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

搜索文档
杨东、杜昌勇、赵枫发声,谈内需、红利等板块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4-28 10:3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贸易摩擦后续演化及新平衡有待观察 我国政府或将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提振消费 拉动内需措施 或给股市创造很多机会 [1] - 我国经济持续复苏进程中存在结构变化 提振消费方面预期会有较大力度刺激政策出台 地产也可能有进一步政策出台 [1] - 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宏观政策空间较大 杠杆率 货币宽松度 财政赤字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政策空间 这些使得国内宏观经济能稳定在一定水平 [1] 投资策略 - 宏观方面可保持较积极态度 尤其在市场已充分调整情况下 权益投资可稍积极 [1] - 关注内需主线 围绕如何提振内需 哪些方面将迎来政策发力等角度来寻找投资标的 [1] - 站在5-10年维度 我国正处在产能出清 优势企业逐步占据更大市场份额阶段 这个阶段过去后 优质公司ROE会得到明显提升 [1] - 国内企业全球竞争力还在增强 只要企业竞争力还在 给投资者创造回报能力不会改变 在合理估值下回报可以预期 [1] 行业机会 - 服务性消费占比较低 内需消费大概率是未来能够持续增长方向之一 [2] - 国内很多龙头企业已做海外布局多年 家电 工程机械 锂电池等行业龙头均在做海外布局 这些企业值得关注 [2] - 电力行业过去整条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在煤炭 但上游价格承压 下游电力行业利润增长 [2] - 长期来看 电力体制改革 新能源发展带来需求 同时凸显传统电力企业在稳定电力供给方面作用 [2] - 系列政策出台后 电力将恢复公用事业本质 逐渐可以看到业绩稳定和成长性 同时又有很高分红比例承诺 兼具分红和成长属性 [2]
宁泉杨东罕见发声:股票资产是当下比较好的选择,这两条主线值得关注……
聪明投资者· 2025-04-28 09:57
核心观点 - 股票投资是当前较好的资产选择[5] - 投资应聚焦高分红、经营稳固、商业模式简单的"良田"型资产[2][14] - 通过"种田式"投资策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14][17] - 关税贸易战和内需政策是未来两大投资主线[7][8] 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 - 当前股市投资收益预期优于存款、国债及银行理财[6] - 采用"以不变应万变"投资理念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6][17] - 市场动荡反而创造投资机会[18] - 投资需立足微观企业分析而非宏观预测[9][10] 资产配置调整 - 大幅减持转债因价格升高导致性价比下降[3] - 增持电力股、地产物管股、光伏股、化工龙头股[3] - 港股配置占相当比例[3] - 新进飞力达(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和美畅股份(光伏切割材料供应商)前十大流通股东[4] 行业布局方向 - 重点关注内需政策扶持领域[12] - 回避出口占比高尤其是低端过剩产能企业[13] - 持续持有电力、地产物管、光伏等板块[3][4] - 布局光伏产业链关键材料领域[4] 风险控制原则 - 坚守能力圈范围[19] - 注重安全边际,避免高估值标的[20] - 善用可转债等金融衍生工具[21] - 遵循"先立于不败而后求胜"理念[22] 产品业绩表现 - 宁泉稳有益产品2025年以来收益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该指数同期下跌4.13%)[3] - 2023年和2024年连续实现正收益[3] - 熊市保持绝对收益,震荡市捕捉结构机会的特性[2]
机构研究周报:政策平稳发力,A股优质公司仍被严重低估
Wind万得· 2025-04-27 22:24
核心观点 - 政策平稳发力,债市环境友好 [1][18] - A股市场中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仍被严重低估,长期投资机会显著 [1][6] -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财政、货币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3] - 港股科技、内需消费及高股息为中长期投资主线 [7] - 创新药、消费医疗及国产替代为医药行业核心方向 [12] - 汽车板块受益于政策刺激及出口预期改善,食品饮料板块受消费疲弱拖累 [14] - 黄金、铜铝等商品因"去美元化"及供需格局具备配置价值 [22] 焦点锐评 - 政治局会议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政策工具箱涵盖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传统及新兴部门 [3] - 政策聚焦见效快领域,包括服务消费、人工智能+、政府债券发行、地产城市更新 [3] - 二季度市场波动或维持高位,因全球经贸斗争背景 [3] 权益市场 - 沪深300风险溢价达6.5%(历史高位),中国资产韧性凸显,配置关注内需政策预期板块、科技成长及新型红利(电信、泛消费龙头) [5] - 2025年或为转折年,A股优质企业估值处于行业底部但增长势头良好 [6] - 港股短期需警惕贸易壁垒,中长期主线为科技成长、内需消费及高股息 [7] - 主要指数表现:恒生科技年内涨11.52%,纳斯达克跌9.98%,创业板指跌9.08% [9][10] 行业研究 - **医药**:创新药全球合作推进(ADC、多抗领域),医美、眼科需求复苏,家用医疗设备受益老龄化 [12] - **新能源/军工**:新能源产能受限推动价格回升,军工订单恢复预示行业触底 [13] - **汽车**:政策刺激(以旧换新、低空经济支持)及欧盟关税缓和推动板块涨4.87% [14][15] - **食品饮料**:酒类消费疲弱+进口成本压力导致板块表现不佳 [14] - **行业估值**:钢铁(80.98%分位)、计算机(92.86%分位)高估;公用事业(8.02%分位)、农林牧渔(5.01%分位)低估 [15][16] 宏观与固收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对债市影响可控,降息降准预期下债市环境友好 [18] - 短期降息概率低,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出台,因出口数据未显著下滑 [19] - 资金面宽松概率大,短端利率债确定性高,信用债关注中短久期 [20] 资产配置 - **权益**:红利+有色(铜铝)防御,成长(自主可控)+消费(政策提振)进攻 [22] - **债券**:利率债低位震荡,博弈扩内需与宽货币预期 [22] - **商品**:黄金受"去美元化"支撑,铜铝供需格局推动价格中枢上升 [22]
室外出游热度高——实体经济图谱 2025年第15期【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6 10:36
月度商品价格预测 - 黄金和铜价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中长期保持上行 [2] - 原油价格受伊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略有上行 但整体呈现区间震荡 [2][5] 内需 - 4月新房销量增速降幅扩大 二手房价升量减 [3][7] - 乘用车零售增速持平上月 批发有所回升 但轮胎企业因需求疲软调整生产计划导致半钢胎开工回落 [3][8] - 家电销售均价同比增速跌多涨少 本周家电价格多有上行 [3][8] - 商圈人流指数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客流上升 一线城市至海口航班均价转为上行 [3][8][9] - 电影市场表现持续位于历年同期低位 [3] 外需 - 4月韩国前20天出口增速回落 我国集装箱吞吐量等出口数量指标下行 [3][10][11] - 关税不确定性导致部分转口贸易带来抢出口需求 对外需形成一定支撑 [3] 生产 - 水泥价格续降 企业库容比续升 终端需求暂弱 水泥发运率继续回落 [4][16][17] - 石油沥青开工率继续上行 同比回正 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续升 水泥基建直供量超过去年农历同期水平 [4][13] - 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超过去年同期 传统基建恢复节奏有望加快 [4] - 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续降 当月同比有所下行 [4][17] 物价 - 受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大宗价格呈现区间震荡 [5][18] - 钢铁价格受行业限产预期催化有所反弹 但高炉开工率延续上行 [5][17] - 国内玻璃价格续升 钢铁价格转升 动力煤和水泥价格续降 [5][17] 后续关注 - PMI数据 美国一季度GDP 美国非农数据 [6]
美国4月综合PMI创新低,腾讯成为公募第一重仓股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4-24 18:04
商务部外资企业圆桌会 - 商务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80余家外资企业和在华外国商会代表参会,讨论美加征关税对在华外资企业的影响 [2] - 中国表示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产供链稳定畅通,推动解决外资企业问题诉求 [2] - 外资企业代表认为中国外资政策持续稳定可预期,愿继续对华投资并深化合作 [2] - 中国市场的开放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庞大市场和优化产业链的机会,企业选择中国市场是市场经济下的自发行为 [2] - 商务部此举旨在了解外资需求,稳定外资信心,但合作需建立在双赢基础上,此前沃尔玛要求中国供应商承担关税成本遭抵制 [3] 美国4月Markit PMI数据 - 美国4月Markit综合PMI初值51.2,创16个月新低,低于预期的52 [4] - 服务业PMI初值51.4,低于预期的52.6,服务出口下降幅度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 [4] - 制造业PMI初值50.7,高于预期的49,但就业指数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 [4] - 制造业小幅扩张因部分需求回流国内,但企业对前景不乐观,服务业景气度下滑与关税政策及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有关 [5] - 劳动力成本攀升及原材料关税加征导致制造业企业提高产品售价,可能进一步削弱居民支出信心 [6]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总额1.3万亿元,分20年、30年、50年期共21期,发行时间为4月至10月 [7] - 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7] -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7] - 发债时间前移且额度增加,旨在刺激内需补充火力,应对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偏低的问题 [7] - 超长期国债通过拉长债务期限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但需注意上市流通后的价格波动风险 [8]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删除8条全国性限制,放开8条全国性措施,删除17条地方性措施 [9] - 新清单纳入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业态,同时完善社会民生领域管理措施 [9] - "非禁即入"原则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全国统一准入标准有利于营造透明市场环境,尤其利好民营企业 [9] - 新业态发展不确定性高,市场监管需灵活调整,但企业仍面临隐形壁垒,需多方努力破除 [9] 上海一季度房地产数据 - 上海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增速连续六个月回升 [10] -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1%,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 [10] - 3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69万套,环比增75%,同比增45.36%,为2022年以来最高 [11] - 楼市回暖带动住房贷款规模回升,旧改政策发力推动开发投资增长,市场信心修复 [11] - 二手房热度推升新房置换需求,市场流动性增强,热度从核心区向次核心区扩散 [11] 民营银行定存利率调降 - 微众银行4月29日起调整存款利率,5年、3年、2年期均下调40BP至1.6%,1年期下调20BP至1.6% [12] - 4月以来19家民营银行中13家调降存款利率,主要针对中长期产品 [12] - 民营银行调降利率为应对净息差压力,提前准备未来降息,优化负债结构 [12] - 利率下行是长期趋势,或降低居民储蓄意愿,但在经济低增长期消费和投资态度仍谨慎 [13] 公募基金一季度持仓 - 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持仓市值693.84亿元,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分列二、三位 [14] - 基金前五十大重仓股中包括8只港股,如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 [14] - 腾讯从游戏公司转型科技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且持续回购,吸引公募配置 [14] - 公募重仓股变迁反映市场投资主题变化,但追高倾向明显 [15] A股市场表现 - 4月24日沪指涨0.03%至3297.29点,深成指跌0.58%,创指跌0.68%,两市成交额1.11万亿元 [16][17] - 银行股强势,电力股走强,PEEK材料概念股大涨,次新股、软件开发等板块下跌 [16][17] - 市场缺乏板块效应,科技方向延续性不强,银行板块表现保守 [17] - 市场呈现低成交量、低振幅、对消息脱敏特征,投资者态度谨慎 [17]
以需求增量撬动发展增量(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4-22 21:52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1]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较2023年全年增速提升1.1个百分点 [2] - 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8.3% 休闲娱乐业同比增长67.6% [3] - 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 [5] - 冰雪经济、低空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赏花经济等新消费亮点持续涌现 [2] 投资与产业发展 - 初创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增长20.0% [5] - 天津港保税区通过改造烂尾项目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园 实现存量资源盘活与有效投资扩张 [4] - 全国主要港口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0.6% [5] 外贸出口表现 - 一季度出口增长6.9% [4] - 国潮产品(青花瓷元素窗帘、非遗潮玩、书画陶瓷、草本美妆等)海外市场热销 [4] - 新中式服饰在巴黎等国际市场获得认可 [4] 政策与市场机制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七大行动 首要举措为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4] - 通过前端增收、中端提质、末端优化环境的三段式策略释放消费潜力 [4] - 14亿人口规模市场持续产生多元化需求 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格局 [3][5]
食品饮料周报:3月社零环比回暖,内需关注度提升-20250421
平安证券· 2025-04-21 0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社零环比回暖内需关注度提升,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带动需求恢复,白酒推荐需求坚挺的高端白酒、全国化持续推进的次高端白酒、主力产品位于扩容价格带的地产酒;大众品必选属性较强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零食和饮料板块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行业 - 本周白酒指数(中信)累计涨跌幅 -0.27%,涨跌幅前三为金徽酒(+1.29%)、泸州老窖(+1.25%)、五粮液(+0.11%),后三为舍得酒业(-3.38%)、迎驾贡酒(-4.86%)、岩石股份(-9.63%) [3][5] - 贵州茅台2024年白酒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5.9%,2025年目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6] - 五粮液3Q24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59亿元同比增长1.3%,规定2024 - 26年每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的70%且不低于200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6] - 泸州老窖3Q24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36亿元同比增长2.6%,国窖1573品牌基础深厚,腰部产品蓄力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6] - 山西汾酒3Q24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11.4%,归母净利29亿元同比增长10.4%,深化营销改革,加速渠道拓展,维持“推荐”评级 [6] - 古井贡酒3Q24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13.4%,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增长13.6%,省内市场基本盘扎实,省外市场持续开拓,维持“推荐”评级 [7] - 迎驾贡酒3Q24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增长2.9%,中高档酒收入占比提升,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维持“推荐”评级 [7] - 今世缘3Q24营收26.4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增长6.6%,柔雅、淡雅渠道持续铺设,V系列加强消费者培育,维持“推荐”评级 [7] - 洋河股份3Q24营收46亿元同比下滑44.8%,归母净利6.3亿元同比下滑73.0%,2024 - 26年度每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的70%且不低于70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7] 食品行业 - 本周食品指数(中信)累计涨跌幅 +1.47%,涨跌幅前三为安记食品(+50.00%)、桂发祥(+14.58%)、祖名股份(+12.00%),后三为莲花控股(-6.56%)、百合股份(-6.86%)、ST春天(-8.35%) [3][5] - 安井食品24Q1 - Q3营业收入110.77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减少6.65%,占据B端速冻食品高成长赛道,维持“推荐”评级 [8] - 东鹏饮料24Q1 - Q3营业收入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归母净利润27.07亿元同比增长63.53%,完善全国布局,加强渠道下沉,维持“推荐”评级 [8] - 海天味业酱油2024年营收137.58亿元同比增长8.87%,蚝油业务营收46.15亿元同比增长8.56%,调味品营收26.69亿元同比增长9.97%,其他业务收入增长16.75%至40.8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8] - 千味央厨Q1 - Q3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2.70%,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减少13.49%,大B端Q3承压,小B端Q3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8] - 燕京啤酒24Q1 - Q3营业收入128.46亿元同比增长3.47%,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增长34.73%,坚持高端化战略和全渠道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9] - 伊利股份24Q1 - Q3营业总收入890.39亿元同比下降8.59%,归母净利润108.68亿元同比增长15.87%,收入端有望改善,成本端奶价回落带来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9] - 绝味食品24Q1 - Q3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下降10.95%,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12.53%,主营业务持续恢复,维持“推荐”评级 [9] - 妙可蓝多24Q1 - Q3营业收入35.94亿元同比减少9.40%,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571.67%,推动业务结构优化,蒙牛奶酪业务并表,维持“推荐”评级 [9] 涨跌幅数据 - 本周食品饮料行业累计涨跌幅 +0.25%,涨幅TOP3为安记食品(+50.00%)、麦趣尔(+24.09%)、一鸣食品(+15.46%),跌幅TOP5为百合股份(-6.86%)、百润股份(-6.87%)、ST春天(-8.35%)、熊猫乳品(-9.06%)、岩石股份(-9.63%) [11][12] 公司公告与事件汇总 - 茅台酱香酒公司面向社会招募主题终端店在美团、饿了么和抖音平台的运营商 [16] - 金徽酒1Q25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2.3亿元同比增长5.8% [17] 酒类数据跟踪 - 截至2025年4月18日,茅台22年整箱批价2310元/瓶环比上周下滑60元,22年散装批价2210元/瓶环比上周下滑40元;五粮液京东价格980元/瓶环比上周持平;国窖1573京东价格930元/瓶环比上周持平 [20] - 2025年3月,我国白酒产量为37.80万千升同比下滑0.80%,啤酒产量为312.80万千升同比增长1.90%,软饮料产量1674.88万吨同比上涨1.70%,葡萄酒产量为0.90万千升同比下滑 -25.00% [22] 原材料数据跟踪 - 4月11日我国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为3.07元/公斤同比下降11.50%,环比持平;2025年3月进口大麦平均价为248美元/吨同比下跌9.3%,环比下降1.3%;4月棕榈油平均价格9348元/吨同比上涨12.7%,环比下降3.3%;大豆4月平均价格为3876元/吨同比下跌11.0%,环比上涨0.3%;玉米4月平均价格为2265元/吨同比下跌6.6%,环比上涨0.5% [29] - 截至2025年4月10日,我国浮法玻璃市场价为1317元/吨同比下滑23.9%;铝锭价格为20123元/吨同比下降1.2%;截至2025年4月17日,PET价格为5678元/吨同比下跌22.5% [30]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多家公司2023A - 2026E的EPS、PE数据及评级 [33]
出口数量指标下行——实体经济图谱 2025年第14期【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19 15:41
月度商品价格预测 - 黄金和铜价震荡上升 原油价格区间震荡 [1][6] 内需表现 - 4月新房销量增速降幅走扩 二手房销量增速回落 [2] - 3月70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各线城市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2] - 乘用车零售增速由升转降 批发有所回升 家电价格下行 [2] - 商圈人流指数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客流量双双转升 [2] - 电影票房位于历年同期低位 酒店入住率和可售房间均价双双下行且不及去年同期 [2] 外需状况 - 4月集装箱吞吐量和离港船只载重等出口数量指标有所下行 [3] - 美国计划对所有停靠在美的中国制造船舶根据所载货物量收取费用 分半年后和三年后两个阶段执行 [3] 生产情况 - 制造业用工量价双双季节性回升且同比超过去年同期 [5] - 螺纹钢产量增速转降 库存低位续降 价格继续下行 [5] - 水泥企业库容比升至历年同期高位 价格连续两周下降 [5] - 水泥基建直供量和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延续上行但仍不及去年同期 [5] 物价走势 - 美元指数回落推动大宗价格回升 [6] - 国内钢铁 动力煤 水泥价格续降 玻璃价格续升 [6] - OPEC+减产计划支撑原油价格上行 [6] 后续关注 - 工企利润数据 美国一季度GDP 政治局会议 [7][9]
出口数量指标下行——实体经济图谱 2025年第14期【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19 15:41
月度商品价格预测 - 黄金和铜价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原油价格维持区间震荡 [2] 内需表现 - 房地产销售走弱:4月新房销量增速降幅扩大 二手房销量增速回落 3月70城新房及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3] - 汽车消费分化:乘用车零售增速由升转降 批发增速回升 家电销售均价下行 [3] - 服务消费分化:商圈人流指数和上海迪士尼客流量回升 电影票房处于历年同期低位 酒店入住率和均价均不及去年同期 [3] 外需动态 - 出口数量下行:4月集装箱吞吐量和离港船只载重等指标下降 或受关税政策初步影响 [4] - 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费用:计划分两阶段对所有停靠美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按货物量收取费用 [4] 生产情况 - 制造业用工量价同比超过去年同期 反映"抢出口"趋势延续 [5] - 传统基建恢复缓慢:螺纹钢产量增速转降 水泥库容比升至同期高位 基建直供量和建筑资金到位率仍低于去年同期 [5] 物价走势 - 美元走弱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回升 黄金短期或回调但整体震荡上行 原油受OPEC+减产支撑 [6] - 国内钢铁/动力煤/水泥价格持续下降 玻璃价格连续上涨 [6] 后续关注点 -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美国一季度GDP 政治局会议 [8] 数据图表要点 - 房地产:19城二手房和42城新房销量同比增速 十大城市库销比 70城房价同比 [11][12] - 汽车消费:乘联会乘用车销量同比 [13] - 服务消费:商圈人流指数 电影票房收入 酒店均价 [14][15][16] - 外需:出口数量指数同比 美国三商库存及库存销售比 [18][19] - 生产:PTA工厂负荷率 石油沥青开工率 钢材产量增速 水泥库容比 [20][22][23][26] - 大宗商品:水泥/钢铁价格变动 CRB指数与美元指数 期货期权净多头 [29][30][31]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开门红”超预期——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一季度及3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16 13:13
一、总览:供需两旺 -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4%,持平去年四季度,高于市场预期中枢(5.2%)[1] - 经济呈现三大特征:产需同步向好、节奏前稳后高、商品价格修复滞后[1] - 外需增速高于生产和内需,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6.9%[1] - 内需提振政策效果延续,社零和投资分别增长4.6%、4.2%,基建(11.5%)和制造业投资(9.1%)保持高增,房地产投资(-9.9%)拖累减弱[1] - 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为2022年以来次高值[1] 二、供给:需求提振 - 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大幅高于市场预期(5.8%),增速较1-2月提升1.8pct[9] - 工业生产提速受三因素支撑:"两重""两新"政策拉动、外需韧性及"抢出口"效应、高技术及高端智能产业带动[9] - 高技术产业(10.7%)和装备制造业生产加快,汽车(11.5%)、电气机械(13%)、计算机通信电子(13.1%)等行业增长显著[9] - 3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较1-2月上行0.7pct,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业增长较快[9] 三、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支撑 - 3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2%,基建投资(11.5%)增速抬升1.5pct,制造业投资(9.2%)维持高增,地产投资(-9.9%)拖累加剧[10] - 房地产销售端改善,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降幅分别收窄4.2pct和1pct,但投资端同比增速下行0.2pct至-10%[10] - 基建投资增速提升受财政发力靠前和地方化债推进支撑,电热燃水、交运仓邮、水环公共三大行业投资增速均有提升[13] - 制造业投资中,上游有色金属和中游计算机电子设备、金属制品、运输设备等行业增长加快[16] 四、消费:大幅加速 - 3月社零增速上行1.9pct至5.9%,大幅高于市场预期(4.4%),商品消费增速(5.9%)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18] - 耐用品消费显著改善,家电、家具、汽车、通讯器材类增速大幅上行[18] - 服务消费同步改善,餐饮消费增速上行1.3pct至5.6%,文体娱乐办公用品消费增长近三成[18] 五、前瞻:面临考验 - 二季度外需支撑或显著减退,内需稳固是关键,单季GDP实际增速或小幅回落[22] - 供给强于需求的格局或持续深化,压制商品价格修复[22] - 一季度经济超预期运行为政策加力提供腾挪空间,以应对关税冲击[22] 附录:中国经济数据表 - 实际GDP当季同比增速5.4%,名义GDP同比增速4.6%[23] - 3月社零增速5.9%,商品消费增速5.9%,餐饮服务消费增速5.6%[23] - 1-3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1.5%,制造业投资9.1%,房地产投资-9.9%[23] -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技术产业增长10.7%,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