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一体化

搜索文档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606
国海证券· 2025-06-06 01:1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神华红利属性与业绩动能均强化,投资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资产配置需审慎,聚焦结构性机会;伯希和作为高性能户外服饰领先品牌,成长潜力大 [2][3][8][9][10][13] 中国神华(601088.SH)深度报告 公司概览 - 中国神华是央企背景综合能源巨头,实控人国资委持股 62.62%,形成煤炭“生产—运输—转化”一体化运营模式,拥有六大业务,2024 年毛利占比不同,一体化经营平抑周期波动,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资产负债表健康,分红比例下限提升,红利属性强化 [3] 煤炭业务 - 公司煤炭资源丰富,储量高、未来资产注入多,资产久期长,高长协比例保障售价韧性,规模生产筑造成本优势,2024 年煤炭业务毛利 806 亿元,预计 2025 年为 671 亿元 [4] 电力业务 - 2024 年总装机量同比提升 3.65%,2025 年新增煤电发电机组,未来装机量有望增长,发售电量随之增长,销售电价与单位成本均下降,目前煤炭自给率 76%,未来有望提升,预计 2025 年电力分部毛利 165 亿元,参股公司提供投资收益 [5] 运输业务 - 铁路运输网络围绕核心矿区,自有铁路周转量稳中有升,港口与航运业务运营良好,2024 年有相关业务数据,预计 2025 年路港航分部毛利依次为 164、27、4 亿元 [6][7] 煤化工业务 - 包头煤化工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有序推进,2024 年有聚乙烯、聚丙烯产销量及业务毛利数据,预计 2025 年煤化工分部毛利为 4 亿元 [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数据,对应当前股价有相应 PE 倍数,公司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8] 审慎情绪延续,聚焦结构性机会——资产配置报告 国内宏观 - 4 月国内经济运行延续结构性修复态势,CPI 环比改善,核心 CPI 稳定,工业生产稳健,出口超预期,但经济向好面临 PPI 降幅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整、外部关税谈判不确定等挑战 [9] 海外宏观 - 2025 年 5 月全球经济复杂分化,美国经济在消费与房地产领域调整,劳动力市场稳固,欧元区经济面临服务业下行压力,通胀与就业市场平稳,市场关注点有变化 [9] 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 国内权益市场投资者情绪审慎,预计维持区间震荡,红利资产作底仓,关注消费板块;美国信用风险提升,科技股或显韧性;国内债市维持中性判断 [10] 大类资产配置量化模型 - 基于相关指标动态分配风险预算,6 月风险预算权重及推荐配置比例有具体数据,与基础风险预算配置比例相比有调整 [10] 高性能户外服饰领先品牌——伯希和/纺织服饰公司深度研究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是中国领先的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以技术创新构建多层次产品矩阵,近三年业绩快速增长,按 2024 年零售额位列本土前三,市场份额 5.2%,股权结构集中,治理架构明晰 [13] 行业情况 - 中国功能性服饰市场高速成长,高性能户外服饰赛道增长突出,冲锋衣裤核心品类表现亮眼,行业格局分散化且本土崛起,国产品牌快速渗透 [14] 公司策略 - 以高性价比策略切入市场,经典系列有价格优势,通过“科技 + 时尚”打造差异化爆款,成效显著;以 DTC 模式构建全域营销体系,线上渠道贡献营收高,线下渠道同步扩张;构建双轨技术体系,社群赛事绑定用户群体,实现升级 [15][16][17]
宁德时代(03750.HK):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双资本平台助力全球新能源龙头再攀高峰
格隆汇· 2025-06-05 17:27
锂电龙头地位与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蝉联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地位,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39.3GWh,市占率提升至37.9% [1] - 公司在电芯这一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展现出卓越能力,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1] - 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稳步推进全球产能建设 [1]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 通过自建、参股、合资等方式全面布局锂电产业链,掌控原材料供应话语权 [1] - 在矿产资源端投资锂等关键资源,在电池材料端合作布局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关键材料 [1] - 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打造循环经济,实现原材料、制造、运营、回收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 [1] 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 - 研发费用率保持在5%左右,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达48.14亿元 [1] - 持续推出麒麟电池、天恒储能系统、PU100储能产品等,在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财务与估值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9亿元、5709亿元、6769亿元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58亿元、731亿元、873亿元 [1] - 基于DCF模型给予宁德时代(3750 HK)目标价382港元 [1]
浙江龙盛: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染料、中间体业务盈利水平回升,房地产业务-20250605
长城证券· 2025-06-05 0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染料、中间体等主要产品毛利率回升,叠加地产项目兑现收入,公司业绩同比回升 [2] - 看好公司在核心中间体方面的产能布局,有助于提升上游原料供应链控制力,增强产品市场主导权,形成行业竞争壁垒 [11][13] - 公司房地产业务稳步推进,未来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12][13] 报告关键信息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303|15,884|17,237|18,193|19,341| |上升率yoy(%)|-27.9|3.8|8.5|5.5|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4|2,030|2,104|2,330|2,445| |上升率yoy(%)|-48.9|32.4|3.6|10.8|4.9| |ROE(%)|4.9|6.3|6.1|6.5|6.5| |EPS最新摊薄(元)|0.47|0.62|0.65|0.72|0.75| |P/E(倍)|21.1|15.9|15.4|13.9|13.2| |P/B(倍)|1.0|0.9|0.9|0.9|0.8|[1] 重要事件 - 2025年4月14日,浙江龙盛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收入158.84亿元,同比上升3.79%;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上升32.36%;扣非归母净利润18.38亿元,同比上升12.84%;24Q4营业收入52.74亿元,环比上升44.29%;归母净利润6.77亿元,环比上升50.03% [1] - 2025年4月25日,浙江龙盛发布2025年一季报,1Q25公司营业收入32.35亿元,同比下降7.21%;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上升100.44% [2]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染料/中间体/房产业务/助剂板块收入分别为75.91/32.82/24.82/10.02亿元,YoY分别为0.94/4.58/87.26/7.63%,毛利率分别为31.67%/29.40%/27.87%/28.75%,同比变化3.83/-2.61/-2.42/4.99pcts [2] 产销量情况 - 2024年公司染料产量22.06万吨,同比上升12.48%,销量23.84万吨,同比上升7.17%;助剂产量4.12万吨,同比上升14.23%,销量6.28万吨,同比上升11.35%;中间体产量10.91万吨,同比上升19.31%,销量10.62万吨,同比上升16.55% [3] 行业需求情况 - 近年来我国印染布产量稳步回复,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72.01亿米,同比增长3.28% [3] 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上升11.99%,销售费用率为4.23%,同比上升0.31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5%,管理费用率为4.88%,同比下降0.24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47%,研发费用率为3.78%,同比下降0.01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0.81%,财务费用率为 -2.61%,同比下降1.95pcts [3]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2.65亿元,同比上升236.7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31.68亿元,同比下降63.5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44.67亿元,同比下降1293.78%;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94.32亿元,同比上升21.73% [4][10] 其他指标情况 - 2024年应收账款同比下降6.21%,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的7.23次上升到8.36次;存货同比下降1.67%,存货周转率同比2023年维持不变,均为0.39次 [10] 公司业务优势 - 染料方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年产30万吨染料及10万吨助剂的产能规模,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中间体方面,拥有年产11.95万吨的中间体产能,间苯二胺和间苯二酚产量均居全球前列,随着间苯二胺规模化生产装置投产及工艺优化,成本较同行大幅降低;通过自主研发工艺实现间苯二酚与间氨基苯酚清洁化生产,成本降低,年产5000吨间氨基苯酚项目全面达产,成为该细分领域全球最大供应商 [11] - 房地产业务以高品质项目实现高去化与资金快速回笼,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品牌溢价,2024年上虞虞懋府等房产项目实现交房,房地产务营收同比提升87.26%;湾上名苑分三批次推盘入市,预售房款合计64.42亿,预售比例均超过80%,项目预计2026年12月竣工,华兴新城项目住宅已全面封顶 [12] 投资建议 - 预计浙江龙盛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72.37/181.93/193.41亿元,同比增长8.5%/5.5%/6.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4/23.30/24.45亿元,同比增长3.6%/10.8%/4.9%,对应EPS分别为0.65/0.72/0.75元,结合6月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5/14/13倍 [13]
首次覆盖: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双资本平台助力全球新能源龙头再攀高峰
海通国际· 2025-06-04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宁德时代(3750 HK),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锂电龙头地位稳固,2024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 339.3GWh,市占率 37.9%,全球市场布局广泛 [3][51] -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通过多种方式掌控原材料供应,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打造循环经济 [4][52] - 研发投入大,研发费用率保持 5%左右,新产品如麒麟电池等不断推出 [5][53]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609 亿/5709 亿/676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8 亿/731 亿/873 亿元,DCF 估值目标价 382 港元 [6][46][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锂离子电池龙头,装机量遥遥领先 - 公司 2011 年成立,2017 年成全球动力锂电池龙头,2025 年在港上市 [10] - 截至 2025 年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持股 60.18%,曾毓群等三人合计持股 37.12% [11] - 2018 -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2025 年一季度营收 847.05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9.63 亿元 [12][15] - 2018 - 2024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先降后升,期间费率平稳,研发费用投入增长 [17][20]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已定,宁德时代出货稳居第一 -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1823.6 万辆,中国占比 70.5%,预计 2025 年达 2239.7 万辆 [23] - 2017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首登全球榜首,2024 年达 339.3GWh,市占率 37.9% [24] - 2024 年产能 676GWh,利用率 76.33%,预计 2027 年超 800GWh,通过多种方式保障上游资源供应 [28][29]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宁德时代快速受益 - 2024 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 188.5GWh,同比增 80%,预计 2025 年达 265.1GWh [30] - 2020 - 2024 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销量从 2.39GWh 提升至 94GWh [34] - 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和 PU100 储能产品,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35] 强者恒强:产业链深度布局,多维度持续创新 - 矿产资源端入股多家锂矿等标的,电池材料端与多家企业合作布局各环节 [39][40] - 2015 年收购广东邦普循环,截至 2024 年底有 27 万吨废旧电池年处理能力,金属回收率高 [42]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609 亿/5709 亿/676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8 亿/731 亿/873 亿元 [46] - 根据 DCF 估值模型,给予目标价 382 港元,“优于大市”评级 [46]
闰土股份(002440):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活性染料业务向好推动公司业绩修复,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逐步显现
长城证券· 2025-06-04 10: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活性染料业务向好推动公司业绩修复,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逐步显现,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基于产业链配套优势和研发项目进展维持“增持”评级 [1][10] 报告事件总结 - 2025年4月28日,闰土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收入56.95亿元,同比上升1.91%,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上升366.42%,24Q4营业收入环比上升17.36%,归母净利润环比上升34.91% [1] - 2025年4月28日,闰土发布2025年一季报,1Q25公司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上升2.20%,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上升3542.85% [2] 公司业务情况总结 - 2024年染料/助剂/其他化工原料收入分别为35.59/2.27/14.77亿元,YoY分别为-2.51%/27.63%/7.45%,毛利率分别为15.23%/4.48%/18.74%,同比变化分别为+1.84/-7.70/1.13pcts,利润增长与活性染料业绩增长及管理费用降低有关,分散染料价格同比下滑 [2] - 2024年公司染料产量19.37万吨,同比上升4.61%,销量19.01万吨,同比上升8.61%;助剂产量3.49万吨,同比上升28.61%,销量3.51万吨,同比上升22.33%;其他化工原料产量94.59万吨,同比上升5.34%,销量94.92万吨,同比上升5.49% [3] - 近年来我国印染布产量稳步回复,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72.01亿米,同比增长3.28% [3] 公司费用情况总结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69%,销售费用率为0.42%,同比下降0.18pcts;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5.51%,管理费用率为5.71%,同比下降2.10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9.53%,研发费用率为4.27%,同比上升0.29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3.41%,财务费用率为-0.63%,同比上升0.33pcts [3][8] 公司现金流及资产情况总结 - 2024年公司各项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48亿元,同比上升533.4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67亿元,同比下降242.8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82亿元,同比下降144.05%;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1.57亿元,同比下降33.90% [8] - 2024年应收账款同比上升20.47%,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的6.73次下降到6.38次;存货同比上升4.07%,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的3.14次下降到3.00次 [8] 公司发展策略及进展总结 - 公司落实“后向一体化”发展策略,完善产业链,形成从热电、蒸汽、氯气、烧碱到中间体、滤饼、染料等完善的燃料产业体系链条,应对原材料及中间体价格波动风险能力较强 [8] - 2024年公司获得授权专利28项(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新申请专利19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发新产品16只,完成新产品移交4只,完成中试产品31只,完成技改项目10个 [9] - 2024年公司建设项目共38只(续建项目11只,新建项目27只) [9] 公司财务预测总结 - 预计闰土股份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58.11/59.25/60.72亿元,同比增长2.0%/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3.38/3.47亿元,同比增长32.5%/19.5%/2.6%,对应EPS分别为0.25/0.30/0.31元,结合6月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9/24/24倍 [10] 公司财务报表及比率总结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会计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在不同年度的情况 [11]
闰土股份: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活性染料业务向好推动公司产-20250604
长城证券· 2025-06-04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活性染料业务向好推动公司业绩修复,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逐步显现,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基于产业链配套优势和研发项目进展维持“增持”评级 [1][10] 报告关键内容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5.88亿、56.95亿、58.11亿、59.25亿、60.72亿元,上升率分别为 - 10.8%、1.9%、2.0%、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2.13亿、2.83亿、3.38亿、3.47亿元,上升率分别为 - 92.5%、366.4%、32.5%、19.5%、2.6% [1]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69%,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5.51%,研发费用同比上升9.53%,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3.41% [3][8] - 2024年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48亿元,同比上升533.4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3.67亿元,同比下降242.8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7.82亿元,同比下降144.05%;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1.57亿元,同比下降33.90% [8] 事件情况 - 2025年4月28日发布2024年年报,收入56.95亿元,同比上升1.91%;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上升366.42%;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上升114.79%;24Q4营业收入16.23亿元,环比上升17.36%;归母净利润0.63亿元,环比上升34.91% [1] - 2025年4月28日发布2025年一季报,1Q25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上升2.20%;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上升3542.85% [2] 业务分析 - 2024年染料/助剂/其他化工原料收入分别为35.59/2.27/14.77亿元,YoY分别为 - 2.51%/27.63%/7.45%;毛利率分别为15.23%/4.48%/18.74%,同比变化分别为 + 1.84/-7.70/1.13pcts [2] - 2024年染料产量19.37万吨,同比上升4.61%,销量19.01万吨,同比上升8.61%;助剂产量3.49万吨,同比上升28.61%,销量3.51万吨,同比上升22.33%;其他化工原料产量94.59万吨,同比上升5.34%,销量94.92万吨,同比上升5.49% [3] 行业需求 - 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72.01亿米,同比增长3.28% [3] 公司策略与进展 - 落实“后向一体化”发展策略,形成完善的燃料产业体系链条,应对原材料及中间体价格波动风险能力较强 [8] - 2024年获得授权专利28项,新申请专利19项,研发新产品16只,完成新产品移交4只,完成中试产品31只,完成技改项目10个;建设项目共38只,其中续建项目11只,新建项目27只 [9]
宁德时代(03750):双资本平台助力全球新能源龙头再攀高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08: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宁德时代港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锂电龙头地位稳固,2024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 339.3GWh,市占率 37.9%,全球市场布局广泛 [3][51] -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通过多种方式掌控原材料供应,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打造循环经济 [4][52] - 研发投入大,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5%左右,新产品如麒麟电池等竞争力强 [5][53]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609 亿/5709 亿/676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8 亿/731 亿/873 亿元,DCF 估值目标价 382 港元 [2][46][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锂离子电池龙头,装机量遥遥领先 - 公司 2011 年成立,2017 年成全球动力锂电池龙头,2025 年在港上市 [10] - 截至 2025 年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持股 60.18%,核心创始人曾毓群等三人合计持股 37.12% [11] - 2018 - 2022 年营收高速增长,2024 年受产业链影响小幅下降,2025 年一季度营收 847.05 亿元,YoY + 6.18% [12] - 2018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2025 年一季度达 139.63 亿元,同比增 32.85% [15] - 2018 - 2022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2023 年以来持续修复,2024 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3.94%/26.84% [17] - 2018 - 2025Q1 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平稳,销售费率降至 1%,管理和财务费用率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 5%左右 [20]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已定,宁德时代出货稳居第一 -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1823.6 万辆,同比增 24.4%,预计 2025 年达 2239.7 万辆 [23] - 2017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首登全球榜首,2024 年达 339.3GWh,市占率 37.9% [24] - 截至 2024 年,公司电池系统产能 676GWh,利用率 76.33%,国内外新产能建设稳步推进,预计 2027 年超 800GWh [28]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宁德时代快速受益 - 2024 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约 188.5GWh,同比增 80%,预计 2025 年达 265.1GWh,同比增 41% [30] - 2024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 42.5GW/107.1GWh,同比增 109.5% [33] - 2020 - 2024 年公司储能电池系统销量从 2.39GWh 提至 94GWh,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和 PU100 储能产品,与多家企业合作 [34][35] 强者恒强:产业链深度布局,多维度持续创新 - 矿产资源端入股锂、镍、钴等优质标的,电池材料端布局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关键材料 [39][40] - 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实现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2024 年底废旧电池年处理能力 27 万吨,镍钴锰回收率 99.6%,锂回收率 93.8% [42]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609 亿/5709 亿/676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8 亿/731 亿/873 亿元,DCF 估值目标价 382 港元 [2][46]
长盈通5亿产业园项目一期封顶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扩张业务版图
长江商报· 2025-05-27 23:34
业绩增长与战略布局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3.31亿元,同比增长50.22%,归母净利润1794.14万元,同比增长15.28%,扣非归母净利润93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546万元,同比增长14.75%,归母净利润828万元,同比增长29.94%,扣非归母净利润663万元,同比大增123.36% [4] - 新型材料收入达2406.45万元,同比增长15.60%,显示业务多元化成效 [4] 产业链一体化加速 - 总投资5亿元的"长盈通新型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封顶,涵盖光纤涂覆树脂、热控材料等研发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 [1][3] - 项目建成后光纤涂覆树脂等产能达1200吨/年,热控材料及组件产能达3000万片/年,与现有光纤环业务形成协同 [3] - 产业园定位为技术战略支点,助力公司向价值链上游拓展 [3] 外延并购拓展业务边界 - 拟以1.58亿元收购生一升光电100%股权(现金支付1738万元+股份支付1.41亿元),标的公司主营无源光器件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电信传输领域 [5][6] - 收购旨在延伸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器件制造能力,拓展民用市场,并强化特种光纤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 [6] - 交易后预计与生一升光电在光纤陀螺和光通信领域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6] 核心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光纤环第一股",以光纤陀螺核心器件为核心形成"5+1同心圆"产业战略 [2] - 战略布局包括特种光纤、新型材料、机电设备、光电系统和计量检测服务,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2] - 通过产业园建设和并购持续优化产业链,巩固光电材料领域领先地位 [1][3][6]
方大新材杨志:以创新为引擎 深耕不干胶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18:08
公司发展历程 - 2003年注册成立 2016年挂牌新三板 2020年成为全国首批精选层挂牌公司 2021年平移到北交所上市 [1] - 从不知名小企业跻身"亚洲一流 世界领先"的行业知名企业 [1] - 1995年成立工贸公司研发物流包装材料 2003年产品成功进入欧盟市场 [2]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不干胶材料等与大消费相关联的材料领域 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流 日化 食品饮料 医疗等行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背胶袋 可变信息标签 防水袋 气泡袋 为全球客户提供快递物流包装应用材料个性化解决方案 [2] -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 8亿件 同比增长21 5% 带动快递面单使用量增加 [2] 核心竞争力 - 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掌握热熔胶 热敏纸 PE膜等前端工序核心生产工艺和数十种技术配方 [3] - 实现从热熔胶制备到不干胶材料生产再到成品可变信息标签的全产业链覆盖 [3] - 与京东 顺丰 圆通 小米 UPS DHL FedEx等头部快递客户建立直接或间接供货合作关系 [5] 产能与智能化建设 - 2022年启动"可变信息标签生产建设项目" 引进国际一流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生产测试设备 [3] - "方大二期"首批3条生产线投产 大幅提升不干胶材料产能 缓解产能受限问题 [3] - 践行生产制造数字化转型 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4] 研发与环保 - 加大环保材料研发和应用投入 推动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4] - 技术优势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产品高质量和稳定性 [5] - 2024年计划在"方大二期"预留机位安装新自动化生产线 进一步提高产能供给 [5]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不干胶行业将呈现产业链一体化 生产智能化 产品环保化和行业集中化四大趋势 [6] - 2024年在美国 加拿大设立合资加工厂 从出口向出海进行初步探索 [6] - 未来计划在欧美兼并或建设工厂及中转仓库 以中国为中心进行全球布局 [6]
化肥:冰火两重 绿肥红瘦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02:19
化肥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国内化肥行业呈现"绿肥红瘦"态势,氮肥利润受压,磷复肥稳健增长,钾肥业绩大幅下滑 [1] - 头部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展现抗风险能力,行业集中度提升 [1] 氮肥行业 - 尿素平均出厂价同比下跌14.6%,行业整体盈利空间受挤压 [2] - 华鲁恒升营收342.26亿元(增长25.55%)、净利润39.03亿元(增长9.14%),低成本优势突出 [2] - 鲁西化工营收297.63亿元(增长17.37%)、净利润20.29亿元(增长147.79%),化工新材料成为业绩主力 [2] - 湖北宜化营收169.64亿元(微降0.48%)、净利润6.53亿元(增长44.32%),通过主业聚焦和资产优化实现增长 [3] - 心连心营收231.28亿元(下降1%)、净利润14.59亿元(增长23%),通过渠道拓展和供应链延伸保持增长 [3] - 阳煤化工营收108.95亿元(下降20.01%)、亏损6.81亿元(扩大50.15%),受装置落后和行业下行影响 [3] - 多数氮肥企业通过多元联产和工艺升级转型,但尿素仍是效益基本盘 [3] 磷复肥行业 - 磷矿石价格高位运行,资源优势和全产业链企业表现突出 [5] - 云天化营收615.37亿元(下降10.89%)、净利润53.33亿元(增长17.93%),"矿化一体"优势显著 [5] - 兴发集团营收283.96亿元(增长0.41%)、净利润16.01亿元(增长14.33%),磷矿资源利好业绩 [5] - 川发龙蟒营收81.78亿元(增长6.1%)、净利润5.33亿元(增长28.62%),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 [5] - 新洋丰营收155.63亿元(增长3.07%)、净利润13.15亿元(增长8.99%),销量435.71万吨行业第一 [6] - 史丹利营收102.63亿元(增长2.71%)、净利润8.26亿元(增长17.89%) [6] - 金正大营收83.28亿元(下降2.58%)、净利润5968.53万元(增长106.15%),实现扭亏为盈 [6] 钾肥行业 - 钾肥企业业绩从高位回落,受国际价格波动和碳酸锂价格暴跌影响 [8] - 盐湖股份营收151.34亿元(下降29.86%)、净利润46.63亿元(下降41.07%),氯化钾量价齐跌 [8] - 亚钾国际营收35.48亿元(下降8.97%)、净利润9.50亿元(下降23.05%),推进"钾+非钾"协同模式 [8] - 藏格矿业营收32.51亿元(下降37.79%)、净利润25.8亿元(下降24.56%),调整生产销售策略 [8] - 钾肥行业销售净利率仍保持在26%以上,2025年一季度已现复苏迹象 [9] 行业趋势 - 氮肥行业需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4] - 磷复肥行业一体化企业优势凸显,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 [6][7] - 钾肥行业需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优化产品结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