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VEMLY)
icon
搜索文档
没有一线城市的江苏,人均GDP却2.27万,背后藏着二线创业的秘密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38
从南京江宁区的购物中心到宁波老城区的小馆子,踩过的门店越多,答案越清晰,对想做点小生意的普 通人来说,二线城市远比一线和县城靠谱。 最近大半年,为了项目考察,江浙沪的二线城市几乎被踏遍。 不钻牛角尖 先看大家最熟悉的一线城市,不少互联网从业者拿着三万五万的月薪,表面风光,实则日子紧绷:房贷 占去收入半壁江山,扣完房租、通勤,可支配资金所剩无几,更谈不上轻松消费。 创业者刚砸完装修成本,就面临"过气"风险,这种折腾鲜有能扛住的。 再看被自媒体热炒的县城市场,很多县城人口持续外流,年轻人往市区聚集,消费力自然疲软。 产业结构也过于单一,优质岗位多集中在体制内,高端制造、生物科技等能孕育高收入群体的产业根本 无法扎根。 没有稳定的高收入人群,中高端消费只能是空中楼阁,精致小酒馆、西餐厅这类业态往往"叫好不叫 座"。 对比之下,二线城市的优势愈发凸显,像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这些经济发达的"新一线",既 有外贸、高端制造等国家扶持的产业,能稳定培育中产消费群体。 生活压力又远低于一线,房贷压力减轻后,人们的消费意愿反而更强,说白了这里既有"愿意花钱的 人",又有"能活下去的生意",正是创业最需要的土壤。 关键是 ...
创业到湾区:双“三角循环”中的创新策源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4:13
(原标题:创业到湾区:双"三角循环"中的创新策源地) 南方财经记者吴蓉 赵晓晨 佛山报道 创业大赛的赛场,既是梦想家的舞台,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孕育之地。 9月27日在佛山闭幕的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决赛上,当医克生物同时抱回特等奖和川商基金9000万元的意向投资时,中国创新药将再添一分全球 竞争力;当横乐科技在路演结束后收到多家医院发出的介入机器人订单意向时,又一个 "实验室技术"向"临床应用"跨越的关键节点被打通;当清 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在赛后马不停蹄赶往广州考察车企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或许就有了更 多可能。 这些鲜活案例,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生动注脚。 当前,我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强调,要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效运行机制。来自全球的顶尖创新人才,带着最硬核的科 技成果齐聚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相互碰撞,既是一场对人才的成就,也是一次对区域发展的推动—— 大湾区得以强化创新策源能力,不仅能"量产"创新企业,更能持续孕育颠覆性的技术范式与产业形态。 这背后,"孔雀为何东南飞"也 ...
70后博士从车库创业,跑出魔视智能IPO,公司3年亏超6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4:08
公司概况 - 魔视智能是一家AI创新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15年,提供L0-L4级智能驾驶一体化软硬件解决方案 [3] - 公司由上海交大模式识别博士虞正华创立,其曾担任博康智能副总裁、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等职 [3][4] - 公司已交付逾330万套解决方案,应用于92款车型,合作伙伴包括广汽、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主流主机厂 [1][5] 市场地位与行业数据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国内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八,市占率约0.4% [6] - 中国L0至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从2020年216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9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3%,预计2029年达22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1% [7] - 市场相对分散,2024年十大市场参与者约占15.2%市场份额 [8]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18亿元升至2024年3.57亿元,三年增长超两倍,2025年上半年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76.4% [9][10] - 2022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6.6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2亿元,2024年亏损2.33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12亿元 [1][9][10] - 毛利率从2022年25.6%降至2024年14.2%,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20.1% [9] 研发与运营 - 研发开支占比显著,2022年研发开支占收入108.4%,2024年降至44.9%,2025年上半年为44.5% [9] - 公司2016年推出第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嵌入式车规级ADAS,2018年在比亚迪实现前装量产 [5] - 公司正通过深化客户关系、扩大客户群、提高研发效率、控制成本等策略向可持续盈利过渡 [11] 行业竞争环境 - 智驾产业价值链转移,主机厂转向自研,导致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需与主机厂竞争,同时面临激烈价格竞争 [10] - 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公司虽实现快速增长但尚未盈利 [1][7][10]
70后博士从车库创业,跑出一家IPO,公司3年亏超6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3:37
编辑丨骆一帆 港股又迎来一家自动驾驶公司。 近日,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魔视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经历8轮融资 后,这家由上海交大博士带领的智驾企业终于要开始冲刺资本市场了。 不过,虽然已交付逾330万套解决方案、用于92款车型。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魔视智能过去3年累计亏 损超6.6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图源:公司官网 记者丨邓浩 上交大博士车库创业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AI创新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主机厂及一级供货商 提供具备L0-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一体化软硬件解决方案。 创始人虞正华出生于1972年,有丰富的学界和产业界经验,魔视智能是其二次创业的产物。虞正华拥有 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博士学位,并曾任博康智能副总裁、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 (NICTA)高级研究员、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 | 姓名 | 职务 | 任郎日期 | 性别 | 出生年份 | | --- | --- | --- | --- | --- | | > 虞正华 | 董事会主席 | | | 1972 | 虞正华第一次创业是2008年,当时主要瞄准的是把AI应用到智能交通领 ...
南网数字创业板IPO提交注册
北京商报· 2025-09-28 11:46
本次冲击上市,南网数字拟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 建设项目、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与智慧生产营销应用 建设项目、新一代国产化企业数智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能源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项 目、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项目。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亮 实习记者 李佳雪)9月28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显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数字")创业板IPO提交注册。 据了解,南网数字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同时, 公司正逐步将产品及服务拓展到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领域。公司创业板IPO于2025 年6月27日获得受理,2025年7月6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9月26日上会获得通过。 ...
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拟募资6.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55
(原标题: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拟募资6.45亿元) 中塑股份闯关创业板IPO。 9月26日深交所公告,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资 6.45亿元。 招股书显示,中塑股份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 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行业,终端产品包括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蓝牙音 箱、储能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家电等各类产品。公司结合消费电子等行业产品快速迭代以及对高品质的 要求,以产品差异化战略为指导,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改性工程塑料产品,以满足下游产品对材料的个 性化需求。 中塑股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业务聚焦于改性工程塑料领域,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 电子、储能、汽车、家居家电等,其中消费电子行业是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直接客户覆盖国内主要的零 组件、模组和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终端客户进入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品牌商的合格供应商资 源池。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中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5.37亿元、7亿元和1.52亿元,扣非净 利润(孰低)分别为4875.55万元、79 ...
0囤货、0门槛?90后白领亲测:普通人也可复制的跨境POD创业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42
2024年初的南京,90后白领小严对着工资条轻轻叹气。朝九晚五的行政工作稳定却平淡,"每个月拿着 固定工资,想攒点钱都难",她萌生了搞副业的念头。摆摊怕风吹日晒,写小说缺文笔功底,试了几个 方向都没成,直到刷到跨境POD模式的介绍,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纸上谈兵容易,实操起来全是坑。" 小严的跨境POD创业刚起步就卡住了: 小严骨子里就爱折腾新事物,周末总泡在创业论坛里研究风口。对比多种副业后,她锁定了跨境POD 模式:按需定制,不用囤货,有订单再生产,启动成本低,特别适合本金不充足但想尝试跨境创业的中 小卖家。定制商品的高溢价也让她心动——普通抱枕卖15美元,印上宠物头像的定制款能卖到25美元, 就算每月只出十几单,也是笔不错的外快。 找工厂时,国内大多工厂只接批量订单,定制小单根本没人接,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厂,不仅交货周期 要7天,质量和售后还没保障;物流更头疼,国内发货到美区要15-20天,用户催单消息刷满后台,退单 率高,和本土店3-5天的时效比,毫无竞争力;最累的是"全能打杂"——小严下班后要拍TikTok短视频 引流、回复客户咨询,还要盯工厂生产、查物流轨迹,经常忙到凌晨,连轴转了一个月,小严第 ...
从车库创业到冲刺港股,魔视智能3年亏超6.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0:42
港股又迎来一家自动驾驶公司。 近日,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魔视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经历8轮融资后,这家由上海交大博士 带领的智驾企业终于要开始冲刺资本市场了。 不过,虽然已交付逾330万套解决方案、用于92款车型。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魔视智能过去3年累计亏损超6.6亿元,尚未实现 盈利。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上交大博士车库创业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AI创新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主机厂及一级供货商提供具备L0-L4级智能驾驶 功能的一体化软硬件解决方案。 创始人虞正华有丰富的学界和产业界经验,魔视智能是其二次创业的产物。虞正华拥有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博士学位,并曾 任博康智能副总裁、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NICTA)高级研究员、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 虞正华第一次创业是2008年,当时主要瞄准的是把AI应用到智能交通领域,诸如电子警察,交通事故监测这类项目,并最终在 2015年前后登陆了上交所主板。 那个时期,由于ImageNet上AlexNet的卓越表现,正在带动深度学习的兴起。彼时的虞正华也与同事做了个demo,验证深度学习 是否可 ...
深交所决定终止容汇锂业创业板IPO审核
犀牛财经· 2025-09-28 06:02
9月19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对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汇锂业")首 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该决定源于容汇锂业及保荐人中信证券主动提交撤回申请。 招股书显示,容汇锂业长期专注于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核心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 化锂,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消费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关键材料。容汇锂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技 术优势,其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应用于主营业务产品。 2022年6月10日,深交所正式受理容汇锂业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2023年6月8日,公司首发获上市委审 议通过。然而,此后超过两年时间,容汇锂业未能提交注册。 这并非容汇锂业首次冲击资本市场,此前其曾于2020年12月申报科创板IPO,后因"科创属性略显不 足",于2021年12月撤回申请。 此次 IPO终止,或对容汇锂业的融资规划和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后续公司如何调整资本运作策略, 值得关注。 ...
中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受理
北京商报· 2025-09-28 03:18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亮 王蔓蕾)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塑股份")创业板IPO获得受理。 据了解,中塑股份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储 能、汽车、家居家电等行业,终端产品包括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蓝牙音箱、 储能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家电等各类产品。 本次冲击上市,中塑股份拟募集资金约6.4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 产基地建设项目、江西中塑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