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集团(SFTBY)

搜索文档
6月27日电,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称已掌握关键人工智能芯片架构技术核心。
快讯· 2025-06-27 01:50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 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宣布公司已掌握关键人工智能芯片架构技术核心 [1]
孙正义想在美国沙漠里复制一个“深圳”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4 10:14
孙正义的"水晶之地计划" -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提出在亚利桑那州沙漠打造价值1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中心,用于制造机器人,是其迄今为止最大胆的赌注[1] - 该项目命名为"水晶之地计划",灵感来自中国深圳的产业集群模式,旨在形成完整的高科技制造生态系统[5][6] - 计划的核心是发展"超级人工智能",孙正义称这是其人生使命[3] 项目进展与挑战 - 软银正与台积电、三星电子等跨国科技公司洽谈合作,同时寻求美国政府税收减免[4] - 项目面临巨额资金缺口,此前"星门计划"已需5000亿美元,新项目资金需求翻倍[7][9] - 需在亚利桑那州培训数千名机器人技术人员和AI工程师,人才储备是重大挑战[10] 中美制造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占据优势,拥有庞大工程师队伍、成熟供应链和政府支持[11] - 尽管全球AI驱动机器人竞争处于早期阶段,但中国很可能取得领先地位[12] -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面临供应链重建和熟练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难题[9][11] 孙正义的投资风格 - 以高风险投资闻名,成功轨迹建立在多次"看似不可能"的赌注上[14][15] - 投资理念基于"建好了他们自然会来"的信念,具有强烈乐观主义色彩[13] - 从日本贫民窟崛起成为美国最大外资投资人之一,体现其无畏和执着的投资心态[15]
盘点生成式AI最豪“金主”:孙正义第一,一年投出840亿
36氪· 2025-06-18 23:44
生成式AI风投趋势 - 2022年Q1至2024年Q2期间,风投机构通过724轮交易向507家生成式AI初创企业融资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03亿元)[2] - 2024年中期以来主导交易总额达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2亿元),软银与Thrive Capital以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6亿元)领跑[1][8] - 前九大机构过去一年74轮融资平均单轮规模达3.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亿元),较2022-2024年中期的9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亿元)显著扩大[9] 头部风投机构表现 - 软银2022年以来牵头5轮交易总额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2亿元),2023年单年投资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1亿元)[5] - Thrive Capital同期牵头11轮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2023年单年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7亿元)[5] - Andreessen Horowitz以48轮领投成为最活跃投资者,包括主导Scale AI 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融资[1][9] 重点投资案例 - OpenAI获Thrive领投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4亿元)融资,估值15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软银后续追加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投资[10] - Anthropic完成Lightspeed领投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1亿元)融资[10] - Greenoaks主导对Safe Superintelligence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早期投资[10] - Andreessen Horowitz连续三轮领投ElevenLabs,最新融资使其估值达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亿元)[11] 行业投资特征 - 投资集中于生成式AI软件及服务领域,排除AI芯片和云服务提供商[3] - 资金明显向头部企业集中,OpenAI、Anthropic等大模型开发商获巨额融资[10] - Meta以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8亿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提振投资者信心[12] -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头部企业持续融资而中小团队面临困难[13]
T-Mobile美股盘前下跌3.9%,报道称软银拟出售2150万股T-Mobile股票,计划最多融资49亿美元。

快讯· 2025-06-17 08:22
T-Mobile美股盘前下跌3.9%,报道称软银拟出售2150万股T-Mobile股票,计划最多融资49亿美元。 ...


孙正义被告了
投资界· 2025-06-17 08:10
核心观点 - 软银因投资格林希尔资本和Katerra两家独角兽破产而面临瑞信供应链基金4 4亿美元的法律追偿 [1][5][10] - 格林希尔资本曾获软银15亿美元投资及瑞信100亿美元供应链基金支持 但因疫情冲击及高风险贷款策略导致2021年破产 [4][5][6][7] - 软银通过主导Katerra资本重组使格林希尔资本放弃债权换取股份 最终因Katerra破产导致瑞信基金4 4亿美元损失 [10][11] 格林希尔资本发展历程 - 2011年成立 主营供应链金融业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 [5] - 2019年获软银两轮合计15亿美元投资 瑞信供应链基金注入100亿美元资金 [5] - 2020年疫情冲击供应链 高风险贷款策略加速其业务崩溃 [6] - 2021年申请破产 直接导致瑞信后续被瑞银收购 [7][8] 软银投资争议 - 投资逻辑:通过格林希尔资本为软银被投企业(如Katerra)提供无足额抵押的融资 [5] - 对Katerra累计投资18亿美元 但该建筑科技公司仍破产 [10] - 被指控在Katerra破产重组中损害瑞信基金利益 需承担4 4亿美元损失责任 [11] 独角兽投资行业现状 - 高估值独角兽(如FTX 320亿美元估值 eFishery)频繁暴雷 导致淡马锡等机构巨额亏损 [15] - 共同特征为融资过快 依赖资本输血 缺乏盈利能力 [15] - 当前市场环境下 投资人转向谨慎 初创公司面临估值下调或倒闭潮 [16]
软银股价涨1.7%。此前报道称,日本软银集团拟出售2150万股T-Mobile股票,计划最多融资49亿美元。
快讯· 2025-06-17 00:05
软银股价涨1.7%。此前报道称,日本软银集团拟出售2150万股T-Mobile股票,计划最多融资49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