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华(NVS)
icon
搜索文档
诺华(NVS.US)siRNA疗法Leqvio再获FDA批准用于降低LDL-C
智通财经· 2025-08-01 01:20
核心观点 - 美国FDA批准江苏诺华(Novartis)的Leqvio(inclisiran)扩展适应症申请,允许其作为单药与饮食控制和运动联合使用,以降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水平 [1] - Leqvio是一款"first-in-class"、靶向PCSK9 mRNA的siRNA疗法,最初于2021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 [2] - 更新后的药品标签去除了Leqvio必须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或在其基础上使用的限制 [1] - 标签中"原发性高脂血症"一词统一修改为更具体的"高胆固醇血症",以更准确地强调Leqvio在降低LDL-C方面的治疗作用 [1] 药品特性 - Leqvio是首个能够降低LDL-C的siRNA疗法 [2] - PCSK9蛋白的作用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回收和再利用 [2] - 降低PCSK9蛋白的水平可以让更多LDL受体回到肝细胞表面,与更多LDL结合,将它们从血液中清除 [2] 适应症扩展 - 最初获批用于治疗患有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成年患者,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患者 [2] - 新适应症允许作为单药与饮食控制和运动联合使用 [1] - 美国FDA根据该PCSK9靶向疗法降低LDL-C的积极数据,主动要求更新该药品的标签 [1]
特朗普向药企“开刀” 要求60天内降低美国药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22:18
特朗普政府要求制药公司降价 - 美国总统特朗普致信17家大型制药公司 要求在未来60天内采取具体行动降低美国药品价格 否则将动用一切可用手段保护美国家庭[1] - 收到信件的公司包括辉瑞 诺和诺德 强生 艾伯维 安进 阿斯利康 勃林格殷格翰 施贵宝 礼来 EMD Serono Ginkgo Bioworks 吉利德科学 葛兰素史克 默沙东 诺华制药 再生元以及赛诺菲安万特[1] - 特朗普要求这些公司在9月29日前就多个目标做出承诺 包括对所有Medicaid患者提供最惠国价格 新药上市时及此后向Medicare Medicaid和商业保险方提供最惠国价格 与其他国家加强价格谈判 并将海外收入用于降低美国国内药价[2] 美国药品价格现状 - 美国处方药平均价格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至3倍 部分药品甚至高达10倍[2] - 特朗普表示不会再接受那些要求政策支持以换取数十亿美元行业补贴的提案 只接受能为美国家庭带来药价立竿见影缓解的承诺[2] - 此次发函是在特朗普于5月签署行政命令重新启动最惠国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该政策主张将美国部分药品价格与海外价格挂钩以压低国内药价[2] 制药公司股价反应 - 消息发布后 赛诺菲股价暴跌超过8% 施贵宝和诺和诺德下跌近5% 葛兰素史克和默克跌幅超过3%[2] 制药行业回应 -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批评引入外国价格控制将削弱美国在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 损害患者和工人利益 认为解决药价问题应着眼于压制中间商并让其他国家为创新药品支付应有费用[3] - 辉瑞 诺和诺德及诺华表示正在努力寻找让美国患者能够获得和负担药物的方法 辉瑞称与特朗普政府和国会的讨论富有成效 诺华正在审阅信件内容[3] - 阿斯利康宣布正考虑降低部分药品在美售价 并向特朗普政府提交了方案 可能采纳直接向患者销售药品的模式以缓解患者购药压力[3]
Novartis twice-yearly* Leqvio® (inclisiran) receives FDA approval for new indication enabling first-line use
Prnewswire· 2025-07-31 20:30
核心观点 - 诺华公司宣布FDA批准Leqvio®(inclisiran)标签更新 允许其作为单一疗法与饮食和运动联合使用以降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 - 此次标签更新基于PCSK9靶向疗法强大的LDL-C降低数据 由FDA主动提出要求 [1] - 更新后的标签取消了Leqvio需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的要求 并采用更精确的"高胆固醇血症"术语替代"原发性高脂血症" [3] Leqvio产品特性 - Leqvio是一种注射处方药 作为饮食和运动的辅助手段 用于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成人患者的LDL-C [4] - 采用每半年一次的医疗专业人员给药方案 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长期LDL-C管理 [2] - 诺华通过与RNAi治疗领导者Alnylam Pharmaceuticals的许可和合作协议 获得了Leqvio的全球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权利 [4] 心血管疾病市场背景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占所有心血管死亡的85% 在美国的疾病负担超过任何其他慢性疾病 [8] - 美国80%的ASCVD患者难以达到指南推荐的LDL-C目标(<70 mg/dL) [2] - 2025年ACC/AHA联合委员会临床实践指南建议采取更积极的治疗以实现LDL-C目标 [2] 诺华心血管领域战略 - 公司致力于通过尖端科学技术解决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高未满足需求 包括扩展xRNA平台和开发针对遗传驱动风险因素的突破性疗法 [10] - 与全球患者、医疗专业人员和组织合作 改善心血管护理 帮助患者延长健康寿命 [11] - 诺华药物全球覆盖近3亿人 公司愿景是确保不会过早失去任何心脏 [10][13]
新浪财经ESG:诺华 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A
新浪财经· 2025-07-30 23:07
据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2025年07月30日,诺华(NVS.US)MSCI(明晟)ESG评级由AA调升至 AAA。 来源:ESG评级中心 点击查看更多企业ESG评级。 ...
美国创新药与美元霸权:钱到底怎么来的?
2025-07-30 02: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创新药行业、美国 VC 行业、美国医疗行业 - **公司**:艾伯维、辉瑞、强生、默沙东、GSK、诺和诺德、Idea 公司、CRJ、诺华、BM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交易首付款差异**:跨国制药巨头与美国 Biotech 公司在创新药交易中首付款金额差异显著,前者因账面现金充裕首付款较高,后者依赖融资总里程碑金额较大 。如去年夏天到今年一季度,首付款超 1 亿美元的多来自跨国制药巨头,美国 Biotech 公司首付款小但总里程碑金额大,默沙东 2024 年年报账面现金 133 亿美元,美股 Biotech 公司账面现金通常 1 亿美元左右 [1][2] 2. **美国 Biotech 公司资金来源**:主要通过筹资现金流支持研发和资产收购,早期融资常有大型药企参与 。如 Idea 公司 2015 年成立,2019 年 IPO,早期融资有 CRJ 和诺华参与 [1][4] 3. **美国 VC 行业对医药投资**:投资活跃,医药行业首轮融资占比高,单项目平均融资金额远超其他行业 。2024 年美国 VC 行业首轮融资项目中,医药行业占比 33%仅次于软件行业,制药行业单项目平均融资金额远高于其他行业,生命科学领域常年投资总额占比约 20% [1][5] 4. **CVC 在美国 VC 市场角色**:扮演重要角色,交易金额占比远高于市场化 VC,显示产业资本寡头垄断力量延伸至风险投资领域 。CVC 交易数量占比约 20%,金额占比达 55%且过去十几年比例持续增加,制药行业 CVC 资金源于跨国制药巨头投资现金流出,巨头每年在创新性资产投资达 1000 亿美元 [1][6][7] 5. **跨国制药巨头收购策略**:通过大量收购创新资产增强产品线,确保未来销售收益,通过经营、筹资和投资现金流管理财务支持大规模对外投资 。如艾伯维 2024 年年报披露六个 20 亿美元以上重磅药物,四个是外部购买;默沙东过去三年经营现金净流入近 200 亿美元,2023 年花 141 亿美元收购 Prometheus 公司;BMS 2024 年发行企业债券筹集 51 亿美元填补缺口 [1][8][9][10] 6. **美国医疗市场对跨国制药巨头重要性**:是重要收入来源,营收核心依赖美国市场 。美国前五大跨国制药公司营业收入总计 1758 亿美元,占美国处方药市场 43%份额,前二十大公司市占率达 94% [1][11] 7. **美国医疗费用结构及对联邦财政影响**:主要由联邦财政支持,医保报销比例增加,Medicaid 和 Medicare 在联邦财政中占比上升 。2022 年美国总医疗费用约 4 万亿美元,处方药支出占 9%即 4000 多亿美元,2024 年医保报销比例达 72%,Medicaid 和 Medicare 占 55%,在联邦财政中占比 2024 年达 25%成第一大项 [1][12] 8. **美国联邦财政扩张及支出项目**:主要支出项目为医保、社保、美债利息和军费,导致财政赤字扩大,依赖发行美债维持运转 。截至 2024 年,医保占联邦财政支出 25%,各项目费用逐年增加,美债规模增加致国债利息支出上升 [1][13][14] 9. **美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外国投资者是主要持有人,全球共同支持美国联邦财政和医疗市场发展 [1][15] 10. **美元美债环流对创新药生态影响**:构成创新药生态循环母循环,通过财政经营性现金流和利率融资性金融支持医疗市场和创新药研发 。美元由美联储购买国债发行,全球其他国家买美债形成环流,衍生两条支线支持医疗市场和创新药研发 [3][17][18] 11. **美联储加息对市场影响**:影响提前反映在资产价格上 。如 2015 年美联储 12 月加息,夏天市场讨论使资产价格提前反应,XBI 指数估值三年内翻倍半年内跌一半,10 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在正式加息前上升,加息后变化不大 [3][20] 12. **加息周期股市和债市表现**:2016 - 2018 年稳步加息周期,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变化不大,股市在加息讨论时走势混乱,实际加息后整体上涨,创新药研发相关资产表现良好 [21] 13. **利率倒挂对市场影响**:预示经济可能面临复杂问题,干扰政策决策及市场交易 。如 2019 年初利率倒挂,美联储停止加息并秋季小幅降息,股市交易混乱,新冠疫情后重启量化宽松资产价格上涨,XBI 指数一年内涨幅达 163% [22] 14. **不同生态系统对利率敏感度**:标普 500 医疗指数和 XBI 指数长期表现差异显著,不同生态系统对利率变化敏感度不同 。标普 500 医疗指数长期超额收益好,XBI 指数仅在量化宽松时阶段性跑赢 [24] 15. **MNC 和 Biotech 运作模式差异**:MNC 依赖美国财政支撑经营现金流,通过垄断药品销售市场维持经营;Biotech 依赖美元潮汐搅动投资现金流,低利率周期获资金研发,高利率周期运营压力大,可能低价出售资产被 MNC 收购 [24] 16. **美债和利率对创新药生态影响**:未来美国创新药生态系统发展取决于美债是否扩容和利率环境高低,分为四种象限,目前走向需观察 [25] 17. **跨国制造巨头投资并购活跃原因**:当前处于高利率周期,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融资成本增加、股票估值下降,巨头利用充足经营性现金流低成本收购获创新性资产 [26] 18. **国产创新药地位**:若 MNC 生态在美国维持强势,国产创新药可通过与跨国巨头合作在全球市场占一席之地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医疗费用与人口规模和人均寿命不匹配,广义政府卫生支出占比 55%,处方药销售额约占 9 - 10%,处方药销售额被寡头垄断 90%以上,每年产生约 2000 亿美元营业收入,用于全球创新研发包括中国国产创新药 [16] - 2011 - 2015 年黄金时代,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压至接近零,美债总额直线上升,推动医药股全面走强,小盘股表现优于科技股,后带来经济过热、通胀等问题,2015 年开始讨论加息 [19] - 2021 - 2022 年因量化宽松美国通胀上升,市场预期加息资产价格先行下跌,2022 年开始稳步加息,2023 年夏天出现利率倒挂,纳斯达克 100 因 AI 概念核心成分股表现强劲,其他板块混乱 [23]
特朗普拟对进口药品征收高额关税 谁最可能受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22:16
政策背景与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最高可达200%,最快8月1日实施,未来一年或一年半内逐步提高税率 [1] - 政策目的是推动药品生产"回流"美国,但新建工厂短期内无法缓解供应链和成本压力 [1] - 关税实施前两年内,企业自由现金流将受明显影响,药企可能尝试涨价但面临政治阻力 [2] - 若关税税率超过50%,将产生"惩罚性"打击,企业或加速生产转回美国并采取更激进削减措施 [2] 企业受影响程度分析 - 艾伯维、施贵宝和礼来在美国制造基地较多,整体"相对稳健" [1] - 诺华制药和罗氏风险较高,因美国产能占比较低 [1] - 安进和渤健对关税最为敏感,吉利德科学和Vertex风险较小 [2] - 渤健表示受影响有限,因美国生产比重高且持有全球库存 [2] - 罗氏在美国有15个研发基地和14家工厂,近期追加500亿美元投资 [3] - 诺华、Zoetis、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风险较高企业未回应置评请求 [3] 企业应对能力评估 - 美国制造网络最强:艾伯维、阿斯利康、礼来、默沙东和辉瑞各拥有10家主要工厂 [4] - 美国产能占比更高: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礼来在美国工厂数量超过海外 [4] - FDA注册活性成分制造点最多:艾伯维、礼来、百时美施贵宝 [4] - FDA注册点最少:第一三共、诺华、Zoetis、罗氏和诺和诺德在美活性成分制造点比例较低 [4] - 海外布局最广:葛兰素史克海外工厂达31家,辉瑞27家,赛诺菲安万特16家,Zoetis14家,Elanco11家 [4] 税收结构与区域风险 - 爱尔兰被特朗普点名批评为"重点打击对象",艾伯维和默沙东在当地拥有最多FDA注册生产点 [4] - 罗氏、葛兰素史克和诺华未在爱尔兰设立FDA注册工厂 [4] - 安进在爱尔兰和新加坡设厂享受约6%税收减免 [4] - 渤健因北卡罗来纳州和瑞士制造业务享有约8%全球税务优势 [4] - Vertex在波士顿生产,吉利德科学主要在加州制造,对海外税收依赖较低 [5] 行业应对措施 - 多家企业开始评估替代措施,包括在欧洲以外寻找原料药来源 [5] - 探索在非欧洲国家(如美国属地波多黎各)寻找新的合同生产商 [5] - 罗氏强调药品和诊断应被排除在关税外以保护患者可及性和医疗创新 [3] - 行业担忧关税将损害研发投入,导致患者治疗选择减少 [2]
小核酸药物:治疗潜力显现,蕴藏BD机遇
东方证券· 2025-07-27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核酸有望成小分子和抗体后的第三大类药物 具备靶标广、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和给药间隔长等优势 [9] - 罕见病商业化成熟 慢性病长效优势显现 截至24年Spinraza累计全球销售额近138亿美元 Leqivo 25Q1全球销售额2.6亿美元 同比+72% [9] - 海外TTR领域重要转折到来 CVD三期数据读出在即 国内慢乙肝迎来新基石疗法 心血管领域竞争激烈 [9] - 对外大额BD频现 凸显早期慢病管线潜力 未来有望持续诞生重磅BD [9] - 建议关注国内布局慢乙肝、心血管领域小核酸药物管线相关优质标的 如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小核酸:有望成为小分子和抗体后的第三大类药物 - 靶向核酸机制独特 成药潜力超传统药物 靶点为细胞内mRNA 选择性高、脱靶毒性低且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 半衰期和药效持续时间长 给药频率可达每6个月1次 [23] - 以修饰和递送为壁垒 生产工艺决定成败 化学修饰与递送系统是核心技术壁垒 ASO主要依赖化学修饰 siRNA主要依赖递送系统 GalNAc已成突破性技术平台 [41][48] - 罕见病商业化渐成熟 慢性病长效优势显现 ASO以罕见病为主 Spinraza商业化最成功 siRNA是慢病创新长效疗法 Leqivo销售持续放量 [60][77][82] 二、海外数个里程碑将至,国内常见慢病多点开花 - 海外:TTR重要转折到来 CVD三期数据读出在即 Vutrisiran突破ATTR - CM 百亿美元市场有望三足鼎立 Pelacarsen等有望在25年读出3期临床数据 [95][96][102] - 国内:慢乙肝迎来新基石疗法 心血管竞争激烈 慢乙肝领域GSK836或明年上市 国内公司管线紧随其后 心血管领域APOC3等靶点扎堆 剑指降脂和降压赛道 其他领域NASH实现对外授权 痛风领域前景广阔 [111][119][124] 三、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小核酸药物优势明显 有望成新技术路径 建议关注国内布局慢乙肝、心血管领域小核酸药物管线相关优质标的 如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9][126]
40余家企业首批签约第九届进博会 今年进博会含多项“首创”“扩容” 已签约展览面积超33万平方米
解放日报· 2025-07-26 02:28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概况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新时代 共享未来" [1] - 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展 瑞典和阿联酋担任主宾国 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参展 [1] - 已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3万平方米 170家企业和27家机构成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 [1] - 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个海外展团确认参展 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挪威、秘鲁等国参展企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1] 企业商业展创新亮点 - 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 扩容升级非洲产品专区 覆盖53个非洲建交国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推动"零关税"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1] - 扩大与国外省州市合作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首次入驻 [1] - 强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定位 策划首发新品探访专线 支持展商网络直播 [1] - 首创"跨境电商甄选平台" 为参展企业提供专场推介、专业对接和现场直播等特色活动 [1] 虹桥论坛及后续招展动态 - 虹桥论坛主题为"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 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2] - 2026年第九届进博会招展已启动 40余家企业现场签约 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2] - GE医疗、诺华、霍尼韦尔等20余家企业成为首批九届"全勤生" [2]
Matchpoint Therapeutics Announces Exclusive Option and License Agreement with Novartis to Develop Oral Inhibitors for Multiple Inflammatory Disease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4 11:30
合作协议 - Matchpoint Therapeutics与诺华达成独家期权和许可协议 共同开发和商业化针对炎症疾病相关转录因子的口服共价抑制剂[1] - 协议潜在总价值高达10亿美元 包括研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3][6] - Matchpoint将获得最高6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研发资金[6] 技术平台 - Matchpoint利用其专有ACE平台开发共价药物 靶向传统难以成药的蛋白质新结合位点[2][5] - 该技术可精确抑制蛋白质功能 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2] - ACE平台整合了领先的共价药物发现能力 针对已验证但尚未充分解决的疾病靶点[5] 合作细节 - Matchpoint将主导研发活动直至候选药物选定阶段[3][6] - 诺华若行使期权将获得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3] - 诺华在免疫学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将助力项目最大化患者影响力[2] 公司背景 - Matchpoint是一家私营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利用共价化学开发精准口服药物治疗免疫疾病[5] - 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沃特敦[5] - 财务顾问为Aquilo Partners LP 法律顾问为Ropes & Gray LLP[4]
速递|诺华CEO:GLP-1这块大蛋糕,诺和诺德和礼来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难挤进去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2 07:56
诺华股价表现与战略定位 - 诺华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32% 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未参与PD-1 GLP-1或ADC等热门领域竞争 [2] - 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短期内不推出GLP或GIP类跟随药物 [2][4] 肥胖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 GLP-1药物市场由礼来和诺和诺德双寡头主导 两公司正快速推进新一代药物研发 [4] - 行业预计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可达1300亿美元 [5] - 诺和诺德CagriSema项目被评为业内最具价值研发项目 礼来orforglipron紧随其后 [5] 诺华差异化研发策略 - 公司放弃GDF-15靶点药物MBL949后 转向探索长效生物制剂和siRNA类药物 [4] - 重点开发具备用药便利性 耐受性改善和肌肉保留效果的下一代产品 [4] - 评估认为现有市场已形成高额回扣壁垒 同类产品难以突破 [4] 行业进入机会评估 - 分析师认为新进入者需具备足够差异化才可能在肥胖治疗领域占据份额 [5] - 诺华维持早期研发投入 但避免与现有巨头直接竞争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