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ellantis集团(STLA)
icon
搜索文档
Stellantis Publishes Preliminary and Unaudited Key Figures for First Half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7-21 06:1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初步未经审计财务信息及全球季度合并出货量估计,受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业绩不佳,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预计下半年新产品带来更大收益 [1][3][6] 分组1:财务信息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743亿欧元,净亏损23亿欧元,调整后营业收入5亿欧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3亿欧元,工业自由现金流为-30亿欧元 [3] - 2025年上半年财务结果将于7月29日公布,当天CEO和CFO将主持电话会议 [4] 分组2:出货量情况 - 2025年二季度全球合并出货量估计为140万辆,同比下降6%,主要因北美关税导致生产暂停及扩大欧洲地区产品过渡的不利影响 [6] - 北美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0.9万辆,降幅25%,总销售额同比下降10%,美国零售销售相对平稳,Jeep和Ram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13% [8][12] - 扩大欧洲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约5万辆,降幅6%,主要因产品过渡因素,四款Smart Cars出货量环比增加2.5万辆 [8][12] - 其他地区出货量总计增长7.1万辆,同比增长22%,中东和非洲增长30%,南美增长20% [12] 分组3:影响业绩因素 - 改善业绩和盈利能力的行动处于早期阶段,新产品预计下半年带来更大收益 [7] - 约33亿欧元的税前净费用,主要与项目取消成本、平台减值等有关 [7] - 调整后营业收入受工业成本上升、地域和其他组合因素及汇率变化的不利影响 [7] - 美国关税的早期影响,产生3亿欧元净关税及计划生产损失 [7] 分组4:管理层会议 - 公司CFO将于7月21日上午8:30(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30(欧洲中部夏令时)主持电话会议,讨论上半年初步财务数据并回答分析师问题 [9][10] 分组5:公司介绍 - 公司是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旗下拥有众多标志性和创新品牌 [15]
斯泰兰蒂斯上半年净亏损初步数据23亿欧元,预估收益2,500万欧元;净营收初步数据743亿欧元,预估749.1亿欧元。
快讯· 2025-07-21 06:1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净亏损23亿欧元,与预估收益2,500万欧元形成显著反差 [1] - 公司净营收743亿欧元,略低于预估的749.1亿欧元 [1] 业绩对比 - 实际净营收较预期低0.8%(743亿欧元 vs 749.1亿欧元) [1] - 净亏损远超预期,差额达23.25亿欧元(实际亏损23亿欧元 vs 预期盈利2,500万欧元) [1]
欧盟拟立法强制企业2030年全面采购电动车 租赁巨头或成绿色转型“排头兵”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1:52
欧盟电动车采购政策 - 欧盟委员会拟要求大型企业及汽车租赁公司自2030年起全面转向电动车采购 直接影响欧盟约60%的新车销量 覆盖约640万辆/年的市场规模 [1] - 该政策被视为加速欧盟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计划的关键步骤 通过强制企业采购推动电动车普及 形成"保底市场"降低车企转型风险 [1] - 政策草案计划2025年夏季末正式公布 Sixt Europcar等租赁巨头及拥有车队的大型企业将被限制仅能采购纯电动汽车 [1] 政策实施面临的挑战 - 欧洲电动车在租赁市场面临充电站稀缺导致的"里程焦虑" 电池维修成本高 3年车龄电动车残值明显低于燃油车 [1] - 强制采购可能推高租金 影响消费者体验 全面电动化需巨额投资升级充电设施 当前欧盟公共充电桩数量仅约65万个 [1] - 2024年欧洲电动车销量约占新车市场的15% 远低于2030年55%的减排目标 [2] 车企转型压力 - 电动化转型需全面政策支持 包括可再生能源供应 电网升级及原材料获取 [2] - Stellantis警告若无法满足欧盟减排目标 其欧洲工厂可能面临关闭风险 [2] - 转型可能导致欧洲汽车行业损失约60万个就业岗位 大众汽车因电动化投入过大利润率已大幅下降 [2] - 特斯拉通过向传统车企出售碳积分年赚十几亿美元 凸显欧洲车企竞争压力 [2]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凭借价格优势(欧洲均价低30%-40%)持续渗透市场 [2]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投产及宁德时代欧洲布局 进一步挤压欧洲本土品牌空间 [2] -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关税 引发中方强烈反对 德国政府担忧保护主义削弱产业竞争力 [3] 基础设施与成本问题 - 当前充电网络建设滞后 仅75%高速公路每50公里设快充站 [2] - 电力价格高企 德国居民电价约0.4欧元/度 [2] - 国际能源署预测若政策落地 2030年欧盟电动车销量占比将达60% [2]
Results of the Stellantis 2025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Globenewswire· 2025-07-18 12:18
分组1 - 公司在2025年7月18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股东批准任命Antonio Filosa为董事会成员和执行董事 [1] - 提交给特别股东大会的决议细节可在公司官网查看 [1] 分组2 - 公司是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致力于让客户自由选择出行方式,采用最新技术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2] - 公司拥有包括Abarth、Alfa Romeo等多个标志性和创新品牌 [2] - 公司官网为www.stellantis.com [2]
Stellantis紧急叫停的技术,丰田、宝马仍在继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8 05:32
Stellantis终止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项目 - Stellantis宣布终止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项目,主要原因是加氢基础设施有限、资金需求高以及消费者购买激励措施不足,预计2030年前氢动力轻型商用车不会被广泛采用 [2] - 公司将于2026年停止对氢燃料电池合资企业Symbio的投资,Stellantis持有Symbio 33.3%的股份 [3] - 原计划2024年推出8款燃料电池中型和大型氢能源厢式货车,包括雪铁龙e-Jumpy、菲亚特E-Ducato等,大型车型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加氢时间仅需5分钟 [5] 终止氢能源项目的原因 - 欧洲区首席运营官表示氢能源市场仍属小众领域,短期内没有经济可持续性前景 [7] - 战略评估显示加氢基础设施有限、扩大生产所需资本支出高昂、2030年前缺乏强有力的消费者购买激励措施 [7] - 原定2024年夏天在法国和波兰量产的氢动力Pro One车型系列计划被搁置 [9] 终止氢能源项目的影响 - 公司承诺不削减原计划用于生产氢能源商用车辆的工厂员工数量,研发团队将转向其他项目 [11] - 退出可能导致Symbio合资企业陷入不稳定状态,影响相关供应商和就业岗位 [5] - 米其林对Stellantis未协调沟通即正式确认终止决定表示沮丧 [11] Stellantis战略转变 - 新任首席执行官调整战略重点,专注于更经济实惠的车型,应对区域贸易挑战,重塑经销商产品供应 [13] - 公司替代燃料策略转向更侧重电动汽车而非氢能技术,可能影响产品供应和零排放商用车队长期发展方向 [15] - 战略转向突显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的偏好日益增强,电动汽车在基础设施和可扩展性方面更具优势 [15] 其他车企对氢能源的态度 - 丰田长期致力于氢能源技术研发,改进燃料电池并试验氢燃料内燃机,协助宝马在2028年推出首款量产氢能源汽车 [17] - 现代推出新款Nexo跨界车,看好燃料电池卡车未来应用 [19] - 本田新一代燃料电池模块2027年大规模生产,成本降低50%,耐用性提高两倍以上,与通用汽车成立合资企业生产燃料电池 [19] - 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认为氢能源技术对乘用车不可行,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在大众出现 [19] - 雷诺旗下Alpine品牌展示氢燃料超级跑车,设计燃料电池概念旅行车 [19]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8日(周五)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8 03:12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 大众汽车市值5177.2亿美元 单日涨幅2.73% 年涨幅105.39% [3] - 通用汽车市值5115.8亿美元 单日涨幅0.31% 年涨幅53.21% [3]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61.6亿美元 单日跌幅3.22% 年涨幅145.09% [3] - 理想汽车市值3114.5亿美元 单日涨幅19.47% 年涨幅31.36% [3] - 塔塔汽车市值2960.9亿美元 单日涨幅1.18% 年涨幅7.93% [3] - 赛力斯市值2955.4亿美元 单日跌幅1.04% 年涨幅18.09% [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718.3亿美元 单日跌幅0.3% 年涨幅9.41% [3] 新兴汽车品牌表现 - 小鹏汽车市值1705.3亿美元 单日涨幅2.72% 年涨幅18.22% [4] - Rivian市值1545.3亿美元 单日涨幅6.11% 年涨幅12.9% [4] - 蔚来汽车市值929.9亿美元 单日涨幅6.13% 年涨幅4.4% [4] - 路西德汽车市值951.7亿美元 单日涨幅25.32% 年涨幅3.12% [4] - VinFast Auto市值835亿美元 单日涨幅0.7% 年涨幅3.57% [4] 传统车企市值变动 - 本田汽车市值4140亿美元 单日跌幅2.58% 年涨幅30.36% [3] - 现代汽车市值3836.4亿美元 单日涨幅1.68% 年涨幅57.5% [3] - 起亚汽车市值2828亿美元 单日跌幅0.85% 年涨幅71.83% [3] - 雷诺市值1360亿美元 单日跌幅0.93% 年涨幅38.85% [4] - 斯巴鲁市值1233.8亿美元 单日跌幅1.31% 年涨幅16.88% [4] 中国车企市值情况 - 上汽集团市值2880.3亿美元 单日跌幅0.81% 年涨幅2.49% [3] - 吉利汽车市值2415.6亿美元 单日跌幅2.83% 年涨幅2.4% [3] - 长城汽车市值2253.8亿美元 单日跌幅0.84% 年涨幅3.03% [3] - 长安汽车市值1567.3亿美元 单日跌幅0.25% 年涨幅1.79% [4] - 广汽集团市值893.5亿美元 年涨幅1.06% [4]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7日(周四)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7 03:07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 大众汽车市值5148.6亿美元 单日下跌195.6亿美元 年涨幅1048% [3] - 通用汽车市值5112.9亿美元 单日上涨45.1亿美元 年涨幅5318% [3]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98.6亿美元 单日上涨10.1亿美元 年涨幅14626% [3] - 马恒达汽车市值4509.1亿美元 单日上涨95.8亿美元 年涨幅3721% [3] - 福特汽车市值4469.6亿美元 单日下跌131.1亿美元 年涨幅1124% [3] - 保时捷市值4355.3亿美元 单日下跌135.6亿美元 年涨幅4892% [3] - 本田汽车市值4165.9亿美元 单日下跌35.3亿美元 年涨幅3055% [3] - 现代汽车市值3990.2亿美元 单日下跌76.9亿美元 年涨幅5725% [3] - 理想汽车市值2966.6亿美元 单日上涨49.3亿美元 年涨幅2940% [3] - 塔塔汽车市值2928.9亿美元 单日下跌23.3亿美元 年涨幅790% [3] - 赛力斯市值2915.3亿美元 单日下跌22.6亿美元 年涨幅1785% [3] - 上汽集团市值2896.8亿美元 单日上涨3.2亿美元 年涨幅250% [3] - 起亚汽车市值2832.2亿美元 单日上涨14.1亿美元 年涨幅7194% [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824.9亿美元 单日下跌21.1亿美元 年涨幅942% [3] - 吉利汽车市值2412.7亿美元 单日上涨66.9亿美元 年涨幅239% [3] - 长城汽车市值2345.4亿美元 单日上涨25.7亿美元 年涨幅305% [3]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127.8亿美元 单日下跌21.5亿美元 年涨幅1103% [3] - Hyundai Motor市值2020.3亿美元 单日下跌15.7亿美元 年涨幅2486% [3] 其他汽车制造商市值表现 - 小鹏汽车市值1705.3亿美元 单日上涨1亿美元 年涨幅1793% [4] - 长安汽车市值1561.8亿美元 单日下跌2.5亿美元 年涨幅178% [4] - Rivian市值1484.2亿美元 单日下跌28.7亿美元 年涨幅1239% [4] - 江淮汽车市值1294.9亿美元 单日上涨36.5亿美元 年涨幅593% [4] - 斯巴鲁市值1242.4亿美元 单日下跌19.9亿美元 年涨幅1699% [4] - 雷诺市值1127.9亿美元 单日下跌255.5亿美元 年涨幅3911% [4] - 和泰汽车市值1044.4亿美元 年涨幅1868% [4] - 蔚来汽车市值942.8亿美元 单日下跌32.1亿美元 年涨幅411% [4] - 五十铃市值925.1亿美元 单日上涨1.9亿美元 年涨幅1302% [4] - 广汽集团市值895.2亿美元 单日上涨2.3亿美元 年涨幅106% [4] - Leapmotor市值887.1亿美元 单日上涨6亿美元 年涨幅760% [4] - 福特奥托生市值833.2亿美元 单日下跌4.8亿美元 年涨幅237% [4] - VinFast Auto市值827.9亿美元 单日上涨7亿美元 年涨幅354% [4] - Zeekr市值762.4亿美元 单日上涨32.8亿美元 年涨幅2976% [4] - 日产市值720.9亿美元 单日下跌15.5亿美元 年涨幅206% [4]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重启:没有联邦补贴下的破局之路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7-17 01:25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逆转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取消联邦电动汽车补贴 新规2025年9月30日生效 预计显著抑制需求 [2] - 拜登时代政策原提供7500美元新车/4000美元二手车补贴 推动2023年电动车销量同比增超50% 市场份额从7%(2022)升至10%(2023) [3] - 政策逆转导致车企转向混合动力和成本优化策略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消费者购车犹豫 [3]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Q3或现补贴到期前抢购潮 Q4起需求将放缓 特斯拉可能推迟新品发布 [5] - 传统车企(通用/福特/Stellantis)或收缩电动化战略 回归混合动力及燃油车 [5][9] - 日系车企(丰田/本田)因混合动力技术积累受冲击较小 RAV4混动等车型表现强劲 [10] 车企战略调整 - 特斯拉或押注2026年2.5万美元平价车型夺回份额 但短期需清理库存 [5] - 韩系车企(现代/起亚)受进口关税和补贴取消双重打击 但全球电动化布局提供缓冲 [10] - 大众或缩减美国电动计划 ID4本土化生产部分抵消成本压力 [11] - 新势力(Rivian/Lucid)高端车型面临生存挑战 需加速降本增效 [6][9] 供应链与区域影响 - 已规划的电池工厂可能延期或低负荷运行 充电网络建设进度放缓 [3][6] - 科罗拉多等州保留地方补贴(2500美元) 形成与联邦政策的分化 [6] - 车企可能将资源转向欧洲等政策支持地区 美国市场优先级下降 [11][13] 长期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补贴后时代 竞争核心转向定价策略与供应链效率 [13][15] - 混合动力车型短期受益 但可能延缓整体电动化进程 [9][10] - 市场两极分化加剧 具备全球平台或混动技术的车企更具韧性 [13]
一线调查 | 38.88万开走玛莎拉蒂!传统超豪华车降价求生,国产百万级电车却受追捧,消费者的“豪华”观念变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1:30
中国豪车市场格局变化 - 玛莎拉蒂Grecale起售价从65.08万元降至38.88万元,降幅达26.2万元,活动提前清空150辆库存 [1][2] - 玛莎拉蒂2024年前5月在华销量仅384辆,同比下滑44%,较2017年峰值1.44万辆缩水97% [4][5][7] - 超豪华品牌集体遇冷:宾利前5月销量884辆(-20%)、劳斯莱斯289辆(-23%)、法拉利300辆(-14%)[7][9] 国产百万级豪车崛起 - 尊界S800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售价70.8万-101.8万元,部分消费者未试驾即下单 [1][10] - 比亚迪仰望U8售价109.8万元,2024年累计销售7254辆 [10] - 至少7家自主品牌布局百万级市场,包括红旗金葵花国雅、东风猛士917等,阿维塔和岚图计划推出新品 [16] 消费行为与产品策略转变 - 消费者选择国产豪车主因包括自动驾驶功能(如尊界S800)、电动车技术优势(20万元电车性能超50万元油车)[10][11] - 国产豪车差异化定位:尊界S800瞄准企业主、猛士917侧重硬派越野、蔚来ET9针对科技新贵 [16] - 车企将百万级车型视为技术背书,如比亚迪易四方/云辇技术下放至30万元车型 [17] 产业链与行业定义重构 - 尊界S800带动220家供应链企业高端化,突破超豪华车型技术难题 [18] - 中国新能源技术获全球认可,大众/奥迪等跨国企业通过中方合作获取电动化技术 [18] - 豪华定义从品牌历史转向个性化需求满足,年轻消费者更看重数字化生态 [20]
30多万买玛莎拉蒂,3亿中产沸腾了
36氪· 2025-07-16 10:19
玛莎拉蒂市场表现 - 玛莎拉蒂Grecale SUV原价65万元起,上海经销商最低报价降至36.96万元,降价幅度超28万元[6][8] - 2024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仅1228辆,同比下滑71%,前五个月累计销量384辆,同比下滑44%[17] - 2024年全球销量11300辆,同比下跌57%,亏损势头持续[19] 品牌历史与定位 - 玛莎拉蒂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全球销量4.2万辆,中国市场占比28.6%(1.2万辆)[13] - 2017年全球销量4.9万辆(同比增长21%),中国市场1.45万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14] - 品牌曾因微商营销破圈,但后期与微商标签绑定导致高端形象受损[15][25][26] 豪华车行业趋势 - 2024年1-5月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进口销量均下滑(宾利-20%、劳斯莱斯-23%、兰博基尼-39%)[30] - BBA在华销量集体下滑:奔驰-7%、宝马-13.4%、奥迪-10.9%[30] - 行业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境,传统豪华标签成为转型包袱[30][31] 国产新能源崛起 - 比亚迪仰望系列价格覆盖62.8万-168万元,累计销量突破10000台[33] - 江淮与华为尊界S800(70.8万-101.8万元)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台[35] - 小米SU7 Ultra(52.99万-81.49万元)开售2小时订单超10000台[37] - 国产新能源品牌正重新定义高端市场,消费者认知发生转变[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