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德企展示乘用车底盘新技术
科技日报· 2025-07-14 23:40
行业趋势 - 电动汽车、软件定义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互联执行器在底盘功能中的应用[1] -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现实,新型中央控制器或域控制器整合制动、转向和减震等关键底盘功能[1] - 线控技术产业化加速,制动和转向系统无需机械连接即可运行[1] 公司技术展示 - 采埃孚在2025年底盘技术日上通过测试车辆和量产车型展示新底盘技术,包括蔚来ET9车型的线控转向系统[1] - 蔚来ET9成为中国市场首款量产搭载采埃孚全线控转向系统的汽车[1] 技术解决方案 - 采埃孚推出线控X-by-wire技术、线控制动解决方案、主动和半主动减震系统[2] - cubiX软件平台通过统一控制逻辑协调纵向、横向和垂直动力学组件,缩短开发时间[2] - 下一代智能底盘传感器测量三维加速度,数据用于解锁新功能并实时监控底盘组件状况[2] - 车辆云连接传输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满足全新驾驶功能需求[2]
特斯拉(TSLA.US)Autopilot致命车祸案开审 马斯克“最安全”承诺面临考验?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12:08
据了解,鲜有特斯拉车祸案进入庭审阶段,这家电动车制造商通常以保密协议解决多数指控其技术缺陷 致死的诉讼。 在股价接连受挫后,马斯克正面临巨大投资者压力——先因与特朗普过从甚密,后又因双方关系戏剧性 破裂。随着特斯拉大举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马斯克已将企业未来部分押注在自动驾驶技术上。 与既往案例类似,特斯拉在本案中仍以"驾驶员操作失误"为核心辩护策略。涉事Model S驾驶员虽然启 用了驾驶辅助系统,但因低头捡拾掉落手机未注意路况。车辆在穿越Key Largo的T型路口时偏离车道, 撞上停放的雪佛兰Tahoe,当时车外站立的两人中,20岁的Naibel Benavides Leon不幸身亡。伤者Dillon Angulo与死者家属共同起诉特斯拉,索赔医疗费、非正常死亡赔偿、精神损失费及惩罚性赔偿,指控特 斯拉"对人类生命的鲁莽漠视"。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特斯拉(TSLA.US)将就其自动驾驶系统涉嫌导致2019年佛罗里达州致命车 祸一案出庭受审。本案指控Model S车型的Autopilot系统未能识别停放中的SUV,致使特斯拉需承担部 分责任。 这场由陪审团参与的庭审于周一在迈阿密联邦法院启动, ...
李彦宏:萝卜快跑Robotaxi需尽早做出规模才能转向纯视觉路线,否则被特斯拉甩开【附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13
百度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转型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内部高管会明确表示萝卜快跑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必须转向纯视觉路线才有机会 强调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虽然安全性高但成本和扩展速度受限 而特斯拉纯视觉路线一旦成熟将形成降维打击[2] - 萝卜快跑是百度Apollo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2021年在10余城落地 累计订单超500万单 测试里程1亿公里 车辆采用自研Apollo 5代L4套件[2] - 2024年萝卜快跑开始将激光雷达方案切换为纯视觉路线 目标将单车成本压至25万元以下 通过规模化运营反哺算法迭代 转型逻辑与特斯拉一致 用市场换时间 用数据换技术[2] - 若百度能在2025年前实现65城覆盖 2030年拓展至100城 其纯视觉路线成熟度或将反超特斯拉 形成本土化优势[2]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现状 - 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走进生活 成为未来交通出行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在公共交通 出租车 物流和配送等领域实现多样化应用[3] -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呈现两大趋势 吉利 长城 长安等传统车企已实现L3级智能驾驶量产 但多采用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加低成本激光雷达的混合方案 技术路线趋于保守[3] - 除百度外 小鹏 华为等企业也在探索纯视觉或轻雷达方案 试图通过算法创新实现弯道超车[3] - 纯视觉路线在极端天气 低光照环境下可靠性存争议 中国复杂交通参与者如电动车 行人对算法适应性要求更高 数据隐私 责任认定等法规问题需同步突破[3] 自动驾驶市场渗透率预测 - 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仍处于爆发前夜 乐观预测到2030年 L2级辅助驾驶将覆盖51%乘用车 L3级占比达20% L4级Robotaxi渗透率仅为11%[4] - 未来五年是技术路线定型关键窗口期 谁能率先跑通低成本加高安全的纯视觉模式 谁就能主导行业标准[4] 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自动驾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法律法规完善 技术将逐渐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6] - 自动驾驶技术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 安全 舒适的出行体验[6]
从无人车到智能工厂 外籍人士北京探寻“机智”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7:01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覆盖范围从60平方公里扩大至600平方公里,累计为逾千台车辆发放测试牌照,测试里程超过3800万公里 [1] - 自动驾驶巴士已实现减速避让、自主变道、识别红绿灯、精准停靠等功能 [1] - 无人车在城市开放道路行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表现优异 [2] 汽车制造智能化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拥有超700个机器人,关键工艺实现100%自动化 [2] - 工厂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等工艺自动化程度高 [2] - 新能源汽车生产效率达到每76秒产出一辆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外籍嘉宾对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制造能力表示高度认可 [1][2] - 期待加强与中国在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2]
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苹果二把手将退休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23:21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 但否认构成借壳上市 [1] - 上纬新材主营高性能复合材料 产品应用于风电 汽车 电子等领域 [1] - 智元机器人专注于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发 双方业务存在协同空间 [1] - 该收购被视为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市场的重要探索 或为科创板并购提供新范式 [1] 苹果高管变动 - 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将于年底退休 现年62岁 [2] - 新任COO为运营高级副总裁萨比赫·汗 现年59岁 此前主管苹果供应链 [2] - 萨比赫·汗不会接手苹果设计团队 该团队将直接向CEO蒂姆·库克汇报 [2] Waymo自动驾驶服务 - Waymo向14~17岁青少年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需经父母或监护人批准 [3] - 该举措是自动驾驶技术迈向大众化的重要一步 [3]
特斯拉Robotaxi “闯祸”撞车, 自动驾驶安全性遭质疑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04:50
特斯拉Robotaxi事故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Robotaxi服务发生事故 一辆全自动驾驶Model Y在完成行程后撞上一辆停着的丰田汽车 未造成严重人员受伤和车辆损坏 [1] - 事故视频显示 Model Y在驶出昏暗小巷时出现异常 转弯加速撞向丰田车轮胎 原因不明 [3] - 其他受邀体验者还遇到机器人出租车无端应急灯突然停车 短暂在双黄线错误一侧行驶等意外情况 [3]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特斯拉是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的坚定支持者 依靠摄像头和神经网络 结合算法和算力实现自动驾驶 [3] - 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多次强调视觉的优越性 认为激光雷达昂贵且没有必要 [3] Waymo自动驾驶事故 - Waymo使用摄像头 激光雷达和雷达组合的自动驾驶方案 与特斯拉技术路线不同 [3] - Waymo去年凤凰城车队撞上电线杆后自愿召回 近期又因车辆易撞路障再次召回 [3] - 2022年至2024年底期间 Waymo共发生16起车辆与铁链 大门等障碍物相撞的事故 未造成人员伤亡 [3] 自动驾驶行业现状 - 自动驾驶技术旨在提升出行安全与效率 但目前特斯拉和Waymo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4] - 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事故为自动驾驶行业敲响警钟 提升技术稳定性和保障乘客安全是行业关键问题 [4]
马斯克的政治豪赌,输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5 13:14
特斯拉现状与挑战 - 公司2025年中期面临内外交困局面,包括CEO与美国总统的政策争端、销量下滑、品牌声誉受损及Robotaxi业务质疑 [2] - 销量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4月至6月同比下降13.4%至384122辆,去年同期为443956辆 [6][18] - CEO马斯克亲自接管北美和欧洲销售事务,解雇原负责人奥米德·阿夫沙尔,试图通过直接干预提振销量 [8][19] "大而美"法案影响 - 法案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新车7500美元、二手车4000美元),9月30日生效,可能加剧价格差距(美国新电动车均价比燃油车高9000美元) [10] - 法案冲击特斯拉关键盈利来源监管积分(ZEV credits),2024年该业务贡献27.6亿美元收入,2025年Q1积分收入5.95亿美元占净利润的145%(无积分则亏损1.89亿美元) [13][15] - 摩根大通预计政策变动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减少50%以上,年度收入损失达20亿美元,因美国市场占积分收入的80%-90% [15] 中国市场策略调整 - 2025年中国销量同比减少22000辆,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人民币至28.55万元但提升续航和加速性能 [21] - 同步推出保险补贴、5年0息金融方案等促销措施,采取"明涨暗降"策略强化竞争力 [22] 品牌声誉与政治关联 - 品牌认知度在民主党、共和党和独立选民中全面下滑,整体正面认知度降至-10 [24] - 33%受访者因马斯克在DOGE任职经历降低购买意愿,共和党人中仅18%持赞成态度 [26][27] Robotaxi业务进展与阻力 - 德克萨斯州试运行中出现逆向行驶等事故,引发监管关注 [29] - 55%消费者拒绝私家车用作Robotaxi,仅9%考虑参与,Waymo等对手在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和规模上领先 [34] - 两党均支持禁用FSD直至安全性获证,要求提高透明度 [30][33]
特斯拉高层人事突发“地震”,能否挽救下滑的销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3 08:36
高管变动 - 特斯拉北美和欧洲业务运营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离职,马斯克亲自接手其业务 [3] - 朱晓彤升任全球制造业务负责人,同时继续负责亚太区销售运营 [3] - 阿夫沙尔曾主导Model 3量产关键期,2023年10月升任欧美业务负责人,8个月后因销量下滑离职 [4][6] 市场表现 - 2024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770 7亿美元(同比-6 49%),净利润70 91亿美元(同比-52 72%) [5] - 2025年Q1营收193 35亿美元(同比-9%),净利润4 20亿美元(同比-70 11%),经营性现金流-8 9亿美元 [5] - 2025年4月欧洲新车注册量5475辆(同比-52 6%),前4月累计41677辆(同比-46 1%) [5] - 2025年1-4月美国注册量17 37万辆(同比-9 4%),Model Y销量6 4万辆(同比-33 8%) [6] - 彭博预测2025年Q2全球交付38 94万辆(同比-12%),全年销量或降至165万辆(同比-8%) [6] 竞争格局 - 欧洲整体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6 4%,大众集团纯电车型Q1交付量同比+113% [5] - 欧洲车企推出2万欧元以下电动车型,抢占40%经济型市场 [8] - 传统车企通过本土化策略和供应链优势挤压特斯拉市场份额 [8] 产品战略 - 平价版Model Y(E41)量产推迟至2025Q3-2026年初 [8] - Model 3/Y产品老化,改款效应消退,面临多品牌同价位车型竞争 [10] - 朱晓彤可能推动三方面突破:加速平价车型量产、优化供应链、标准化制造流程降本 [8] 管理调整 - 马斯克亲自主导销售战略,可快速调整欧美市场车型配置和交付流程 [9] - 新管理团队需解决产品更新慢、成本高、品牌信任度下滑等问题 [10] - 长期需突破自动驾驶技术瓶颈,探索新销售服务模式 [10] 行业挑战 - 特斯拉面临产品与管理双滞后问题,需系统性解决深层问题 [11] - 公司处于转型十字路口,内部变革成效将决定市场地位 [11]
特朗普马斯克再“掐架”,最受伤的还是特斯拉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6:41
特斯拉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一周累计跌幅超过10% [4] -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估取消电动车抵免政策或使特斯拉年运营利润减少12亿美元(约占2024年预期利润的17%) [5] - 未来基金LLC经理加里·布莱克近期正减持特斯拉股票 [5] 马斯克与特朗普冲突 - 马斯克抨击"大而美"法案称其"荒谬""令人作呕""疯狂且有破坏性" [4] - 特朗普指责马斯克"因失去电动车政策支持而恼羞成怒"并暗示"可能失去更多" [5] - 特朗普提到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多" [5] 政策与补贴影响 - "大而美"法案计划削减包括7500美元消费者抵免在内的多项补贴 [5] - 取消补贴将对特斯拉造成沉重打击 [5] - 无党派分析师预估该法案将使美国债务增加约3万亿美元 [7] 特斯拉业务挑战 - 特斯拉正押注于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试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 [6] - 特斯拉当前估值核心在于自动驾驶进展 [7] - 美国交通部掌握着决定特斯拉能否量产无踏板和方向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权力 [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特斯拉通过向未达标车企出售监管积分累计获利近110亿美元 [7] - 若无监管积分收入特斯拉今年一季度财报应当呈现亏损状态 [7] - 特斯拉二季度交付数据可能再度疲软 [7] - 特斯拉在欧洲主要市场的销量表现分化 [7]
自研技术畅通物流微循环——九识智能深耕无人配送车领域
经济日报· 2025-06-30 22:0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自动驾驶技术正成为改变物流行业和出行方式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推动行业变革 [1] - 国内城市配送物流市场规模超1.6万亿元,但传统模式存在人力资源短缺、效率偏低等痛点 [2] - 偏远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突出,无人车单日可穿行6个农牧区,显著提升配送效率 [1] 公司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搭建智能化平台、车辆平台、电动化平台三大技术平台,实现核心软硬件全栈自研 [2] - 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标准货箱和可定制L形平板车型,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通过真实道路测试+仿真平台结合优化算法,数据收集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2] - 已推出3代无人车系列产品,感知系统可实时捕捉环境信息,决策系统基于强大算法实现最优路径规划 [3] - 累计送单量超过3亿单,自动驾驶累计运营里程超2000万公里 [1][6] 商业模式与运营成果 - 商业模式从免费试用演进至按单收费、按月收费及整车销售,形成完整商业闭环 [4] - 2023年完成首台整车交付,客户复购率显著(1台增至5台) [7] - 2024年一季度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二季度新车型发布后订单量进一步攀升 [6] - 运营成本平均降低62%,单台车月成本约3300元 [5][6] - 应用场景覆盖快递快运、生鲜商超、医药冷链等领域 [5]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布局 - 产品已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投入运营,通过经销商合作建立完善服务网络 [1][7] - 国际市场进入新加坡、日本、韩国,获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 [7] -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高需求大,西部及农村地区渗透效果显著(某县快递量短期增长30%) [5][7] 战略规划与行业认可 - 近期融资将投入下一代产品研发、供应链建设及全球市场拓展 [8] - 入选《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2024)》,成为行业技术推广标杆 [8] - 计划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安全性和成本竞争力,同步推进国内外市场规模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