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HCM)

搜索文档
和黄医药抗癌药在海外大卖,为何股价大跌?
新浪财经· 2025-08-08 11:25
和黄医药2024年上半年业绩 - 公司上半年创收2.777亿美元,较同期的3.057亿美元下滑9% [1] - 因出售上海和黄药业实现税后超4亿美元收益,应占净收益达4.55亿美元,较同期2580万美元增长16倍 [1] - 8月8日股价跌15.99%至23.54港元/股,总市值205亿港元 [1] 呋喹替尼产品表现 - 呋喹替尼为和黄医药核心抗肿瘤产品,2024年海外销售额2.906亿美元(约20亿元人民币),国内销售额1.15亿美元(约8亿元人民币) [4] - 2024年肿瘤线总收入5亿美元,呋喹替尼占比超58% [4] - 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售额1.6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国内销售额4300万美元(低于同期6100万美元) [6] 创新药出海战略 - 2023年11月呋喹替尼获FDA批准,成为首个上海研发美国上市的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 [2] - 2023年与武田合作获得4亿美元首付款,刷新中国小分子新药出海交易纪录 [2] - 行业认为商业授权(BD)模式可高效触达海外市场,借助合作方资源加速准入与营销 [3] 产品管线及行业对比 - 2024年公司总营收6.3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肿瘤/免疫业务占比57.7% [4][5] - 除呋喹替尼外,索凡替尼(苏泰达)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1270万美元(同比下滑50%),赛沃替尼(沃瑞沙)销售额1520万美元(同比下滑40%) [8] - 行业标杆产品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26亿美元(约180亿元人民币),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国内销售额约15亿元人民币 [6] 经营状况分析 - 公司业绩改善主要依赖非经营性收益(如授权收入、股权出售),持续盈利能力待观察 [7] - 2024年肿瘤产品总收入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固定汇率下136%) [5] - 需拓展更多盈利产品以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7]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跌近16%:上半年收入下滑9%,瑞银下调目标价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16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8日收盘价23.54港元,单日下跌4.48港元(-15.99%),振幅达9.85% [1] - 52周股价区间为18.36-34.80港元,当前总市值205.3亿港元,港股市值30.04亿港元 [1] - 当日成交量7028.7万股,换手率55.09%,成交额16.9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78亿美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4.55亿美元同比激增1660% [1] - 肿瘤/免疫业务总收入1.434亿美元(其中上市产品9904万美元+研发4441万美元),其他业务收入1.342亿美元 [2] - 经营开支2.812亿美元(含研发7199万美元+销售行政4162万美元),经营亏损351万美元 [2] - 现金余额13.6亿美元,主要来自出售合资企业股权产生的4.163亿美元税后收益 [1] 业务分析 - 瑞银指出肿瘤业务收入1.435亿美元及总收入2.78亿美元均低于预期 [2]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创新药研发,但收入结构转型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2] - 核心业务聚焦肿瘤/免疫疾病靶向药物及免疫疗法,2021年港股上市 [3] 机构观点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37.7港元微调至36.9港元 [2] - 处置SHPL合资企业带来一次性收益,但核心业务表现未达市场预期 [2]
南向资金 | 阿里巴巴获净买入7.3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8-08 10:15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62.71亿港元 [1] 净买入前三公司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3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84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73亿港元 [1] 净卖出前三公司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4.27亿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36亿港元 [1] - 和黄医药遭净卖出1.58亿港元 [1]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大跌15.99%!此前套现医药资产近4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14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股价单日暴跌15.99%至23.54港元/股 市值跌至205.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综合收入总额2.78亿美元 同比下降9% [3] - 肿瘤/免疫业务收入1.44亿美元 同比下降15% [5] - 其他业务收入1.34亿美元 同比下降2% [5] - 研发开支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 其中中国以外研发投资腰斩 [5]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49.3%至1390万美元 [5] 产品表现 - 爱优特、苏泰达和沃瑞沙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大幅下降 主因市场竞争及销售团队重组 [5] - 沃瑞沙新适应症6月获批 将参与本年度国家医保谈判 [5] - 爱优特治疗肾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 [5] - 7月推出首款血液肿瘤药物达唯珂(他泽司他) [5]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剥离中药资产 转向创新药领域 [6] - 1月以44.78亿元对价向金浦健服和上海医药转让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6] - 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持有60%股权成为控股方 [6] - 出售所得资金将用于加速抗体靶向偶联药物(ATTC)全球临床开发 [6]
美股异动|下修肿瘤业务全年收入指引,和黄医药H股今日收跌近16%,美股盘前跌超5.5%
格隆汇· 2025-08-08 08:36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美股盘前跌超5.5%报15.4美元 H股单日收跌近16%报23.54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综合收入2.8亿美元同比下降9% 纯利逾4.5亿美元同比增16.6倍 [1] - 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1.4亿美元同比下降15% [1] 业务指引调整 - 肿瘤/免疫业务全年收入指引从3.5亿-4.5亿美元下修至2.7亿-3.5亿美元 [1] - 下调主因合作伙伴里程碑收入延后至2026年及以后 索乐匹尼布中国新药审评完成时间推迟至2025年后 [1] 机构观点 - 瑞银指出中期收入及肿瘤/免疫业务收入均逊预期 维持H股"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从37.7港元微调至36.9港元 [1]
李嘉诚突发!旗下和黄医药大跌16%,单日市值蒸发超过40亿港元,不断剥离内地医药资产,年初以45亿元出售上海和黄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50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股价单日大跌15.7%至23.38港元/股 总市值203.9亿港元 单日市值蒸发超40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2.78亿美元 同比下降9.16% [2] - 净利润4.5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663.32% 主要因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获得45亿元人民币现金 [2] - 研发开支下降24.4% 其中中国以外研发投资直接腰斩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9.3%至1390万美元 [2] - 2024年全年综合收入6.302亿美元 同比下降24% 净收益3772.9万美元 同比下降62% [4] - 截至2024年底现金余额8.361亿美元 [4] 业务表现 - 肿瘤/免疫学收入1.435亿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 [2] - 肿瘤产品综合收入2.715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3] - 肿瘤产品总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34%至5.01亿美元 [3] - 呋喹替尼2023年国内销售额约1.2亿美元 为首款治疗晚期直肠癌的国产创新药 [2] - 武田制药以11.3亿美元总里程碑款项获得呋喹替尼独家海外商业化权益 首付款4亿美元 [2]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剥离内地医药资产 2021年出售白云山和黄全部股权 [4][5] - 2025年初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保留5%间接股权 [5] - 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股权获得34.83亿元和9.95亿元对价 该资产2023年净利润6.63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26亿元 [5] - 公司表示将聚焦创新药核心业务 出售资金用于开发内部产品管线 [5]
明星抗癌药上半年海外大卖1.6亿美元,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总收入却下滑,原因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2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77亿美元,同比下降9.2%(去年同期为3.057亿美元)[2] - 应占净收益为4.5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去年上半年为2580万美元)[2] - 现金余额达13.6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出售非核心合资公司股权获得4.163亿美元税后收益[6] 核心产品表现 - 呋喹替尼海外销售额增长25%至1.628亿美元,已获超30个国家批准(2025年新增10多个市场)[2][3] - 呋喹替尼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为43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100万美元),近期已恢复增长[3] - 其他主要产品销售额下滑:爱优特下降29%、苏泰达下降50%、沃瑞沙下降41%[6] 产品研发进展 - 呋喹替尼已在2024年进入美国、西班牙和日本医保,2025年7月获英格兰和威尔士NHS保障范围积极建议[3] - 赛沃替尼与阿斯利康推进全球注册,关键研究在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方面有望2025年完成入组[2] - 呋喹替尼第二个适应症子宫内膜癌在中国获批,第三个适应症肾细胞癌中国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4] 市场策略调整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下滑,公司调整市场策略后市场份额已快速反弹[4] - 公司表示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肠癌领域业务反弹,并保持三线肠癌在中国的领导地位[4] - 肿瘤/免疫业务2025年综合收入指引调整为2.7-3.5亿美元,主要因合作伙伴里程碑收入延后[6] 公司战略规划 - 将优先考虑肿瘤产品引进,并寻求与自身管线有联合用药开发潜力的项目[7] - 计划利用现金资源加速ATTC项目全球开发并探索投资机会[6] - 公司成立于2000年,已在伦敦、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三地上市[4]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闪崩!暴跌15%背后:中期业绩不及预期,研发投入锐减
搜狐财经· 2025-08-08 05:58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和黄医药股价单日暴跌15.42%至23.7港元,总市值缩水至207亿港元 [1] - 股价下跌直接触发因素为2025年中期业绩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引发瑞银等机构下调目标价 [1] - 盘中振幅达8.78%,日内最低触及23.52港元,较开盘价25.92港元下跌9.26% [2] 财务业绩分析 - 上半年收入2.78亿美元同比下滑9.16%,归母净利润4.55亿美元同比暴增1663.32% [2] - 净利润异常增长主因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录得税后收益4.163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 [2]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承压,肿瘤业务收入1.435亿美元未达预期 [3] - 期末现金储备13.65亿美元较去年底增长63.3%,提供战略调整资金保障 [3] 业务战略调整 - 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2021年出售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2025年初以44.78亿元转让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3] - 彻底退出中药领域,聚焦肿瘤与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研发 [3] - 现有13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已在国内获批上市 [3]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海外研发支出几近腰斩 [3] - 肺癌靶向药沃瑞沙®获批6个月即纳入医保,肾癌适应症上市申请提前受理 [3] - 血液肿瘤药物达唯珂®7月启动商业化销售,管理层预计下半年销售增速回升 [3] 机构观点与估值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但将目标价从37.7港元微调至36.9港元 [3] - 机构认为战略重心转向创新药具潜力,但短期面临收入结构转型阵痛 [3] - 当前市盈率TTM为5.6倍,市净率MRQ为3.46倍 [2] 长期发展前景 - 公司作为李嘉诚家族医药平台持续向创新药研发倾斜 [4] - ATTC技术平台全球市场拓展能力将成为未来股价关键变量 [4]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闪崩!公司囤积现金近百亿元,大幅减少在中国以外的研发投资,此前大手笔出售中药资产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5:3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和黄医药股价在8月8日早盘开盘跳水,截至中午收盘跌超15%,总市值207.21亿港元 [1] - 股价下跌主要由于8月7日晚发布的中期业绩不及预期,瑞银下调其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及港股目标股价 [3][10] 2025年中期业绩分析 - 收入总额2.78亿美元,同比减少9.16%,主要因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下滑 [4][5] - 净利润4.55亿美元,同比增加1663.32%,主要受益于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带来的税后收益4.163亿美元 [4][5] - 研发开支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其中中国以外研发投资腰斩 [5] - 销售费用按年减49.3%至1390万美元,因营销团队重组 [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达13.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较去年底的8.36亿美元大幅增加 [7] 业务战略与管线进展 - 公司计划审慎部署资源,加快推进创新ATTC平台候选药物的开发,包括中国及海外同步临床开发 [8] - 已有13种肿瘤候选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四种药物(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及他泽司他)已在中国内地获批 [9] - 呋喹替尼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获批或上市,赛沃替尼海外III期研究进行中,若数据理想有望提交全球新药上市申请 [9] - 第五种候选药物索乐匹尼布的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9] 资产剥离与业务聚焦 - 公司持续剥离中药资产,2025年1月以34.83亿元和9.95亿元分别出售上海和黄药业35%和10%股份,上海医药成为实控人 [12] - 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开发内部产品管线及核心创新药业务,包括癌症和免疫性疾病靶向药物 [13] - 此前2021年已出售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并多次提及出售其他非核心业务 [14]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中国药品政策和定价环境支持创新药开发,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出台,推动多元化医疗支付体系 [8] - 公司认为中国本土市场情绪改善,跨国制药公司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授权交易兴趣增加 [7][8]
港股午评:恒指跌0.66%失守25000点,科技股、半导体股普跌,黄金股逆势上涨
格隆汇· 2025-08-08 04:0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跌0.99% 盘中一度跌至1.3% [1] - 恒生指数下跌0.66% 失守25000点关口 [1] - 国企指数下跌0.61% [1] 科技股板块 - 大型科技股集体表现低迷 阿里巴巴跌1.7% [1] - 百度与腾讯跌超1% [1] - 小米、京东、美团跌幅在0.6%以内 [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芯片股走低 权重股中芯国际跌5.57% [1] - 宏光半导体与华虹半导体跟跌 [1] 博彩与医药板块 - 濠赌股绩后领跌 永利澳门与美高梅中国下跌 [1] - 生物医药股多数下跌 和黄医药大跌超15% [1] - 创新药概念股整体走低 [1] 大宗商品相关股 - 纽约期金亚洲盘初创历史新高 推动黄金股逆势上涨 [1] - 招金矿业、紫金矿业、潼关黄金涨超2% [1] 工业与基建板块 - 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超25% 重型机械股普涨 [1] - 中联重科涨超4% [1] - 电力股、建材水泥股、高铁基建股多数上涨 中国中冶涨超6% [1] 其他板块动态 - 连续上涨的纸业股出现回调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未能延续昨日政策利好带来的涨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