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医械企业半年报:盈利模式承压,加速“走出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4:09
行业整体表现 - 全国医疗器械招投标规模超过800亿元 同比增长62.75% 显示需求端正逐步回暖[1] - 行业整体呈现承压与缓慢修复并存格局 企业需应对价格压力加大及利润空间收窄等挑战[1] - 随着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渐启动 国内市场招标活动开始回暖 政策端提供积极支撑[2] 企业财务表现 - 迈瑞医疗国内业务同比下滑逾三成 海外业务收入83.32亿元同比增长5.39% 占整体营收比重首次达50%[1][5] - 开立医疗上半年营收9.64亿元同比下降4.78% 净利润大幅下滑72.43% 研发投入占比高达25.31%[1][3] - 联影医疗上半年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48%占比18.99%[1][5] 政策环境影响 - 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阳光采购及医保控费等政策持续推进 使终端采购更注重性价比 行业降价趋势加剧[2] - 国家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明确支持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等设备更新[2] - 医保局在集采规则中明确不再以简单最低价作为参考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3] 市场空间与趋势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接近11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3%[2] - 以DSA设备为例 中国每百万人口保有量仅6.4台 美国45.5台 国产品牌占有率不足一成 未来增量空间巨大[3] - 迈瑞医疗布局业务对应国际可及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是国内市场容量4-5倍 2024年国际收入约164亿元 整体市场占有率不足3%[5] 企业战略转型 - 医疗器械供给呈现体系化与方案化特征 能够覆盖多业务线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将打开未来市场空间[2] - 低水平价格竞争难以为继 差异化创新成为企业突围关键 头部企业持续加码技术与创新[3]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支撑 企业通过本地化布局化解风险 迈瑞在40多个国家建立64家境外子公司 14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项目[5] 国际化进展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海外市场呈现分化格局 欧美传统市场稳步增长 中东、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增长迅速[6] - 国家层面明确鼓励医疗企业国际化发展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企业"走出去"[6] - 迈瑞进入美国八成IDN医疗系统 覆盖超2700家医院 拓展42家国际重点战略客户 联影新一代磁共振系统获FDA批准打入国际高端市场[6] 未来展望 - 政策延续、更新需求释放及国际化战略深入背景下 行业格局将持续重塑[7] - 竞争焦点从价格博弈转向技术创新、方案交付与全球化能力综合比拼[7] - 企业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 延续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趋势[3]
员工持股解锁折戟背后:迈瑞医疗2024营利增速创上市新低
新浪证券· 2025-07-02 01:44
业绩增长放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67.3亿元,增速断崖式下跌至5.14%,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仅微增0.74%,均创2018年A股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1] - 员工持股计划第三期解锁条件要求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73%,实际增速显著低于考核值,导致该批次股份不得解锁 [1] 业务结构变化 -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首次超越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以137.65亿元、同比增长10.82%的表现跃居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2] - 医学影像业务营收74.98亿元,增长6.6% [2]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营收135.57亿元,同比下滑11.11%,成为唯一负增长板块 [2] 国内外市场表现分化 - 国际市场收入增长21.28%,占整体营收比重提升至约45%,其中亚太区增长近40%,欧洲市场反弹超30% [3] - 国内市场收入下降5.1%,主要受医院设备招标采购疲软及DRG2.0政策落地影响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12%至82.37亿元,净利润下降16.81%至26.29亿元,国内市场仍是主要拖累因素 [3] 未来展望 - 国内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自去年12月起显现持续复苏迹象,一季度国内业务环比增长逾50% [4] - 公司预计2025年业绩将呈现"前低后高"态势,整体营收同比增速的重大拐点有望在第三季度显现 [4] - 国内医疗行业整顿步入常态化阶段及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启动将成为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