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

搜索文档
首场直播销售额超50万!肥娟夫妇回应直播带货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4-27 07:41
直播带货表现 - 肥娟夫妇首场直播带货时长为5小时 销量1万-2.5万件 销售额50万-75万元[1] - 公司表示未签署具体合同 抽成比例较低 强调卖货首要考虑非金钱收益[3] - 公司回应外界质疑 称将坚持真实展示工厂和推荐自用好物的带货方式[3] 商业策略调整 - 公司已撤掉直播间板凳广告位 表示有违初衷 暂时不会进行带货和接广告[3] - 公司3个月前曾拒绝6位数广告合作 因担心引发粉丝冲动消费 但透露后续会有商业行为[5] - 公司创始人表示曾尝试电商带货改善鞋店经营 但效果不佳[7] 创始人背景与经营理念 - 创始人林景欢曾为超市装卸工 邱智娟为鞋店销售员 强调普通人身份[5] - 公司最初设想的日营业额目标仅为几百元 目前火爆程度超出预期[7] - 创始人表示更倾向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 希望专注经营家乡小店[7]
TikTok电商拟2025年中期开通日本站
日经中文网· 2025-04-27 03:19
TikTok电商业务扩张 - 公司计划2025年中期在日本推出电商服务"TikTokShop",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销售商品[2][4] - 由于美国业务面临出售压力,公司加速在日韩等市场的业务拓展以分散风险[2][5] - 服务模式复制中国版抖音的成功经验,利用直播作为核心销售工具[4] 商业变现策略 - 电商业务将通过收取交易手续费创造收入,补充广告以外的盈利来源[4] - 全球超10亿用户基数将成为电商业务发展的流量支撑[4] - 2024年美国市场APP下载量达5200万次,显示强大用户获取能力[5] 行业竞争格局 - 日本电商市场迎来中国平台集中进入:拼多多旗下Temu 2023年入局,阿里2024年推出跨境电商APP"TAO"[5] - SHEIN通过中国供应链优势在日本快速渗透[5] - 字节跳动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要求其剥离业务或停止服务[5] 市场背景 - 特朗普政府正筛选潜在买家,包括投资基金联盟和亚马逊等巨头[5] - 抖音在中国市场的电商增长验证了"短视频+直播"商业模式的可行性[4] - 公司需应对不同市场监管要求,业务拓展存在政策不确定性[2][5]
当演员不如洗碗工?TVB七年连亏35亿港元,大批头部艺人离巢 | BUG
新浪财经· 2025-04-21 00:37
TVB核心危机与行业现状 - 公司深陷艺人流失、业绩下滑与转型困局的多重危机,香港影视行业整体萎缩[3][4] - 2024年营收仅33.23亿港元,较2014年峰值57.73亿港元缩水超40%,连续7年累计亏损34.84亿港元[4][9] - 头部艺人加速离巢,过去5年至少7位"视帝/视后"出走,导致核心人才断层[7] 艺人管理问题与收入矛盾 - 老牌演员公开控诉收入微薄,包薪制下艺人议价权薄弱,部分基层演员转行摆摊或开网约车[5] - 内部派系斗争被形容为"山头文化严重",管理层回应称需接受行业现实[5] - 采用"部头合约"留人效果有限,子公司邵氏合作模式亦未能阻止人才外流[7] 财务表现与成本削减 - 广告收入从2014年39.98亿港元峰值持续下滑至2020年10.76亿港元,2024年市场份额回升至83%但市场规模萎缩[11] - 2023-2024年总营运成本累计减少10.23亿港元,合约艺人及职员数量两年下降约30%(从3496人减至2982人)[11] - 2024年EBITDA转正至2.95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39%,市值不足15亿港元[11][12] 电商转型与直播业务困境 - 2021年耗资2亿港元收购士多集团,2022年电商收入同比增262%至8.6亿港元,但2024年收入暴跌74%至1.27亿港元并亏损3364万港元[14] - 内地直播首秀GMV达2350万元,2023年总GMV超5.7亿元,但2024年未披露数据且流量锐减至单场4-30万人次[14][22] - 合并电商平台导致9400万港元资产撇销,包括8500万港元商誉减值[14] 行业结构性挑战 - 数字媒体冲击下传统电视广告价值持续稀释,香港零售环境恶化加剧转型难度[11][14] - 直播带货市场饱和,缺乏供应链优势与稳定主播团队导致TVB难以维持竞争力[22] - 合拍剧成为2024年内地收入主要增长点,但未扭转整体业务颓势[14]
停播180天的“三只羊”:9672万罚款+赔偿,1200万粉丝已掉光
36氪· 2025-03-25 11:21
公司财务与处罚情况 - 公司因"月饼门"事件被处以6894.95万元罚没款及2777.85万元累计赔付 总金额达9672万元 [3] - 2023年公司主播疯狂小杨哥实现32.123亿元年度净收入 位列行业榜首 [4] - 半年停播导致公司净收入损失可能超过16亿元 主要因下半年包含618、双11等关键销售节点 [5] 粉丝与运营数据变化 - 主播疯狂小杨哥粉丝量从2024年9月的1.2亿降至2025年3月的1.077亿 半年掉粉超1200万 [4] - 自营电商品牌"小杨臻选"在2023年推出后半年销量突破1000万单 但于2024年5月因事件影响停更 [9] - 公司纳税额超4.5亿元 创造超万个就业岗位 曾获"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等数十项政企荣誉 [11] 整改与复播进展 - 经合肥市监管部门综合评估 公司整改符合要求 于2025年3月23日正式获准恢复经营 [3] - 公司承诺将合作品牌压减80% 提升自营品占比 设立多层审核机制并开设专门售后账号 [12] - 2025年2月6日通过"小杨臻选"账号试水复播 未出镜情况下直播间观看人数超1000人 [7][9] 行业影响与战略调整 - 事件成为直播带货行业史无前例的典型案例 显示头部MCN机构面临严格的公众监督 [3][5] - 公司复播策略包括高价值抽奖(不低于500元/件)、20%比例的大牌补贴商品及审慎宣传用语 [12] - 官方媒体背书与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被视为影响复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12]
刘畊宏“分手”,小杨哥复出?谁能在抖音长红
36氪· 2025-03-25 10:25
刘畊宏"分手",小杨哥复出?谁能在抖音长红 前不久,#刘畊宏较巅峰时期掉粉854万 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随之又爆出#无忧传媒称与刘畊宏变为商务合作 等相关新闻,前后联系让不少网友猜测其账 号快速掉粉的缘由就是此次"分手"。 对此,刘畊宏个人微博账号发表澄清声明,表示"报道不实,这三年多我应该已经掉了1189.6万的粉丝吧!",并贴出两个时期抖音账号主页的截图,隐晦 解释了掉粉与合作到期没有太大关联。 而被"困"在2022年的或许也不止@刘畊宏。回顾2022年,那时抖音正处于高速扩张的阶段,无论是直播间还是短视频领域都在迅速发展,尤其是直播间, 在大量创作者的"奔赴"下,几乎每个月有一个"现象级"账号的诞生。 时过境迁,两年过去,曾经的"流量宠儿"们,在抖音的迭代与升级中,走向了何方? 刘畊宏一"穿"成名,健身三年变现几何? 2022年4月,#刘畊宏穿羽绒服直播健身 的热搜将他的直播间推到大众眼前。广为流传的片段中,在直播间带操的他原本穿着常规的健身背心,但因身材 过好,被官方判定为"衣着不当",为了"过审"他不得不穿上羽绒服继续直播,看上去命苦又好笑。 图源:@刘畊宏 微博截图 其实早在解约事件发酵前,刘畊宏 ...
刘畊宏出走背后:无忧传媒“造星帝国”崩塌?| BUG
新浪财经· 2025-03-13 00:55
刘畊宏与无忧传媒解约事件 - 刘畊宏宣布与无忧传媒解约并转签周杰伦关联公司"天赋星球" 标志着持续三年的顶流合作终结 [1] - 解约背后反映头部主播与MCN机构的动态博弈 无忧传媒面临头部流失和"十万主播帝国"质疑 [1] - 飞瓜数据显示刘畊宏抖音粉丝从巅峰7000万跌至6130万 直播场均观看量缩水至100万-200万 带货账号销售额仅为2年前1/10 [4] MCN与明星合作模式 - 明星签约MCN通常获得高额基础费用 头部明星分成比例可达80%-90% 但MCN需承担投流和设备等成本 [5] - 无忧传媒曾通过"先内容后变现"策略成功孵化刘畊宏 推迟商业化以维持专业形象 [4] - 合作模式动态调整 刘畊宏解约或与利益分配未达成一致有关 [5] 无忧传媒运营问题 - 公司采用"金字塔式"管理模式 资源过度倾斜头部主播 中腰部难以获得扶持 [8] - 官网称签约主播超10万人 但抖音平台仅显示875人 粉丝总量11.68亿 千万级达人20余人 [7] - 头部持续流失 李小鹏、刘建宏等明星账号已移除MCN标志 [7] - 艺人管理混乱 张大大暴力冲突事件暴露内部管理缺陷 [10] 直播带货转型挑战 - 秀场直播受监管限制 公司计划减少抖音娱乐直播 转向视频号和TikTok [12] - 2月带货数据显示 无忧传媒仅6名主播销售额达千万级 广东夫妇、多余和毛毛姐破亿 但成功率低于遥望科技(后者52人签约达同等量级) [13][14][15] - 明星带货表现不稳定 明道618直播收取300万费用仅达成20万销售额 引发品牌方纠纷 [15]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直播行业生态变化 用户对内容创新和商品性价比要求提升 "造星"模式显疲态 [16] - 无忧传媒需在10万主播基数中孵化新现象级IP以维持竞争力 [16]
刘畊宏走了,无忧“十万主播帝国”还稳吗?
虎嗅APP· 2025-03-08 03:46
刘畊宏与无忧传媒解约事件 - 刘畊宏官宣与无忧传媒结束三年合作,转签周杰伦关联MCN天赋星球,双方转为商务合作关系 [2][8][9] - 解约前刘畊宏抖音主号由无忧运营专注跳操内容,带货小号由天赋星球运营,形成内容与商业平行运作模式 [6] - 巅峰期刘畊宏单场直播观看超5200万,10天内打赏收入从2.6万元飙升至24万元 [3][4] - 当前刘畊宏直播场观均值降至168.5万,较峰值下降显著,商业价值缩水导致合作终止 [6][7] 无忧传媒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采用金字塔式主播管理体系,头部主播获更多资源扶持,超头部主播签约含高额基础费用+团队支持 [6] - 官网显示签约主播超10万人,但电商达人仅4人置顶,娱乐转型带货成功率低 [11][12] - 典型带货主播"小熊出没"年GMV约100-250万,"胖胖小鱼妈妈"仅7.5-10万,处于行业腰部水平 [12] - 秀场直播分润比例可达50%,但依赖主播个人魅力与打赏经济,监管趋严后收入锐减 [5][17] 行业转型困境 - 娱乐主播转型带货存在专业壁垒:需掌握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及场控能力,多数难以适应 [11][13] - 秀场直播用户规模2亿远低于电商直播5.97亿,监管新规取消打赏榜单后收入普遍下滑 [16][17] - 头部MCN如辛选/谦寻强在供应链与品牌议价能力,无忧传媒以批量孵化网红见长但电商基因不足 [12] - 二八效应加剧行业分化,收益向超头部集中,中小主播依赖"榜一大哥"易触及监管红线 [18][20] 典型案例比较 - 刘畊宏通过"羽绒服跳操"等事件营销破圈,疫情期间精准抓住居家健身需求实现现象级增长 [3] - 网红"一栗小莎子"千万粉丝但带货表现乏力,显示内容创作与销售能力不匹配 [12] - 广东夫妇/多余和毛毛姐属少数成功转型案例,证明"秀而优则卖货"的可行性但难以复制 [2][11]
“初代捞女网红”赚爆1亿,全网破防了!
商业洞察· 2024-10-30 08:33
韦雪直播带货业绩分析 - 韦雪10月份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亿元 [5] - 每场直播时长4小时 按20%佣金率计算每分钟收入2万元 [9] - 抖音平台推荐流量占比超80% 成为核心流量来源 [9] 个人IP与流量运营策略 - 利用"初代捞女网红"争议性人设制造话题热度 [6][17] - 通过富豪圈层绯闻(如秦奋9亿抚养费传闻)维持话题性 [12][14] - 抖音粉丝突破400万 直播间融合脱口秀形式增强粘性 [22][26] 内容变现模式创新 - 拓展恋爱导师赛道 传授"独立自信"的恋爱方法论 [27][29] - 联动前夫/前任账号进行流量互导 形成商业闭环 [33] - 精准选择复出时机 借叶柯事件获取自然流量 [17] 直播行业生态观察 - 草根逆袭典型案例:从洗头妹到单场破亿主播 [37][38] - 争议性内容仍是流量密码 戏剧性人设转化效率更高 [15][16] - 行业两极分化:部分主播因产品质量问题遭抵制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