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造芯:缩小和苹果差距的里程碑
华泰证券· 2025-05-28 0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科技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9] - 小米集团 - W 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71.20 港币 [11][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自研芯片是小米发展里程碑,也是中国半导体设计行业重要事件,从芯片对业务、财务指标及市场格局影响三个角度分析 [1] - 自研芯片是品牌厂商构建生态重要一步,苹果基于自研芯片等构建的生态是护城河,小米与苹果手机出货量差距不大但市值低 [2][12] - 自研芯片有望帮助品牌扩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可提供差异化服务和更好性能、提高供应链影响力、提升品牌认知度 [3] - 芯片业务会提高研发费用,毛利率或先抑后扬,初期或拉低毛利率,出货超 1000 万颗后有望提升手机业务毛利率 [4] - 小米芯片自研若规模扩大,或对第三方手机芯片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小米是全球大的手机芯片采购方且 IoT 设备连接数多 [5] - 小米坚持民用自用策略或最小化行业政策风险,定位全球化科技公司,代工流片合法合规 [6][28] - 小米下一颗芯片可能是 5G 基带/智能座舱芯片,玄戒 O1/T1 是起点,T1 为 5G 基带芯片开发奠基,智能座舱芯片功能与手机应用处理器类似 [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芯片自研对品牌厂商生态的影响 - 苹果基于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和算法构建的生态是品牌厂商重要护城河,小米与苹果手机出货量差距不大但市值仅为苹果不到 6%,自研芯片是构建独立生态重要一步 [2][12] 自研芯片对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的影响 - 小米以极致性价比著称致产品价格带偏低,2024 年国内 4000 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仅 6%,低于苹果/华为,自研芯片可提供差异化服务和性能、提高供应链影响力、提升品牌认知度,有望提升高端手机等份额 [3] - 复盘品牌厂商芯片自研历史,苹果、特斯拉自研芯片摆脱对其他厂商依赖、强化产品差异化能力、降低 CPU 采购成本,苹果 2024 年智能手机毛利率 40.7% [13] - 通过芯片和系统深度融合,品牌能提供独特体验,形成独有优势,预计小米高端市场份额将提升 [14] - 小米 2024 年手机毛利率 12.7%低于苹果,自研有望减少外购成本、提高毛利率,增强在供应链话语权、降低风险、获得成本控制主动权 [18] 芯片业务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小米研发费用从 2018 年的 58 亿人民币升至 2024 年的 240 亿人民币,研发占收比从 3%升至 7%,2021 年重启大芯片研发,四年投入 135 亿人民币,至少投资十年和 500 亿元 [4] - 芯片设计固定成本高,初期影响品牌利润率,苹果 M3 系列芯片流片成本近 10 亿美元,小米自研芯片研发投入大,初期出货量小 [19] - 玄戒 O1 类似规模 3nm 芯片每代研发投资约 10 亿美元,若只销售 100 万台,芯片研发成本平均每台超 1000 美元,量产 1000 万颗时自研与外购费用接近,小米 2024 年 4000 元以上机型出货量近 1000 万台,高端机芯片全部自研可摊薄研发投资 [21] 小米芯片自研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 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主要玩家有高通(4Q24 份额 21%)、联发科(4Q24 份额 34%)、苹果(23%,自用)、海思(4%,自用),小米是全球大的手机芯片采购方(2024 年 1.7 亿台,份额 14%),芯片自研规模扩大或影响第三方手机芯片市场 [5] - 2024 年第四季度联发科、苹果、高通、展锐、海思分别占全球智能手机 AP/SoC 芯片市场 34%、23%、21%、14%、4%份额,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 3nm 芯片设计能力企业,打破原有格局,提升议价能力,有望提升毛利率 [26] 小米芯片业务策略及风险 - 小米定位全球化科技公司,代工流片合法合规,坚持消费级民用定位,不做芯片公司,采用 ARM 公版架构和台积电代工策略相对安全 [6][28] 小米未来芯片发展方向 - 玄戒 O1 只是起点,小米未来可能发力 5G 基带芯片、智能座舱芯片,T1 为 5G 基带芯片开发奠定技术基础,智能座舱芯片功能与手机应用处理器类似 [7][30]
雷军欢喜!小米汽车风波后首份财报,称“SU7没对手,YU7价格还没定”
新浪财经· 2025-05-28 00:4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经调整净利润、毛利率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2] - 单季营收连续2个季度突破千亿,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 [4] - 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4]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5亿元 [9]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3.2%,经营亏损5亿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10亿元亏损收窄 [9] 智能手机业务 - 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 [5]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0% [5] - 全球市场份额第三,中国区份额达18.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5] - 全球智能手机ASP达1210.6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 [7] - 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25%,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4000元及以上价位段市占率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7] - 高端旗舰小米15 Ultra首销月销量同比增长超90% [7] IoT与互联网服务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2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300亿元,同比增长58.7% [8]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达76.9% [8] 汽车业务 - 第一季度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辆,累计交付量超25.8万辆 [9] - SU7 Ultra定价52.99万起,发布3天大定超1.9万台,锁单1万台 [11] - 首款SUV YU7将于7月上市,预计售价高于SU7 [11] - 公司表示SU7产能不足,交付周期长,无需降价促销 [11] - SU7在新势力车型销量TOP40中排名第一,但在新能源车型销量TOP40中排名第五 [1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第一季度研发投入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全年研发投入300亿元 [13] - 研发人员总数扩至21731人,创历史新高 [15] - 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15] - 推出首款自研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集成10核CPU和16核GPU [15] - 推出首款4G手表芯片玄戒T1,集成自研4G基带 [16] - 公司澄清玄戒O1并非Arm定制,未采用Arm CSS服务 [16]
小米Q1爆赚百亿后,卢伟冰揭秘:下个造芯难点,IoT才刚起飞,汽车还没对手
36氪· 2025-05-28 00:2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均创历史新高[1][3] - 手机×AIoT业务营收927亿元,同比增长22.8%,占总营收83.3%,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营收186亿元,占比16.7%[6] - 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达1211元,同比增长5.8%,创历史新高[11] 手机业务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0%,市场份额14.1%,连续19个季度全球前三[9] - 中国大陆4000元及以上价位段手机销量市占率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其中4000-5000元价位段以24.4%市占率排名第一[10] - 未来5年将重点攻克6000元以上超高价位段,高端化战略从手机、汽车延伸至其他品类及海外市场[7] AIoT与生态业务 - 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增至9.437亿,同比增长20.1%[10] - 智能大家电营收同比增长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超110万/88万/74万台,同比增速65%/65%/100%[12] - 平板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6.1%首次进入前三,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出货量第一,TWS耳机全球第二[1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支出67亿元,同比增长30.1%,研发人员21731人,占比47.7%,全球专利超4.3万件[10] - 发布自研芯片玄戒O1/T1,重点突破手机旗舰SoC及5G基带[7][10] - 推出开源大模型"Xiaomi MiMo",70亿参数规模在数学推理和代码测评中表现优异[10] 新零售与全球化 - 中国大陆线下零售店达16000家,预计2025年底扩至20000家,线下渠道手机市占率12.1%[11] - 未来五年计划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约10000家[6][11] 战略方向 - 核心聚焦底层技术投资,AI与芯片为两大重点领域[6] - 汽车业务强调产品力优势,SU7车型暂无直接竞品[7] - 推动基座大语言模型研发,强化AI与操作系统融合[7][14]
小米总裁卢伟冰回应手机大盘变动
第一财经· 2025-05-27 15: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收入达1112 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 4% 经调整净利润106 8亿元 同比增长64 5% 整体毛利率22 8% 同比提升0 5个百分点 [1] - 手机与AIoT分部收入927 13亿元 同比增长22 8% 占总营收83 3%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 其中智能汽车收入181亿元 [1] - 手机业务收入506 12亿元 同比增长8 9% ASP提升5 8%至1211元 海外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 [1]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 39亿元 同比增长58 7% 毛利率提升5 4个百分点至25 2% 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 8% 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 [2] 业务战略 - 手机业务将放缓销量要求 聚焦产品结构改善 如西欧区停售超低端产品 转向中高端 同时挖掘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长空间 [2] - 高端化战略需从中国市场拓展至海外 从手机与汽车延伸至全品类 当前6000元以上产品市场份额仍较低 [2] - 大家电业务尚未达预期 需推进工厂启动与核心器件自研突破 行业竞争加剧但创新缓慢 [3] 研发投入 - 一季度研发支出67亿元 同比增长30 1%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1731人 占员工总数47 7% [4] - 自研SoC芯片玄戒O1在高端机型采用比例有限 将与联发科高通长期共存 当前处于不计成本投入期 需5-10年形成合理财务模型 [4] 市场环境 - 全球手机市场增速低于预期 中国市场因"国补"政策预计增长约3% 全球市场增速约1 2% 西欧区出现负增长 [2] - 宏观环境变动导致海外市场出货量下滑 不同区域表现分化明显 [1][2]
小米Q1电话会:完全不担心YU7对SU7销量的影响 SU7无需降价 未来YU7销量可参考Model Y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1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47% [6][12] - 单季度经调整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64% [2][6] - 手机及IoT核心业务收入为927亿元,同比增长23% [6][12] - IoT业务收入达323亿元,同比增长59% [8][14]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为911亿元,同比增长12.8% [14]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为186亿元,占总收入16.7% [15] 手机业务 -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时隔十年重返市场第一,份额达18.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7][13]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180万台,连续7个季度同比增长 [13] -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达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 [3][13] - 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份额占比达25%,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3][7] - 预计2025年中国手机市场增长约3个百分点,将适当放缓销量要求,聚焦产品结构改善 [27][28] IoT与大家电业务 - 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增长65%以上 [9] - 平板产品出货量创历史新高,首次进入全球前三,同比增长56% [9] - 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排名第一,手表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同比增长63% [10] - 中国大陆线下渠道智能手机占有率提升至12.1%,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8] - 目标2030年中国大陆大家电市场做到数一数二,2025年进入前三 [9] 汽车业务 - SU7系列累计交付25.8万台,4月交付超2.8万台,是20万以上价格段销量冠军 [11] - YU7豪华SUV将于7月上市,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35公里续航等高端配置 [11]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3.2%,连续四个季度稳步提升 [30][31] - 一季度交付796万台新车,经营亏损收窄至5亿元 [15][32] - SU7与YU7采用同平台架构,产能复用性高,交付周期仍较长 [21][22]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1-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1020亿元,2026-2030年将达2000亿元 [4] - 自研芯片计划未来十年投资至少500亿元,已累计投入超135亿元 [5][6] - 发布首款3纳米旗舰手机Soc芯片玄戒O1,性能达300万分以上 [5] - 推出首款自研4G基带芯片玄戒T1 [6] - 发布开源大模型小米MEMO,7B参数规模在数学推理和代码测评表现优异 [5] 高端化战略 - 4000-6000元价位段手机市场份额达17-18%,6000元以上市场占比约5% [3] - 中国大陆4000-5000元手机市占率达24.4%,排名第一 [40] - 旗舰手机小米15Ultra中国大陆出货量同比上代首月增长90% [7] - 高端化战略从探索阶段转向提前规划阶段,未来五年将拓展至全品类和海外市场 [38][39] 渠道与产能 - 中国大陆小米之家达1.6万家,新开超过1000家 [8] - 汽车销售门店拓展235家 [8] - 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将于年内投产 [9] - 手机工厂、汽车工厂与家电工厂共享智能制造平台 [24]
卢伟冰谈自研芯片:先从最难的旗舰芯片开始做,玄戒会与联发科、高通长期并存
快讯· 2025-05-27 12:38
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及芯片战略 -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1] - 自研玄戒芯片将专注于旗舰芯片和基带芯片研发 暂不考虑非旗舰芯片 [1] - 当前基带芯片已实现4G功能 下一步将攻克5G技术 [1] - 自研芯片在产品中的搭载率将保持较低水平 [1] - 公司计划与联发科 高通等合作伙伴长期保持多平台并存策略 [1] - 公司与芯片合作伙伴保持良好沟通 [1]
小米公布Q1财报:营收1112.93亿元,电动车收入同比翻番
凤凰网· 2025-05-27 12: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 [1] - 手机与AIoT业务收入927.13亿元,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00.8% [1] - 经调整净利润106.76亿元,同比增长64.5%,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22.8% [1] - 经营费用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13.9% [1] - 期末现金储备216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09亿元 [2]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1] -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18.8%,重回出货量第一 [1] - 高端机型表现突出,4000-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24.4% [1] - 小米15 Ultra首月销量较前代增长超90% [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323.39亿元,同比增长58.7% [1] - 智能大家电品类增长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1] 互联网服务 - 收入90.76亿元,同比增长12.8% [1] - 广告业务增长19.7%成为主要驱动力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支出67.12亿元,同比增长30.1%,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47.7% [2] - 自研芯片取得突破,玄戒O1处理器采用3nm工艺,首款4G基带芯片玄戒T1应用于智能手表 [2] - 开源大模型"XiaomiMiMo"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测评中表现优异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交付75869辆SU7系列,累计交付超25.8万台 [2] - 毛利率23.2%,较去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 [2] - 新推出YU7系列豪华SUV,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大陆65个城市的235家门店 [2] 运营效率 - 库存周转效率提升,存货金额环比下降1.7%至614.17亿元 [2] - 减值拨备覆盖率保持稳定 [2] 印度市场情况 - 存在约40.32亿元被冻结资金,涉及税务和外汇合规调查 [2] - 管理层基于专业意见暂未计提拨备 [2]
小米卢伟冰:自研芯片表现超管理层预期 希望外界对该业务多一些耐心
快讯· 2025-05-27 11:36
小米卢伟冰:自研芯片表现超管理层预期 希望外界对该业务多一些耐心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2025Q1业绩会上表示,玄戒芯片团队在4年内 交出了远超管理层预期的芯片产品,未来(自研)芯片只会应用在小米的旗舰手机和产品上。做芯片难 度高,周期长,需要长期投入和思考,近期舆论环境对于小米不太友好,希望大家对于小米自研芯片多 一点耐心,以及支持和鼓励。(记者 唐植潇) ...
雷军比窦娥都冤,请停止对小米自研芯片的质疑和嘲讽
搜狐财经· 2025-05-27 05:26
玄戒O1芯片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首款自研SoC芯片玄戒O1 采用3纳米工艺制程 为国内首款自研3纳米芯片 [1] - 芯片研发投入高达135亿元人民币 研发团队规模达2500人 [8] - ARM官方修正表述并明确认可玄戒O1为小米自研芯片 驳斥深度定制传言 [6] 市场地位与行业认知 - 公司连续多年维持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 仅次于三星与苹果 [3] - 部分市场声音质疑公司技术积累速度 认为芯片领域需长期技术沉淀而非突进 [6] - 行业观点指出质疑声源于对芯片研发流程认知不足 强调自研技术真实性 [6]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为芯片项目投入超百亿级研发资金 具体累计达135亿元 [8] - 芯片研发被视作突破核心技术壁垒的关键战略举措 [1][3] - 公司通过大规模团队组建与技术投入回应"组装厂"市场标签 [3][8]
小米辟谣玄戒O1芯片向Arm定制,雷军也发声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01:44
芯片自研争议 - 公司辟谣玄戒O1芯片非自研传闻,强调该芯片为团队历时四年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基于Arm标准IP授权但系统级设计及后端实现均为自主完成 [1][8] - Arm最初发布的合作文章误导为"定制芯片",后修改标题并澄清玄戒O1为小米自研芯片,双方合作扩展至联合优化SoC架构 [4][5]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自研SoC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与苹果、三星、华为并列 [8] 芯片性能与市场定位 - 玄戒O1最高主频达3.9GHz,多核性能及GPU跑分超越苹果A18 Pro,且在温度控制上表现更优 [1][9] - 该芯片已搭载于公司15周年纪念版手机、OLED平板及智能手表新品 [8] - 芯片业务需年销千万台以上才能盈利,生命周期仅1-2年,公司四年累计投入135亿研发费用,团队规模达2500人 [9] 战略投入与规划 - 公司芯片研发始于2014年,经历澎湃OS项目暂停后于2021年重启大芯片研发 [9] - 2024年芯片研发预算超60亿人民币,未来五年总研发投入计划达2000亿 [9] - 玄戒团队设计能力获Arm认可,合作从手机扩展至智能家居芯片联合优化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