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28岁的奇瑞,还在用油车利润养电车
以下文章来源于知危 ,作者知危编辑部 作为老牌自主造车企业,奇瑞汽车还是很强的。 产品方面,奇瑞汽车旗下有五大品牌: 导语:成立 28 年后,奇瑞汽车终于在港股上市了。 奇瑞主品牌:面向大众家庭用户,年销超百万辆; 捷途:专注越野旅行,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星途:定位豪华性能,出口量居中国高端自主品牌第一; iCAR:聚焦年轻用户的纯电产品; 智界:与华为合作的新能源汽车,拥有很大潜力。 从销量上看,奇瑞汽车在 2022 年首次突破百万辆销售大关,全年销量达到 123 万辆,2023 年增长到 188 万辆;2024 年增长到 260 万辆, 是全球销量第 11 名的乘用车品牌。 知危 . 提供敏锐、独到的商业信息与参考,重点关注TMT、出海、新消费、新能源。 同为国产自主汽车品牌,长城汽车早在 2003 年就登陆港股,吉利汽车也在 2005 年成功上市,奇瑞汽车比他们晚了近 20 年。 如今,A股和港股上市的汽车公司已经有十余家,姗姗来迟的奇瑞汽车有什么立身之基呢? 所以,奇瑞汽车有别于同行的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出海方面很强。当车企在国内大卷特卷的时候,奇瑞汽车相对来说可以坐山观虎斗。 但出海有利也有 ...
佟欧福:秉持“奔驰标准”携手中国合作伙伴突破电动时代技术边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9 02:59
9月27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出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并致辞。他表示,身处电动化转型中 的汽车行业需要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多元发展模式,而梅赛德斯-奔驰将继续秉持"奔驰标准",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在电动智能时代不断突破技术 边界,带来超越中国客户期待的豪华产品。 会上,凭借创新轴向磁通电机技术,梅赛德斯-奔驰获评组委会发布的"前沿技术创新突破企业",该技术已应用在最新的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 上。就在8月,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一举创下25项世界记录,在8天内以几乎300公里/小时的恒速疾驰40075公里,约等于绕地球一周。作为首款搭 载源自F1®驱动科技、首款应用轴向磁通电机和电芯直接冷却技术的纯电车型,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展现了梅赛德斯-奔驰强大的纯电驱动实力和 在电动时代突破技术极限的能力。本次大会,梅赛德斯-奔驰还展出了丰富的新能源车型阵容,覆盖不同驱动形式和细分市场。 佟欧福表示:"我很荣幸代表梅赛德斯-奔驰出席大会,并与业界同仁共话多元路径与协同发展。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以创新科技打造最令人向往的汽 车。我们近期宣布继续 ...
上汽奥迪E5上市:订单超预期,传统豪华品牌打响“反击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0:23
奥迪E5 Sportback上市表现 - 奥迪E5 Sportback以23.59万元起售价上市 半小时内订单突破10153台 [1] - 配备quattro四驱版本订单占比超过50% 反映用户对奥迪传统驾控技术的认可 [3] 产品定位与战略 - 奥迪E5 Sportback定价区间23.59万-31.99万元 在豪华纯电轿跑中极具竞争力 [2] - 公司称该车型"没有直接竞品" 试图开辟"德系智能电动轿跑"新细分市场 [2][3] - 采用"AUDI"字母标识而非传统四环Logo 面向年轻心态用户强调智能与先锋 [3] 研发与生产 - 从立项到量产仅用24个月 创传统豪华品牌罕见速度 [1] - 采用中德"24小时无缝接力"开发模式 德国团队设计与中国团队工程反馈无缝衔接 [1] - 车辆测试在欧洲和中国同步进行 包括中国黑河和瑞典的极端环境测试 [2] - 上汽奥迪制造基地有生产奥迪车型经验积累 非从零开始构建生产能力 [2] 合作模式与分工 - 德方团队主导造型定义和操控质感调校 依托奥迪品牌积淀 [2] - 中方团队深度融入本土智慧 应用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洞察及智能互联经验 [2] - 中德双方在质量和安全方面严格遵循奥迪全球统一标准 [2] 渠道与销售策略 - 上汽奥迪今年将开设超过240家全功能用户中心 是目前唯一还在扩展门店的合资豪华品牌 [3] - 销售环节设计"纪念瞬间"如车内香氛体验和二次交车仪式 强化数字化时代情感链接 [4] 市场挑战与机遇 - 中国电动车市场进入"本土定义产品"阶段 外资品牌仅靠品牌溢价或技术移植难以立足 [5] - 奥迪正以更开放态度融入本土生态 包括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驾系统和搭载火山引擎AI语音助手 [5] - 首波订单多来自品牌忠诚用户和早期尝鲜者 真正考验在于第二 三波消费群体的转化能力 [5]
奥迪中国:以“双品牌”战略坚定推进在华电动化转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15:38
此外,在中国消费者日益重视的辅助驾驶方面,奥迪也依托协同合作打造专属"中国方案"。其中,奥迪Q6L e-tron搭载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 术,提供专为中国路况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罗英瀚表示:"目前,奥迪四环品牌下最新的燃油车型与纯电车型均已搭载这一系统,使奥迪成为首个在 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成果的国际豪华品牌。" 奥迪E5 Sportback则搭载了奥迪与Momenta共同开发的行业首个"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高级驾驶辅助方案,全面覆盖城市、高速与泊车场景。 基于"辅助驾驭"概念,该驾驶辅助方案为用户提供柔和、敏捷、标准三种辅助模式,在充分适应中国用户多元驾驶偏好的前提下,还延续了纯正奥迪驾控质 感。 基于奥迪豪华纯电动平台PPE在中国本土生产的首款车型——奥迪Q6L e-tron便是最好的例证。该车不仅在驾驶性能、充电表现及整体效率上树立了全 新标准,也进一步丰富了奥迪的新能源产品阵容。为满足中国用户需求,奥迪与头部本土供应商展开合作。奥迪Q6L e-tron搭载了107千瓦时宁德时代三元锂 电池,并配备先进的Bank Charging技术,可实现800V/400V充电桩全域智能适配 ...
销量转型双承压,福特中国重启“渠道整合”能否破局?
贝壳财经· 2025-09-28 10:35
公司战略调整 - 福特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华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10月1日起正式运营 [2] - 整合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的销售服务业务 实现两家合资公司销售渠道统一 [3][7] - 任命陈晓波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 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吴胜波汇报 [5][6] 渠道整合背景与目标 - 整合旨在强化福特品牌形象 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6][9] - 江铃汽车委托新公司进行销售运营管理并制定考核目标 强调不存在话语权降低问题 [7] -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将统一销售长安福特、福特进口车、江铃福特乘用车及皮卡车型 但福特全顺仍由江铃渠道销售 [8] 历史整合尝试 - 2018年福特曾通过NDSD尝试渠道整合 但因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失败 江铃福特于2020年脱离该体系 [9] - 2021年江铃福特科技成立 专注越野细分市场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9] - 此次整合是福特6年后再度尝试 反映市场下行周期中提升规模效应的需求 [9][10] 市场表现与经营压力 - 长安福特2024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76983辆 同比下跌16.43% 自6月起停止公布销售数据 [12] - 江铃福特乘用车2022-2024年最高年销量未超5万辆 持续徘徊在3万-4万辆规模 [13] - 江铃福特科技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16亿元 需通过增资清偿负债 [13] 产品与电动化挑战 - 电动车型福特电马市场表现低迷 2024年前8个月月销量均为个位数 [13] - 基于新能源技术架构的福特智趣烈马预计年底交付 尝试扭转电动化劣势 [13] - 行业分析指出 福特需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加强本土化("更中国")以提升竞争力 [14]
尹同跃21年终圆“上市梦” 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诞生
中国经营报· 2025-09-28 09:15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9973.HK)正式登陆港交所。此次上市,奇 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 车企IPO。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奇瑞汽车在本次发行中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45.73亿港 元,基石投资者包括混改基金、高瓴、景林、黄山建投、晶合集成、地平线、大家人寿、Martis Fund、 国轩高科、合肥建汇、中邮理财、星宇股份等知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地方政府。 在上市庆祝活动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正是各方的信任、期待和支持,为奇瑞注入了"把不 可能变成可能"的创新基因,让奇瑞一步步从"小草房"走向港交所。此次港股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 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扛起更大责任、迎接更大使命的全新起点。 值得一提的是,开盘后奇瑞汽车股价继续上涨,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截至9月27日,奇瑞汽车股 价为32.80港元/股,市值约为1891亿港元。 7次冲击资本市场 从2004年首次被曝提出上市计划至今,奇瑞汽车谋划冲击IPO已近20年时间。此后,奇瑞汽车在2006 年、200 ...
奔驰三大高管轮舞,留下最大悬念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7 23:07
编译 / 杜 咏 芳 编辑 / 黄 大 路 设计 / 慕 衍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的董事会会议室里,上演了一场精妙的"高管轮舞"。 这并非一场混乱的席位变更,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这场变局始于一个时代的温和落幕: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功成身退。接替他的是约尔格·伯泽(Jörg Burzer)。 伯泽的重任,是确保这家百年老店在电动化与数字化浪潮中,能沿着既定的技术路线全速前进。 而伯泽留下的生产、质量与供应链管理职位,则落在了迈克尔·希贝(Michael Schiebe)的肩上,他将从AMG退场,走向这个对他来说相对陌生、却决 定着企业运营生命线的岗位之上。 监事会主席马丁·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的肯定,为这次交接写下了最佳注脚:"我们队伍中的两位杰出经理,约尔格·伯泽和迈克尔·希贝,将接 管对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未来成功至关重要的关键部门。" 这场连环调动留下的最大悬念——AMG新掌门人至今虚位以待,则成了公司为未来保留的最大变数。 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结束高速增长期,整体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促使消费者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更为审慎,也推动多家主流车企重新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德中汽车产业合作“1+1>2”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12:57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27日参加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时表示,德中汽车产业各具优势、相互 补充,双方深化合作可加速创新,实现"1+1>2"的效果。 她说,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贸易摩擦、过度竞争、新产品快速迭代,给企业带来很多压力,国际对 话和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对于中国和德国而言更是如此。 她指出,德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已逾40年。2024年是德中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双边贸 易额达到2018亿美元,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凸显双方经济关系的稳定性。 谈及今年在慕尼黑举办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国际车展),穆希雅说,116家中国企 业在展会上精彩亮相,德中两国众多行业领袖和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盛会,既 说明双方仍有大量可相互学习借鉴的领域,也印证了我们需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应对产业挑战。" 穆希雅认为,德国企业在汽车安全标准等方面积累深厚,中国企业在大规模市场应用、产品快速迭代、 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表现突出。两国汽车产业优势互补,为推动电动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她还提到,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供应链分裂,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而数字物 ...
MAZDA EZ-60正式上市,15万元级市场再添价值标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13:30
9月26日,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一位重磅选手的登场。长安马自达旗下首款全球战略级新能源SUV——MAZDA EZ-60(以下简称EZ-60)正式宣 布上市。该车以纯电与增程双动力布局、6款配置车型、7种车身颜色,以及11.99万~16.09万元的亲民售价,强势切入竞争白热化的15万级新能源市 场。 作为马自达品牌全面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落子,EZ-60不仅承载着品牌百年造车的技艺积淀,更以超越同级的智能配置、安全实力与驾控表现,宣告"电动 马自达"时代的真正来临。 发布会上,长安马自达同步官宣华语乐坛"甜蜜天后"王心凌担任EZ-60产品代言人。正如王心凌深入人心的甜美形象与专业实力,EZ-60也将"魂动美 学"与"智能科技"完美融合,共同诠释何为"长在国民审美点上的好产品"。即日起,购车用户即可享有王心凌专属车机壁纸与语音包,并有机会亲临2025长 安马自达粉丝盛典,与代言人零距离互动,为新车上市增添更多情感温度与粉丝粘性。 五大核心价值全面越级,定义"新世代智能SUV" 26.45英寸5K一体式大屏以32:9超宽画幅、极窄边框和低于0.5尼特的灰态亮度,带来沉浸式视觉体验。这块屏幕历经900小时高低温循环冲击、10 ...
保时捷调整电动化转型节奏 采取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策略
财经网· 2025-09-26 07:32
作者:贾子健 编辑:安安 图源:保时捷官网 日前,保时捷宣布由董事会与监事会正式敲定产品战略调整方案,决定在产品矩阵中新增内燃机车型,延长现有燃油与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市场生命周期,并 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的上市节奏。 由此可见,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道路上进行了清晰的战略回调,从激进的电动化目标转向燃油与纯电"双轨并行"。这一重大转折的背后,保时捷透露,"是 豪华纯电车型需求放缓和企业财务表现多方面因素。" 图源:保时捷官网 战略回调 本次决议明确了保时捷未来产品战略的转向。 据经济观察报,根据最终方案,原定于2030年代推出的电动平台研发计划将重新调整时间表,现有纯电动车型系列将持续更新;产品矩阵将有针对性地新增 极具品牌特色的内燃机车型,现有内燃机车型将延长市场生命周期,换代车型已纳入这些产品的周期规划。 此外,鉴于市场环境变化,定位高于Cayenne的原计划纯电动全新SUV系列将率先推出内燃机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现有纯电阵容将保持更新,涵盖 Taycan、Macan、Cayenne,以及后续的 718 系列双门跑车。 保时捷还表示,这些举措旨在提升未来财年的财务业绩,但短期内会产生额外的大额折旧与准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