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ntis集团(STLA)

搜索文档
加征关税难解“美国制造”之困(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21:50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 均关税税率升至20.11%,大幅高于年初的2.44%。 7月31日,美国政府公布69个贸易伙伴输美商品适用的关税税率。新关税税率从8月7日开始实施。 推动制造业回流,是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有助于消除贸易逆 差,同时可以激励外国公司在美国建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然而,这 个"愿景"真能实现吗?目前,越来越多证据指向一个结果——关税政策也许能在短期内迫使部分产业进 行调整,但长期而言不是破解"美国制造"之困的"良药"。 ① 美国车企本应成为关税政策受益者,却遭受重创 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美国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关税政策能够帮助其打击竞争对手,这些企业或将付出 损失生产效率的代价,将部分产业转移回美国;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海外市场且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 企业来说,关税政策将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减弱。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未来4年将对美国制造业额外增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蒂姆·库克在宣布这项投资的声明中表示:"这包括与美国各地的10 ...
微商“炫富神车”,不值钱了?
虎嗅· 2025-08-13 00:48
玛莎拉蒂品牌现状 - 玛莎拉蒂近期通过大幅降价促销吸引关注 例如Grecale SUV车型促销价38 88万元 较官方指导价65 08万元降幅近40% [5][7]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 同比下滑44% 2024年全球销量11300辆 同比暴跌57% 亏损2 6亿欧元 [7][9] - 经销商网络加速收缩 部分门店推出老款车型买断包销策略 但强调与品牌官方无关 [7][18] 品牌历史与定位问题 - 玛莎拉蒂曾与法拉利 兰博基尼并称"两王一后" 以赛车基因和时尚调性著称 [9][25] - 2017年中国销量达14498辆 主要受益于Levante SUV车型红利 但同年因微商群体过度营销导致品牌形象平民化 [12][13][15] - 缺乏清晰品牌定位 高端用户因"微商神车"标签流失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进一步损害声誉 [16][17][18] 新能源转型困境 - 被曝可能采用奇瑞E0X电动车平台 但合作方未予证实 [2][3] - 现有新能源产品乏力 2020年推出的Ghibli插混版因技术表现不佳未能打开市场 [25] - 当前在售新能源车型仅限超跑品类 主力SUV产品仍依赖燃油车型 [25] 行业竞争格局 - 超豪华品牌普遍遇冷 2025年前5月宾利 劳斯莱斯等品牌销量均现下滑 [23] - 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比亚迪仰望累计销量破万形成替代效应 [24] - 小米YU7等新兴产品以高性价比分流潜在消费者 [7] 战略调整动向 - 母公司Stellantis考虑剥离玛莎拉蒂资产 品牌历史上多次易主 [9][25] - 正在尝试车型更新 定价调整 更换中国区高管等措施 但市场窗口期有限 [26]
“回旋镖”重创美本土车企
经济日报· 2025-08-12 22:05
美国汽车业受关税冲击 - 福特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成本损失8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首次季度亏损 [1] - 通用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斯泰兰蒂斯损失3.5亿美元 [1] - 美汽车业"三巨头"预测2025年关税将造成总计70亿美元利润损失 [1] 全球化产业链与保护主义冲突 - 福特整车标榜"美国制造",但供应链依赖全球采购,数千种零部件受关税影响 [1] -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汽车关税将导致全行业成本增加1080亿美元 [1] - 福特、通用和斯泰兰蒂斯三家公司将承担420亿美元关税成本 [1] 差异化关税协议加剧不公平竞争 - 日欧车企对美出口缴纳15%关税,美系车辆零部件被征收25%关税 [2] - 福特CEO称美国品牌因此失去全球市场公平竞争力 [2] - 本土车企面临供应链断裂和内外关税差双重挤压 [2] 关税成本向消费终端传导 - 高盛测算显示到2025年10月消费者将承担67%关税成本 [2] - 安德森经济集团警告进口豪车及电动汽车涨幅或超1.2万美元 [2] - 本土汽车价格预计上涨2000至3000美元,二手车和维修成本同步攀升 [2] 美国制造业持续收缩 - 美国7月制造业PMI降至48,连续第5个月低于荣枯线 [3] - 新订单指数47.1连续第6个月萎缩,就业指数43.4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 [3] 全球竞争力系统性流失 - 国际竞争对手加速整合全球资源时,美国车企因关税陷入供应链重构困境 [3] - 通用旗下道朗格品牌因高额关税被迫中断海外市场旗舰车型订单 [3] - 美国车企在技术迭代和电动化布局中逐渐丧失先机 [3]
Debuts of All-new SIXPACK Charger Scat Pack and HEMI®-powered Durango SRT Hellcat Jailbreak Highlight Decade of MotorTrend Presents Roadkill Nights Powered by Dodge
Prnewswire· 2025-08-12 19:05
品牌活动与产品发布 - 道奇在密歇根州庞蒂亚克市中心举办MotorTrend Presents Roadkill Nights Powered by Dodge十周年庆典,吸引数万名马力爱好者参与[1][2] - 公司发布2026款道奇Charger Scat Pack,搭载550马力SIXPACK引擎,成为售价低于55,000美元的最强劲车型[3] - 推出2026款道奇Durango SRT Hellcat Jailbreak,提供超过600万种定制组合,全系标配HEMI V-8引擎[4] 产品性能与定价 - Charger R/T车型将于年底前接受预订,搭载420马力SIXPACK引擎,起售价49,995美元[3] - 新一代道奇Charger Daytona Scat Pack以670马力成为全球最快最强肌肉车[16] - Durango SRT Hellcat以710马力保持史上最强燃油SUV地位[17] 市场活动与用户参与 - 活动首次提供新款Charger Scat Pack试驾体验,8月13日开放预订[5] - 现场吸引7万名线上线下观众,创下Roadkill Nights最高观看记录[11] - 十年累计吸引近40万现场观众,提供超过4万次试驾/漂移/模拟体验[15] 赛事与合作伙伴 - Morgan Evans连续第二年赢得Direct Connection Grudge Race冠军[9][10] - 赛事设立Big Tire和Small Tire组别,冠军奖金各5,000美元[10] - 与MotorTrend合作十年,累计展示3,350辆参展车辆,视频观看量超8,000万次[15] 品牌历史与定位 - 道奇品牌延续111年历史,定位美国性能品牌,在各细分市场提供领先性能[14] - 母公司Stellantis为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和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17]
美关税“回旋镖”重创本土车企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08:02
与此同时,这场冲击波正向消费终端加速蔓延。美国研究机构安德森经济集团警告,汽车市场涨价潮已 进入倒计时,部分进口豪车及电动车涨幅或超1.2万美元,本土车也将上涨2000至3000美元。这一冲击 在次级市场或表现得更为明显,二手车价格和汽车维修成本将水涨船高。 有分析指出,关税绝非提升制造业的"万能解药",在全球零部件供应链深度交织的当下,这种简单粗暴 的手段不仅难以强化本土制造,反而让那些扎根美国的企业沦为最大受害者。(经济日报记者孙昌岳) 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正以戏剧性方式回击本土制造业。福特汽车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因关税成本 在第二季度损失8亿美元,这是其自2023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通用汽车的财报也显示,第二季度 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旗下拥有克莱斯勒等多个美国汽车品牌的跨国车企斯泰兰蒂斯报告称因关税损失 3.5亿美元。三家巨头预测,2025年关税将给美国汽车业造成总计7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 ...
从欧洲车企2025中报看电动化趋势:欧洲电车转型正当时
开源证券· 2025-08-12 06:0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欧洲车企2025H1电动化趋势延续,大众/雷诺/宝马BEV销量分别同比+89%/+57%/+35%,Stellantis旗下雪铁龙品牌欧洲纯电销量同比+185%[3][13] - 2025-2026年欧洲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型:雷诺5(2.5万欧元起)、大众ID.2(2026年)、宝马iX3(NEUE KLASSE平台)等[4][16][66] - 欧盟碳排放考核改为2025-2027三年均值,延缓但趋势不变,车企新平台车型将推动市场放量[5][74] 车企表现分析 大众集团 - 2025H1欧洲BEV交付34.8万辆(同比+89%),市场份额从20%提升至28%,ID系列占欧洲畅销BEV车型4/6席[35][38][39] - 西欧BEV渗透率20%(同比+10pcts),积压订单92.5万辆中BEV占比超22%[39][42] - 产品规划:9月展出入门级电车家族,2026年推2万欧元ID.2,中国专属电子电气架构平台2025年底首发[44][49] 雷诺集团 - 2025H1欧洲BEV销量同比+57%,雷诺5以3.6万辆领跑B级市场,新推2.5万欧元版本(40kWh电池)[18][21][23] - 2025年计划推出4款BEV(含雷诺4/Alpine A390),2026年推2万欧元Twingo及1.8万欧元Dacia车型[25][27] - 目标2025年单车销售成本降400欧元,研发周期缩短至2年内[28][34] Stellantis集团 - 雪铁龙品牌欧洲纯电销量同比+185%,Smart Car平台车型(E-C3/C3 Aircross)贡献显著[51][53] - 下半年将基于Medium平台推出Jeep Compass/雪铁龙C5 Aircross/DS N°8,欧洲工厂产能持续爬坡[54][57][59] 宝马集团 - 2025H1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同比+34.8%,MINI纯电交付4.6万辆(同比+361.7%)[60][62] - NEUE KLASSE平台首款iX3将于9月发布,GEN6电池成本降40-50%,续航达800公里[66] 奔驰集团 - 2025H1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持平,BEV下滑19%,CLA将开启史上最大产品发布计划[68][69] - MBEA电动架构首款车型9月亮相,支持NMC/LFP电池技术[72] 投资建议 - 锂电池:推荐宁德时代(2025E PE 18.32x)、亿纬锂能等[75] - 锂电材料:推荐湖南裕能(2025E PE 14.05x)、恩捷股份等[75] - 充电桩:推荐通合科技,受益标的盛弘股份[75]
密歇根州州长带着幻灯片会见特朗普,担忧关税冲击该州汽车业
第一财经· 2025-08-11 12:28
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进口外国汽车和零部件征收25%关税 对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征收50%额外关税[8] - 美国对加拿大输美商品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 对墨西哥征收25%汽车关税和50%钢铝铜关税[8] - 与欧盟韩国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将汽车出口关税从25%降至15% 使美国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8] 密歇根州汽车产业规模 - 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贸易为密歇根州带来232亿美元投资[4] - 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在密歇根州运营50家工厂 超过4000家工厂支撑汽车零部件供应链[4] - 汽车行业创造近60万个制造业岗位 构成该州经济支柱[4] 关税政策造成的经济损失 - 福特第二季度报告8亿美元关税相关成本 通用汽车表示进口税使其损失11亿美元[9] -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密歇根州已失去7500个制造业工作岗位[13] - 家族经营的汽车零部件分销商底特律车桥公司最初宣布可能关闭仓库并裁员100多人[9] 密歇根州的政治重要性 - 特朗普在该州以1个百分点优势获胜 该州帮助特朗普在2024年入主白宫[10][11] - 该州约70%对经济持负面看法的选民支持共和党 76%对关税持正面看法的选民支持特朗普[12] - 密歇根州是关键摇摆州 汽车行业具有巨大直接和象征性影响力[15]
密歇根州长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致汽车业损失70亿美元,7500个岗位消失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40
汽车产业影响 - 密歇根州作为美国汽车工业核心区域 拥有通用 福特与斯特兰蒂斯三大汽车制造商约50家工厂 创造近60万个工作岗位 [3] -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密歇根州汽车产业已流失7500个工作岗位 企业运营成本因关税大幅上升 [3] - 福特汽车第二季度因关税损失8亿美元 为2023年以来首次季度亏损 [3] -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关税相关损失达11亿美元 斯泰兰蒂斯损失3.5亿美元 [3] - 三大车企预测2025年关税将导致美国汽车业总计70亿美元利润损失 [3] 餐饮业冲击 - 关税政策推高牛肉 鸡蛋等食品价格 碎牛肉6月均价达每公斤13.49美元 同比上涨12%创历史新高 [3] - 美国农业部指出牛肉价格上涨趋势短期内不会缓解 消费者将面临更高价格与更少供应 [4] - 麦当劳等连锁餐饮企业发现消费者转向低价菜品或减少外出就餐 [4] 服务业表现 - 美国7月服务业PMI降至50.1 低于6月的50.8及市场预期 新订单指数回落至50.3 [4] - 服务业就业指数下滑至46.4 显示劳动力市场持续收缩 [4] - 支付价格指数跃升至69.9 创2022年10月以来峰值 [4]
消除隐患保障行驶安全 五家车企宣布召回部分车辆
证券日报· 2025-08-10 16:47
召回概况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发布多份汽车召回公告,涉及法拉利、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宝马、斯泰兰蒂斯等车企 [1] - 召回原因包括保险丝盒短路、组合仪表黑屏、螺旋弹簧强度不足、高压系统误关闭等核心安全隐患 [1] - 车企将通过免费检修、程序升级、部件更换等方式消除隐患 [1] 宝马召回详情 - 宝马召回车辆总数超23万辆,涉及进口5系、国产X5和5系汽车,因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2] - 宝马i系列纯电动车型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高压系统可能误关闭,导致驱动单元失去动力,涵盖进口i4、i5、i7、iX及国产i3、i5、iX1、iX3等车型 [2] -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维修或更换相关电缆,以及免费软件升级优化监测逻辑 [2] 丰田召回详情 - 广汽丰田召回超9万辆,涉及全新第九代凯美瑞、雷凌、凌尚、锋兰达,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仪表黑屏,或前悬架螺旋弹簧强度不足 [3] - 一汽丰田召回超9.6万辆,涉及亚洲龙、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等国产车型,以及雷克萨斯LM系列、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等进口车型,因组合仪表程序问题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的螺旋弹簧 [3] 其他车企召回 - 斯泰兰蒂斯召回3339辆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因空调系统安全隐患 [4] - 法拉利召回381辆进口Purosangue汽车,因保险丝盒电源正极与乘客侧脚踏板支架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4] 召回机制与行业影响 - 召回行动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开展,明确了缺陷定义、召回程序、车企责任及监管要求 [5] - 车企通过挂号信通知车主,公布官方热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统一信息平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6] -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电子电气架构日益复杂,"软件定义汽车"特征明显,增加了程序设定、高压系统监测等潜在风险点 [6] - 主动召回虽短期内可能产生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是车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品牌信誉的必然选择 [6]
欧洲专题:碳排考核叠加车型周期,欧洲新能源车迎来拐点
天风证券· 2025-08-09 15:2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欧盟碳排政策加码驱动欧洲新能源车市拐点显现,2025年上半年EV+HV销量增速超20% [2] - 车型周期与政策共振,头部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大众/Stellantis/雷诺欧洲市场表现亮眼 [3] - 中国供应链企业深度受益欧洲新能源放量,电池盒/电驱/零部件等环节业绩增长显著 [4] 政策驱动分析 - 欧盟2035燃油车禁售令分阶段收紧碳排目标,2025年乘用车碳排需降至93.6g/km [8][11] - ZLEV机制提供弹性达标空间:超基准每1%可放宽CO2目标1%,上限5% [15][17] - 惩罚机制严厉:超标按95欧元/克/公里征收罚款,2025年车企面临9.4g/km达标缺口 [18][19] 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欧盟BEV占比升至15.4%,燃油车份额跌破40%,碳排量较2019年降12.3% [19][20] - 大众2025H1欧洲BEV交付34.79万辆(+89%),ID系列占销量主力 [31][32] - Stellantis 2025Q1混动市占率15.5%居首,雷诺欧洲BEV销量同比+88% [33][42] 重点公司动态 整车企业 - **大众**:MEB平台覆盖ID.3/4/7等多车型,2026年推2.5万英镑平价车型ID.2X [31][32] - **Stellantis**:构建STLA四大平台覆盖全价位BEV,2025Q1欧洲份额升至17.3% [33][34] - **雷诺**:Ampere平台目标2027年降本40%,2025Q1电驱动车型占比达44.2% [42] 供应链企业 - **敏实**:电池盒业务2024年收入53.38亿元(+50.96%),欧洲收入占比升至41% [46][48] - **威迈斯**:欧洲配套Stellantis/雷诺,2024年第三方车载充电机市占率29.41% [49][52] - **亿纬锂能**:46系大圆柱电池已装车31300+台,配套宝马新世代车型 [59] - **科达利**:匈牙利基地投产放量,2024年海外收入5.74亿元(+7%) [60] - **浙江荣泰**:2024年海外营收5.7亿元(+76%),毛利率42.6%显著高于国内 [68][69] 技术路线 - 欧盟碳排计算分整车(TTW排放)与零部件(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足迹)双维度 [13][14] - 大众推进MEB→PPE→SSP平台迭代,Stellantis布局STLA多平台全价位覆盖 [31][34] - 雷诺通过AmpR平台实现C级EV成本降40%,目标2027年实现油电平价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