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欣科技(300493):业绩稳健增长,技术创新与客户协作驱动未来发展
天风证券· 2025-09-17 12: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58亿元 同比增长16.42% 归母净利润2993.36万元 同比增长18.23%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86.70% 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1] - 公司在AIoT智能模组 汽车电子及音频传感器等新兴领域持续拓展 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 [1] - 公司通过参股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并启动感存算一体化产业生态建设 强化核心技术能力 [3] - 凭借优质IC供应商资源和高品质客户群体 公司核心竞争力稳固 具备成长潜力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58亿元 同比增长16.42%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2993.36万元 同比增长18.23% [1]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2773.82万元 同比增长8.28% [1] - 预期2025/2026/2027年营收28.17/31.55/35.72亿元 [4] - 预期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0.75/1.14/1.68亿元 [4] 业务发展 - 在AIoT智能模组 汽车电子及音频传感器等新兴领域持续拓展 [1] - 形成AI边缘计算 汽车电子及传感器领域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通过区域性产业投资与新兴技术布局 提升市场响应能力与技术领先性 [2] - 参股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并启动感存算一体化产业生态建设 [3] - 与上游半导体设计企业协作 为客户定制Holacon WB01-L无线智能家电芯片及AI眼镜SOC芯片 [3] - 积极推广JDM联合设计制造模式 实现从芯片方案设计到规模化交付的全流程协同 [3] 行业机遇 - 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复苏与结构性增长 [2] - AI算力 存储芯片及汽车电子需求成为半导体行业主要驱动力 [2] - 生成式AI与边缘计算的快速落地重塑半导体格局 [2] - 多模态与具身智能技术加速智能终端生态建设 [2] 竞争优势 - 拥有优质IC供应商资源 包括高通 安世半导体 恒玄科技等 [4] - 服务国内知名客户群体 包括美的 大疆 小米等 [4] - 在产品定义阶段与客户深度协作 形成差异化定制化竞争力 [4] - 凭借供应链资源 技术服务能力与细分市场深耕 核心竞争力稳固 [4]
江山欧派(603208):2025年半年报点评:行业下行+公司战略调整导致业绩短期承压
西部证券· 2025-09-17 11: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行业需求整体萎缩叠加公司经营策略主动调整 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25H1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39.82% 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90.39% [1] - 公司积极推动战略转型 商业模式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 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化&矩阵式 后续变革效果显现后业绩有望逐步改善 [3] - 分渠道表现分化明显 代理经销渠道收入4.94亿元同比-44.42% 直营工程渠道收入1.93亿元同比-51.46% 外贸出口渠道收入0.84亿元同比+109.82% 加盟服务渠道收入0.66亿元同比+22.32% [1] 财务表现 - 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25H1毛利率17.62%同比-4.61个百分点 25Q2毛利率21.52%同比-3.38个百分点 [2] - 费用率全面上升 25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74%/4.74%/3.83%/1.62% 同比+0.12/+1.71/+0.66/+1.11个百分点 四项费用率合计17.93%同比+3.61个百分点 [2] - 现金流状况改善 25H1销售商品收到现金9.48亿元 收现比109.2%高于去年同期的102.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99亿元较去年同期-1.38亿元有所好转 [2] 业务运营 - 代理经销渠道持续开拓资源 截至25H1末代理经销商数量达7.2万家 报告期内新开拓超过9千家 [1] - 直营工程渠道主动收缩传统地产业务 加强应收账款管控 重点开拓酒店、办公、医院、康养等新业务赛道 [1] - 外贸出口渠道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聚焦中东、东南亚等区域 锁定主流渠道和客户 [1] 业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0.72/0.77亿元 同比增长-44.7%/20.0%/7.2% [3][4]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9/22.56/22.69亿元 同比增长-19.4%/-6.8%/0.6% [4] - 预计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4/0.41/0.44元 对应市盈率44.6/37.2/34.7倍 [4]
华润医药(03320):收入表现稳健,外延+创新打开成长空间
天风证券· 2025-09-17 11:44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调低评级)[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318.67亿元,同比增长2.5%[1] - 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下降20.3%,主要受联营公司权益确认减值亏损影响[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4.70亿元,同比下降4.7%[1] - 经营性现金流15.31亿元,较2024H1显著改善[1] - 中期派息率达22%[1] 分部业务表现 制药业务 - 收入248.1亿元,同比增长4.3%[2] - 毛利率59.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2] - 分部业绩率3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2] - 中药、生物药、保健品业务板块收入均稳健增长[2] 医药商业 分销业务 - 收入1083.3亿元,同比增长2.3%[2] - 毛利率5.9%,同比持平[2] - 分部业绩38.98亿元,同比下降1.5%[2] 零售业务 - 收入55.15亿元,同比增长11.4%[2] - 毛利率6.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2] - 分部业绩0.79亿元,同比增长59.8%[2] 成长驱动因素 外延发展 - 完成南格尔及天士力的收购,实现血制品产业链上游延伸及提升中药创新能力[3] - 持续推动投后管理并加快整合[3] - 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和产品引进等方式加强创新领域培育孵化[3] 创新研发 - 2025H1成功获批上市21个新产品[3] - 在研项目总计476个,其中新药项目178个,中药经典名方50余个[3] 医疗器械业务 - 器械分销业务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8%[4] - 新引进7个产品,落地1家区域检验中心[4] 专业药房建设 - DTP药房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4%[4] - 门店数量达279家[4] - 通过整合院外渠道和建设医患管理平台提升服务能力[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45.35/49.76/53.77亿元下调至37.49/46.63/50.41亿元[5] - 下调主因联营公司减值影响及制药分部毛利率回落[5] - 当前股价4.98港元,港股总市值31,286.90百万港元[6]
先导智能(300450):点评报告:业绩拐点确立,固态电池业务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浙商证券· 2025-09-17 11: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业绩拐点确立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大幅改善 [1] - 行业周期见底 主业困境反转逻辑持续兑现 海外与新兴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1] - 固态电池设备先发优势显著 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2]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66.10亿元 同比增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61.19% 扣非归母净利润7.32亿元 同比增63.48% [1] - 25Q2营收35.12亿元 同比增43.85% 环比增13.35% 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增456.29% 环比增2.67% [1] - H1信用减值损失转回2.34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3.53亿元 同比大幅转正+231.33%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7.52亿元 22.58亿元 29.76亿元 三年复合增速30.3% [3] - 对应PE分别为48倍 37倍 28倍 [3] 业务发展 - 2025H1海外营收占比超17% 毛利率达40.27% 深度绑定大众 宝马 LG SK等全球知名企业 [1] - 光伏智能装备业务25H1收入5.31亿元 同比增长32.04% 受益于BC 钙钛矿等新技术迭代 [1] - 3C智能装备 智能物流系统等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 固态电池业务 - 全球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 [2] - 在干法涂布 无隔膜切叠封装 600MPa大容量等静压设备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2] - 已向全球头部客户交付各工段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并获得重复订单 [2] - 年度新增设备市场规模有望从2025年20.6亿元增加至2030年336.2亿元 复合增速达74.8% [2]
希荻微(688173):亏损幅度明显收窄,发力AI端侧深化布局
中航证券· 2025-09-17 11:2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投资评级 [1][2][5][7][8][9][10][11][12][13][14][15][16][17][18] 核心财务数据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为15.92元 总股本410.65百万股 总市值6,537.59百万元 流通股本406.19百万股 流通市值6,466.55百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为14.67% 每股净资产3.56元 市盈率(TTM)为-30.02倍 市净率(PB)为4.47倍 净资产收益率为-3.06% [5]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59.48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393.63百万元(-29.64%) 随后增长至2024年545.51百万元(38.58%) 预计2025年达997.46百万元(82.85%) 2026年1,273.40百万元(27.66%) 2027年1,537.82百万元(20.76%) [11][12]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22年为-15.15百万元 2023年为-54.18百万元(-257.60%) 2024年为-290.60百万元(-436.31%) 预计2025年为-31.75百万元(89.07%) 2026年转为正数36.26百万元(214.20%) 2027年达67.04百万元(84.89%) [11][12] - 每股收益(EPS)2022年为-0.04元 2023年为-0.13元 2024年为-0.71元 预计2025年为-0.08元 2026年转为正数0.09元 2027年达0.16元 [11][1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从2022年50.29%下降至2023年36.66% 2024年31.10% 预计2025年回升至33.15% 2026年33.72% 2027年34.25% [11][12] - 净利率2022年为-2.71% 2023年下降至-13.77% 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54.14% 预计2025年改善至-3.20% 2026年转为正数2.86% 2027年达4.38% [12] - 净资产收益率(ROE)2022年为-0.84% 2023年下降至-2.95% 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19.65% 预计2025年改善至-2.19% 2026年转为正数2.44% 2027年达4.32% [11][12] 资产负债表状况 - 货币资金从2022年1,103.30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621.13百万元 2024年回升至909.00百万元 预计2025年下降至566.21百万元 [12] - 应收账款及票据从2022年34.62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84.78百万元 2024年149.88百万元 预计2025年232.29百万元 [12] - 总资产从2022年1,946.57百万元略增至2023年2,016.37百万元 2024年下降至1,810.34百万元 预计2025年回升至1,919.08百万元 [1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22年为-50.93百万元 2023年下降至-245.01百万元(-381.12%) 2024年改善至-218.48百万元(10.83%) 预计2025年进一步改善至-53.59百万元(75.47%) 2026年转为正数77.46百万元(244.53%) 2027年达96.26百万元(24.27%) [12] - 资本支出2022年为78.45百万元 2023年大幅增加至182.89百万元 2024年下降至40.59百万元 预计2025年大幅增加至300.00百万元 [12] 估值指标 - 市盈率(P/E)2023年为-112.17倍 2024年改善至-20.91倍 预计2025年下降至-191.40倍 2026年转为正数167.61倍 2027年改善至90.65倍 [11][12] - 市销率(P/S)2023年为15.44倍 2024年改善至11.14倍 预计2025年进一步下降至6.09倍 2026年4.77倍 2027年3.95倍 [12] - 市净率(P/B)2023年为3.31倍 2024年上升至4.11倍 预计2025年进一步上升至4.20倍 2026年略降至4.10倍 2027年3.92倍 [11][12]
中密控股(300470):机械密封龙头,国际业务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国信证券· 2025-09-17 11:11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5] 核心观点 - 机械密封行业龙头 国际业务打开成长空间[1] - 国内石化项目市场开拓顺利 国际业务稳步推进[2] - 增量转存量商业模式持续深化[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9/4.84/5.58亿元 对应PE 19/17/14倍[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58亿元 同比增长18.45%[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7亿元 同比增长8.10%[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2.02亿元 同比增长16.76%[1] - 毛利率44.03% 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1] - 净利率21.86% 同比下降2.10个百分点[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46亿元 同比下降38.94%[1] 业务板块表现 装备制造业(增量业务) - 收入3.85亿元 同比增长18.47%[2] - 国际业务收入超8500万元 同比增长略超10%[2] - 毛利率27.56% 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2] 存量业务 - 石化业务收入1.89亿元 同比增长9.58%[2] - 煤化工业务收入0.64亿元 同比增长10.58%[2] - 其他业务收入0.49亿元 同比增长11.61%[2] - 石化业务毛利率68.98% 同比提升3.20个百分点[2] - 煤化工业务毛利率69.89% 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2] - 其他业务毛利率63.63% 同比下降10.11个百分点[2] 橡塑密封板块 - 收入1.08亿元 同比增长60.92%[3] - 毛利率32.09%[3] - 子公司优泰科收入0.74亿元 基本持平[3] - 优泰科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增长13.04%[3] 特种阀门板块 - 收入0.61亿元 同比增长9.6%[3] - 毛利率47.91% 同比提升0.97个百分点[3] - 净利润0.065亿元 同比减少2.09%[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7.61亿元 同比增长12.4%[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9.95亿元 同比增长13.3%[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2.75亿元 同比增长14.1%[4] - 预计2025年净利润4.19亿元 同比增长6.8%[4] - 预计2026年净利润4.84亿元 同比增长15.3%[4] - 预计2027年净利润5.58亿元 同比增长15.3%[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2.01/2.32/2.68元[4] - 预计2025-2027年ROE 14.4%/15.3%/16.1%[4] 估值水平 - 当前市盈率19.1倍(2025E)[4] - 当前市净率2.75倍(2025E)[4] - EV/EBITDA 17.5倍(2025E)[4] - 总市值79.90亿元[18] - 收盘价38.42元[18] 同业比较 - 恒立液压PE 44.44倍(2025E)[18] - 江苏神通PE 19.64倍(2025E)[18] - 行业平均PE 32.04倍(2025E)[18] - 公司PE 19.07倍(2025E)低于行业平均[18]
中粮糖业(600737):行业景气度下行,业绩短期承压
中原证券· 2025-09-17 11:0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粮糖业"增持"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行业景气度下行导致业绩短期承压 但二季度降幅较一季度缩窄 [1][5] - 食糖和番茄产业均处于下行周期 国际糖价冲高回落 国内糖价相对抗跌 [5][7] - 公司龙头优势显著 细分品类领域取得突破 未来仍有估值扩张空间 [7][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67亿元 同比下降21.32% [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下降48.42% [5]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03亿元 同比下降50.57% [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0.28亿元 同比减少66.42% [5]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67.30亿元 同比下降5.80% [5] - 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68亿元 同比下降36.54% [5] - 毛利率8.49% 同比下降1.93个百分点 [10] - 净利率3.85% 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 [10]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1%/2.42%/0.14% [10] - 资产负债率48.04% 较2024年末增加6.56个百分点 [10] 业务表现 - 食糖业务收入105.94亿元 占比90.03% 同比下降22.12% [7] - 食糖业务毛利率7.48% 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 [7] - 番茄业务收入9.21亿元 占比7.83% 同比下降25.96% [7] - 番茄业务毛利率16.97% 同比下降24.35个百分点 [7] - 甜菜糖和甘蔗糖产量创历史新高 [7] - 注射级药用糖、药用红糖、液体糖销售取得突破 [7] 行业状况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成品糖产量982.80万吨 同比增长7.92% [7] - ICE原糖主力合约从年初20美分/磅上方高位跌至6月低点15.44美分 [7] - 郑州白糖期货价格在5,500-6,000元/吨区间震荡 [7]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98亿元 同比下降24.24% [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8.92亿元 同比增长45.76% [10]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0.29亿元 同比增长7.26% [10]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1/0.88/0.95元 [10]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27.67/18.98/17.70倍 [10] 估值比较 - 中粮糖业2025年预测PE为25.59倍 低于妙可蓝多53.88倍和甘化科工46.84倍 [11] - 中粮糖业2026年预测PE为19.14倍 低于妙可蓝多38.19倍和甘化科工30.96倍 [11]
泡泡玛特(09992):二手价格波动带来布局机遇
华泰证券· 2025-09-17 10:52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14%至396港元 [2] - 核心观点认为近期股价回调25%是布局机遇 二手价格波动主要由供给扩张驱动而非需求恶化 [2] - 预计公司2025-27年调整后净利润上调至116/170/220亿元 对应增速240%/47%/30% [6][9] 二手价格波动分析 - Labubu 3.0二手价回落主因毛绒产能提升 月产量超3000万只较年初增长10倍 而非IP热度下降 [3][12] - 非产能影响产品如The Monsters x航海王盲盒手办和万圣限定毛绒价格稳中有增 印证IP热度坚挺 [3][12] - 公司具备供给把控主动权 搪胶毛绒单IP年推新不超过2个系列 保持供需健康平衡 [14] 产品与运营策略 - Mini Labubu北美首周销售亮眼 拓展使用场景与拼搭玩法 SP毛绒三代提价至159元体现差异化定价能力 [4] - 公司通过"艺术平权"策略实现客群扩张 2016年以59元盲盒降低消费门槛 当前正于毛绒品类复现该路径 [16] - 多元品类矩阵包括盲盒/MEGA/萌粒/饰品等 价格带覆盖59-6999元 持续拓展IP载体形式 [16] 成长驱动因素 品类维度 - 1H25毛绒收入占比同增34.5pct至44.2% 预计全年占比过半 26年月产能或达5000万只 同比增幅超55-105% [23] - 积木/饰品/甜品等新品类持续开发 孕育新增长曲线 [23] IP维度 - The Monsters 1H25收入48亿元占比34.7% 全年或达百亿级 较Hello Kitty的270亿元GMV仍有空间 [5][23] - Molly/SP/Crybaby/Dimoo 1H25营收分别增长74%/112%/249%/193% 新IP星星人收入快速增至3.9亿元 [23] 渠道维度 - 预计2025年海内外门店分别达440+/180+家 海外处于早期阶段 26年保持年增100+家拓店节奏 [5][24] - 地标旗舰店落地扩张品牌影响力 渠道拉新引流作用持续释放 [5][24] 中长期发展空间 - 中性情景下预计2025-29年收入CAGR达22% 乐观情景下达30% 头部IP数量有望增至6-8个 [24][30] - 对比行业龙头 泡泡玛特2025年预计收入超300亿元 较乐高760亿元和三丽鸥620亿元GMV仍有差距 [24] - 全球社媒粉丝数达8000万人 接近三丽鸥9000万人水平 具备全球热度传导基础 [29]
厦钨新能(688778):钴酸锂需求向好,固态材料卡位优势明显
中邮证券· 2025-09-17 10:5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增 营收75.34亿元同比+18.04% 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27.76% [3] - 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5% 其中钴酸锂销量2.88万吨同比+56.64% 受益于国家换机补贴政策和3C设备AI功能带电量提升 [3] - 固态电池领域卡位优势明显 正极材料和电解质布局领先 已实现氧化物路线正极材料供货 硫化物路线正极材料与头部企业合作验证 [4] - 费用率管控良好 2025H1毛利率9.99%同比提升0.48pcts 四项费用率合计下降0.51pcts [4]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营收45.57亿元同比+47.78%环比+53.10%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47.55%环比+63.02%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71.85/214.42/249.17亿元 同比增长29.24%/24.77%/16.21% [5][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46/10.71/11.19亿元 同比增长51.04%/43.58%/4.48% [5][10] - 对应PE分别为54.74/38.13/36.49倍 [5][10] 业务亮点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3.19万吨同比增长20.76% [3] - 固态电解质实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吨级生产 硫化锂合成工艺样品客户端测试良好 [4] - 公司总市值408亿元 最新收盘价80.94元 市盈率68.59倍 [2]
锦波生物(832982):薇旖美?四周年拥抱新渠道,驱动新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7 10: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薇旖美®品牌四周年累计临床应用超270万支 覆盖终端医疗机构超4000家 [6] - 公司携手美团点评开启"中国·胶原季"活动 主推新产品组合薇旖美®ColPlus [6] - 线上平台成为医美消费重要渠道 美团医美覆盖约1.4万家机构 与公司4000家直销网点形成互补 [6] - 公司构建胶原全品类竞争优势 拓展新渠道带来销售增量 医美业务动能充足 [6] - 战略引入养生堂集团 从医美单一驱动向多极增长进阶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859百万元 同比增长42.4% [5] - 2025H1归母净利润392百万元 同比增长26.7% [5]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339百万元 同比增长62.1% [5][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42百万元 同比增长42.3% [5][8] - 毛利率保持高位 2025H1为90.7% 2025E预计为89.8% [5] - ROE表现强劲 2025H1为22.3% 2025E预计为43.4% [5] 产品战略 - 推出薇旖美®ColPlus新产品组合 包含4mgIII型胶原+4mgXVII型胶原 [6] - 产品作用层次覆盖表皮、基底膜、真皮三层 精准修复眼周问题 [6] - 形成产品梯度:极纯覆盖25岁+、ColPlus覆盖30岁+、ColNet覆盖35岁+用户 [6] - 新产品可用于面部整体抗衰、敏感肌修护等场景 [6] 渠道拓展 - 美团平台医美无创抗衰等项目线上交易年增速超过110% 抗衰类占比达84% [6] - 2024年中国线上平台在医美行业渗透率超40% 线上交易额占比35% [6] - 美团提供胶原季会场、品牌专栏、首页推荐等多渠道曝光资源 [6] - 美团以数据驱动精准营销 提供私域直播、达人探店等内容赋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