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氯雷他定
icon
搜索文档
秋天“小毒客”隐翅虫出没,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 2025-09-24 01:04
碰就炸" : 当你拍打、碾压它时,它会瞬间释放出强酸性毒液 ( pH值1-2, 堪比浓硫酸 )。 "延迟伤害" : 隐翔中出没, 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最近,山东不少朋友都在家里发现了一种 "不速之客" -- 隐翅虫。别看它个头小,威 力可不小,已经有人中招了。秋高气爽,蚊虫 活跃,这份《隐翅虫安全手册》请务必收好。 认识一下,这位"元凶" 外形特征:隐翅虫体长0.6-0.8厘米,形似大蚂蚁, 头腹黑色、前胸和足呈橘黄色,翅膀不明显。 载 2 · 腹部能自由活动 ·前胸背板 ·触角 ·小盾片 · (-10) · 唇狮 ·复眼 生活习性:喜光喜潮,常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 林中,常在晚上飞入有灯火的地方。所以,热爱 户外,习惯开灯开窗的朋友,要格外留意。 它的武器不是嘴, 是"强酸" 不咬人,不暂人 毒液沾上皮肤后,不会立刻有感觉。但真正的考验 在后面: 第1天:皮肤出现红斑、灼热感。 第2天:红肿加重,开始有明显的灼痛,可能出现水疱。 第3天:可能出现黄色脓疱,痒痛难忍。 这就是传说中的"隐翅虫皮炎" 教科书式操作: 如何赶走它 如果隐翅虫落在了你身上,请默念四字口诀: "吹、弹、别拍"。 错误示范: =掌拍下: ...
秋季花粉“猛于春”,快收下这份过敏防护指南
央视新闻· 2025-09-11 08:32
立秋后,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秋季花粉高峰期。不少人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等花粉过 敏症状。专家提示:春秋过敏不相同,春季过敏多是树木花粉和絮毛,秋季过敏则多是杂草花粉,且秋 季花粉期长达3~4个月,致敏性更强。 秋季花粉大多来源于杂草,尤其是蒿属、藜科/苋科、葎草等,颗粒小且干燥,易飘浮在空中,让人防 不胜防。 春季花粉浓度虽然高于秋季,但秋季花粉的致敏性更强,蒿草花粉就是重要的致敏原之一,部分人群只 接触少量蒿草花粉就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2、秋季霉菌滋生更多 秋季晨露或降雨残留、落叶和腐烂植被有助霉菌滋生。当人接触或吸入霉菌孢子时,也易出现过敏。 3、秋季气候比春季更干燥 秋季空气干燥且紫外线较强,皮肤易流失水分、屏障功能减弱,常出现干性湿疹和过敏性皮炎。此外, 秋季也是室内过敏高发期,这主要跟缺乏通风,造成室内尘螨、皮屑过多,引发过敏反应有关。 那么如何应对秋季花粉过敏?又怎么区别过敏和感冒呢?一文了解↓ 为什么秋季过敏比春季更加严重? 1、秋季花粉致敏性更强 春季的花粉多是树木花粉,颗粒较大,常掉落在地上,风吹起后被人吸入引发过敏。 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加湿器。 床单、 ...
头发越洗越少?脱发的锅该谁背
齐鲁晚报· 2025-08-11 01:03
抗过敏药物依赖性问题 -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通过阻断组胺与H1受体结合来减轻过敏症状 不会导致生理或精神依赖 也无停药戒断反应 [3] - 过敏症状反复是由于过敏未得到有效控制 而非药物依赖 合理用药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3] 洗头与脱发关系 - 洗头不会导致脱发 头发脱落主要因毛囊进入休止期自然脱落 与免疫 遗传 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 [4] - 洗头时集中脱落是因摩擦力减小和休止期头发受外力影响 建议油性头皮隔日清洗 干性头皮3-5天清洗 运动后可用清水冲洗 [4][5] 防晒过度风险 - 高倍数化学防晒剂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 物理防晒剂质地厚重易堵塞毛孔导致痤疮恶化 [6] - SPF30对UVB阻隔率超过96% 满足一般户外需求 过度防晒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影响钙吸收引发骨质疏松 [6] - 科学防晒需分时段:强紫外线时采用硬防晒 温和时段每日接受10-20分钟日晒 日常通勤用SPF15产品即可 [7] 不锈钢水壶安全性 - 电热水壶需符合GB4806.9-2023标准 锰迁移量限值2mg/kg 高锰钢锰含量10%以上但安全性取决于迁移量而非含量 [8] - 建议选购标有GB4806.9-2023标准的产品 优先选择304或316L不锈钢材质 [9] 牙齿正畸影响 - 正畸通过轻力引导牙齿移动 牙槽骨发生生理性改建 不影响牙齿稳定性 [10] - 牙齿脱落主因是牙周病或龋坏 与正畸无必然联系 [11] 水垢与健康关系 - 水垢是钙镁离子形成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硬度高于200mg/L时产生 饮用硬水不会导致结石 [12] - 肾结石主因是代谢问题和饮水不足 水垢中钙镁离子含量远低于形成结石所需 [12] 霉变水果食用风险 - 霉变水果产生的展青霉素是神经毒素 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可导致急性中毒症状 [13] - 毒素会扩散至腐烂部位周围组织 削掉霉变部分仍可能摄入毒素 腐烂面积越大毒素含量越高 [13]
频繁洗头会脱发?抗过敏药会产生依赖?这些都是健康误区
央视新闻· 2025-07-08 02:28
喝有水垢的水与肾结石关系 - 专家指出"喝有水垢的水易得肾结石"是误区 水垢主要由钙镁离子与碳酸氢盐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 [2] - 国际标准以碳酸钙含量衡量水的硬度 硬度高于200mg/L时烧水易产生水垢 水垢进入人体后可被分解或通过代谢排出 [2] - 健康人群饮用硬水不会直接导致肾结石 饮水量不足导致尿液浓缩才是泌尿系统结石风险增加的主因 [4] 频繁洗头与脱发关系 - 频繁洗头不会导致脱发 洗头时集中脱落的是已进入休止期或自然脱落的头发 [5] - 正常人头发脱落主要因毛囊进入休止期 病理脱发与免疫遗传激素等因素相关 洗头影响微乎其微 [7] - 适度洗头有助于清除头皮多余皮脂灰尘和死亡细胞 保持头皮健康 [7] 伤口消毒方式选择 - 酒精消毒更适合完整皮肤如术前消毒 外伤伤口更推荐刺激性小的碘伏消毒 [8] - 75%医用酒精虽杀菌效果好 但会破坏伤口健康组织细胞 影响愈合甚至导致瘢痕 [10] - 碘伏能达到与酒精同等杀菌效果 且对皮肤刺激性小 使用更舒适 [8] 抗过敏药依赖性认知 - 抗过敏药不会产生生理或精神依赖 过敏性鼻炎需规范用药才能有效控制症状 [11] - 抗组胺类药通过阻断组胺与H1受体结合减轻过敏 停药后无戒断反应 [13] - 过敏症状反复是因疾病未有效控制 盲目停药可能加重病情 [13]
花粉季的「过敏星人」,买出一个百亿爆款
36氪· 2025-04-02 23:59
过敏药市场概况 - 北京春季花粉浓度持续"很高"级别(>800粒/千平方毫米),圆柏花粉导致过敏患者激增[3] - 京东买药数据显示过敏药品订单量显著增长:北京地区3月20日后过敏相关订单日环比增长127%,鼻部过敏订单增长160%[8] - 中国过敏性鼻炎等4类疾病患者达5亿人,过敏药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200亿美元[8][9] 传统过敏药现状 - 氯雷他定成为电商夜间下单量最高单品,但利润因集采大幅摊薄(地氯雷他定片降至0.47元/片)[11] - 氯雷他定类产品近5年全国零售销售额突破76亿元,2022年仍保持10%以上年增幅[11] - 其他春季爆款过敏药销售额:布地奈德13.46亿元、西替利嗪2.67亿元、氟替卡松5.19亿元,京东单周成交额提升50%[13] 行业痛点与需求 - 现有抗组胺药仅覆盖过敏早期阶段,无法根治(组胺仅参与部分炎症反应)[13] - 患者核心诉求转向"治愈",社交媒体反映反复过敏导致心理压力[13] - 全球过敏相关临床试验超1600项,反映研发热度[14] 生物药创新进展 - 康诺亚IL-4Rα生物药司普奇拜单抗国内获批,赠药后1208元/针,III期临床显示50%患者首次治疗即症状缓解[17] - 生物药靶向过敏反应上游机制,如TSLP靶点受追捧:安进/阿斯利康物特泽鲁单抗2024年国内获批,恒瑞等国内企业进入II期临床[17] - 全球标杆生物药商业表现强劲: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为"10亿美元分子",物特泽鲁单抗单适应症年销9.72亿美元[18] 脱敏治疗发展 - 脱敏治疗周期长(3-5年)但长期有效,被视为"最接近根治"的方案[21] - 我武生物脱敏滴剂"畅迪"2024年上半年收入4.11亿元(同比+9%),"畅皓"1-9月收入2057万元(同比+88%)[21] - 浩欧博引进17种过敏原舌下喷剂,目前仅限海南乐城使用[21]
花粉季的“过敏星人”,买出一个百亿爆款
36氪· 2025-03-31 00:3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春季花粉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过敏症状激增 驱动抗过敏药物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中国过敏药市场预计将在2030年突破200亿美元规模[1][8][9] 过敏疾病患者规模 - 中国过敏性鼻炎 哮喘 特应性皮炎和慢阻肺四类过敏疾病患者总数达5亿人[8] - 京东平台过敏相关药品用户同比增长40% 北京地区3月20日后过敏相关订单日环比增长127% 鼻部过敏订单日环比增长达160%[8] 传统过敏药物市场表现 - 氯雷他定近5年全国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突破76亿元 2022年前年销售增幅保持10%以上[10] - 布地奈德 西替利嗪 氟替卡松2024年全国零售市场销售额分别达13.46亿元 2.67亿元和5.19亿元 京东平台单周成交额提升50%以上[11] - 普利制药地氯雷他定片集采后价格降至0.47元/片 该公司在氯雷他定类药物市场占有率超10%[10]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康诺亚研发的司普奇拜单抗获批上市 为首个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药 赠药后价格1208元/针[13] - 该药III期临床显示:首次治疗后50%患者鼻部症状达轻度或完全缓解 二次治疗后90%患者眼部症状达到同等效果[13] - TSLP靶点成为研发热点 安进和阿斯利康的特泽鲁单抗2024年在华获批 恒瑞 康诺亚 博奥信/正大天晴等企业处于II期临床阶段[13] - 全球过敏相关临床试验超1600项 生物药因能干预过敏反应上游机制而成为研发重点[12][13] 生物药市场价值 - 诺华奥马珠单抗和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均为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14] - 特泽鲁单抗上市第三年单适应症销售额达9.72亿美元[14] 脱敏治疗市场发展 - 我武生物"畅迪"粉尘螨滴剂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11亿元 同比增长9%[17] - "畅皓"黄花蒿花粉滴剂2024年1-9月收入2057万元 同比增长88%[17] - 浩欧博引进17种过敏原舌下喷剂 目前仅在海南乐城先行区使用[17] - 脱敏治疗需持续3-5年 但可实现长期免疫效果[16][17] 市场发展趋势 - 中国过敏药市场渗透率低于全球水平 但随患者重视度和支付能力提升 预计将进入高速发展期[8] - 药企从传统片剂转向口服液 糖浆等剂型创新 同时加速开发生物制剂等创新疗法[10][12]
过敏性疾病:国民健康意识渐增,驱动行业规模提升
头豹研究院· 2025-03-07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和生活环境变化推动中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上升 驱动医疗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 [1] - 本土企业在化学药特别是抗组胺药领域已建立较完善研产体系 满足大部分轻中度过敏性疾病治疗需求 [1] - 生物抗体治疗和免疫治疗是重症病例重点治疗手段 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1] - 生物技术创新持续推动 中国过敏性疾病行业有望实现更多增长 [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有害过度反应的免疫性疾病 常见类型包括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 [2] - 过敏原包括吸入性 食入性 接触性和注入性四类 如花粉 牛奶 化妆品和青霉素 [2] - 基于病种分类 行业可分为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与非食物过敏 [3] 细分病种流行病学数据 - 全球过敏性鼻炎患者占比10%~25% 中国占1%~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4] - 全球约3.39亿哮喘患者 超50%成人哮喘病例与过敏相关 儿童病例中高达80% [5] - 全球未成年特应性皮炎患病率0.2%~36.0% 儿童患病率15%~30% [6] - 约90%食物过敏源自特定食物蛋白质 如花生 坚果 鱼类 贝类和鸡蛋 [6] 行业特征 - 过敏原检测方法丰富 包括体内检测如皮肤试验和体外检测如血清总IgE和sIgE检测 [8][9] - 治疗方案多元且趋于成熟 分为非免疫性治疗如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 以及免疫性治疗 [10] - IgE是开发新型治疗方法的重要靶点 其在过敏性变态反应的早期和晚期均发挥核心作用 [11]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56-1999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创立 IgE发现与命名 鼻用皮质类固醇广泛应用 [12][13] - 启动期2000-2016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 中国成人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从11.1%升至17.6% 奥马珠单抗获FDA批准 [14] - 高速发展期2017-2024 奥马珠单抗和度普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 提升治疗效果和行业标准化水平 [15]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原料药市场高度关注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 获批数量分别为33个和24个 特非那定因心肌毒性仅3个 [17][22] - 本土企业在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 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实现度达79.6%和77.9% 技术水平相对成熟 [23] - 代表企业包括石药创新 普洛药业 川宁生物 君实生物等 [21] 中游 -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 苯海拉明和异丙嗪仍为主流 获批数量分别为378个 193个和133个 [27] - 已上市抗体药物仅3款 奥马珠单抗因疗效优越和医保覆盖普及度最高 [28] - 代表企业包括华润双鹤 葵花药业 丽珠医药 康恩贝等 [26] 下游 - 公立医院占药品销售渠道60.5%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达5,740亿元 零售药店占29.8% [29] - 抗组胺药因价格优势成为首选 平均价格8-60元 医保覆盖率高 抗体药物价格3,500-6,500元 医保乙类支付 [30][31] 行业规模 - 2019-2023年市场规模从383.82亿元增长至452.2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19% [32] - 2024-2028年预计从511.28亿元增长至778.7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09% [32] - 历史增长驱动因素包括药物创新 发病率上升 医疗水平提升和医保覆盖 [33][34] - 未来增长将依赖抗组胺药创新和生物治疗发展 如抗IgE抗体优化 [35]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企业如白云山 海王生物凭借经济收益和丰富产品线占据主导地位 [40] - 第二梯队如哈药集团 华润三九满足基本需求 第三梯队如葫芦娃 昆药集团处于劣势 [40] - 竞争格局成因包括资金投入研发能力 产品线覆盖度和品牌信任度 [40][41] - 未来竞争或向其他化学药创新和抗体药物开发转移 免疫治疗技术进步可能改变格局 [42][43] 政策梳理 -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于2024年5月生效 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管理 [38] -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3年》新增126种药品 度普利尤单抗等降价纳入医保 [38] - 《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通知》于2023年1月生效 强化儿童用药安全 [39] -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于2020年7月生效 全面落实最严厉处罚 [39] 上市公司速览 - 白云山2023年营收755.15亿元 同比增长6.68% 毛利率18.79% [46][49] - 海王生物营收未披露 华润三九营收186.1亿元 同比增长53.6% 毛利率51.8% [45] - 葵花药业营收15.2亿元 同比下降14.0% 毛利率56.8% [45] - 康恩贝营收51.8亿元 同比增长15.5% 毛利率61.1% [46] - 哈药集团营收114.9亿元 同比增长15.1% 毛利率25.3%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