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纪互联(VNET)
icon
搜索文档
世纪互联上涨4.22%,报7.65美元/股,总市值20.5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13:52
股价表现 - 8月22日开盘上涨4.22%至7.65美元/股 成交额99.54万美元 总市值20.58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6.8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6%[1] - 归母净利润-2.49亿人民币 同比恶化102.28%[1] - 基本每股收益-0.16人民币[1] 业务规模 - 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过50座数据中心[2] - 基地型业务容量超480MW 城市型业务机柜数超52000个[2] -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核心区域的数据中心集群[2] 战略合作 - 作为微软战略合作伙伴 国内独家运营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等云服务[2] - 服务全球超6000家优质企业客户 含近百家行业领军企业[2] 公司定位 - 中国首家美股IDC上市公司 科创型数字新基建龙头企业[1] - 国内唯一同步发展"基地型+城市型"IDC业务的头部企业[1] - 提供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混合云等数字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1]
世纪互联二季度财报发布:总营收增长22%至24.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3:59
财务业绩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 [1] - 经调整现金毛利润同比增长34.9%至10.6亿元人民币 [1]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7.7%至7.32亿元人民币 [1] - 经调整现金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9.5%提升至43.6% [1]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从去年同期28.8%提升至30.1% [1] - 基地型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12.5% [2] 业务运营数据 - 基地型业务运营容量环比增长17.5%至674兆瓦 [1][2] - 基地型业务上架容量环比增长17.0%至511兆瓦 [1][2] - 基地型业务上架率保持在75.9% [2] - 城市型业务运营容量达52,131个机柜 [3] - 城市型业务上架率微增至63.9% [3] - 城市型业务单机柜每月经常性收入提升至8,915元 [3] 产能建设与交付 - 二季度基地型业务新增运营容量101兆瓦 [1] - 二季度基地型业务新增上架容量74兆瓦 [1] - 基地型数据中心在建容量约326兆瓦 [3] - 近期储备容量374兆瓦 [3] - 未来长期储备容量约418兆瓦 [3] - 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约188兆瓦容量 [3] - 未来12个月计划交付约326兆瓦容量 [3] 订单获取情况 - 二季度获得城市型业务订单总计约4兆瓦 [1][3] - 在河北省赢得20兆瓦基地型业务订单 [1][3] - 订单来自IT服务、互联网、智能物联网、金融服务行业客户 [3] 战略发展规划 - 发布面向未来AIDC发展的Hyperscale2.0框架 [1][4] - 计划到2036年将管理的数据中心资产规模提升至10吉瓦 [1][4] - 通过"三化"创新将业务模式升级为AIDC综合解决方案平台 [4] - 以内蒙古、河北、北京为起点构建兆瓦级机柜、百兆瓦级单体建筑、吉瓦级园区的数据中心枢纽 [4] 行业发展趋势 - IDC行业步入关键拐点,传统IDC正向AIDC转型 [4] - 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渗透的关键跃迁 [3] - AI驱动的训练及推理需求尤为强劲 [3] - 众多行业客户积极部署智能应用 [3]
世纪互联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4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2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1% 环比增长8.4% [1][4] - 经调整EBITDA达7.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7% 环比增长7.3% [1][4] - 经调整现金毛利润1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9% 经调整现金毛利率从39.5%提升至43.6% [1]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从28.8%提升至30.1%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4] 业务运营数据 - 基地型业务运营容量达674兆瓦 环比新增101兆瓦(增长17.5%) 上架容量达511兆瓦 环比新增74兆瓦(增长17.0%) 上架率保持75.9% [1][3] - 城市型业务运营容量52,131个机柜 上架率微增至63.9% 单机柜月经常性收入提升至8,915元人民币 [3] - 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188兆瓦容量 当前在建容量326兆瓦 近期储备容量374兆瓦 长期储备容量418兆瓦 [3] 业务增长驱动 - 基地型业务营收8.5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2.5% 环比增长26.9% 主要受益于N-OR Campus 01和E-JS Campus 03数据中心收入贡献 [4] - 城市型业务营收9.59亿元人民币 [4] - 第二季度获得城市型业务订单约4兆瓦 另在河北省获得头部云计算客户20兆瓦基地型业务订单 [1][5] 战略发展规划 - 发布Hyperscale 2.0框架 计划到2036年将管理的数据中心资产规模提升至10吉瓦 [2][6] - 通过建筑标准化、机电模块化、电力总线化"三化"创新 实现从单一项目交付向AIDC综合解决方案平台的升级 [6] - 以内蒙古、河北、北京为起点 构建兆瓦级机柜、百兆瓦级单体建筑、吉瓦级园区的数据中心枢纽 [7] - 未来12个月计划交付约326兆瓦容量 当前8个在建数据中心中6个位于环京地区、2个位于长三角地区 [3]
世纪互联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4.3亿元 经调整EBITDA7.3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24.3亿元人民币(3.3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1% [1][2] - 经调整EBITDA达7.325亿元人民币(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利润率从28.8%提升至30.1% [1][6] - 经调整现金毛利润10.6亿元人民币(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34.9%,现金毛利率从39.5%提升至43.6% [1][3] 业务收入结构 - IDC业务净收入18.1亿元人民币(2.5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6% [2] - 批发业务收入8.541亿元人民币(1.19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12.5% [2] - 零售业务收入9.587亿元人民币(1.338亿美元),同比微降0.9% [2] - 非IDC业务净收入6.214亿元人民币(8,670万美元),同比下降0.9% [2] 成本与费用 - 毛利润5.477亿元人民币(7,650万美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从21.3%提升至22.5% [2] - 总运营费用3.747亿元人民币(5,230万美元),同比显著增加 [3] - 一般及行政费用2.125亿元人民币(2,97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6] - 销售和营销费用7,000万元人民币(980万美元),研发费用6,760万元人民币(940万美元) [4][5] 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 - 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1,190万元人民币(1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6,370万元人民币 [6] - 基本每股亏损0.01元人民币(0.1美分),每ADS亏损0.06元人民币(0.01美元) [7] - 董事会批准5,000万美元ADS回购计划,有效期12个月 [9] 资金状况与流动性 - 现金及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46.6亿元人民币(6.511亿美元) [7] - 短期债务27.3亿元人民币(3.805亿美元),长期债务146.5亿元人民币(20.5亿美元) [8]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666亿元人民币(5,120万美元) [8] - 当期获得新债务融资等共计12.7亿元人民币(1.767亿美元) [8]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总净收入91.5-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3% [10] - 预计调整后EBITDA 27.6-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6% [10] - 若排除上年数据中心处置收益,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可达18%-20% [10]
VNET(VNE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1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批发业务快速增长驱动 [9][20]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7.7%至7.325亿元人民币,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9][20] - 调整后现金毛利润同比增长34.9%至10.6亿元人民币,调整后现金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5%提升至43.6% [20][21] - 批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2.5%至8.541亿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NOR园区1号和EJS园区3号的销售 [20] - 零售收入为9.59亿元人民币,非IDC业务收入为6.21亿元人民币 [20]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3.666亿元人民币,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5.623亿元人民币 [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46.6亿元人民币 [22] - 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5.3,总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6.4,利息覆盖率为6.9 [22][23] - 2025年资本支出为38.9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批发IDC业务扩张,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00亿至120亿元人民币之间 [24][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IDC业务容量在服务量环比增长17.5%至674兆瓦,客户使用容量环比增长17%至511兆瓦,利用率稳定在75.9%,成熟容量利用率达94.6% [8][14] - 零售IDC业务容量在服务量为52,131个机柜,利用率小幅提升至63.9%,每机柜月租金(MRR)增至8,915元人民币 [16] - 非IDC业务子公司Dizian在咨询和智能驾驶行业赢得新客户,提供专用互联网服务、VPN服务、IDC服务和云服务 [17] - 在建容量约326兆瓦,预承诺率为55.2%,短期未来开发容量约374兆瓦,长期未来开发容量约418兆瓦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订单来自IT服务、互联网、AIoT和金融服务行业客户,合计容量约4兆瓦,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 [10] - 近期获得领先云服务提供商20兆瓦批发订单,用于河北合资项目 [10] - 8个数据中心在建,其中6个位于京津冀地区,2个位于长三角地区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发布超大规模2.0框架(Hyperscale 2.0),目标到2036年管理10吉瓦数据中心资产集群 [11][13] - 利用建筑标准化技术和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建设周期比传统方法缩短三分之一,安装效率显著提升 [12] - 超大规模2.0框架已在内蒙古、河北和北京启动,计划建立兆瓦级机柜、百兆瓦级建筑和吉瓦级园区的数据中心枢纽 [13] - 行业正从传统IDC向AIDC转型,从提供项目化容量交付转向提供全面AIDC解决方案的平台 [11] - 2025年计划交付约326兆瓦容量,其中2025年交付约227兆瓦,2026年交付约99兆瓦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AI驱动需求在中国尤其强劲,包括来自多个行业客户进行智能部署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10] - AI普及为数据中心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数据中心作为AI基础设施的基石 [10] - 对AI驱动需求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 [15] - 由于批发IDC客户入驻速度快于预期和持续运营效率提升,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91.5亿至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至13%),调整后EBITDA指引至27.6亿至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至16%,若排除2024年处置收益则增长18%至20%) [26] - 董事会授权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最多5000万美元股份 [25] 其他重要信息 - 在碳披露项目(CDP)2024年供应商参与评估中获得A级最高评级,被认可为供应商参与领导者,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合作提升IDC运营能效 [26][27] -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供电,主要对投资者关系(IR)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数据将在供电后提供 [36] - 积极推动公募和私募REITs项目,预计通过REITs项目回收20亿元人民币 [42][4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发货新芯片组后,大客户未来需求预期和订单招标模式 [29] - 第三方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活跃地区(如京津冀和长三角)AI需求强劲,供需关系改善 [30] - 关注9月左右释放的需求,除已获得的20兆瓦批发订单外,还密切关注潜在需求,多数与AI高度相关 [30][31] 问题: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建设进展及其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以及批发业务每兆瓦月租金(MSR)同比上升的原因 [35] - 风电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供电,是新的尝试,主要对IR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数据将在供电后提供 [36] - 批发价格非常稳定,MSR改善主要由于电费收入的季节性因素和本季度的一次性收入 [37] 问题: GAAP毛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及未来正常化水平,以及REITs新融资渠道的进展 [40][41] - GAAP毛利润率波动受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点和折旧影响,存在季节性因素,现金毛利润率保持健康稳定增长 [42] - 积极推动公募和私募REITs项目,有4到5个项目,预计通过REITs回收20亿元人民币 [42][43] 问题: 强劲上半年业绩后对下半年展望的看法,以及零售IDC收入环比下降的原因 [47][48] - 尽管上调指引,对下半年指引仍相对保守,需观察客户入驻速度会否受芯片影响,若批发业务保持速度,可能上调下半年指引 [49] - 零售IDC收入略有下降但在合理范围内,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增长 [50] 问题: 客户入驻快速势头能否持续,以及AI芯片供应限制会否影响下半年新订单或客户搬迁 [53] - 对比上半年,对下半年相对乐观,将密切关注客户新订单释放规则,客户一旦订单确认通常入驻速度非常快 [54] - 密切关注英伟达和国内芯片供应,预期很快明朗,与核心客户确认在手订单大多不受影响 [54][55] 问题: 潜在新招标来自相同客户和类似工作负载,还是会有变化 [56] - 客户将逐步释放需求,从需求端看业务需求保持不变 [57]
VNET(VNE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 主要受批发业务快速增长推动 [19]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7.7%至7.325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1%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8][19] - 调整后现金毛利润同比增长34.9%至10.6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现金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5%提升至43.6% [19][20] - 批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2.5%至8.541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NOR园区1和EJS园区3的销售贡献 [19] - 零售收入为9.59亿元人民币 非IDC业务收入为6.21亿元人民币 [19] - 经营现金流第二季度净流入3.666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累计净流入5.623亿元人民币 [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46.6亿元人民币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IDC业务容量服务量环比增长17.5%至674兆瓦 增加约101兆瓦 [7][13] - 批发容量客户使用量环比增长17%至511兆瓦 增加约74兆瓦 利用率稳定在75.9% [7][13] - 成熟批发容量利用率达到94.6%的高水平 [13] - 零售IDC业务容量服务量为52,131个机柜 利用率微升至63.9% [15] - 零售单机柜月租金(MRR)提升至8,915元人民币 [15] - 在建批发容量约326兆瓦 预承诺率为55.2% [14] - 短期未来发展容量约374兆瓦 长期未来发展容量约418兆瓦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出超大规模2.0框架(Hyperscale 2.0) 旨在到2036年管理10吉瓦的集成数据中心资产集群 [10][12] - 通过建筑标准化技术和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 将建设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提高安装效率 [11] - 计划在内蒙古 河北和北京建立数据中心枢纽 包括兆瓦级机柜 百兆瓦级建筑和吉瓦级园区 [12] - 行业正从传统IDC向AIDC转型 从提供项目化容量交付向提供全面AIDC解决方案平台演进 [10] - 第二季度获得来自IT服务 互联网 AIoT和金融服务行业的约4兆瓦零售订单 [9] - 近期获得领先云服务提供商的20兆瓦批发订单 [9] - Dizian业务扩大了客户群 赢得咨询和智能驾驶行业的新客户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AI驱动需求在中国保持特别强劲 包括来自多个行业客户进行智能部署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9] -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已达到拐点 AI普及正在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10] - 对AI驱动需求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 [14]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00亿至120亿元人民币之间 主要用于支持批发IDC业务扩张 [22][23] - 计划2025年交付400-450兆瓦容量 约为2024年总交付量的三倍 超过过去三年交付总量 [23] - 董事会授权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最多5000万美元的股份 [23]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91.5-9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13% [24][25] - 2025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至27.6-2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16% [25] - 若排除2024年EJS二号数据中心处置收益8770万元人民币的影响 同比增长将为18%-20% [25] - 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5.3 总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6.4 [21] - 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利息覆盖率为6.9 [21] - 2025-2027年到期的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44.1% [21] - 获得CDP 2024年供应商参与评估A级最高评级 被认可为供应商参与领导者 [25][2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发货新芯片组后 对大客户未来需求和订单模式的预期 [29] - 市场相对活跃 数字经济活跃地区如大北京地区和长三角地区AI需求相对强劲 供需关系改善很多 [30] - 新订单通常在六个月内交付 重点关注9月左右释放的需求 [30] - 除了20兆瓦批发业务外 还在密切关注潜在需求 大多数与AI高度相关 [31] 问题: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建设进展及其对收入和利润率的影响 [34][35] -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进展顺利 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能够供电 [36] - 这是相对新的尝试 对损益表影响尚不能预期 主要将对IR产生积极影响 [36] - 详细统计数据和数字将在开始供电时提供 [36] 问题: 批发业务MSR/MRR同比上升的驱动因素 [35] - 批发价格相对非常稳定 [37] - MSR改善主要由于季节性因素 电费收入增加以及本季度有一次性的收入 [37] 问题: GAAP层面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未来正常化毛利率展望 [40][41] - 毛利率变化受Capex转固时间和折旧影响 可能存在季节性因素导致波动 [42] - 若只考虑现金毛利率 仍保持健康稳定增长 [42] 问题: 私募REITs和公募REITs的进展 [41] - 一直在积极推进REITs项目 包括公募和私募REITs [43] - 有4-5个项目 预计今年通过REITs项目实现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回收 [43] 问题: 下半年展望及零售IDC收入环比下降的原因 [46][47] - 尽管上调了全年指引 但对下半年的指引仍然相对保守 [49] - 需要观察客户使用速度和节奏是否会受到芯片影响 若批发使用业务能保持速度 可能上调下半年指引 [49] - 零售IDC收入可能存在轻微下降 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预计零售IDC收入将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增长 [50] 问题: 下半年客户上架速度能否持续以及AI芯片供应限制对新订单或客户迁移的影响 [53] - 对下半年相对乐观 将密切关注客户新订单释放规则 [54] - 一旦订单确认 通常有非常快的上架速度 [54] - 将密切关注英伟达芯片和国内芯片 预期很快会明朗 [54] - 根据服务客户的经验 一旦订单确认 上架速度会非常快 [55] - 已与核心客户确认 手头订单大多不会受到影响 [55] 问题: 潜在新招标是否来自类似客户和类似工作负载 [56] - 客户将逐步释放需求 从需求端看 业务需求保持不变 [57]
VNET Group (VNET) Reports Q2 Loss, Tops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8-21 12:06
财务表现 - 公司季度每股亏损0.01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每股盈利0.02美元,上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06美元,经调整后季度盈利意外为-150% [1] - 上一季度实际每股亏损0.12美元,远差于预期的0.01美元亏损,盈利意外达-1100% [1] - 过去四个季度中,公司仅有一次超过每股收益预期 [2] - 季度营收3.398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5.75%,上年同期为2.7435亿美元,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次超过营收预期 [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68.4%,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8.7%的涨幅 [3] - 当前Zacks评级为3(持有),预计近期表现将与市场持平 [6] 未来展望 - 当前市场对下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为0.03美元,营收预期3.3152亿美元 [7] - 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为0.03美元,营收预期13.1亿美元 [7] - 盈利预期修正趋势近期呈现混合状态 [6] 行业情况 - 所属互联网软件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前30%位置 [8] - 行业排名前50%的表现通常比后50%高出2倍以上 [8] - 同行业公司Affirm Holdings预计季度每股收益0.11美元,同比增长178.6% [9] - Affirm Holdings营收预期8.3988亿美元,同比增长27.4% [10] - Affirm Holdings过去30天每股收益预期被上调29.3% [9]
VNET(VNE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21 12:00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人民币2,434百万,同比增长22.1%,环比增长8.4%[42]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7百万,较去年同期下降76.7%[42]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毛利润为547,735千人民币,毛利率为22.5%[79]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整后现金毛利润为1,061,822千人民币,调整后现金毛利率为43.6%[80] - 2025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为173,018千人民币,较2025年第一季度下降30.3%[79]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收入为16,769千人民币,较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220,223千人民币有显著改善[79]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前20大客户贡献了56.3%的总收入,表明客户基础的多样性[74] - 公司在多个零售数据中心从各行业客户中获得了约4MW的综合容量订单[8] 未来展望 - 2025财年修订后的收入指导为RMB 9,150百万至9,350百万,年增长率为11%至13%[66] - 2025财年修订后的调整后EBITDA指导为RMB 2,760百万至2,820百万,年增长率为18%至20%[66] - 公司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数据中心资产管理容量增长至10GW[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批发IDC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54百万,同比增长112.5%,环比增长26.9%[42] - 批发IDC业务的服务容量增加至674MW,环比增长17.5%[8] - 批发IDC业务的利用率为75.9%,环比增长17.0%[8] - 零售IDC业务的利用率为63.9%[8]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总额为RMB 5,099百万,短期投资为RMB 2,081百万[50] - 公司未使用的信用额度为RMB 6,955百万,显示出强大的流动性[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债务为RMB 17,379百万,其中短期和长期借款占70.2%,可转换债券占29.8%[59]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RMB 3,894百万,预计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将在RMB 10,000百万至12,000百万之间,较2024年增长101%至141%[62][64]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债务与TTM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为5.3倍,净债务与TTM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为4.2倍[53]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利息覆盖率为6.9倍,显示出公司良好的偿债能力[55]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资产为39,708,359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357,042千人民币增长了22.9%[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负债为32,088,739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436,223千人民币增长了26.2%[81] - 2025年6月30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66,596千人民币,较2025年3月31日的195,713千人民币增长了87.2%[82] - 2025年6月30日的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582,658千人民币[82]
VNET Reports Unaudited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8-21 08: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3.398亿美元)[11] - 批发IDC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2.5%至8.541亿元人民币(1192万美元)[3]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7.7%至7.325亿元人民币(1022万美元)[18]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升至30.1% 较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18] 业务运营进展 - 运营中总容量达674MW 较上季度增加101MW 较去年同期332MW实现翻倍增长[8] - 已使用容量达511MW 季度净增74MW 主要来自N-OR Campus 01和E-JS Campus 03数据中心[8] - 成熟批发容量利用率保持高位达94.6%[8] - 近期在河北省通过合资项目获得20MW批发订单[2] 战略发展布局 - 6月底发布超大规模2.0框架(Hyperscale 2.0)规划2036年将管理数据中心资产容量提升至10GW[2] - 致力于建设更绿色、更智能的AI时代数据中心[2] - 第二季度零售订单获得约4MW容量[2]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46.6亿元人民币(6511万美元)[20]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3.666亿元人民币(512万美元)[22] - 总长期债务为146.5亿元人民币(2.05亿美元)[21] 2025年业绩展望 - 预计全年总净收入在91.5-93.5亿元人民币之间 同比增长11%-13%[24] - 预计调整后EBITDA在27.6-28.2亿元人民币之间 同比增长14%-16%[24] - 若剔除2024年E-JS02数据中心处置收益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率将达18%-20%[24] 股东回报计划 - 董事会于2025年6月27日批准股票回购计划 未来12个月内可回购最多5000万美元美国存托凭证(ADS)[23]
世纪互联上涨5.42%,报8.17美元/股,总市值21.9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9 14:16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8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5.42%至8.17美元/股,成交额585.69万美元,总市值21.98亿美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总额22.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3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8亿人民币,同比扩大27.03% [1] 公司业务概况 - 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首家美股IDC上市公司,采用"基地型+城市型"双业务模式 [1] - 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50座数据中心,基地型容量超480MW,城市型机柜数超52000个 [2]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形成规模化数据中心产业集群 [2] 战略合作与客户基础 - 作为微软战略合作伙伴,在国内运营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等国际水准云服务 [2] - 服务全球超6000家优质企业客户,包括近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2] 信息披露安排 - 预计于8月26日(美国当地时间)披露2025财年中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