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佳伟创(300724)

搜索文档
捷佳伟创(300724) - 关于作废部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9-19 09:48
激励计划审议 - 2023年4月26日审议通过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议案[1] - 2023年5月23日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 股票授予与调整 - 2023年5月24日向431名激励对象授予170万股限制性股票[3] - 2025年4月23日审议通过作废部分未归属限制性股票及调整授予价格议案[3] - 2025年9月19日审议通过作废部分未归属限制性股票等议案[4] 股票作废情况 - 11名激励对象离职,作废15,900股未归属限制性股票[5] - 本次作废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6] 各方意见 - 独立董事认为作废符合规定,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况[8] - 监事会同意对15,900股限制性股票按作废处理[9] - 律师认为授予价格调整等符合相关规定[10]
捷佳伟创(300724) - 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5-09-19 09:48
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2023年激励计划授予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431人)限制性股票170万股,占授出权益数量100%,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0.4882%[5] -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三个归属期比例分别为40%、40%、20%[6] 业绩考核目标 - 第一个归属期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00%[10] - 第二个归属期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00%[11] - 第三个归属期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0.00%[11] 激励对象及归属情况 - 本次符合归属条件激励对象366人,拟归属数量601,620股[3] - 2025年4月23日因部分激励对象离职和自愿放弃,作废781,670股[18] - 2025年9月19日因11名激励对象离职,作废15,900股[18] - 本次满足归属条件激励对象366人,可申请归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601,620股[26] 授予价格调整 - 2025年4月23日调整授予价格为64.6元/股[19] - 2025年9月19日调整授予价格为63.4元/股[19] 业绩完成情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目标不低于30%,实际增长162.71%高于业绩考核要求[24] - 2024年经审计且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27.95亿元,2022年为27.64亿元[24]
捷佳伟创(300724) -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9 09:48
股票相关 - 作废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15,900股[3] - 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63.4元/股[6] 激励计划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366名激励对象归属资格合法有效[8]
捷佳伟创(300724) - 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公告
2025-09-19 09:48
业绩总结 - 2023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5] - 20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6] - 2025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6]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向431名激励对象授予170万股限制性股票[3] - 2025年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63.4元/股[7]
捷佳伟创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5.2万股,成交额493.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57
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18日捷佳伟创发生大宗交易成交5.2万股,成交金额493.48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0.15% [1] - 成交价格为94.9元,较市场收盘价95.5元折价0.63% [1] 交易细节 - 买方为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卖方为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开元路证券营业部 [2] - 该交易通过权益类证券大宗交易(协议交易)渠道完成,证券代码300724 [2]
捷佳伟创遭高管股东集体减持:资本盛宴下的隐忧与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48
核心观点 - 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在股价大幅上涨后遭遇核心股东及高管大规模减持 引发市场对行业估值泡沫和资本套现的担忧 [1][2][3][4] 减持规模 - 联合创始人李时俊计划减持300万股(占总股本0.86%) 按94.85元股价计算套现约2.85亿元 [2] - 李时俊自2021年11月以来已累计套现6.68亿元 本次若顶格实施4年内减持总额将达近10亿元 [2] - 控股股东阵营7月至9月初合计减持291.42万股套现2.33亿元 其中余仲个人减持253.4万股套现2.04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72亿元同比增长26.4%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9.26% [3] - 年内股价涨幅超70% 9月4日盘中创118.93元两年新高 [3] 市场反应 - 减持公告后股价连续两日下挫 截至9月15日收盘报96.20元 [3] - 券商认为减持规模占流通股比例较低 公司订单储备充足且技术领先 长期投资价值未变 [4] - 机构警示需警惕减持潮连锁反应 可能加剧市场对光伏设备板块估值泡沫的担忧 [4] 行业影响 - 减持风暴反映出光伏行业高景气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4] - 体现资本市场对技术路线变革与产业周期波动的复杂博弈 [4]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红盘向上,奔驰EQS固态测试车跑出1205公里续航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48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成分股表现 - 震裕科技领涨5.87% 飞荣达上涨3.77% 晶盛机电上涨3.34% 金力永磁领跌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上涨0.14% 最新价报1.45元 [1] 行业技术进展与政策动态 - 奔驰EQS固态测试车实现1205公里续航 海外巨头路测取得里程碑进展 [1] - 国内工信部月底项目审查送样节点临近 全球产业化竞赛全面提速 [1] 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 - 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接近60% 市场进入后期大众阶段 [1] - 产业进入振荡期并逐步迈向成熟期 [1] 投资机会方向 - 关注出海 并购 新技术突破相关机会 [1]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15% 包括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汇川技术 亿纬锂能 先导智能 欣旺达 罗博特科 捷佳伟创 金力永磁 新宙邦 [2] -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及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跟踪该指数 [2]
捷佳伟创(300724)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2 10:24
会议信息 - 会议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同意召开,提前15日公告通知股东[6]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14:3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8]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理人624人,代表股份95,740,630股,占比27.6010%[10] - 中小投资者620人,代表股份9,867,008股,占比2.8446%[15] 议案表决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91,768,095股,占比95.8507%[18] - 中小投资者同意5,894,473股,占比59.7392%[18]
捷佳伟创(300724)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2 10:24
股东大会情况 - 2025年9月12日召开股东大会,现场会议14:30开始[3]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624人,代表股份95,740,630股,占比27.6010%[5]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91,768,095股,占比95.8507%[7] - 中小股东对该议案同意5,894,473股,占比59.7392%[7]
捷佳伟创跌2.07%,成交额13.3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2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97.23元/股 总市值338.08亿元 成交额13.39亿元 换手率4.7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3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79%和13.3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07%和31.9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6.79% 近5日下跌8.88% 近20日上涨30.83% 近60日上涨87.78% [1] - 8月1日龙虎榜净买入2.33亿元 买入总额7.05亿元占比22.25% 卖出总额4.72亿元占比14.9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中工艺设备占83.34% 自动化配套设备占12.05% 配件占4.62%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72亿元 同比增长26.41% 归母净利润18.30亿元 同比增长49.26% [2] - 股东户数7.94万户 较上期增加5.21% 人均流通股3614股 较上期减少4.95% [2]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加工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高派息 BC电池 钙钛矿电池 价值成长 HJT电池等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4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03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839.46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653.43万股 较上期减少16.47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