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理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深夜,中国资产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3%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6:24
中概股强势上涨。 汇丰调查显示,受访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进一步增强。超六成受访投资者(61%)认为新兴市场股票的表现将优于发达市 场,该比例高于今年6月调查时的49%。 调查显示,在众多新兴市场中,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的首选。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内地股市的前景最为看好,远高于今年6月调查时 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这反映出市场对中国提振经济政策和对中美经贸问题积极进展的信心。 此次"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在2025年8月4日到9月15日期间开展,收集了来自100家机构的100名投资者的观点,涉及的新兴市场资产管理总规模达 4230亿美元。 9月24日亚洲交易时段,A股、港股亦表现强势,A股方面,创业板指、科创50齐创阶段新高,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涨0.83%,深证成指涨1.8%, 创业板指涨2.28%,科创50指数涨3.49%。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涨1.37%,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53%。 具体中概股方面,亿鹏能源涨超15%,大全新能源、小牛电动、阿里巴巴、万国数据涨超9%,世纪互联、京东集团涨超7%,亿航智能、知乎、百度 集团涨超6%,小马智行、晶科能源涨超5%。 | 代码 | 名 ...
深夜,中国资产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9-24 14:56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08%至46331.44点 纳斯达克指数微涨0.01%至22575.45点 标普500指数下跌0.02%至6655.49点 [2] 中概股强势上涨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幅超过3% [3] - 亿鹏能源大涨15.46%至0.379美元 大全新能源涨9.68%至27.3美元 小牛电动涨9.52%至4.808美元 [6][7] - 阿里巴巴涨9.14%至177.99美元 万国数据涨9.09%至41.05美元 世纪互联涨7.54%至10.055美元 [6][7] - 京东集团涨7.16%至35.3美元 亿航智能 知乎 百度集团涨幅均超6% 小马智行 晶科能源涨超5% [6] 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态度 - 全球61%机构投资者认为新兴市场股票表现将优于发达市场 较6月调查时49%的比例显著提升 [5] - 超过半数受访者最看好中国内地股市前景 比例远高于6月时的约三分之一 [5] - 调查覆盖100家机构投资者 涉及新兴市场资产管理总规模达4230亿美元 [5] 亚洲股市同步走强 - A股创业板指涨2.28% 科创50指数涨3.49% 均创阶段新高 [5] - 上证指数涨0.83% 深证成指涨1.8% [5] - 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37% 恒生科技指数涨2.53% [5] 科技巨头与个股表现 - 特斯拉股价上涨3.09%至438.995美元 瑞银将其三季度交付量预期从43.1万辆上调至47.5万辆 增幅达10% [8][9]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宣布在Physical AI领域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将集成英伟达软件栈 [7] - Lithium Americas股价暴涨超80% 盘中一度涨近100% 因美国政府寻求获得其10%股份 [9]
刚刚,Cadence又宣布一桩收购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5 01:07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内容 编译自 businesswire。 Cadenc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DNS)今日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收购Hexagon AB的设计与工程 ("D&E")业务,其中包括其MSC软件业务——工程仿真与分析解决方案领域的先驱。此次收购加 速了Cadence的"智能系统设计™"战略,显著扩展了Cadence®系统设计与分析产品组合,并强化了 其致力于为全球最严峻的设计挑战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承诺。Hexagon成熟的D&E技术和人才的加 入,将巩固Cadence 2024年收购Beta CAE项目的地位,使其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结构分析市场中占 据更进一步的地位。 根据协议条款,Cadence 将为该业务支付约 27 亿欧元,其中 70% 的对价以现金支付,30% 将通过 向 Hexagon 发行 Cadence 普通股的方式支付。 此次收购将使 Cadence 服务于更广泛的客户群,包括领先的航空航天和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以 及 一 级 供 应 商 , 例 如 大 众 集 团 、 宝 马 、 丰 田 、 洛 克 希 德 · 马 丁 、 BAE ...
Cadence收购Hexagon业务,作价31.6亿美元
美股IPO· 2025-09-04 23:25
Cadence Design 周四表示,将以 27 亿欧元(31.6 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 Hexagon AB 的设计和工程业务,以扩大其客户群并扩大其产品组合。 这 家美国芯片设计软件提供商将以现金支付 70% 的金额,其余金额将通过向 Hexagon 发行股票的方式支付。 Cadence 的客户包括Nvidia和 Qualcomm等主要芯片制造商,该公司以其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而闻名,这些软件对于设计芯片和验证芯片是否无缺陷 至关重要。 Hexagon 的 D&E 业务是一家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结构和多体动力学模拟领域拥有市场领先的产品。 该公司 2024 年的收 入接近 2.65 亿欧元,全球员工超过 1,100 名。 该交易将为 Cadence 带来更广泛的客户群,包括目前使用 Hexagon 的 D&E 解决方案的大众集团、宝马、洛 克希德马丁等航空航天和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 该交易预计将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完成。如果交易未能完成,Cadence 将不得不支付高达 1.75 亿 欧元的反向终止费。 此次收购是基于 Cadence 于 2024 年以 12. ...
机器人芯片大爆发?为时过早!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3 01:38
物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物理人工智能进展比预期缓慢,短期内无法与通用人工智能(GenAI)匹敌 [2]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部署量达10亿台(每10人1台) [2] - 台积电高管预测2030年全球AI机器人市场超350亿美元,10%汽车实现自动驾驶 [2] - 目前全球仅约1000个人形机器人,大部分为原型 [3] 人形机器人发展挑战 - 人形机器人开发难度大,未来10年不会成为重要市场驱动力 [3] - 安全性是关键挑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致命事故 [4] - 技术挑战需克服,安全验证需广泛试验,预计还需十年以上时间 [4]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进展缓慢,2024年计划生产1万台但实际效果存疑 [3] 自动驾驶汽车发展 - Waymo在旧金山占据26%拼车市场份额,超过Lyft [5] - 现款Waymo车型总成本14万美元,下一代将降至8.5万美元 [5]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Waymo营收约25亿美元 [6] - 预计到2035年L3级自动驾驶将成为高端车标配 [7] - 2040年后出生的孩子可能不再需要参加驾驶考试 [9] 工业机器人市场 - 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达420万台,新增安装量近40万台 [10] - 202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380-550亿美元,单价约10万美元 [12] -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2023年新增安装量70% [12] - 预计203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910亿美元 [12] - 亚马逊已部署100万台机器人,2024年机器人资本支出70-80亿美元 [13] 机器人半导体市场 - 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510-770亿美元 [6] - 平均每辆汽车半导体成本约600美元,高端车约2000美元 [6] - 预计2035年机器人半导体市场规模70-140亿美元 [15] - 机器人公司倾向使用汽车级处理器和GPU,单价约2000美元 [14] - 英伟达在汽车半导体市场份额仅3-4%,年销售额约20亿美元 [15] 长期市场展望 - 预计2050年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市场规模可能达1万亿美元 [16] - 未来十年机器人市场规模仍较小,远不及数据中心AI半导体 [16] - 专用机器人(ASR)在未来十年仍将是更经济的替代方案 [4]
热门赛道,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 2025-08-11 05:10
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市场路径 [1] - 机器人产业增长显著,受技术突破、政策驱动、资本涌动、劳动力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 [1] - 2025年是物理人工智能年,物理AI潮流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方式 [3] - 工业机器人新客户群扩大,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仓储和物流是主要应用行业 [3] - 服务产品关注度提升,"机器人即服务"商业模式在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建立 [3] 中国市场表现 - 亚洲市场增长态势较好,中国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爆发式增长,国内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到100% [4] - 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并发布第三代产品,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持续投入 [4] - 预计机器人市场达14.8亿美元,服务型机器人占主导地位,市场交易额达8.5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9.37%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机器人订单量以两位数速度强劲增长,中国仍是主要市场 [4] 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 - 具身智能企业应从成立之初定位为全球化公司,在管理半径和成本范围内拓展海外市场 [6] - 产品本土化改造是出海关键,需根据目标市场的空间、法规和文化习惯调整 [6] - 海外客户更关注实际应用价值和长期稳定性,硬件可靠性是关键需求 [6] - "远程打工仔"等创新模式结合人脑与机器人操作,验证"解决真实痛点"的出海逻辑 [6] 技术品牌与供应链 - 学术论文与开源生态是提升全球声量的有效途径,具身智能影响力需多维度积累 [7] - 供应链采取双路线策略,开发纯国产和纯进口芯片产品线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 [7]
业内人士看好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具身智能探索全球化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7:40
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路径 [2] - 技术突破、政策驱动、资本涌动和劳动力短缺推动机器人产业显著增长 [2] - 机器人密度和产业智能化水平将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2] - 物理AI潮流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方式 [2] 工业机器人市场动态 - 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仓储和物流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行业 [3] - 机器人供应商转向新的商业模式,"机器人即服务"模式在移动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建立 [3][4] - 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显著,亚洲市场表现突出,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4] - 国内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到100%,海外市场如特斯拉计划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 [4] 服务型机器人市场数据 - 预计机器人市场达14.8亿美元,服务型机器人占主导地位,市场交易额达8.56亿美元 [4] -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9.37%,到2029年市场交易量将达11.2亿美元 [4] - 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中机器人密度最高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机器人订单量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中国仍是主要市场 [5] 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策略 - 劳动力结构化短缺推动具身智能成为重要解决方案,替代危险、重复或低价值任务 [5] - 具身智能企业应从成立之初定位为全球化公司,管理半径和成本范围内拓展海外市场 [5] - 产品本土化改造是关键,需根据目标市场的空间、法规和文化习惯调整 [5] - 海外客户更关注实际应用价值和长期稳定性,硬件可靠性是关键需求 [6] 技术品牌与供应链策略 - 学术论文与开源生态是提升全球声量的有效途径,具身智能影响力需多维度积累 [6] - 供应链韧性重要,采取双路线策略开发纯国产和纯进口芯片产品线应对复杂环境 [6] - "远程打工仔"模式结合人脑与机器人操作,验证解决真实痛点的出海逻辑 [6]
热门赛道,最新研判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4:55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市场路径 [1] - 机器人产业增长受技术突破、政策驱动、资本涌动和劳动力短缺等多重因素推动 [1] - 机器人密度与产业智能化水平将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3] - 2025年是物理人工智能年,物理AI潮流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3] - 智能机器人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方式,释放巨大生产力 [3] - 工业机器人新客户群扩大,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仓储和物流是主要应用行业 [3] - "机器人即服务"商业模式在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建立 [3] 中国机器人市场表现 - 亚洲机器人市场增长态势较好,中国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爆发式增长,国内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到100% [4] - 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并发布第三代产品 [4] - 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持续投入机器人领域 [4] - 预计机器人市场达14.8亿美元,服务型机器人占主导地位,市场交易额达8.56亿美元 [4] - 预计复合增长率达9.37%,2029年市场交易量达11.2亿美元 [4] - 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中机器人密度最高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机器人营业额同比增幅为个位数,但订单量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4] - 中国仍是机器人领域主要市场,预计增速将持续到2028年 [4] 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策略 - 劳动力结构化短缺推动具身智能成为重要解决方案 [6] - 具身智能企业应从成立之初定位为全球化公司 [6] - 海外市场地理距离增加成本,需慎重选择应用场景 [6] - 产品本土化改造是出海关键,需根据目标市场空间、法规和文化习惯调整 [6] - 海外客户更关注实际应用价值和长期稳定性,而非低价 [6] - 硬件可靠性是关键需求,如关节模组通过5万小时无故障认证 [6] - "远程打工仔"模式结合人脑与机器人操作,验证解决真实痛点的出海逻辑 [6] 技术品牌建设与供应链韧性 - 学术论文与开源生态是提升全球声量的有效途径 [7] - 具身智能跨本体泛化特性决定其影响力需多维度积累 [7] - 双路线策略应对复杂国际供应链环境,如开发纯国产和纯进口芯片产品线 [7]
快讯|巨星传奇联合宇树科技开发IP消费级机器人;Skild AI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强瑞技术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0 09:39
机器人行业动态 - Skild AI推出通用AI模型"Skild Brain",适配工业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等多类硬件,具备跨任务执行与环境适应能力,技术核心在于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与导航水平,推动行业向通用化场景转型[1] - 巨星传奇联合宇树科技开发具陪伴功能的四足机器狗产品,结合巨星传奇IP资源与宇树科技硬件技术,拓展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合作覆盖全球范围[2][4] - 强瑞技术已开展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并实现少量订单交付,其粉末冶金及MIM技术可生产高精度复杂结构件,相关工艺已应用于现有产品线[5][7] 行业活动与技术进展 - 英伟达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副总裁Deepu Talla将在RoboBusiness 2025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机器人新时代的物理人工智能》,探讨物理AI推动机器人从规则驱动转向自适应智能体[8][10] - Apera AI完成超额认购的A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团队扩张,其4D视觉系统通过AI算法提升工业机器人视觉识别精度与作业速度,服务于汽车等领域客户[11][13]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17]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8][19]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19][20]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21]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2] -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括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大然机器人[22]
公司成立仅7个月!90后CMU博士融资1.05亿美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9 03:40
公司概况 - Genesis AI是一家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及横向机器人平台开发的初创公司,近期获得1.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1] - 公司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博士周衔与前Mistral研究科学家Théophile Gervet于2024年12月联合创立,总部位于硅谷和巴黎[3] - 创始团队来自Mistral AI、英伟达、谷歌、CMU、MIT、斯坦福等知名企业和高校[21] 融资与投资方 - 种子轮融资1.0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Khosla Ventures、Eclipse Ventures、埃里克·施密特、法国国家投资银行、HSG和泽维尔·尼尔[4] - Khosla Ventures由Sun Microsystems联合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创立,管理资产超过20亿美元[5][8] - Eclipse Ventures管理资产超过20亿美元,投资组合包括70家公司,合作伙伴来自特斯拉、苹果、英特尔等行业巨头[8] - 泽维尔·尼尔是法国电信大亨,2024年财富425亿元,2025年增至555亿元,近期加入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董事会[13] 技术方向与产品规划 - 计划构建通用机器人框架模型,通过自有模拟堆栈生成合成数据,统一多模态生成建模与大规模真实机器人数据收集[14] - 开发可扩展数据引擎,结合现实世界机器人交互与模拟渲染,训练可控制任何机器人执行任何任务的通用模型[17] - 将开源数据引擎和基础模型的部分组件给开发者、研究人员和合作伙伴[17] - 提出物理人工智能概念,旨在将人类水平智能引入物理世界,解决75%全球公司面临的招聘困难问题[22] 行业背景 - 物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实现AGI的关键环节,Genesis AI并非唯一提出相关概念的公司[24] - 2024年4月智澄AI首次提出"物理智能"概念,旨在解决传统机器人预设规则依赖和泛化能力弱的问题[24] - 2024年5月李飞飞团队提出"空间智能"概念,聚焦空间理解和感知能力[26] - 机器人行业正加速迭代,通用模型研究成为重要发展方向[26] 创始人背景 - 周衔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CMU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师从Pham Quang Cuong和I-Ming Che,研究方向包括世界模型、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18] - 曾在Meta AI和MIT-IBM人工智能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8] - Théophile Gervet是前Mistral AI研究科学家,Skild AI创始成员,在人工智能领域经验丰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