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300760)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1周):机接口政策频出,关注国内脑机接口产业链-20250816
国信证券· 2025-08-16 13:50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脑机接口政策密集出台,技术进展显著,推荐关注非侵入式/介入式脑机接口相关公司和下游医疗服务公司 [2][11][16][23] - 创新药及创新产业链持续受益于医保目录调整和商业健康保险支持,投融资回暖带动CRO/CDMO业务复苏 [3] - 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8.77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0.28%分位数 [1] 市场表现 - 本周医药板块整体下跌0.84%,医疗器械子板块上涨2.70%,医疗服务下跌2.22% [1][30] - 个股表现分化,南模生物(42.48%)、海辰药业(41.29%)涨幅居前,南新制药(-18.50%)、奇正藏药(-16.11%)跌幅较大 [30][34] 脑机接口产业分析 - 非侵入式技术占比达86%,医疗健康应用潜在规模150-850亿美元 [11][16]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湖北省明确侵入式置入费6552元/次,工信部提出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目标 [21][22][23] - 国内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患者通过植入设备实现象棋、游戏控制 [24][25] - Neuralink全球完成7例植入手术,目标构建"全脑接口"平台 [25] 重点公司推荐 - 医疗器械领域:迈瑞医疗(2797亿市值)、惠泰医疗(407亿市值)、澳华内镜(71亿市值) [4][40] - 创新药服务:药明康德(2671亿市值) [4][39] - 生物制药:康方生物(1309亿市值)、科伦博泰生物(855亿市值) [4][42]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1190亿市值)、固生堂(71亿市值) [39][43] 产业链布局 - 脑机接口上游芯片(Neuralink/博通科技)、中游设备(BrainCo/博睿康)、下游医疗应用 [16]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翔宇医疗(脑电图机)、诚益通(清华合作项目)、爱朋医疗(麻醉监测) [26] 估值数据 - 医药子板块PE(TTM):化学制药48.18x、生物制品45.74x、医疗器械38.29x [35] - 重点公司动态PE:迈瑞医疗(24.0x)、药明康德(28.6x)、新产业(23.7x) [4]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脑机接口独立收费项目,涵盖置入/取出/适配费 [21] - 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方案:北京/上海发布2025-2030年培育行动计划 [24]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1.49%,前十大权重包含新产业等
搜狐财经· 2025-08-15 15:25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1 49%报15129 06点 成交额324 57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9 35% 近三个月上涨9 86% 年至今上涨8 89%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反映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指数持仓结构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1 68% 前三大为迈瑞医疗(9 08%) 联影医疗(7 41%) 爱尔眼科(7 13%)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9 69%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0 31% [1] - 样本行业100%集中于医药卫生领域 [1] 指数运作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会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被剔除 [2] 相关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包括南方 天弘 建信 大成 华泰柏瑞等旗下8只ETF及联接基金 [2]
迈瑞医疗(300760)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35.2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235.23元人民币 单日上涨0.77% [1] - 换手率0.62% 成交量7.47万手 成交金额17.52亿元人民币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535.27万元人民币 占成交额2.0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7213.72万元人民币(占比4.12%)大单净流出3678.44万元人民币(占比2.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82.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2.12% [1] - 归属净利润26.2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6.81% 扣非净利润25.31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6.68% [1] - 流动比率2.543 速动比率2.061 资产负债率25.37%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9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21244.1394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21244.1394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LI XITING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2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98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1301个 [2]
金融科技、新能源板块联手上攻,带动创业板指数持续走强,创业板ETF博时(159908)上涨2.66%
搜狐财经· 2025-08-15 06:23
创业板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3:44,创业板指数强势上涨2.62% [3] - 成分股指南针上涨20.00%,同花顺上涨17.17%,菲利华上涨11.81%,东方财富和捷佳伟创等个股跟涨 [3] -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4日,创业板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5.28% [3] 创业板ETF博时表现 - 创业板ETF博时上涨2.66%,最新价报2.35元 [3] - 流动性方面,盘中换手2.66%,成交4138.20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981.37万元 [3] - 规模方面,最新规模达15.28亿元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99.93万元,融资余额达792.75万元 [4] 板块驱动因素 - 创业板指强势上行主要受益于金融科技和新能源板块上涨带动 [4] - 相关政策消息叠加市场活跃催化,指南针和同花顺在上午休市前异动拉升,分别涨16.23%和14.39% [4] - 受8月光伏组件市场缺货与涨价现象影响,新能源光伏板块个股如捷佳伟创、菲利华、阳光电源涨幅靠前 [4] 创业板指数构成 -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市场运行情况 [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东方财富、中际旭创、新易盛、迈瑞医疗、汇川技术、胜宏科技、阳光电源、温氏股份、同花顺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2% [6] 创业板ETF博时产品特性 - 创业板ETF博时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涵盖金融科技、新能源、通信、电子、医药生物等多个热门板块 [4] - 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5] - 近10年跟踪误差为0.061%,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历史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创业板ETF博时近5年净值上涨0.04% [5]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7.39%,最长连涨月数为8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62.46% [5] - 涨跌月数比为87/8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21%,年盈利百分比为61.54% [5] - 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71.94%,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72% [5] - 近1年夏普比率为1.27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17%,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01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较快 [5] 估值与配置价值 - 创业板当前估值仍处近10年26%的低分位,配置性价比较高 [4]
医疗设备月度中标梳理-20250815
天风证券· 2025-08-15 06:15
行业评级 - 医疗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不变 [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医疗设备中标总额126.43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滑6% [5][11] - 2025年1~7月累计中标总额967.85亿元,同比增长57% [5][11] - CT品类表现突出,7月中标额同比增长44%,1~7月累计同比增长95% [12] - 磁共振1~7月累计中标额同比增长93%,DSA增长70% [12] 国产品牌表现 联影医疗 - 7月中标额10.17亿元,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33% [15] - PET/CT增速显著,7月同比增长536% [15] - 1~7月累计中标58.54亿元,同比增长57% [15] 迈瑞医疗 - 7月中标额7.39亿元,同比增长16% [18] - 呼吸机品类增速亮眼,7月同比增长58% [18] - 1~7月累计中标50.11亿元,同比增长55% [18] 开立医疗 - 7月中标额1.01亿元,同比增长67% [24] - 软镜品类7月同比增长88% [24] - 1~7月累计中标7.40亿元,同比增长106% [24] 其他国产品牌 - 山外山7月中标额同比增长392%,1~7月累计增长239% [27] - 万东医疗1~7月累计中标7.94亿元,同比增长95% [30] - 澳华内镜1~7月累计中标3.03亿元,同比增长48% [21] 进口品牌表现 飞利浦 - 7月中标额4.67亿元,同比下滑41% [33] - DSA品类7月同比下滑57%,但1~7月累计仍增长25% [33] - 1~7月累计中标50.45亿元,同比增长39% [33] 西门子 - 7月中标额5.54亿元,同比下滑11% [36] - CT品类逆势增长,7月同比增长25%,1~7月累计增长94% [36] - 1~7月累计中标66.20亿元,同比增长49% [36] GE医疗 - 7月中标额7.01亿元,同比下滑17% [39] - DSA品类7月同比增长147%,1~7月累计增长73% [39] - 1~7月累计中标74.14亿元,同比增长44% [39]
创业50ETF(159682)涨2.11%,半日成交额1.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15 03:37
创业50ETF表现 - 创业50ETF(159682)8月15日午间收盘上涨2.11%至1.115元,成交额达1.15亿元 [1] - 该ETF成立以来回报率为9.27%,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3.83%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汪洋、张晓南 [1] 重仓股涨跌幅 - 宁德时代上涨0.43%,东方财富大涨6.73%,汇川技术上涨1.02% [1] - 中际旭创下跌0.69%,迈瑞医疗上涨0.54%,新易盛上涨1.00% [1] - 阳光电源涨幅显著达8.18%,胜宏科技上涨1.38%,亿纬锂能上涨2.38%,同花顺暴涨14.39% [1]
医疗器械:行业拐点已至,创新并购出海造就全球性龙头
2025-08-14 14:48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1] - **核心公司**: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凯利耀华、美好医疗、亿纬科技、微创医疗、英科医疗、爱博医疗、新产业等[4][12][13][16][17] --- **行业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拐点与恢复迹象** - 2025下半年医疗设备板块增速压力缓解,招标数据改善[1][2] - 高值耗材受基数影响大,IVD领域受反腐、DRG、集采等多重因素影响[7] - 低值耗材和家用器械企业通过供应链调整规避风险,业绩开始恢复[7] - 2025年三季度高增长公司增多,下半年整体增速高于上半年[7][11] **2 结构性机会** - **高值耗材**:电生理、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等国产化率低的赛道机会显著[19] - **IVD低值耗材和家用器械**:存在优质公司结构性机会[1][2] - **设备板块**:2025年三季度龙头公司业绩拐点显现,上游公司受益于招标改善及海外订单[18][19] **3 国际化与估值重塑** - 海外市场空间是国内市场的数倍,国际化对企业估值重塑影响大[6][25]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路径包括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和客户导向型[28][29] - 联影、迈瑞等公司通过自有品牌出海,产品竞争力强(如重症医疗大模型、5T核磁等)[9] - 国际化公司外资投资比例提升,估值有望向美股靠拢[6] **4 创新与并购** - **创新**:改进式创新为主,依托工程师红利和制造业优势[5] - 突破式创新案例:赛诺医疗颅内自膨药物支架、新麦医疗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等[9] - 新技术方向:AI医疗、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33] - **并购**: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扩展产品线和渠道[42][46] - 海外案例:美敦力、强生通过并购成为行业龙头[44][45] - 国内案例:迈瑞收购惠泰医疗,联影、奥华等通过并购扩展技术[46] --- **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1 政策影响** - 集采政策优化(如不再最低价中标)利好高值耗材估值修复[11][24] - DRG政策对IVD板块量价压制,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出清[20][24] - 医保对创新器械支持:新增100多项创新产品价格项目,部分省份豁免DRG支付[34][35] **2 细分领域动态** - **脑机接口**:中国技术全球领先,翔宇医疗、爱朋医疗等布局康复和ADHD治疗产品[21][22][36] - **眼科耗材**:爱博医疗屈光植入晶体获批,浩海生科二代产品进入临床试验[38][39] - **消化介入耗材**:南微医学一次性内镜快速推广,艾尼斯研发内镜机器人[40] **3 公司业绩与估值** - **联影医疗**:2025年三季度预计高增长,光技术能谱CT放量[4][36] - **迈瑞医疗**:2025年三季度国内市场复苏,2026年增长加速[16] - **微创医疗**:PS估值6倍(低于迈瑞8倍、联影11-12倍),国资入股带来治理改善预期[14] - **英科医疗**:2026年东南亚订单释放,利润预计18亿元(13倍PE)[15][23] --- **数据与百分比引用** - 海外市场空间是国内市场的**五六倍**[6][25] - 全球TOP100医疗器械企业中**12家来自中国**[9] - 英科医疗2026年利润预计**18亿元人民币**(2025年约13-14亿元)[15] - 医保局新增**100多项**创新产品价格项目[34] --- **总结** 医疗器械行业2025年下半年迎来拐点,结构性机会集中在高值耗材、IVD低值耗材和设备板块。国际化、创新和并购是长期增长核心驱动力,联影、迈瑞等龙头公司业绩修复预期强。政策优化(集采、DRG豁免)和新技术(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为行业注入新动能。需重点关注2025年三季度业绩拐点及2026年国际化与并购整合进展。
医疗器械再度活跃,医疗创新ETF(516820.SH)现涨0.26%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45
医药器械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 明确政策未来支持企业"反内卷"、开放出海、差异化创新等原则 有利于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集采价格未来有望进一步温和 促进相关企业盈利水平逐步企稳提升 [1] - 政策激发医疗器械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 新产品不断推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 - 政策助力中国创新药械走向世界 为医疗器械企业打开全球市场 [1] 医药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2日早盘A股医药器械活跃 医疗创新ETF(516820SH)上涨026% [1] - 成分股爱博医疗(688050)上涨268% 迈瑞医疗(300760)上涨256% 新产业(300832)上涨223% 惠泰医疗(688617)上涨159% 鱼跃医疗(002223)上涨118% [1] - 医疗器械板块下半年有望迎来改善 中报部分公司已展现不错业绩表现 [2] - 医药行情从创新药向低位的医疗器械扩散 底部核心资产逐步反弹 [2] 医药器械板块估值与投资机会 - 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合理 普遍位于1-15PEG 取决于集采等不确定性 [2] - 进入下半年有估值切换空间 市场风格轮动下资金向估值合理赛道迁移 [2] - 医疗创新ETF前十大成分股多只估值处于历史20%分位以下 安全边际凸显 [2] - 美国经济数据弱化或加速美联储降息节奏 强化全球流动性与科技股趋势 调整带来布局良机 [2]
不到两个月涨超17%,医疗器械上演“每调买机”?资金低吸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8-14 05:15
医疗器械指数ETF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在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后于当日午盘出现短暂调整,下跌1.34% [1] - 该ETF自6月20日阶段低点以来大幅上涨超过17%,且多维度均线保持上行趋势,技术面显示反转动力充足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近6000万份,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过1.12亿份,资金青睐度显著 [3] 资金流动与投资行为 - 当日午盘调整期间ETF获得1700万份净申购,显示资金逢低布局态势 [2] - 资金大幅流入或因该ETF是同类标的中年内涨幅最突出的产品,且100%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β属性纯粹 [3] 行业短期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3日,A股8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呈现显著分化 [5] - 艾德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31.41%至1.89亿元,南微医学净利润增长17.04%至3.63亿元,维力医疗净利润增长14.17%至1.21亿元 [5][7] - 硕世生物净利润同比下降86.35%,迈克生物净利润下降83.12%,正海生物净利润下滑45.97%,主因集采、税率调整及需求波动 [5][7] 长期发展驱动因素 - 国内集采政策趋于平稳透明,部分品种续标价格回升,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8] - 七部门联合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神经调控、生物传感等领域注入新增长动能 [8] - 头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通过产业链优势及研发创新分散风险并开拓全球增长空间 [10] 成分股与行业代表性 - 医疗器械指数ETF前十大成分股涵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等行业龙头,有效表征板块走势 [10] - 成分股包括惠泰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等细分领域领导者,具备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10]
科创创业ETF(588360)开盘涨0.42%,重仓股宁德时代涨1.20%,中芯国际涨0.03%
新浪财经· 2025-08-14 01:42
科创创业ETF市场表现 - 8月14日开盘价0.711元 单日涨幅0.42%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15.58% [1]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29.03% 自2021年6月29日成立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宁德时代上涨1.20% 中芯国际微涨0.03% [1] - 迈瑞医疗上涨0.66% 海光信息上涨0.56% [1] - 中际旭创下跌2.22% 新易盛下跌1.38% [1] - 寒武纪上涨0.58% 汇川技术上涨0.32% [1] - 阳光电源下跌0.95% 澜起科技持平0.00% [1] 产品基本信息 - 跟踪标的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黄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