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20cm速递|新能源板块大爆发,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3.6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0:30
市场表现 - 9月4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计算机领涨 银行、通信、综合领跌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3.63% 持仓股亿纬锂能涨超10% 中伟股份和上能电气涨超8% [1] 新能源产业链价格动态 - 近一个月新能源产业链上游价格边际回升 碳酸锂价格反弹拉动锂矿采购需求增长 [1] - 海外矿山供应增量有限 贸易商挺价情绪浓厚 共同推动锂矿价格持续走强 [1] - 云母提锂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加剧锂云母矿供需紧张 [1] - 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价格明显反弹 受反内卷政策预期及期货市场情绪双重带动 [1] 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 - 2025年9月国内锂电池排产环比增长7.5% 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回暖 [1] - 固态电池技术持续突破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搭载全固态电池 产业化进程加快 [1] - 锂电扩产周期重启 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1] 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为全市场首只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 [2] - 指数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涉及电池、光伏、半导体等细分领域 弹性大且成长性强 [2] - 产品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合计0.2% 处于同类最低费率档位 [2]
新能源车ETF(159806)盘中涨超3%,固态电池驱动产业链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8:08
行业前景 - 海内外动力和储能需求持续攀升带动电力设备及电池产业链排产及出货量不断提升[1] - 锂电材料价格有望企稳回升[1]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确定性方向[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设备/材料/电池等全产业链环节均有望实现迭代升级[1] - AIDC高功耗趋势推动供电技术向SST直流架构演进[1] - 电力设备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1] 指数产品 - 新能源车ETF(159806)跟踪CS新能车指数(399976)[1] - CS新能车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涉及锂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制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1] - 指数全面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表现[1] - CS新能车指数行业配置高度集中于新能源汽车相关制造业 风格偏向成长型[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C(009068)和联接A(009067)[1]
20cm速递丨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盘中涨超4.5%,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6:27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的是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涨跌幅达20%,该指数从市 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重点关注具有技术创新 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行业配置上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以反映新能源 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国泰海通指出,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 向,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当前产业分化出两条技术路线:氧 化物半固态路线因与现有设备兼容度高已实现量产装车,硫化物全固态路线虽潜力更大但产业化仍需较 长时间。设备端是产业化关键因素,需配套专用设备解决电极、电解质、封装等工艺调整,其中干法电 极设备(辊压机、干法一体机)、高精度叠片机、高压化成设备等新型设备需求明确。产业进展方面, 半固态电池已进入主流价格带(如名爵MG4),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装车。政策驱动下 (如国家规划2025年电池系统达300Wh/kg),固态电池技术落地加速,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 ...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上半年订单激增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26
固态电池设备订单激增 - 2025年上半年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过300亿元 同比涨幅70%至80% [1] - 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元 同比增长近70% [2] - 海目星上半年新增订单44.21亿元 同比增长117.5% 6月末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元 [2] - 赢合科技一季度末合同负债金额达27.59亿元 创历史峰值 环比增长67% [2] - 利元亨5月末在手订单49.21亿元 [2] 技术突破驱动需求 - 固态电池干法电极 固态电解质复合 等静压成型等新增环节推动设备需求激增 [2] - 海目星业内首家同时布局硅碳负极+硫化物电解质双技术路线 [2] -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交付60Ah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2] - 新能源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领域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升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赣锋锂业具备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研发生产能力 [3] - 上海洗霸收购硫化锂业务资产 提升固态电池材料竞争力 [3] - 五矿新能源上半年营收29.04亿元 同比增长15.85% 已实现百公斤级固态电池材料批量交付 [3] - 宁德时代预计固态电池2027年小规模量产 2030年规模化应用 [3] - 国轩高科全固态中试线贯通 良品率达90% 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 [3] 下游应用拓展 - 蔚来上半年研发费用30.1亿元中半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占比最大 [4] - 亿航智能eVTOL采用国轩高科46系列高能量密度圆柱电芯 [4] - 南都电源获2.8GWh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订单 为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4]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日益明朗 产业资本加速涌入 行业逼近规模化量产临界点 [4]
对话产业链大佬 - 头部整车厂固态电池专家
2025-09-03 14:4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固态电池产业链 涵盖电池制造 设备供应 材料研发及政策规划[1] * 涉及企业包括头部整车厂 电池企业(如本田) 设备供应商(日本川田机械 克劳斯马菲 Kubernetes)以及国内上市公司[12][16][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工信部中期评审标准对能量密度(400瓦时/公斤以上)和循环寿命(1,000-1,240次)提出明确要求 暂未涉及成本 企业或采用手工制作以达标[1][4] * 当前小试线/中试线平均水平为能量密度约360瓦时/公斤 循环寿命约800次 但需在100兆帕以上压力环境维持 大规模生产面临挑战[1][6]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或集中于硫化物和聚合物复合材料 但硫化物存在安全(硫化氢泄漏)和专利问题(90%以上专利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 氧化物和聚合物复合材料或成主流[1][9] * 全固态电池产线产能放量缓慢 预计2027年总体产能不超过100兆瓦时 吉瓦时级别需等到2028-2029年 百吉瓦时级别则要2030年后[1][10] * 工信部正积极讨论第二期发展计划 或包含上千亿补贴 预计2027年验证 补贴对象(车企 电池企业或消费者)尚未最终确定[1][8] * 全固态电池极片制作倾向干法 因湿法难达能量密度要求 固体电解质膜干法孔隙不均 湿法载量不足 行业内对两种方法存在分歧[1][14][15] **设备与工艺难点** * 固态电池设备难点在于控制系统复杂 介质纯度要求高 腔体材料昂贵且受限(合金材料按克出售)[2][24] * 干法工艺核心设备(干混设备 纤维化设备)存在技术难点 国外设备(日本川田机械 SM系列混合机 克劳斯马菲双螺杆挤出机)表现良好但昂贵 国内设备在搅拌均匀性和压延厚度一致性方面存在差距[16] * 等静压设备是产能瓶颈和成本投入重点 一台标准设备(60安时以上)价格达几千万元 温等静压或成主流路线[19][20] * 辊压机需满足更高要求(负极成膜速度80米/分钟 正极50米/分钟) 洛特洛双面辊压可能更有效[19] * 叠片技术因固态电解质干性表面而精度要求更高 需激光定位打标以确保精度 避免短路[25] * 点胶方案优于激光刻蚀 因后者会产生杂质颗粒导致短路[28] **产业化进度与竞争格局** * 产业化处于早期阶段 全固态电池(20安时样品)循环寿命仅800多次 需高压力环境维持性能[3] * 中国与日本在专利和小批量生产方面存在4到5年差距 但凭借国家支持 产业链协同和市场驱动有望缩短差距[30] * 车企积极尝试研发 但专业分工更被看好(电池企业专注电池研发 车企专注整车制造)[29] * 设备商积极投入研发但面临路线变化(如氧化物转硫化物)和巨大风险[31] **其他重要内容** * 第一批工信部资助名单包括6家企业 中期审核后不达标企业可能退出[7] * 本田在硫化物固态电池生产线上投入约20亿人民币建设1G瓦时生产线[12] * 投资者应关注总压力及加热加压时间等关键参数来评估制造瓶颈[2][21] * 主流技术包括岩酸化 热熔挤压(应用最广泛) 静电喷涂 气象沉积和3D打印[17]
它,产业催化密集!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03 10:35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3日A股市场震荡分化,沪指盘中一度失守3800点,创业板指在部分权重科技股带动下盘中一度翻红,市场呈现"深强沪弱"特征 [1] - 市场整体情绪趋于谨慎,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2] 市场调整原因 - 近期大市值科技龙头股推动指数快速冲高,市场短期进入高位震荡阶段,行业轮动加速,波动幅度扩大 [3] - 长达数月上涨积累大量获利资金,投资者获利卖出导致指数下挫,本质是市场均值回归 [3] - 存款搬家、监管态度与投资者对政策期待是当前A股市场三大核心议题,理论上存在6-7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定期存款可供重配 [4] - 监管层承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重点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聚焦投融资功能" [4] - 投资者关注点转向潜在政策催化剂和提振内需的可持续措施 [4] 固态电池产业趋势 - 固态电池是市场中最具持续性和爆发力的主线之一,表现极为强势,出现多只个股涨停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大趋势明确 [6] - 2025年中试线转化落地,科学性问题基本解决;2026年量产线落地,制造量产实现大突破;2027年开启示范性运营,细分场景开启规模应用 [7] -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企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8]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固态电池主要划分为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 [10] - 硫化物技术路线逐步清晰,成为各家企业布局重点,包括宁德时代、一汽等电池厂和车企都锚定该路线 [12] - 硫化物是唯一兼顾高离子电导率与电极兼容性的路线,丰田、宁德时代等龙头均放弃氧化物/聚合物转向硫化物 [13] - 硫化物电解质在全固态电池中发展潜力最大 [14] 主要企业产业化进展 - 宁德时代采用硫化物路线,预计2027年产业化,合肥5GWh产线2025年5月投产,设备国产化率100%,良品率65%,样品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11][14] - 比亚迪聚焦高镍三元+硫化物电解质路线,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达480Wh/kg [11][14] - 国轩高科第二代"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525Wh/kg,实验室样品突破600Wh/kg,2026年投产10GWh量产线 [14] - 孚能科技2025年8月向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第四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400Wh/kg) [14] - 上汽/清陶能源预计2026年产业化,采用聚合物/氧化物/卤化物路线 [11] 投资策略与产业链机会 - 投资角度可采用"抱大腿"策略,关注拥有核心技术和产能优势的头部企业,如清陶能源供应链、孚能科技供应链等 [15] - "找增量"策略关注迭代升级最大的中游材料,变动最大的依次是固态电解质>负极>正极,同时新增对锆、铝塑膜的需求 [17]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赣锋锂业全球唯一实现硫化锂量产,纯度达99.9%,已向20余家客户供货 [14] - 天赐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成功,离子电导率8mS/cm,宁德时代预付2亿元锁定产能 [14] - 上游原材料领域,有研新材硫化锂小批量供货,2025年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 [18] - 粤桂股份全球第二大硫铁矿供应商,硫资源占全国16.63%,占据全球40%的电池级硫磺预估需求 [18] - 当升科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 [18]
20cm!利好频频袭来
格隆汇· 2025-09-03 09:5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撤 沪指跌1.16% 深证成指跌0.65% 创业板指涨0.95% 沪深两市成交额23641亿元 较昨日缩量5109亿元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拉升 海博思创和泰科科技涨停20% 亿纬锂能一度涨超14% 鹿山新材和道氏技术涨近10% 国轩高科涨近5% [3] - 电池ETF(561910)大涨4.01% 年内累计上涨32.99% 固态电池含量超40% 居同标的第一 [1][5] 固态电池产业进展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高端装备 [8] - 国轩高科全固态中试线贯通 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阶段 良品率达90% 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 [8] - 欣旺达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第二代进入中试 第三代通过400Wh/kg验证 [8]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召开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及5项标准启动会 [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2025年上半年装车量504.4GWh 同比增长37.3% 国内六大企业全球份额68.9% 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16] - 宁德时代全球份额37.9% 装车量190.9GWh 同比增长37.9% 比亚迪份额17.8% 装车量89.9GWh 同比增长58.4% [17]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成份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全部正增长 超90%盈利 [13] - 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 营收增长11% 呈现V型反弹 [14] 企业订单与产能 - 先导智能、海目星等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增长70%-80% [18]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设备订单预计达8-10亿元 赢合科技净利润增42.48% 合同负债25.25亿元 同比增76% [21] - 海目星上半年新增订单44.21亿元 同比增长约117.5% [21] - 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89.86% 在建产能235GWh 海外业务营收增速21.1% 毛利率29% [18] 政策与市场预期 - 固态电池研发专项60亿元中期审查将于2025年9月进行 可能启动第二轮补贴申报窗口 [8] - 补贴或将延续至2027年 加快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8] - 多家车企计划2025年至2030年推出全固态电池汽车 电池企业规划2025年2GW以上产能 [9] - EVTank预计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超10GWh 2030年超600GWh 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22] 技术应用与拓展 - 固态电池带动正极、负极、隔膜等多环节技术升级 [19] - 低空飞行器、机器人、AI等成为固态电池新应用场景 [22] - 华域汽车拟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 切入固态电池赛道 [22] 资金流向与投资工具 - 电池ETF(561910)连续三日获资金加仓3亿元 年内份额增加9.3亿份 同比飙涨83.39% [25] - 该ETF覆盖电池产业链上下游 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占比超40% 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龙头 [25]
837174,30cm三连板!什么原因?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9:5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5][6]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领域 [5][6] -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1000Wh/L [5] - 国轩高科全固态和准固态电池研发进度领先业内 首条全固态实验线正式贯通 设计产能0.2GWh 良品率高达90% 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5] 相关公司市场表现 - 北交所上市公司宏裕包材(837174)拿下连续第三个30cm涨停板 [1] - 亿纬锂能(300014)9月3日以12.08%涨幅收于64.01元/股 市值1309亿元 [1][3] - 国轩高科(002074)最近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6.82% [1] - 宏裕包材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5.54% 净利润1221.03万元 同比增长147.37% [7] 产业链关联布局 - 宏裕包材采用流延成型与镀氧化铝加工工艺生产特殊功能膜材料 主要用于高阻隔食品及医药包装材料 动力电池铝塑包装材料 [9] - 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开发协议 在"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基高性能隔膜设计及优化研究"领域进行共同开发 [9] - 公司上半年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1184.7万元 同比增长66.60% 营业成本1356.2万元 同比增长55.61% 毛利率-14.48% 较前期回升7.3个百分点 [9] 资金动向 - 宏裕包材近期股价异常波动主要受游资推动 9月1日至2日成交数量1767.41万股 成交金额5.42亿元 [7][8] - 买入主力包括中泰证券威海分公司(买入1617.16万元) 中信证券天津迎水道营业部(买入1440.71万元)等游资席位 [8]
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上游供应商或迎定点关键期
凤凰网· 2025-09-03 08:33
固态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 泰和科技涨19.99%至30.19元 海博思创涨19.87%至147.92元 亿纬锂能涨12.03%至63.98元 派能科技涨7.25%至58.40元 国轩高科涨4.30%至41.93元 [1][2] 行业标准制定进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 [2] 产业链公司技术突破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 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90% 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3] -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推进固态及半固态电池工业化进程 技术成果已落地中试应用 [3] - 华域汽车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能源49%股权 [3] - 利元亨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开始陆续交付 [3] - 信宇人成功试制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首轮电化学测试 [3] - 厦钨新能实现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供货 硫化物路线与头部企业保持技术合作 [3] 商业化应用进展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应用 名爵MG4搭载半固态电池定价10万级进入主流价格带 [4]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方面具优势 成为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4] 产业政策与规划 - 政策端形成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支持体系 工信部要求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 [5] - 多家车企规划2025-2030年推出全固态电池汽车 电池企业2025年规划2GW以上固态电池产能 [5] 市场规模预测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 预计2027年达18GWh 2028年达30GWh [5] - 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5] 投资方向建议 - 关注干法电极/高电压正极/界面涂层/硫化锂/新型正负极等增量材料环节 [6] - 选择已进入下游头部企业供应链标的 包括设备端中试线订单或材料送样获正面反馈的企业 [6] - 审慎选择在固态电池时代可能被淘汰的材料 [6]
国轩高科(002074.SZ):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
格隆汇· 2025-09-03 07:08
技术创新进展 - 公司以材料科学和数字科学双轮驱动推动技术创新和关键突破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稳步推进 [1] - 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 [1] 固态电池发展 - 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1] - 全固态电池良品率已达90% [1] - 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