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关键 巩固消费增长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6-26 22:0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5月单月达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消费市场向好态势稳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成为扩大内需和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1] 消费结构升级与新亮点 - 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速,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数字消费、国货"潮品"、入境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五大品类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绿色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绿色小家电)表现亮眼 [2] - 节假日服务消费增长显著,沉浸式体验模式受追捧,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推动外国游客消费意愿提升 [2] 政策支持与消费潜力释放 - 政府聚焦增强消费能力,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3] - 推动消费条件改善,包括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新能源汽车消费巩固、县域商业设施补短板等 [4] - 创新消费场景,利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银发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4] - 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建设外国游客友好型服务及信用体系 [5] 行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升级加速,绿色智能产品需求推动相关企业技术迭代 [2] - 零售业向多元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成为增长点 [4] - 服务业扩容提质,跨界融合(如研学游、健康运动)成为新增长极 [2][4]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共赴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开展低碳节能宣传
中国食品网· 2025-06-26 02:30
全国节能宣传周与低碳日活动 -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时间为6月23日至29日,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强调绿色低碳理念的推广 [1]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联合12个单位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标语、发放资料等方式普及节能降碳知识,推动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 [1] - 活动覆盖新市区鑫福源广场,重点宣传节能技能与降碳科普知识,强化公众参与度 [1] 市场监管与能效检查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对列入国家能效、水效标识目录的产品(如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开展执法检查,核查标识合规性与真实性 [1] - 检查范围涵盖家用电器(电冰箱、燃气灶具)和卫浴产品(坐便器、净水机),确保标注规范与备案信息一致 [1] - 质量计量部门将持续常态化检查用水用能产品,督促销售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引导绿色消费 [2] 绿色低碳实践与宣传 - 党员志愿者深入商铺、商超发放《节能降碳常识手册》,推动商户践行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一次性产品、节约用电) [2] - 通过现场答疑等形式倡导具体减排行动(少开车、光盘行动),强调微小行为的累积减排效果 [2] - 市场监管局号召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合力,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共同建设美丽乌苏 [2]
都市车界|央行等六部门出台金融促消费新政 助力汽车消费扩容升级
齐鲁晚报· 2025-06-25 06:40
政策核心内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汽车消费市场,提出"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合理确定贷款比例与利率"等举措 [1] - 政策从信贷支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优化三个维度发力,包括降低贷款门槛、减免提前结清违约金、支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强化新能源汽车金融支持 [2] 行业影响 - 政策将推动车企加大新能源车型研发投入,某头部自主品牌计划下半年推出3款新能源置换专享车型,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零利率+置换补贴"组合政策 [3] - 政策实施后消费者购车成本下降,以15万元旧车置换为例可节省数千元费用,汽车贷款渗透率有望从45%提升至50%以上,二手车交易量或增长15%-20% [3] - 金融支持将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系统、充电桩建设等关键领域获得更多信贷资源 [4] 市场发展 - 多地已启动汽车以旧换新试点,叠加中央财政3000亿元专项补贴,形成政策组合拳 [4] - 金融机构需创新"以旧换新分期"等专属产品,与车企促销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同时可推出低息农用车辆贷款释放下沉市场消费力 [4] - 政策推动行业从"政策刺激"转向"机制优化",形成车企创新提速、消费者获得感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良性循环 [4]
“数”说绿色低碳风劲吹 多领域逐“绿”向“新”释放经济发展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6-25 04:06
家电行业绿色消费升级 - 一级能效家电成为消费新趋势,价格门槛因国补和以旧换新政策降低[2] - 头部家电企业采用轻量化+低能耗设计,70%-80%冰箱材料为可循环材料[2] - 2025年前5个月某回收企业拆解废旧家电超46万台,智能产线升级应对需求增长[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2025年销售额达1.1万亿元[4] 新能源汽车县域市场发展 - 浙江长兴新能源车型选择日益丰富,四川绵阳充电枢纽可容纳82辆车[6] - 成青路充电站日均服务量同比增长100%,日均货车通行超2万辆[8] - 县域市场通过"百县千站万桩"工程完善充电配套[5] 闲置交易市场扩容 - 二手平台热门机型售价为新品的四到六折,回收订单同比增长40%[10][14] - 某平台质检中心日处理量达1.7万件,2025年5月二手交易订单同比增43%[12][14] - 闲置交易累计减排相当于燃油车291亿公里碳排放[14] 清洁能源装机加速 - 新疆哈密清洁能源基地装机占比71.8%,年增绿电360亿度减碳1600万吨[16] - 我国光伏总装机突破10.8亿千瓦占全球近50%,前5个月新增装机同比增57%[21][23] - 2024-2025年哈密计划新增并网136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17] 特高压与新能源消纳 - 60%以上特高压工程连接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当前接入新能源超13亿千瓦[30] - 内蒙古2025年目标消纳新能源电量2000亿千瓦时占用电量35%[30] - 国家规划2027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28][31]
六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快讯· 2025-06-24 09:2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并扩大消费需求 [1] 新型消费领域支持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1] - 加强金融创新以支持体验消费 智能消费 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发展 [1] 金融机构合作与产品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 -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并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1] 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 - 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 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1] - 要求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 [1] - 在风险可控 权责明确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期限和利率以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1]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政策引领增效,全民“节”尽所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07:14
政策引领与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地方政府启动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主题为"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 覆盖生产、消费、出行全链条 [1] - 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2/3 碳排放量占比70% 为重点节能降碳领域 [3] - 国家电网牵头腾讯、蚂蚁等8家数字化企业发布联合宣言 推动数据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发改委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包括落实节能目标、推动重点领域转型、加强用能单位管理等 [2] 企业行动与技术创新 - 石油化工、电力等10家企业发布节能降碳承诺 多家电商平台及生产企业开启绿色让利活动 [1] - 京东、淘天集团等电商平台联合方太、格力、海尔等品牌企业启动"节能低碳产品消费季" 提供高能效产品补贴 [4] - 海信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能效 将能效优势作为核心卖点 结合国家补贴政策推动市场普及 [5] 消费与出行领域绿色转型 - 能效标识制度实施20年 覆盖45类产品、400万个型号 促进绿色消费理念普及 [4] - 发改委等部门启动2025年能效"领跑者"遴选 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4] - 3家共享单车企业联合启动"共享单车骑行费用减免月" 山东省发起全民节能行动号召社会参与 [6]
全球首个千吨级离子液体纺丝项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24 04:17
项目投产与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千吨级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在新乡化纤白鹭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正式投产,年产1000吨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首赛尔)[1] - 项目采用张锁江院士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全流程工艺,实现全流程废水、废气、固废零排放,溶剂回收率高达99%以上[1] - 研发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关,解决了离子液体设计制备、纤维素溶解机理及纺丝工艺等系列科技难题,形成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及绿色纺丝新技术[1]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离子液体绿色纺丝技术彻底摆脱传统黏胶法对强酸强碱的依赖以及废气、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困扰[2] - 该技术突破百年来化学纺长丝窠臼,首次实现千吨级产业化,是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重大跃迁[2] - 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规模化生产,代替传统黏胶法,从源头控制污染[2] 未来发展 - 万吨级生产线正在规划中[2]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希望公司不断提升新型绿色纤维的生产、研发和应用水平,早日实现万吨级大规模生产和市场应用[2]
全国首单乘用车再制造发动机进口业务落地天津
行业动态 - 全国首单乘用车再制造发动机进口业务在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完成通关 标志着该领域业务正式落地[1] - 再制造产品是指将原产品完全拆解后 通过专门工艺修复加工 恢复或超过原产品性能的再生成品[1] - 再制造产品价格较同等新品具有优势 且质量、安全和环保性能均符合国内技术标准[1] -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市场需求巨大 可降低维修成本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1] - 此前我国对进口再制造产品按"旧品"监管 部分产品被禁止或限制进口[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2024年6月批复同意天津市报送的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实施方案 为全国首个地方试点方案[2] - 该方案是国务院《若干措施》发布后首个落地的地方实施方案 支持试点地区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2] - 天津海关制定了首个试点进口再制造产品检验监管方案 通过关政企三方协作保障业务顺利落地[2] 企业行动 - 油滴(天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进口的4台再制造发动机将用于车辆售后维修服务[1] - 天津海关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合规申报 设置专人专岗落实监管要求 保障首票业务顺利通关[2]
2025年有哪些行业保持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6-21 15:34
可选消费行业 - 细分领域包括旅游、餐饮、潮玩、运动健康、医美、宠物、黄金珠宝等,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收入增长,未来收入与利润空间较大 [2] - 可选消费行业在MSCI中国行业中的增长率表现突出,2Q24增长24%,3Q24增长30%,4Q24增长20%,1Q25增长22%,2026E增长108% [3] - 政策支持推动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在线零售额增长7.3%,占总消费的22.3% [3] 医疗健康行业 - 创新药、高值耗材及医疗设备细分板块持续受到政策支持,国家推动创新药加速入院放量,商业保险发展促进优质标的估值提升 [4] - 智能养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21万亿元,智能养老机器人满足健康监测、医疗保健等需求 [4] - 医疗健康行业在MSCI中国行业中的增长率表现波动,2Q24下降21%,3Q24增长29%,4Q24增长30%,1Q25增长307%,2025E增长188% [3] 高端和先进制造业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新兴消费和服务消费被列为中长期增长驱动力 [6] 信息技术与通信行业 - 光器件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13亿美元,数据中心和传输网市场增速分别为13.07%和15.89% [7] - 通讯器材行业2025年增长率最高(25.4%),家电、家具等行业增速也较高 [9] - 信息技术行业在MSCI中国行业中的增长率表现波动,1Q24下降42%,4Q24下降14%,1Q25增长13%,2025E增长24%,3Q25E增长80% [3] 在线游戏与数字娱乐 - 2025年在线游戏市场维持约5%增长,腾讯、网易等公司凭借新游和海外收入增长,预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和7% [10] - 全球游戏市场2025年增长10.7%,中国游戏出口增长显著 [13] 环保与绿色产业 - 环保装备制造业从传统污染物处理转向低碳、循环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立自主产业链 [14] - 健康医疗、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增长潜力大 [14]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 - 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757亿美元,受益于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 [15] - 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场景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专业服务行业增速仅次于消费者 [17] 体育与文化消费 - 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2025年超5万亿元,体育用品行业同比增长14% [18] - OTT视频等文化娱乐行业在2025年保持增长趋势 [20] 养老与健康服务 - 智能养老机器人覆盖老年人健康监测、情感护理等需求,部分城市已提供购买补贴 [21] - 电动牙刷和漱口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3.80%和39.10% [22] 制造业与基础设施 - 装备制造业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内需增长 [23] - 能源需求增加推动电力生产增长10.2%,数据中心扩展提升电力需求 [24]
上海消费新亮点⑧|260亿消费从何而来?“以旧换新”精准落地背后的“上海合力”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26
政策与市场表现 - 上海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保持稳定,采用"国补+市补+企补"三级补贴与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模式,订单量突破1100万笔,销售额超260亿元 [1] - "618"大促带动家电家居订单环比激增100%,空调、厨卫、电视品类销售同比增幅超60%,手机电脑等3C新品换新带动销售同比增长128% [3] - 红星美凯龙"以旧换新"全国累计销售额56.9亿元,其中上海区域贡献9.1亿元,订单数11.2万单 [3] 消费趋势与产品表现 - "科技潮电"成为新宠:空气机销售同比增长263%,嵌入式微蒸烤一体机增长226%,智能护理机增长185% [3] - 智能懒人家电受年轻用户热捧,扫地机器人、洗地机、洗碗机销售同比增长165%,95后、00后消费者占比超70% [3] - 智能化、套系化家电增长超100%,一级、二级能效家电产品增长超90%,清洁类、净水类产品增速较快 [7] 企业策略与政策执行 - 苏宁易购推出"旧机折价+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多重优惠套餐,红星美凯龙采用"政企双补贴"模式,折上折力度最高达40% [3][4] - 上海创新资金预拨机制,按企业垫资额80%比例预拨资金,第一批预拨9.68亿元至965家企业,第二批拟预拨10.13亿元 [10] - 企业需注重技术创新、场景化营销及极致服务体验,深入研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行为以创造合适产品 [11]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 消费者算"经济账"、"安全账"、"舒心账",政府补贴叠加商家优惠可节省数千元,新家电省电且安全性能提升 [7] - 嵌入式厨电如蒸烤一体机、大容量洗碗机受青睐,满足品质生活需求 [7] - 政策成功培育绿色消费习惯,驱动行业高端化转型,加速低碳理念普及 [7] 专家观点与政策设计 - 政策设计通过消费刺激与绿色转型双重杠杆,构建"淘汰旧产能、释放消费潜力、培育绿色产业"闭环 [7] - 未来可考虑补贴标准梯度化设计,动态调节资金分配,建立监管与激励闭环管理 [10] - 补贴是"临门一脚",产品需满足健康、功能、便利等诉求才能打动消费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