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收盘(09.23) | 恒指收跌0.7% 科技股普遍走软 黄金、银行股表现活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8:46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跌0.7%或185.02点至26159.12点 成交额2945.61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跌0.86%至9290.34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45%至6167.06点[1]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资金面和情绪面仍有修复空间 在美联储宽松周期、中美关系缓和及科技进展背景下 科技板块仍处布局区[1] 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涨1.31%至108.6港元 贡献恒指28.6点 花旗称其受益HIBOR走高及关税忧虑缓解[2] - 新东方-S涨1.85%至40.64港元 贡献恒指0.88点 中信股份涨1.5%至11.5港元 贡献恒指1.54点[2] - 石药集团跌4.73%至9.47港元 拖累恒指5.98点 中国生物制药跌4.46%至8.14港元 拖累恒指6.11点[2] 黄金板块 - 潼关黄金涨6.38%至2.5港元 集海资源涨4.14%至1.51港元 山东黄金涨1.46%至38.82港元 招金矿业涨1.41%至30.22港元[3] -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伦敦金现报3759.16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报3795.1美元/盎司 年内涨幅超40%[3] - 地缘风险升级及能源供应链风险推升黄金需求 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应 欧盟拟对俄油实施次级制裁[4] 银行板块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涨2.94%至5.96港元 民生银行涨0.98%至4.12港元 中银香港涨0.98%至37.16港元 工商银行涨0.7%至5.78港元[4] - 万联证券指2Q25银行业绩改善显韧性 拨备计提反映资产质量审慎预期 板块股息率具吸引力 保险资金及公募基金持续增配[4] 加密货币板块 - 国泰君安国际跌11.57%至4.51港元 OSL集团跌5.95%至15.01港元 欧科云链跌3.85%至0.375港元[5] - 中国证监会要求部分券商暂停RWA代币化业务 加密货币总市值跌破4万亿美元[5][6] 个股异动 - 云智汇科技复牌涨103.23%至1.26港元 与优必选订立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备忘录 负责全球销售与市场推广[7] - 不同集团首挂上市涨43.96%至102.5港元 发行价71.2港元 净筹资7.18亿港元 专注高端育儿产品设计销售[8] - 山高控股涨22.25%至5.33港元 获授权回购不超过10%股份 总额不超1亿美元 回购价不超17港元/股[9] - 力勤资源涨14.29%至18.64港元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至10月15日 2026-2027年出口配额仅为年产量44% 钴价有望强势上涨[10] - 中国罕王涨12.53%至4.13港元 向紫金矿业附属发行7500万股 每股3.13港元折让14.7% 净筹2.3145亿港元用于澳洲金矿开发[11] - 浙江世宝涨12.27%至5.58港元 线控转向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 后轮转向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量产 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12]
【联合发布】2025年8月OTA监测月报
乘联分会· 2025-09-23 08:39
行业整体OTA升级趋势 - 2025年8月行业OTA升级功能数量达1403项 较上月1031项大幅上升36% 创监测以来最高水平 [4] - 比亚迪系品牌(比亚迪、腾势)是升级主力 其升级功能数量占整体市场54% 聚焦智能驾驶与手车互联两大核心模块 [4] - 自主品牌升级功能达1079项 较上月631项增长71% 其中智驾模块升级占比达25年来最高水平 [13] 新势力品牌OTA表现 - 2025年8月新势力品牌升级功能261项 较上月382项下降32% 主要因上月集中释放新一代智驾架构后本月智驾升级减少 [6] - 升级功能均衡分布于智驾和智舱模块 其中蔚来推出麦当劳智慧点餐和车载支付NIO Pay 尊界新增"指哪控哪"功能探索车载新生态 [8] 自主品牌升级重点 - 魏牌和极氪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 比亚迪大规模推送"天神之眼"辅助驾驶升级 推动行业智能驾驶能力与升级规模双向提升 [13] - 自主品牌在智驾升级上持续发力 8月智驾升级功能占比达监测以来最高水平 [13] 合资豪华品牌升级特点 - 合资豪华品牌8月升级功能63项 较上月18项大幅增长250% 为近1年来升级品牌数量最多月份 [12] - 升级功能集中在基础生态应用和系统设置板块 包括别克、福特、丰田等7个品牌参与升级 [12][17] OTA运营活动特征 - 腾势采用分阶段运营策略:3-4月启动内测 4月底进行OTA内测季度总结预热 7月借"比亚迪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集中发布内容 [20] - 正式推送时针对不同车型采用差异化形式 Z9/Z9 GT/D9车型包含长图文升级总览和重点功能演示视频等丰富形式 [23] - 7月1日腾势在车主APP端发起长期有奖话题腾势智能进化论 弱化车型差异 强化品牌与智能绑定 [25] 用户反馈与体验 - 魏牌用户反馈车位到车位功能实际未完全实现 地下车库信号问题导致无法激活NOA 记忆泊车设置繁琐 [36][38] - 极氪用户认为D2D功能宣传重大但体验微小 NZP在城区路段控速表现和决策准确性不佳 记忆泊车在窄车位场景存在风险 [42][43] - 用户普遍反映NOA系统存在无效变道 跟车距离设置过大易被加塞 上下匝道表现保守等问题 [37][41][42] 品牌升级预告规划 - 鸿蒙智行计划2025年三季度为享界S9、问界M8/M9等车型推送HUAWEI ADS 4.0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 [28] - 比亚迪计划2025年年底为天神之眼C车型推送城市记忆领航 三季度为汉EV荣耀版推送哨兵功能 [28] - 多家品牌包括岚图、零跑、领克等计划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推送城区高阶智驾和车位到车位功能 [29]
这一板块多股涨停!有公司股价15连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05:24
公司上市与股价表现 - N友升于9月23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价上涨90.08%,总市值达170.13亿元,公司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 [1] - 恒帅股份股价上涨16.01%,纽泰格上涨13.24%,常熟汽饰上涨10.03%,旭升集团上涨10.03%,福达股份上涨10.03%,沪光股份上涨10.01%,天普股份上涨10.00% [2][3] - 天普股份股价达成15连板,报111.28元/股,总市值149.20亿元,公司公告称股票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累计上涨279.73% [4][7] 行业催化因素 - 汽车零部件板块迎来机器人与智能驾驶双重利好催化,特斯拉即将召开内部会议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及车辆生产与交付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明确辅助驾驶系统国家标准,推动智能化功能渗透率加速提升 [3] - 汽车零部件厂商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高度重合,集中于硬件制造环节,直接受益于全球机器人技术突破,汽车智能化零部件需求快速增长 [4] 产业活动与市场表现 - 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于9月19日至21日举办,312家企业参展,16个国家的160名全球采购商参与,达成交易额126.7亿元 [4] - 汽车零部件板块指数为7007.75,下跌0.89%,但多只成分股出现显著上涨,包括N友升5日涨幅89.95%,恒帅股份5日涨幅25.24%,纽泰格5日涨幅11.21% [2][3] - 天普股份因中昊芯英拟入主及复牌等因素出现异动,但公司公告称收购方无资产注入计划,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收购无关 [5][7]
这一板块多股涨停!有公司15连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05:09
板块表现 - 汽车零部件板块9月23日早盘表现活跃 其中多只个股出现涨停或涨幅超过10% [1] - 板块指数报7007.75点 当日下跌0.89% [2] 个股表现 - N友升(603418)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价上涨90.08%至88.12元 总市值达170.13亿元 [1][2] - 恒帅股份(300969)股价上涨16.01%至139.91元 五日累计涨幅25.24% [2] - 纽泰格(301229)股价上涨13.24%至25.66元 五日累计涨幅11.21% [2] - 常熟汽饰(603035)涨停 股价上涨10.03%至17.66元 五日累计涨幅3.88% [2] - 旭升集团(603305)涨停 [2] - 福达股份(603166)涨停 股价上涨10.03%至20.85元 五日累计涨幅17.33% [3] - 沪光股份(605333)涨停 股价上涨10.01%至39.88元 五日累计涨幅11.12% [3] - 天普股份(605255)连续15个交易日涨停 股价上涨10.00%至111.28元 五日累计涨幅61.07% 总市值149.20亿元 [3][4][5] - 浙江仙通(603239)涨停 [1] 行业催化因素 - 特斯拉即将召开内部会议 重点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与交付等议题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 进一步明确辅助驾驶系统国家标准 [4] - 汽车零部件厂商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高度重合 主要集中于硬件制造环节 有望直接受益于全球机器人技术突破 [4] - 汽车智能化功能渗透率快速提升 带动相关智能化零部件需求增长 [4] 行业活动 - 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于9月19日至21日举办 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协同创新 [4] - 交易会吸引312家企业参展 以及来自16个国家的160名全球采购商参与 [4] - 最终达成交易额126.7亿元 [4] 特别提示 - 天普股份公告显示 公司股票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累计上涨279.73% 股价已严重偏离上市公司基本面 [7] - 收购方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 其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本次收购无关 [7]
浙江世宝盘中涨超5% 公司称线控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智通财经· 2025-09-23 02:32
公司动态 - 浙江世宝股价盘中上涨5.03%至5.22港元 成交额达3909.12万港元 [1] - 公司在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已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 [1] - 线控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后轮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开始量产 [1] - 两类产品分别面向L3+智能驾驶车型及高性能豪华车型 技术壁垒高且市场前景广阔 [1] 行业趋势 - L3级智能驾驶预计将成为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主要升级方向 [1] - L3商用解决方案对系统安全性冗余要求较高 将推动智驾芯片、域控制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传感器、车载Serdes、低压电源等部件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1] - 监管层对L2级辅助驾驶从宣传到操作层面实施更严格监管要求 [1]
港股异动 | 浙江世宝(01057)盘中涨超5% 公司称线控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2:27
公司股价表现 - 浙江世宝盘中涨超5% 截至发稿涨5.03%报5.22港元 成交额3909.12万港元 [1] 公司技术储备与量产计划 - 公司在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已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 [1] - 线控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1] - 后轮转向首个量产项目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开始量产 [1] - 两类产品分别主要面向L3+智能驾驶车型及高性能豪华车型 技术壁垒高 市场前景广阔 [1] 行业监管趋势与升级方向 - 监管层对智能驾驶安全性关注度提升 L2级辅助驾驶从宣传到操作层面都有更严格监管要求 [1] - L3预计将成为25Q4到2026年智驾主要升级方向 [1] 产业链价值量变化 - L3商用解决方案对系统安全性冗余要求较高 [1] - 预计将使得智驾芯片、域控制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传感器、车载Serdes、低压电源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1] - 带来新一波投资机会 [1]
中海达: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布局,全面覆盖前端天线、定位总成、惯导单元、算法IP等不同形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1:41
激光雷达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激光雷达为工业级产品 包括机载激光测量系统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车载三维激光移动测量仪 船载激光雷达 SLAM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 专业装备载体无人机等产品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电力巡检 矿山测量 林业调查 道路勘察 建筑测量 水文水利等领域 [2] 智能驾驶产品布局 - 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全面覆盖前端天线 定位总成 惯导单元 算法IP等不同形态 [2] - 产品适应智能驾驶一体化集成域控硬件平台和BEV算法架构演变趋势 [2] - 已完成产品功能安全D等级和信息安全等能力建设 [2] - 基本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项目建设要求 [2] 企业合作情况 - 公司与华为汽车在智能驾驶车载业务领域暂无合作 [2]
2025年第38周计算机行业周报:云栖大会召开在即,持续看好阿里产业链-20250923
长江证券· 2025-09-22 23: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计算机行业维持"看好"评级 [7] 核心观点 - 计算机板块处于震荡调整阶段 上周小幅下跌0.31% 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 两市成交额占比8.52% [2][4] - 重点关注阿里云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5云栖大会将于9月24-26日举行 主题为"云智一体·碳硅共生" [6] - 阿里云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最高增速 资本开支387亿元 同比增长220% [50]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阿里云产业链、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重点推荐寒武纪)、云服务厂商、与阿里等大厂合作的IDC厂商 [2][6] 上周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1.30% 报收3820.09点 [4] - 计算机板块下跌0.31% 算力和智驾相关标的表现活跃 [4] - 涨幅前列个股:卡莱特(+30.19%)、信息发展(+25.71%)、有课树(+25.05%)、开普云(+16.08%)、汇金股份(+13.83%) [18] - 算力概念表现突出:中科曙光(+9.04%)、华胜天成(+8.38%)、浩瀚深度(+8.10%)、淳中科技(+7.98%)、拓维信息(+5.51%) [16] - 智驾概念表现亮眼:信息发展(+25.71%)、东软集团(+10.57%)、索菱股份(+9.07%)、经纬恒润-W(+5.43%) [16] 行业重要动态 - xAI推出Grok-4 Fast高速推理版本 响应速度达标准版的10倍 当前向付费用户推送早期访问版 [10][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0]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2026年Q1推出950PR 2026年Q4推出950DT 2027年Q4推出960 2028年Q4推出970 [10][35] - 华为发布超节点产品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 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 [37]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阿里云迎来价值重估 AI时代护城河优势更加明显 计划3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AI硬件基础设施 [52][59] - 智能驾驶产业加速发展 1-7月L2级乘用车销量775.99万辆 同比增长21.31% 渗透率达62.58% [29] - 国产算力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华为超节点解决方案带来互联需求提升、液冷价值量提升等产业机会 [44][45] - 通义千问发布Qwen3-Next模型架构 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 总参数量800亿但仅激活30亿参数 [57]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1:52
上市申请与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4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002709.SZ[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发行价格包含经纪佣金及各类交易征费[2] 业务概况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要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阳离子调理剂及有机硅等特种化学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该业务为战略重点[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半导体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业链整合与生产能力 - 公司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3] - 业务已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 境外通过委托加工供应商在美国和德国开展业务[4] -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人民币 利润58.44亿元[5][6] - 2023年收入154.05亿元 利润18.42亿元[5][6] - 2024年收入125.18亿元 利润4.78亿元[5][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0.29亿元 利润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降至39.93亿元 2024年为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3.14亿元[6] 客户结构与行业竞争 - 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0.8% 2023年71.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降至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上游产能扩张导致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造成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1:50
公司上市与发行信息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每股H股发行价格包含[编撰]港元另加1.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征费 需以港元缴足[2] - 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股份代号待定[2] 业务结构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为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营锂离子电池材料及日化材料与特种化学品[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含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含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及有机硅等产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为战略重点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贡献较小部分收入[3] - 整合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等[3] - 业务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高性能聚合物(PEEK/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能与供应链优势 -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自供率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4] - 境外委托加工供应商位于美国和德国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客户集中度与行业竞争 - 2022年至2025年6月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0.8%、71.2%、58.7%及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导致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 2023年154.05亿元 2024年125.18亿元 2025年上半年70.29亿元[5][6] - 2022年利润58.44亿元 2023年18.42亿元 2024年4.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39.93亿元 2024年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3.14亿元[6] - 研发开支2022年8.94亿元 2023年6.46亿元 2024年6.68亿元 2025年上半年4.39亿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