股 流通A股6200万股 总市值63亿元 流通A股市值39亿元 每股净资产11.74元 资产负债率36.1% [9]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 同比增长40.14% 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增长34.58%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增长104.81% [2][9] - 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42.64% 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29%/7.26%/14.27% 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 - 5.76/-2.54/-6.18个百分点 [9] 公司业务布局 - 加速布局分布式增量市场 功率预测及控制类业务将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型客户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业务向分布式新能源场站客户推广产品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跟进电网管理规范更新完善产品并加强推广 [9] - 积极把握电力市场化改革机遇 电力交易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向多元化市场主体推广并迭代产品 储能应用方面研发产品适配三大场景并持续升级完善 [10] 盈利预测 - 维持对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 EPS分别为1.21/1.59/2.10元 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51.6/39.3/29.9倍 [10] 财务报表数据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1.9亿、13.54亿、16.57亿、20.46亿元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04亿、5.44亿、4.85亿、4.31亿元 资产总计分别为17.94亿、18.98亿、21.42亿、24.78亿元 [11] - 2024 - 2027年流动负债分别为4.51亿、4.99亿、6.6亿、8.79亿元 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49亿、1.3亿、1.13亿、0.98亿元 负债合计分别为6亿、6.29亿、7.73亿、9.76亿元 [11]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亿、7.2亿、9.49亿、12.61亿元 营业成本分别为1.87亿、2.49亿、3.3亿、4.4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95亿、1.21亿、1.58亿、2.08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6亿、1.17亿、1.56亿、1.8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89亿、0.02亿、0.01亿、0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06亿、 - 0.98亿、 - 0.76亿、 - 0.91亿元 [13] 主要财务比率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0.5%、31.0%、31.8%、32.9% 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8%、25.9%、31.1%、31.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1.1%、30.0%、31.1%、31.8% [12]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5.9%、65.4%、65.2%、65.1% 净利率分别为17.0%、16.9%、16.8%、16.7% ROE分别为8.1%、9.9%、11.9%、14.3% [12]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3.5%、33.1%、36.1%、39.4% 流动比率分别为2.6、2.7、2.5、2.3 速动比率分别为2.3、2.4、2.2、2.0 [12]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0.4、0.4、0.5 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1.5 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4、1.36、1.36、1.36 [12]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3、1.21、1.59、2.10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60、1.17、1.56、1.80元 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1.55、12.32、13.33、14.67元 [12] 估值比率 - 2024 - 2027年P/E分别为67.0、51.6、39.3、29.9倍 P/B分别为5.4、5.1、4.7、4.3倍 EV/EBITDA分别为37、30、25、20 [12]
电力天然气周报:山东明确机制电量电价方向,我国连续两个月从美国进口LNG数量为零
信达证券· 2025-04-27 03:23
山东明确机制电量电价方向,我国连续两个月从美国进口 LNG 数量为零 【】【】[Table_Industry] 公用事业—电力天然气周报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4 月 26 日 2 15666646523.tcy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周报 [Table_ReportType] 行业周报 [Table_StockAndRank] 公用事业 投资评级 看好 上次评级 看好 [左前明 Table_Author] 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邮 箱:zuoqianming@cindasc.com 李春驰 电力公用联席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207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23 邮 箱:lichunchi@cindasc.com 邢秦浩 电力公用分析师 化工行业: 执业编号:S1500524080001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邮 箱:xingqinhao@cindasc.com 唐婵玉 电力公用研究助理 邮 箱:tangchanyu@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国能日新(301162):业绩稳增 分布式并网和电力市场化双轮驱动
新浪财经· 2025-04-25 06: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 5亿元 同比增长20 50% 归母净利润9358 84万元 同比增长11 09% 扣非归母净利润8242 83万元 同比增长15 67% [1] - 分产品线看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3 09亿元 同比增长15 55% 其中功率预测设备收入7873 48万元 同比增长22 94% 功率预测服务费收入1 93亿元 同比增长20 37% 功率预测升级改造收入3783 17万元 同比下降13 05% 毛利率69 34% 较上年基本持平 [1] -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1 24亿元 同比增长28 01% 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收入5249 29万元 同比增长17 75% 创新产品收入3080 98万元 同比增长23 93% 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收入514 83万元 同比增长15 41% [1] 区域拓展 - 海外市场收入890 28万元 同比增长162 38% 已完成伊拉克 乍得 埃塞俄比亚 也门等多个微电网项目的落地 [2] 政策驱动 - 国家能源局明确分布式新能源"四可"管理要求 分布式光伏配置功率预测系统已有明确政策依据及技术规范 未来将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型客户 [2]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新能源将全面参与电力交易 提升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需求 [3] 技术创新 - 公司推出电力交易托管服务 通过"旷冥"新能源气象AI大模型等技术进行精准预测 提供全电量结算收益和电价保障服务 [3] 行业地位与展望 - 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服务规模连续多年行业首位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扩大 对高精度功率预测和并网智能控制产品的需求提升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 38 9 05 12 1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36 1 83 2 59亿元 [4]
A股突现调整,原因何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08:02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24日市场震荡分化,沪指涨0.03%,深成指跌0.58%,创业板指跌0.68% [1] - 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1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07亿元 [1] - 午后资金流出势头止住,大盘随之走平 [2] 板块表现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PEEK材料、电力、宠物经济、银行 [1]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次新股、软件开发、华为昇腾、算力 [1] - 银行板块表现突出,工、农、中三大行续创历史新高 [1] - 电力板块上涨,2025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7]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合计交易绿证达2.4亿个,超交易总量50% [7] 资金流向与ETF表现 - 银行ETF上涨1.11%,成交额3.30亿元,年初至今上涨4.38% [7] - 黄金ETF上涨1.09%,成交额99.471亿元,年初至今上涨27.90% [7] - 恒生医疗ETF上涨1.04%,成交额19.88亿元,年初至今上涨24.36% [7] - 红利低波ETF上涨0.90%,成交额3.75亿元,年初至今上涨0.18% [7] 行业分析与展望 - 电力行业在“碳中和”号召和电力市场化改革下,运营商内在价值将全面重估 [8] - 火电经营环境有望持续改善,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看好 [8] -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稳健,已有9家银行披露报告,不少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信贷投放保持稳健扩张 [8] - 银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有望在经济复苏中直接获益,建议关注大型国有银行和优质城商行 [8] 市场趋势与轮动 - 4月7日以来的修复行情呈现板块轮动规律:贸易摩擦加剧时市场侧重内需消费和避险,出现缓和信号时则修复出海链 [5] - 风格切换总体良性,全A平均股价在涨跌交替中渐渐补缺 [6] - 市场预期5月政策面转强,关注红利和消费板块 [10] - 在4月LPR保持不变状况下,降准成为市场期待的主要方向 [10] 后市展望 - 分析认为五一长假前市场处于获利避险区间,长假前夕多有避险交易出现 [9]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后续高层会议可能再度强调此观点 [9] - 太平洋证券预计市场将维持震荡,成交额不足以形成有效突破,行情更可能在节后展开,方向为消费、科技和红利三者轮动 [9] - 湘财证券建议5月关注红利相关板块(银行、保险、港口交运)和受益于国内消费政策的领域(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 [11]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七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金融界· 2025-04-14 04: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诚信国际公布评级报告,华能国际2025年度第七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肯定其优势同时关注电力市场化改革及财务杠杆水平高位对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影响 [1] 公司概况 - 华能国际1994年6月30日成立,由华能开发等多家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在北京市注册成立,先后于1994年、1998年和2001年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 [2] - 公司在国内外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燃煤、燃气发电厂、新能源发电项目及配套港口、航运、增量配电网等设施,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2] 公司业绩与规模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43.97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增至14,512.50万千瓦 [2] 评级情况 - 中诚信国际肯定公司电力资产优质、装机规模和上网电量极大、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盈利及获现水平持续向好及融资渠道畅通等优势 [1] - 中诚信国际关注到电力市场化改革及财务杠杆水平处于高位等因素对公司经营和整体信用状况造成的影响 [1]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六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金融界· 2025-04-10 03: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诚信国际公布评级报告,华能国际2025年度第六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肯定其优势同时关注电力市场化改革及财务杠杆水平高位对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影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华能国际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由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等多家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先后于1994年、1998年和2001年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 [2] - 公司在国内外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燃煤、燃气发电厂、新能源发电项目及配套港口、航运、增量配电网等设施,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2] 公司经营数据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43.97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增至14,512.50万千瓦 [2] 公司评级情况 - 中诚信国际肯定公司电力资产优质、装机规模和上网电量极大、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盈利及获现水平持续向好及融资渠道畅通等方面的优势 [1] - 中诚信国际关注到电力市场化改革及财务杠杆水平处于高位等因素对公司经营和整体信用状况造成的影响 [1]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差价结算稳定收益预期,开发运营策略主导竞争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07 09:45
核心观点 -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改革标志着电力市场化进入新阶段,未来新能源电站投资收益模型将告别"可测"时代,开发运营策略成为核心竞争力 [1] - 政策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稳定投资预期 [8] - 市场化改革将推动新能源投资进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时代,促进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业态发展 [14][17] - 新老划断政策可能引发年内新能源项目阶段性抢装潮,全年装机节奏或呈"N"形走势 [18] 背景分析 - 新能源上网电价演变路径:从固定电价→部分保障性收购+部分市场化竞价→完全市场化交易,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已突破50% [2] - 成本驱动:2024年陆风/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分别降至3.0元/W和2.9元/W,相较火电已具备强竞争力 [4][5] - 消纳压力:2024年风光新增装机突破350GW,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率回升,需市场化机制调节供需 [5][6] 政策解读 - 市场化机制:放宽现货市场限价(西北地区光伏现货申报价上限从脱硫煤基准价50%放松),缩短中长期交易周期 [8] - 保障机制:建立差价合约制度,2025年6月1日为存量/增量项目分界点 [8] - 存量项目:机制电量衔接原保障性收购政策,电价不超当地脱硫煤基准价 [11] - 增量项目:自行消纳电量免于竞价,电网消纳电量需参与机制电量竞价(比例上限<100%) [11][12] 行业影响 投资模式变革 - 现金流管理:需精细化测算资源禀赋、消纳条件、负荷匹配等10+项因子,中长期交易需提升发电功率预测精度 [14][15] - 降本路径:降低非技术成本(土地/接网/送出等)成为重点,设备端进一步降价空间有限 [16] - 增效手段:通过高效组件、大兆瓦风机、容配比优化等提升全生命周期发电量 [16] 新兴业态发展 - 储能政策:取消强制配储要求,转向市场化驱动,长期利好峰谷套利和辅助服务商业模式 [17] - 虚拟电厂: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加速其参与灵活性资源调配的商业模式成熟 [17] 装机节奏变化 - 抢装时点: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或现"430抢装",集中式项目或现"531抢装" [18] - 全年走势:装机量可能呈现"N"字形,抢装后或现短期低谷,年底风光基地项目集中并网 [18] 竞争要素 - 开发策略:风光储协同开发、优化现货交易策略、提升市场分析能力 [15][19] - 运营能力:智能控制匹配负荷、功率预测、中长期购电协议锁定价格 [19] - 成本控制:设备技术成本与非技术成本双降,系统优化投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