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博脑科(301293)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凡德投资调研三博脑科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14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凡德投资近期调研了三博脑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1] - 三博脑科在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取得成功,展示我国在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 [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下属多个新院区建设稳步推进,包括北京、昆明、西安、湖南等地,规划床位数明确,预计运营时间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 - 公司将继续推进全国连锁化经营模式,建设10余家集团控股医院,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1] -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外埠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分为三部分,包括当地招聘和北京培训,北京成熟的专家派驻到当地并给予激励政策 [1] 财务与运营 - 医保收入占比因院区而异,北京三博医保收入占比约30%,外地医院多数高于北京 [1] - 新建院区爬坡期不同,福建三博一般3年左右达到盈亏平衡,河南三博预计未来经营状况将有进一步改善 [1] - 公司已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未来将在适宜时机实施 [1] 行业与市场 - 老龄化社会伴随退行性病变高发,尤其在心脑方面,公司未来业务增量需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运营路线 [1] - 手术患者群体涵盖广泛年龄层,从出生数天的婴儿到九十岁的高龄人士 [1] - 患者来源包括良好口碑、技术培训和双向转诊合作、本地专家加盟、品牌宣传等 [1] 社会责任与政策影响 - 公司通过义诊、学科建设、成立脑健康主题社区等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 - 医保政策短期影响不大,长期有望带来收入贡献;DRG单病种付费对各院区影响不一 [1] 技术与创新 - 脑机接口应用端处于初步实验验证阶段,较成熟应用为神经调控,用于治疗老年帕金森和癫痫 [1] - 集团对新并进来的院区赋能是全方位的,包括人才队伍、技术、学科建设、医疗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1]
三博脑科20250708
2025-07-09 02: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三博脑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情况** - 上半年营收基本持平,北京、河南、福建院区增长,昆明院区受搬迁影响 [2][3] - 利润因供应链优化和新并购医院贡献预计个位数增长,成都医院正向盈利 [2][3] 2. **科技赋能进展** - 依托并购基金推进,6月底在福建完成介入式脑机接口人体试验,7月计划在北京开展手术实验 [5] - 相关基金设立受特殊情况影响延迟,预计本月完成签约备案并投资主要项目 [2][5] 3. **新院区建设进展** - 北京新院区预计明年一季度搬迁,西安新院区处于消防验收阶段,昆明新院区已完成搬迁并正常运营 [2][6] 4. **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现状** - 处于初期临床验证阶段,长期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需研究 [7] - 临床应用集中在实验验证阶段,成熟应用集中在神经调控领域 [9] 5. **与高校合作模式** - 与高校以联合研究为主,共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较少收取费用 [2][10] - 合作项目包括癫痫及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改进等早期技术研究和产品验证,收费金额小 [10][11] 6. **并购基金情况** - 产业并购基金初步设计规模3亿元,出资方包括公司、地方政府和大型药企,一期计划募集3亿元,二期规划3 - 5亿元 [4][13] - 目前在上海和广州有医院接触谈判,预计七八月份完成协议签署及资金到位 [13] 7. **其他基金情况** - 脑科学创新基金总规模5亿元,集中在医疗卡领域,还有京津冀脑科学领域投资基金 [4] - 各基金已进入初步接洽或实施阶段,七八月份陆续投入 [14] 8. **神经调控手术情况** - 2024年约6000台神经外科手术,神经调控手术占比大,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病区集中约300多台 [15] - 国家医保局将部分脑机接口项目纳入立项指南,目前对营收影响有限,长远有推动作用 [15] 9. **DRG影响** - 对脑科专科医院影响小,对综合医院影响大,综合医院住院费用下降约百分之十几,需增加业务量对冲 [4][15][16] - 2025年综合医院住院客单价下降约百分之十几,门诊客单价下降个位数百分比;专科医院北京地区影响不大,外地有一定下降 [21] 10. **医院发展保障** - 未来增长依赖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内生靠新院区建设,外延靠并购基金 [16] - 新并入院区获全方位赋能,包括人才、技术、学科、医疗资源等支持 [17] 11. **人才引进优势** - 体制机制灵活,提供优厚待遇、股权激励和合伙人机制 [18] - 员工有广阔成长空间和职业晋升通道,晋升与待遇挂钩 [18] 12. **异地院区与高校合作** - 异地院区利用北京平台集中资源,如洛阳与河南科技大学、福建与福建医科大学合作 [20] - 科研和教学资源集中在北京 [20] 13. **AI应用情况** - 临床及管理业务未全面接入AI大模型,对跟风应用持谨慎态度,注重实际效果 [22] - 引入智能分析系统考虑能否提高效率效益、形成完整生态系统并获国家认可 [23] 14. **费用和医保回款情况** - 2025年整体医院费用情况较好,各区域检查影响不大,成都中医和新收购东医院可能有扣款 [24][25] - 新收购医院合同预留30%对价处理潜在风险,观察一到两年运营后结算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专科医院与传统综合性医院运营本质区别不大,业务模式基本一致 [16] - 2024 - 2025年诊所和药店业务量增加,医院就医人数下降 [16]
三博脑科(301293) - 301293三博脑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01:12
脑机接口成果 - 6月14日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我国完成,帮助偏瘫患者实现运动功能修复,由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公司下属福建三博等完成试验,展示我国脑机接口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2][3] - 介入式脑机接口无需开颅,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但采集颅内脑电信号低于侵入式 [3] - 医保局将部分脑机接口项目纳入立项指南,短期对公司营收影响不大,长期若进入临床治疗范围有望带来收入贡献 [14] - 脑机接口应用端处于初步实验验证阶段,成熟应用是神经调控治疗老年帕金森和癫痫,探索应用包括植物人促醒、偏瘫肢体恢复等,距成熟应用还有验证过程 [15] 新院区建设 - 北京三博注册床位256张几近饱和,新院区规划床位480张,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成搬迁和运营 [4] - 昆明三博新院区2025年5月完成搬迁并运营,医疗环境和设备升级,新增心脏学科 [4][9] - 西安三博新院区正在办理消防验收,完成后申领证照开业 [4] - 湖南三博新院区处于施工建设阶段,完工验收后择机开业 [4] 董事长调查及公司运营 - 董事长调查为个人原因与公司无关,未收到调查结果,公司将及时披露,日常经营由总经理主持,运营稳健 [6] 战略规划与并购 - 战略规划是推进全国连锁化经营,建设10余家集团控股医院,扩大医疗服务半径,依托人才和科研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6] - 并购方式包括现金收购、成立产业并购基金等,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考虑神经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正积极筹划推进 [6] 人才培养体系 - 外埠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分基本技术人员(当地招聘送北京培训)、高端技术人才(当地招聘给予股权激励并安排北京培训)、北京成熟专家(派驻当地并给予激励政策) [5] - 北京三博是人才培养输出基地和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7] 医保报销比例 - 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三博医保收入占比约30%,外地医院多数比北京高,三家综合医院重庆三博长安、重庆三博江陵、成都三博医保收入占比分别约66%、63%、43%,四家神经专科医院昆明三博、福建三博、河南三博、洛阳三博医保收入占比分别约53%、20%、35%、34% [8] 新建院区爬坡期 - 福建三博获取医保资质后约3年达盈亏平衡 [9] - 河南三博开业首年亏损,近两年大幅减亏,预计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 [9] - 昆明三博新院区2025年5月运营,有望改善经营困局 [9] 股权激励 - 2024年4月审议通过回购股份议案,2025年4月实施完毕,未来将在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1] 业务相关情况 - 老龄化带来医疗服务需求提升,公司业务增量份额需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运营路线等因素 [10] - 手术患者群体涵盖出生数天婴儿到九十岁高龄人士 [11] - 患者来源包括良好口碑吸引、学术会议和合作扩大网络、引进本地专家、品牌宣传增强知名度等 [11][12] ESG践行 - 下属院区对贫困患者减免费用,到偏远地区义诊,支持当地医院学科建设 [13] - 2025年5月洛阳三博联合街道成立脑健康主题社区,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13] DRG影响 - DRG单病种付费对各院区影响不一,三级神经专科医院收治疑难重症脑外科手术患者,对收入和业绩影响较小,综合医院部分学科住院治疗DRG付费降低,医院将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14] 集团对新院区赋能 - 集团从人才、技术、学科建设等全方位赋能新院区,参与战略规划等,将财务管理等纳入集团化统一管控 [16]
三博脑科收盘上涨1.28%,滚动市盈率94.75倍,总市值104.1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22
股价表现与估值 - 7月4日收盘价为50.55元,上涨1.28%,总市值104.1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94.75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1.66倍和行业中值43.26倍 [1][2] - 市净率4.46倍,高于行业平均3.54倍和行业中值2.72倍 [2] 行业对比 - 在医疗服务行业PE排名第39位 [1] - 行业龙头药明康德PE仅18.19倍,爱尔眼科30.67倍,通策医疗35.87倍 [2] - 公司总市值104.13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63.47亿元,但高于行业中值56.99亿元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37,673户,较上次增加3,25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16.78% [1] - 净利润3,831.36万元,同比增长14.56% [1] - 销售毛利率26.44%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临床医疗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服务、药品、供应链及其他业务 [1]
7月2日医疗服务下跌1.45%,板块个股三博脑科、睿智医药跌幅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18
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表现 - 7月2日医疗服务行业整体下跌1 45% 板块资金净流出11 02亿元[1] - 板块内上涨个股仅2只 下跌个股达41只 呈现普跌态势[1] - 跌幅超过4%的个股包括三博脑科(-4 57%) 睿智医药(-4 56%) 创新医疗(-4 34%)[1] 个股资金流向 - 三博脑科主力资金净流出1 08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达12 67%[1] - 创新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3 20亿元 占比12 72% 为当日板块最大单日净流出[1] - 诺泰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6019 70万元 占比高达15 46%[1] - 嘉和美康逆势获主力净流入1119 38万元 占比12 87%[1] 领跌个股表现 - 迈普医学下跌3 79% 但主力仅净流出4 68万元 占比0 05%[1] - 大东方下跌3 21% 主力净流出2450 62万元 占比11 29%[1] - 万邦医药下跌2 26% 主力净流出980 18万元 占比13 26%[1] - 盈康生命下跌2 12% 主力净流出1926 24万元 占比达20 11%[1] 少数上涨个股 - *ST生物逆势上涨3 83% 为板块最大涨幅[1] - 诚达药业上涨1 03% 为另一只收涨个股[1]
三博脑科: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16:17
权益分派方案 - 以总股本205,986,987股剔除回购股份2,997,183股后的202,989,804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48元(含税),合计派现30,042,490.99元(含税)[1][2] - 不送红股且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2,997,183股不参与本次权益分派[1][3] 分红计算细节 - 按总股本折算的每10股现金分红为1.458465元(含税),每股现金红利为0.1458465元[1][4] - 除权除息参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0.1458465元/股[1][4] - 扣税后通过深股通持有的香港投资者、QFII、RQFII及首发前限售股股东每10股派1.332元[2] 实施时间与对象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8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9日[2][3] - 分派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不含回购账户)[3][4] - 现金红利将于除权除息日通过托管机构直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3] 承诺调整事项 - 股东Limited承诺减持价格下限调整为11.01元/股,因权益分派调整原承诺条款[4]
三博脑科(301293)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01 09:30
权益分派 - 总股本205,986,987股,以202,989,804股为基数分派[3][5][7] - 每10股派现金红利1.48元,合计30,042,490.99元[3][5][7] - 按总股本折算每10股分红1.458465元[3][12] - 除权除息参考价=登记日收盘价 - 0.1458465元/股[3][12] - 股权登记日2025年7月8日,除权除息日7月9日[8] 税收与派现 - 持股1个月内每10股补缴0.296元,1月 - 1年补缴0.148元,超1年不补缴[7] - A股股东红利7月9日划入账户[10] 股东减持 - 泰康人寿等股东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最低减持价11.01元/股[13][14] 方案进程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5月16日获股东会通过[4] - 方案披露至实施股本未变[6]
马斯克“带货”脑机接口,相关概念股集体飙涨!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43
脑机接口行业动态 - 6月30日A股脑机接口概念股集体大涨,翔宇医疗涨20%,爱朋医疗涨超10%,创新医疗涨10%,三博脑科、南京熊猫、熵基科技大幅上涨 [2] -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有7名受试者(4名脊髓损伤+3名ALS患者),平均每周使用设备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 [2] - Neuralink公布发展路线图:2025年实现言语皮层植入解码无声意图,2026年将电极增至3000个探索视觉恢复,2027年电极达1万个实现多设备植入 [2][3] - 2028年计划植入电极超2.5万个,触及深层脑区治疗精神疾病,并探索与AI融合及人形机器人控制 [3] - Neuralink近期完成6.5亿美元融资,投前估值达90亿美元 [3] 国内技术进展 - 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中国完成,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4] - "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完成5例患者植入,进入临床验证阶段,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患者 [4] - 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和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完成相关试验 [4] 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6.2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124亿美元,CAGR17.35% [4] - 技术应用覆盖医疗、娱乐、智能家居、军事等领域 [4] - 中信建投认为国内产业链技术突破推动应用边界拓展,政策利好加速商业化进程 [5] 产品分类与发展 - 产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 [6] - 非侵入式商业化进程领先,国内外已有产品面世 [6] - 侵入式/半侵入式处于产品注册或临床研究阶段,前景广阔但发展相对迟缓 [6] - 技术涉及软硬件一体化、芯片、生物材料等高壁垒领域,基础研究不足可能影响发展 [6]
A股脑机接口板块高开,际华集团涨停,爱朋医疗涨超7%,创新医疗、南京熊猫、三博脑科等跟涨。
快讯· 2025-06-30 01:30
脑机接口板块市场表现 - A股脑机接口板块高开 [1] - 际华集团涨停 [1] - 爱朋医疗涨超7% [1] - 创新医疗、南京熊猫、三博脑科等跟涨 [1]
无需开颅,中国医生用脑机接口治偏瘫
经济观察网· 2025-06-27 08:35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南开大学教授段峰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类介入式脑机接口手术,通过血管将脑电传感器芯片植入偏瘫患者颅内静脉窦,术后患者抓握功能改善[2][4] - 该团队两年前已在猴子身上完成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实验对象至今状态良好[2] - 手术采用介入式技术路径,通过微创方式将设备经血管送入大脑,区别于需开颅的侵入式和外部穿戴的非侵入式[6] 手术实施细节 - 手术由三博脑科医院林志雄团队、段峰团队和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吴成翰团队协作完成,分工涵盖病人筛选、电极设计、手术实施及术后管理[3] - 手术历时1小时,通过锁骨下静脉和腹股沟静脉穿刺植入芯片,芯片最终定位于颅内静脉窦,同时皮下埋置信号接收器[4] - 术后患者出现短暂血压飙升至200,经处理稳定,一周后确认手术成功[4][5] 技术路线比较 - 全球脑机接口三大技术路线:侵入式(开颅植入)、非侵入式(外部穿戴)、介入式(血管植入)[6] - 中国在侵入式领域已有突破,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曾实现瘫痪患者自主抓握[7] - 介入式路线因未直接接触脑组织,信号精度存在争议,但具有微创优势[7] 临床试验进展 - 三博脑科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介入式脑机接口伦理审查的医院,其母公司为上市公司三博脑科(301293 SZ)[7] - 首例受试者筛选标准严格:脑梗塞导致偏瘫超3个月且常规治疗无效,团队筛选50余例后确定人选[8] - 术后康复采用"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反馈技术,结合功能性电刺激促进神经可塑性[11] 行业应用前景 - 当前技术主要针对运动功能障碍康复,首例受试者目标为3个月内实现基本生活自理[9][11] - 潜在适用人群包括渐冻症、小儿麻痹症、脑卒中等导致的瘫痪患者,市场规模达数千万人[2] - 三博脑科表示现阶段重点在适应证研究,技术路线优劣需更多临床数据验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