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凯新材(301216)

搜索文档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当L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23 09:20
上市公司作为LP的活跃表现 - 2024年上市公司作为LP在一级市场出资活跃,成为亮点,尤其热衷于成立并购类基金投资AI、具身智能等热门概念领域,带动股价上涨 [2] - 万凯新材拟出资2.5亿元与澄凯基金共同设立湛泸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旨在开辟新材料及智能制造领域的第二成长曲线 [2] - 寒武纪旗下公司出资3800万元,持股19%,参与设立台州嘉道智能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 - 腾讯投资认缴2亿元,持有杏泽川禾创业投资基金约66.66%股份,成为最大出资方,该基金专注于生命科学行业中早期和成长期企业 [2] CVC在股权投资行业的作用 - CVC(企业风险投资)在股权投资行业的作用日益重要,众多产业背景的巨头加大在私募股权领域的布局 [3] - 年内超过70家上市公司出资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创而优则投成为大企业发展的一种风向 [3] - CVC机构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为投资标的提供业务协同和增值服务,更注重战略布局和长期投资 [3] - 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的原因包括做大资金池、杠杆效应、培育标的后再收购以提升市值 [3] 链主企业+产业基金模式 - 链主企业(产业链主导企业)牵头,以产业基金为载体撬动其他资本共同投资,成为一级市场热门模式 [4] - 许多地区正在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基金"运作机制,备受各地引导基金和国资LP青睐 [4] - 厦门自贸领航上市公司CVC母基金成立,目标规模100亿元,为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 [4] CVC筛选GP的标准 - CVC对GP的考量从战略版图拓展转向纯粹财务收益,筛选标准注重"特新专精"(特色、创新、专业、精细) [4] - 首钢基金母基金业务管理合伙人提出CVC投GP的三个标准:高(战略价值)、大(赛道延展空间)、上(市场化团队) [4] - CVC倾向投资稳定的GP,并关注GP过往LP的投资理念,偏好产业资本、上市公司或区域引导基金为主的GP [4] 母基金行业发展趋势 - 母基金行业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上市公司通过投资产业基金实现产业升级与盈利提升 [5] - GP需帮助上市公司解决战略布局问题,提升专业性,降低风险,保证回报,以增加被选择的可能性 [5] - 《2024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梳理了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机构LP全名单,提高行业信息透明度 [5] 行业活动与报告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圆满落幕,12家中东LP到场 [7] - 2024全球最佳投资机构榜单正式揭晓 [7] -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7]
穿越周期,万凯新材2024年多措并举核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7% 向全球领跑者迈进
全景网· 2025-04-21 10:09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以"产业链优化、海外拓展、研发创新"三大战略方向应对行业周期挑战 [1] - 公司将行业周期性挑战视为战略机遇期,围绕三大发展主题坚持高质量发展 [4] - 公司通过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加大海外业务布局来积极应对行业周期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2.32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71% [2] - 核心主营业务收入达171.48亿元,同比增长3.27% [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00亿元,扣非净利润-2.14亿元,较2023年由盈转亏 [2] - 海外业务收入达62.39亿元,同比增长11.61%,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6.21% [5] 行业状况 - 2024年国内新增聚酯瓶片产能417万吨,总产能从1661万吨增长至2043万吨,同比增幅28% [2] - 2024年国内聚酯瓶片产量约1556万吨,同比增长18.8% [2] - 中国聚酯瓶片产能占全球总产能比重已接近50% [4] - 行业处于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增速远超需求增长导致竞争加剧 [2] 运营情况 - 公司实现PET产量277.32万吨,同比增长5.58%,销量274.17万吨,同比增长6.07% [3] - 公司已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的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4] - 公司在印尼、中亚设立海外仓储基地优化供应链 [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旗下凯普奇在PETG、改性PET等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7] - 凯普奇年产4万吨柔性化聚酯装置已实现稳定生产,全年实现营收3.92亿元,同比增长68.19% [7] - 2024年新增专利33项(含发明专利7项),累计专利数达112项(发明专利32项) [7] 未来布局 - 公司正在四川达州推进MEG一期60万吨项目,预计投产后运输成本可降低约50% [8] - 公司将继续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全球化布局 [5] - 公司通过回购459.53万股(占总股本0.89%)和员工持股1726.06万股(占总股本3.35%)提振市场信心 [8]
万凯新材:营业收入172.32亿元,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已开展多次中试
synbio新材料· 2025-04-21 09: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2亿元,同比减少1.71% [2] - 净亏损约3.0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7亿元,同比下滑168.72% [2][3] - 扣非净亏损2.1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同比下滑177.72%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5亿元,同比增长1097.92% [3] - 基本每股亏损0.58元,同比下滑168.24%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6%,同比下滑13.20个百分点 [3] - 资产总额177.75亿元,同比增长39.29% [3] 业绩下滑原因 - 聚酯瓶片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加工费同比下降30%以上 [3] - 公司聚酯瓶片加工费随市场行情下降,导致毛利及毛利率大幅下滑 [3] 研发进展 - "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持续推进,已开展多次中试 [3] - "PET化学法再生技术项目"已建设年产100吨级实验室中试线 [3] - "新型耐热共聚酯项目"完成基础开发,多个牌号高性能耐热聚酯工程塑料实现小批量销售 [3] - 生物基呋喃聚酯(PEF)产品研发处于客户试用验证阶段,有望构建技术壁垒 [4] 生物基呋喃聚酯(PEF)前景 - PEF主要应用于高阻隔包装材料,如功能饮料、乳制品、啤酒、药品包装等 [3] - PEF具有比PET更优的阻隔性能(氧气阻隔性为PET的10倍)、轻量化优势及可回收性 [3] - 全球PET年需求量超7000万吨,PEF替代部分市场潜力巨大 [3] - 预计2030年全球FDCA(PEF原料)产能将超6万吨/年 [3] - 公司通过布局PEF有望切入高附加值包装材料市场,未来在生物基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5]
万凯新材(301216) - 关于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1 07:45
| 证券代码:301216 | 证券简称:万凯新材 | 公告编号:2025-032 | | --- | --- | --- | | 债券代码:123247 | 债券简称:万凯转债 | |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已于 2025 年 4 月 21 日披露,为使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公 司发展规划,公司将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星期二)下午 15:00-16:00 在全景网 举行万凯新材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本次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投资者可登陆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参与本次 业绩说明会。 2025 年 4 月 22 日 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沈志刚先生、财务总监兼董事会 秘书高强先生、独立董事章击舟先生、保荐人代表李鹏飞先生。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 ...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0 19:1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企业,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 虽聚酯瓶片行业供应端增长快使加工费承压,但整体竞争格局稳定、需求向好 随着产能扩张收尾、市场修复和新领域拓展,公司有望保持和提升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2][7][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2] - 本年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1]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1] - 2024年8月16日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27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初始转股价格11.45元/股,9月5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12] 聚酯瓶片介绍 - 聚酯瓶片是PTA和MEG的酯化聚合产物,具备安全、高透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容器或外壳,是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和回收率高的塑料包材,符合循环经济战略 [3] - 随着生产技术提高、产品性能优化,消费者意识提升,其在民生行业需求量稳定增长,在新兴应用领域占有率稳步提升 [4] 行业整体发展变化及对公司影响 - 国内聚酯瓶片市场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但受宏观环境和产能扩张影响,需求增速不及供应端,行业竞争加剧,加工差低位徘徊,市场量增价减 [5] - 2024年国内新投产能417万吨,产能从2023年末的1661万吨升至2024年末的2043万吨,同比增长28%;产量为1556万吨附近,同比增长18.8% [5] - 2024年国内需求862万吨附近,同比增14%;出口按单个税则号统计在585万吨附近,同比增28.4%,综合统计总量为635万吨附近,同比增30.9%;年末社会库存229万吨附近,较2023年同期增长59万吨附近 [6] - 聚酯瓶片制品用途向更广阔领域发展,预计未来片材及其他食品包装领域需求成行业新增量,需求将形成新格局 [6] - 行业整体竞争格局稳定,市场需求向好,随着产能扩张收尾、市场修复和新领域拓展,公司作为头部企业有望保持和提升地位与优势 [7] 市场竞争格局及公司行业地位 - 全球聚酯瓶片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市场集中度高,PET产能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新投产能以国内为主,中国产能占全球近50%,是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 [8] - 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包括逸盛、华润材料、三房巷和公司,截至2024年末四家厂商合计产能约1549万吨,国内行业集中度(CR4)提升至80%以上,国内装置在规模效率和综合成本上有优势 [8] - 公司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是国内头部企业和全球代表性企业,产能规模和效益领先,获多项荣誉称号 [8]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聚酯瓶片原生需求增长8.2%附近,新增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全球产能达4262万吨/年,随着国内规划产能投产,产能集中投放周期进入尾声,供求关系将改善 [8][9] - 欧美受能源和成本因素影响,新投产能少,部分旧产能退出,海外进口依存度高,中国瓶片出口增长,国内产能有全方位优势,长期看反倾销关税影响不大,中国聚酯瓶片全球迭代空间大 [9] - 聚酯瓶片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涌现,用途向多领域发展,需求将形成成熟与新兴领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市场前景广阔 [10]
万凯新材:拟20.19亿元在印尼投建海外聚酯瓶片生产基地
快讯· 2025-04-20 08: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万凯新材拟20.19亿元在印尼投建年产75万吨食品级PET新材料项目,顺应行业趋势、符合“一带一路”战略,或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但审批有不确定性 [1] 项目详情 - 公司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重庆万凯在印尼投资建设食品级PET新材料项目 [1] - 项目年产75万吨,总投资额20.19亿元人民币 [1] - 项目建设期24个月,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1] 项目意义 - 项目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1] - 项目利用印尼市场巨大潜力和独特贸易优势,有助于提升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1] 项目风险 - 项目需经中国国家相关部门及印尼相关部门审批,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1]
万凯新材:2024年报净利润-3亿 同比下降168.6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0 07:5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58元,较2023年的0.85元减少168.24%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0元,较2023年的11.08元减少100%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为6.81元,与2023年持平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为2.46元,较2023年的3.19元减少22.88% [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72.32亿元,较2023年的175.32亿元减少1.71% [1] - 2024年净利润为 -3亿元,较2023年的4.37亿元减少168.65%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 -5.46%,较2023年的7.74%减少170.54%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9325.91万股,占流通股比32.76%,较上期减少267.65万股 [1] - 上海拓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拓牌兴丰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2575.46万股,占比9.05%,较上期减少50.85万股 [2] - 深圳盈富汇智私募证券基金有限公司 - 盈富增信添利2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726.06万股,占比6.06%,持股不变 [2] - 广州复朴道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衢州复朴长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1544.77万股,占比5.43%,持股不变 [2] - 宁波长江奇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宁波长江奇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1335.03万股,占比4.69%,持股不变 [2] - 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国盛产业赋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630.61万股,占比2.22%,持股不变 [2] - 海宁富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381.82万股,占比1.34%,持股不变 [2] - 海宁万兴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302.24万股,占比1.06%,持股不变 [2] - 李海持有300.00万股,占比1.05%,持股不变 [2] - 黄杰持有278.66万股,占比0.98%,为新进股东 [2]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251.26万股,占比0.88%,为新进股东 [2] - 中咨华盖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海宁市中咨华盖绿色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447.35万股,占比1.57%,退出前十大股东 [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有299.37万股,占比1.05%,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分红送配方案为10派1.5元(含税) [4]
万凯新材(301216)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万凯新材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0 07:58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中国杭州市钱江新城新业路 8 号 UDC 时代大厦 A 座 5-8 层、12 层、23 层 Floors5-8,12and23,Block A,UDC Times Building,No.8 Xinye Road,Qianjiang New City,Hangzhou Tel.0571-88879999 Fax.0571-88879000 www.zhcpa.cn 否由具有执业许可的会计师 您可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进入 = (http:/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中汇会审[2025]4631号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我 们审计了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凯新材)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 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 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万凯新材 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 审计意见, ...
万凯新材(30121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核查意见
2025-04-20 07:58
关联交易金额 - 2025年度公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47000万元,上一年度预计47280万元,实际发生28871.99万元[2] - 2025年采购商品/接受劳务预计6120万元,2024年预计6200万元,实际发生921.71万元[2] - 2025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预计40500万元,2024年预计40670万元,实际发生27760.78万元[2] - 2025年关联租赁预计380万元,2024年预计410万元,实际发生189.50万元[2] - 2025年向浙江普凯采购预计50万元,上年发生2.33万元[5] - 2025年向其他正凯集团控制公司采购预计2070万元,上年发生35.33万元[5] - 2025年向浙江普凯等销售预计40500万元,上年发生27760.78万元[5] - 2025年接受浙江思维特劳务预计4000万元,上年发生884.05万元[5] 关联交易差异 - 2024年采购商品实际与预计差异 -81.17%,销售商品差异 -31.74%[7] - 2024年接受劳务实际与预计差异 -85.27%,关联租赁差异 -25.16%至 -81.04%[7] 关联方财务 - 浙江正凯集团2024年营收3938171.57万元,净利润 -14629.78万元[9][10] - 浙江锦凯智塑2024年营收5765.23万元,净利润1780.17万元[13][14] - 浙江思维特数字2024年营收3246.44万元,净利润1861.85万元[17][18] - 浙江普凯新材料2024年营收61995.26万元,净利润21.90万元[21][22] 关联交易相关 - 公司与关联方交易定价参考同期市场价格[24] - 董事会授权经营管理层签2025年度关联交易协议[25] - 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原则,不损害股东利益[26] - 关联交易有持续性,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28] - 2025年度关联交易预计事项经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审议[29][30] - 保荐机构对2025年度关联交易预计事项无异议[30]
万凯新材(30121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远期结售汇及期权业务的核查意见
2025-04-20 07:58
业务计划 - 公司2025年度拟开展不超等值5亿美元远期结售汇及外汇期权业务[1] - 交易币种为美元、欧元、新加坡元[2] 业务安排 - 额度及交易期限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批准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1][3] - 用自有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3] 风险管控 - 业务有市场、操作、法律风险,采取多项措施控制[4][5] 审批情况 - 业务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批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