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客(300896)

搜索文档
爱美客(300896) - 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 Inc.重大仲裁的公告
2025-08-14 10:12
仲裁情况 - 2025年8月7日仲裁院受理达透与REGEN仲裁申请,未开庭[3] - 达透请求确认协议有效、继续供货,否则赔偿16亿等[6] - REGEN于2025年7月18日解除协议并撤销授权[8] 其他 - 此前未披露小额诉讼仲裁涉1115.81万元,占净资产0.14%[9] - REGEN聘请律师应诉,将提交答辩和反请求[11]
不到两个月涨超17%,医疗器械上演“每调买机”?资金低吸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8-14 05:15
医疗器械指数ETF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在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后于当日午盘出现短暂调整,下跌1.34% [1] - 该ETF自6月20日阶段低点以来大幅上涨超过17%,且多维度均线保持上行趋势,技术面显示反转动力充足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近6000万份,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过1.12亿份,资金青睐度显著 [3] 资金流动与投资行为 - 当日午盘调整期间ETF获得1700万份净申购,显示资金逢低布局态势 [2] - 资金大幅流入或因该ETF是同类标的中年内涨幅最突出的产品,且100%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β属性纯粹 [3] 行业短期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3日,A股8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呈现显著分化 [5] - 艾德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31.41%至1.89亿元,南微医学净利润增长17.04%至3.63亿元,维力医疗净利润增长14.17%至1.21亿元 [5][7] - 硕世生物净利润同比下降86.35%,迈克生物净利润下降83.12%,正海生物净利润下滑45.97%,主因集采、税率调整及需求波动 [5][7] 长期发展驱动因素 - 国内集采政策趋于平稳透明,部分品种续标价格回升,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8] - 七部门联合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神经调控、生物传感等领域注入新增长动能 [8] - 头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通过产业链优势及研发创新分散风险并开拓全球增长空间 [10] 成分股与行业代表性 - 医疗器械指数ETF前十大成分股涵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等行业龙头,有效表征板块走势 [10] - 成分股包括惠泰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等细分领域领导者,具备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10]
索赔16亿,“童颜针”夺权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4:45
商业纠纷事件进展 - 爱美客完成对韩国Regen Biotech的收购后,与江苏吴中就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爆发商业争夺战 [1] - Regen单方面解除与江苏吴中子公司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协议,撤销所有授权,达透医疗已提起仲裁并获立案 [1] - 爱美客回应称尚未收到仲裁文件,将按规定提出抗辩,强调仲裁会公平解决争议 [1] - 江苏吴中股价自7月21日公告解约后累计下跌41%,总市值缩水至7.39亿元,爱美客股价相对平稳 [1] 事件发展脉络 - 达透医疗2022年8月获得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产品2024年1月获批上市,4月开启销售 [3] - 爱美客2025年3月披露收购Regen计划,6月完成董事会改选取得控制权,7月Regen以江苏吴中违规为由解约 [3][4] - 江苏吴中否认违约,称协议未约定行政处罚可触发解约,已提起仲裁索赔16亿元并保留调整权利 [4][5] 产品市场表现与业绩影响 - AestheFill定价2.18万元/支,2024年销售额3.26亿元,2025年Q1达1.13亿元,占江苏吴中营收35.55% [7] - 该产品推动江苏吴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97.97%至7048万元,但2025年Q1因财务造假面临退市风险 [7][8] - 爱美客2023-2024年营收增速从47.99%降至5.45%,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17.9%,亟需AestheFill提振业绩 [8][9] 行业深层问题 - 医美行业代理商与品牌方存在权力不对等,品牌方掌握主动权,代理商需通过转型或深度绑定降低风险 [9] - 此次纠纷可能加剧代理商群体不安全感,影响行业营销投入和市场表现 [9]
医药行业:2025医美童颜针市场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8-14 02:0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童颜针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自然填充效果,具有持久效力、高度安全及自然效果的优势 [5][6][11] - 童颜针产业链中游制造商话语权最强,PLLA微球价格从原料3元/克增值至300元/克 [14][16][21] - 海外童颜针应用历史近20年,国内市场2021年首款产品获批,未来增长潜力显著 [22][23][24] - 童颜针作为再生材料类产品,与玻尿酸、肉毒素相比具有体积填充+体积生长的双重效果,维持时间1-4年 [26][28][30] - 童颜针市场已形成"9款获批+多家在研"的竞争格局,国产产品主导高中低端市场 [33][34][39] - 2024年童颜针市场规模11亿元,预计2030年达41亿元,CAGR 20.4% [46][47][48] 童颜针定义与机制 - 童颜针核心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通过降解微球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面部年轻化 [5][11] - 作用机制分三步:即刻填充、胶原再生(3-5天)、最终效果(1个月后) [6][9][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从玉米/木薯提取淀粉发酵制成PLLA微球,技术门槛高 [16] - 中游制造商包括圣博玛、爱美客、江苏吴中等,产品增值空间显著 [17][21] - 下游渠道覆盖医院、美容院及电商平台如新氧、美呗 [18][19] 市场竞争格局 - 9款获批产品中6款为国产,价格区间5,000-20,000元/支,技术路线差异化 [34][39] - 爱美客濡白天使2024年销量60万支,市占率超40% [69][74] - 多家企业处于临床或注册阶段,预计2025-2026年新品密集上市 [35][36] 市场驱动因素 - 非手术类医美占比从2021年40.9%提升至2024年60.6%,2030年预计超70% [41][42][45] - Z世代消费崛起推动医美渗透率提升,三线及以下城市通过电商加速普及 [84][85] - 复合技术(如PLLA+玻尿酸)满足即刻效果+长效再生需求 [86] 消费者行为 - 2024年童颜针认知度仅19%,体验意愿22%,显著低于玻尿酸(58%/69%) [59][61] - 消费者最关注安全性(62.3%)和效果维持周期(44.3%) [64][65] - 悦己需求(64%)和对形象不满(59%)是主要消费动机 [66][68] 企业案例 - 爱美客2024年营收28.81亿元,凝胶类注射产品占比最高(17.44亿元) [69][75] - 产品线覆盖童颜针、玻尿酸及面部埋植线,技术平台包括聚乳酸等 [70][74] 行业挑战 - 针剂正品率仅47%,非法机构占比63%,信任危机显著 [54][78] - 产品同质化严重,8款产品仅获批鼻唇沟皱纹适应症 [79] - 持证医师仅2000名,90%集中在一线城市,制约市场下沉 [80] 行业机遇 - 监管趋严推动合规替代率从2024年55%提升至2025年75% [55][56][87] - 技术迭代加速产品创新,如复合配方满足双重需求 [86] - 电子医美档案试点启动,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 [87]
16亿,医美圈最大索赔案要来了
36氪· 2025-08-14 01:57
商业纠纷核心 - *ST苏吴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就爱美客子公司Regen Biotech违约提起16亿元仲裁索赔 案件于8月7日获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立案 [1] - 纠纷源于爱美客7月18日单方面撤销达透医疗对艾塑菲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授权 [1] - 爱美客指控达透医疗将经销权违规转让给*ST苏吴关联公司 且*ST苏吴存在信披违规问题 [5] - *ST苏吴反指爱美客恶意违约并延迟供货 双方矛盾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5] 代理权变更过程 - 2022年8月达透医疗通过三方协议获得艾塑菲2032年8月前的中国大陆独家销售权 *ST苏吴通过控股达透51%股权掌握市场权益 [2] - 2025年3月爱美客以1.9亿美元收购Regen Biotech 85%股权 6月完成董事会改选取得控制权 [7] - 2025年7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变更艾塑菲注册证代理人 由达透医疗转为爱美客全资控股的俪臻生物 [7][8] 产品市场表现 - 艾塑菲2024年为*ST苏吴贡献3.26亿元收入 占总营收20.42% 毛利2.68亿元占比34.8% [10] - *ST苏吴医美生科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暴增4225.64%至3.03亿元 毛利率达82.26% [10] - 爱美客同类产品"濡白天使"2024年营收12.16亿元 占总收入40.18% 但公司整体业绩增速显著放缓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童颜针市场规模从2023年6亿元激增至2024年30亿元 预计2025年全球规模达110亿元 [12] - 国内已获批6款童颜针产品 包括2款进口和4款国产 头部产品累计销量超21万支创收40亿元 [12][13] - 行业毛利率普遍超90% 但随竞争加剧预计将回落至80%以下 价格下探趋势明显 [14]
首款进口“童颜针”纠纷升级,江苏吴中仲裁索赔1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01:06
商业纠纷事件进展 - 爱美客完成对韩国Regen Biotech的收购后,与江苏吴中关于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的商业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1] - 江苏吴中公告称Regen单方面解除独家经销协议并撤销授权,其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已提起仲裁并于2025年8月7日获立案 [1] - 爱美客回应称尚未收到仲裁受理文件,若收到将提出抗辩及反请求 [1] 二级市场影响 - 江苏吴中股价自7月21日公告收到解约函后累计下跌超41%,8月13日报1.04元/股,总市值缩水至7.39亿元 [1] - 爱美客股价表现相对平稳,8月13日微跌0.29%至186元/股,总市值维持563亿元 [1] 合作背景与破裂原因 - 达透医疗2022年8月获得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产品于2024年1月获批上市并于4月开启销售 [2] - 爱美客2025年3月披露收购Regen计划,6月完成董事会改选后取得控制权,7月Regen以江苏吴中违规转让经销权及高管受行政处罚为由解除协议 [2][3] - Regen要求撤销达透医疗所有授权并停止相关经营活动,对已付款未交货订单将退款 [3] 江苏吴中应对措施 - 江苏吴中否认转让代理权行为,强调协议未约定行政处罚可触发解约,已启动法律手段维权 [3] - 8月11日提起仲裁请求确认协议继续履行,初步索赔16亿元含市场开发成本及可得利益损失 [3] - 指控爱美客收购后指使Regen延迟供货、变更注册证代理人信息,最终撕毁协议 [4] 产品市场表现与财务影响 - AestheFill市价约2.18万元/支,2024年销售额达3.26亿元,2025年Q1贡献1.13亿元收入 [6] - 该产品推动江苏吴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7.97%至7048.35万元,2025年Q1占营收35.55%及毛利45.77% [6] - 若失去代理权,江苏吴中医美板块收入利润将大幅下滑,公司称已投入超4亿元临床注册及市场拓展 [7] 爱美客业绩压力与战略考量 - 爱美客2023-2024年营收增速从47.99%降至5.45%,净利润增速从47.08%降至5.33% [7] -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17.9%至6.63亿元,净利润降15.8%至4.44亿元,AestheFill成为其战略布局重点 [8] 行业深层问题 - 医美行业代理商与品牌方存在博弈,品牌方因拥有品牌而掌握更大主动权 [8] - 代理商需通过向品牌方转型或成立合资公司以降低不确定性,此次事件或加剧行业代理商不安全感 [8]
2万一针的“童颜针”争夺战升级!爱美客被指控“恶意违约”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0:55
代理权之争核心事件 - *ST苏吴子公司达秀医疗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指控爱美客子公司韩国REGEN公司违约并索赔16亿元 [1] - 爱美客子公司韩国REGEN公司解除与达秀医疗的独家经销协议,撤销其AestheFill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 [2] - *ST苏吴公告确认仲裁已获受理,要求继续履行协议或索赔16亿元,并发布声明谴责爱美客"资本霸凌"和"恶意违约" [3][5] AestheFill产品市场表现 - AestheFill上市8个月实现销售额3.26亿元,占*ST苏吴营收20.42%,毛利率达82% [1][9] - 产品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13亿元,占公司营收35.55%,毛利占比45.77% [9] - *ST苏吴医美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暴增4225.65%至3.3亿元,毛利率提升32.38个百分点至82.26% [9] - 产品单支售价1.98万-2.37万元,作为"童颜针"在再生医美注射剂市场快速抢占份额 [10][13] 双方争议焦点 - 爱美客指控达秀医疗违规转让代理权给关联方吴中美学,且*ST苏吴高管证券违规影响产品声誉 [2] - *ST苏吴反驳称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罚可解约,并指控爱美客收购后延迟供货、擅自变更注册证代理人 [5][7] - 注册证代理人由达透医疗变更为爱美客控制的俪臻生物,涉及4亿元前期投入的临床注册和市场拓展成本 [7] 企业财务背景 - 爱美客2024年营收30.26亿元(+5.45%),净利19.58亿元(+5.33%),增速较2023年的47%显著放缓 [8] - 2025年一季度爱美客营收同比下滑17.9%至6.64亿元,净利润下滑15.87%至4.44亿元 [11] - 中国医美市场2024年预计增速10%,未来几年保持10-15%增长,爱美客增速低于行业水平 [9]
医疗美容板块8月13日跌0.21%,锦波生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394.1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08:37
医疗美容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3日医疗美容板块整体下跌0.21%,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48%)和深证成指(上涨1.76%) [1] - 锦波生物领跌板块,跌幅达0.49%,收盘价301.49元 [1] - 华熙生物微跌0.09%至53.60元,爱美客下跌0.29%至186.00元 [1] - *ST美谷股价持平,收于3.15元 [1] 个股交易情况 - 爱美客成交额最高达6.00亿元,成交量3.24万手 [1] - 华熙生物成交额2.18亿元,成交量4.09万手 [1] - 锦波生物成交额2.71亿元,成交量8955.77手 [1] - *ST美谷成交额2762.48万元,成交量8.81万手 [1] 资金流向分析 - 医疗美容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394.19万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233.6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160.53万元 [1] - 爱美客主力资金净流出4321.90万元,占其成交额的7.20% [2] - 华熙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1698.88万元,占成交额的7.78% [2] - *ST美谷主力资金净流出373.40万元,占成交额的13.52% [2]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8-13 07:12
医美注射材料行业融资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行业累计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整体处于成熟阶段,新三板和IPO阶段企业占比高[2] - 融资区域集中:山东(8起)、江苏(7起)为两大主要分布地区[4] - 代表性融资案例: - 敷尔佳2023年IPO募资22.32亿人民币[1] - 锦波生物2023年A+轮融资2.45亿人民币[1] - 福瑞达2022年并购获资10.22亿人民币[1] - 爱美客2020年IPO募资35.72亿人民币[1] 代表性企业对外投资布局 - 华熙生物: - 全资控股16家子公司,覆盖制造业(东营佛恩特生物2000万元)、科研服务(华熙天津研究院2000万元)等领域[7][8] - 参股5家机构,包括海南皓注基金(持股30%,4500万元)和天津合成生物中心(持股5.8%)[8] - 爱美客: - 100%控股北京诺博特生物(5983万元)和厦门投资公司(1500万元)[9] - 51%控股东方美客科技(510万美元)[9] - 昊海生科: - 全资控股上海昊海医药(1000万元)和欧华美科(1265万元)[10] - 78%控股长兴铜睿投资(3900万元)[10] - 巨子生物: - 60%控股陕西巨丽康生物(6000万元)[11] - 100%控股西安巨子医药(3000万元)[11] - 锦波生物: - 全资控股锦波北京公司(3500万元)和山西鼎天生物(2000万元)[12] 行业投资领域分布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占比58%,为最核心投资方向[14] - 制造业占比18%,批发零售业占比8%[14] 兼并重组特征 - 混合并购为主,典型案例为鲁商发展2018年通过资产置换获得福瑞达医药100%股权(9.27亿人民币)[16]
爱美客“收回”童颜针被索赔16亿 业绩连降两季市值缩水1200亿
长江商报· 2025-08-12 23:20
公司动态 - *ST苏吴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就Regen违约事项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请求确认对AestheFill的《独家代理协议》有效并继续履行,若未获支持则索赔16亿元 [2][5][6] - *ST苏吴在公众号发文指责爱美客"资本霸凌"、"强取豪夺",称其为AestheFill产品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 [2][8][9] - *ST苏吴因财务造假面临退市风险,2020-2023年累计虚增营收17.7亿元,虚增利润7599.75万元 [9] 业务争端 - 爱美客于2025年3月以1.9亿美元收购Regen 85%股权取得"童颜针"生产权,7月Regen向达透医疗发送《解约函》要求解除独家经销权 [3][6] - 达透医疗是*ST苏吴核心孙公司及重要利润来源,公司寄望代理"童颜针"艾塑菲翻身 [7][10] - AestheFill是聚双旋乳酸微球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的"再生医美注射剂",2024年中国上市售价1.98万元/支 [10] 财务表现 - 爱美客2024年营收30.26亿元(+5.45%)、净利19.58亿元(+5.33%),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 [12] - 2025年Q1爱美客营收6.63亿元(-17.9%)、净利4.44亿元(-15.87%),连续两季度双降 [12] - 爱美客市值从巅峰超1800亿元缩水至565亿元,股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约60% [13][14] 战略布局 - 爱美客通过收购Regen押宝"童颜针",寻求新增长点 [11][15] - *ST苏吴称爱美客收购后延迟供货并擅自修改产品注册信息,导致其陷入生存危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