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王兴兴: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4:59
公司技术进展 - 机器人算法经历多次迭代 从春晚表演至今已更新三次技术版本 [1] - 1月至2月改进全身运动控制技术 解决春晚表演时动作僵硬问题 [1] - 4月至5月开发新技术 实现动作任意组合变形且抗冲击能力增强 [1] - 近期算法升级实现反重力模式 机器人在任何干扰下均可自主恢复站立 [1] - 理论层面当前算法可支持完成各类舞蹈及武术动作 [1] - 2023年发布的H1机器人运动速度从每秒3.3米提升至每秒5米以上 成为全球最快跑步机器人 [2] - H1机器人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将再次刷新速度纪录 [2] 产品发布计划 - 公司计划2024年下半年发布新一代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采用流畅美观的机身设计 [2] - Unitree G1成为2023年至2024年全球最畅销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2] - 新推出的Unitree R1机型更加轻巧 当前售价3.9万元人民币 已接受部分订单但未实现量产 [2] 行业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呈现火热发展态势 [1][2] - 国内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到50%至100% [1][2] - 海外机器人市场同样保持高度活跃状态 [2] - 公司寻求在全球市场开展合作机会 [2] 技术成就 - H1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得1500米、400米、100米障碍赛及4×100米四项冠军 [2]
自贡数投机器人产投公司成立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4:55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自贡数投机器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达1.6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由自贡数据有限公司与自贡市高新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778)共同持股 [1] 业务范围与技术布局 - 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 以及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 [1] - 业务涉及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物联网技术研发 体现公司在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领域的战略布局 [1]
机器人新品集中亮相工博会,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月内规模实现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4:54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人形机器人板块早盘震荡调整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9%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净申购达1800万份 9月以来净流入超60亿份 规模实现翻倍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45% 涨幅领先其他同类指数 [1] 产品与指数特征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选样范围突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 人形机器人相关个股合计权重近八成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规模在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挂钩产品中位居第一 [1] 行业活动与技术发展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区展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多种类型 包括负载能力达5000公斤的重载机器人 [1] -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北京启用 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 年产数据量超600万条 [1] 应用场景与产业支持 - 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为行业研发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1]
金马游乐等成立新公司 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4:53
公司动态 - 广东金马矩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 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领域 [1] - 该公司由上市公司金马游乐(300756)等共同持股 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 业务覆盖从基础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 [1] - 金马游乐通过参股方式切入人工智能赛道 体现公司向科技领域拓展的战略方向 [1]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新华社· 2025-09-26 04:45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466.4万台 同比增长9% [1] - 全球新安装工业机器人54.2万台 较10年前翻番 [1] - 预计2025年全球安装量增长6%至57.5万台 2028年有望突破70万台 [1]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 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202.7万台 居全球首位 [1] - 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29.5万台 占全球总量54%以上 [1] - 中国机器人存量3年内实现翻番 2021年突破100万台 2024年达200万台 [1] 区域市场分布 - 亚洲新安装机器人占全球74% 欧洲和美洲分别占16%和9% [1] - 日本新安装4.45万台 美国3.42万台 韩国3.06万台 分列全球第二至四位 [1] 行业驱动因素 - 制造业基地现代化战略推动自动化进程达到新里程碑 [1] - 众多行业向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1]
盈康生命: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的布局始终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务实推进
财经网· 2025-09-26 04:1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布局以临床价值和长期战略为导向[1] - 相关临床探索与合作基于技术成熟度与业务协同性审慎开展[1] - 公司更注重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可行性稳步推进创新[1] 行业发展特点 - 医疗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和监管要求严的特点[1] 战略传递方式 - 公司通过定期报告、公告及投资者交流活动持续向市场传递战略路径[1] - 战略聚焦肿瘤预诊治康全产业链[1]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依托海尔生态资源稳步提升核心能力[1] - 积极关注符合战略的前沿合作机会[1] - 管理层将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广泛吸纳专业人才[1]
谷歌发布机器人最新「大脑」模型,思考能力SOTA,还能「跨物种」学习
36氪· 2025-09-26 04:05
产品发布 - 谷歌DeepMind发布专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打造的Gemini Robotics 1.5系列模型 包括Gemini Robotics 1.5和Gemini Robotics-ER 1.5两个核心组件 [2][3] - 该系列模型构建出强大的智能体框架 通过协同工作显著提升机器人对长周期任务和多样化环境的泛化能力 [4][9] 技术特性 - Gemini Robotics 1.5是最先进的视觉-语言-行动模型 能将视觉信息和指令转化为机器人运动指令以执行任务 [7] - Gemini Robotics-ER 1.5是最强大的视觉-语言模型 擅长在物理环境中进行规划与逻辑决策 拥有顶尖空间理解能力并支持自然语言交互 [6][7] - 模型具备"思考后行动"能力 能以自然语言生成内部推理序列 执行需要多步骤或深层语义理解的任务 [6][15] - Gemini Robotics-ER 1.5可直接调用谷歌搜索等工具获取信息 并支持使用第三方用户自定义功能 [6] 性能表现 - Gemini Robotics-ER 1.5在学术和内部基准测试中均实现最先进的性能表现 是首个为具身推理优化的思维模型 [10] - 模型具备物体检测与状态估计 分割掩码 指向识别 轨迹预测以及任务进度评估与成功检测等多重能力 [13] 应用案例 - 机器人成功完成旧金山市垃圾分类任务 根据标准将物品分到堆肥 回收和垃圾三类桶中 [6] - Apollo机器人完成行李打包任务 主动查询伦敦天气后提醒多雨并将雨伞放入行李 [6] - 机器人实现不同颜色水果分类放置 展现环境感知 颜色分析和多步骤执行能力 [15] - 展示跨机器人形态学习能力 Aloha的经验可迁移至Apollo 使其完成开门 拿衣服等全新动作 [16] 行业影响 - 该技术突破有望打开通用机器人新时代 使机器人成为与人类协作 主动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伙伴 [1][6] - 跨具身学习能力允许不同形态机器人间相互迁移技能 无需针对每种新形态专门调整模型 [16] - 未来物流 零售等不同场景中的机器人可互相学习 大幅加速通用机器人研发进程 [16]
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未来5-10年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会之一!“全市场唯一两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份额、规模联袂突破前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3:56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1.81% 盘中成交金额达5.65亿元 市场交投火爆 [1] - 成分股普遍回撤 夏厦精密领跌5.13% 云天励飞下跌4.65% 江苏雷利/伟创电气/天准科技跌幅超3% [1] - 机器人ETF单日净流入5.55亿元 近5个交易日累计流入超16亿元 最新份额198.03亿份 规模218.90亿元 均居同类主题ETF首位 [1][2] 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预测智能机器人将遵循计算机发展规律 在文娱和适用领域齐头并进 [1] - 人形机器人/体育赛事/商业服务/工厂落地等领域将加速渗透社会生活 [1] - 特斯拉Optimus项目完成换帅 引领新兴世界模型技术路线 [2] - 国内积极落地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工厂 Figure展示人类视频训练成果 [2] 产业链投资布局 - 机器人ETF(562500)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2] - 提供一键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投资工具 [2] - 具身智能大模型持续精进 产业加速迈向商业化 [2] 行业前景展望 - 智能机器人技术被认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有望成为未来5-10年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会之一 [2]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Meta推出AI视频生成平台Vibes;工博会机器人展馆500+品牌共赴科技盛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3:34
AI概念股表现 - AI概念股重启涨势 服务器概念指数领涨市场 光模块、光通信、AIPC等概念表现活跃[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收涨1.59% 全天红盘震荡 持仓股中合合信息领涨8.63% 石头科技、亚信安全、恒玄科技均上涨4.5% 海天瑞声、新点软件涨幅超3%[1] - 该ETF全天成交总量达77.1万手 单日获资金净流入2763万元 最新规模达3.27亿元创历史新高[1] 机器人ETF表现 - 机器人ETF收涨0.36% 早盘呈现"V"形反转走势 持仓股东杰智能领涨6.61% 石头科技、鸣志电器上涨超4% 信邦智能、新时达上涨超3%[1] - 单日狂揽5.55亿元资金 近5个交易日共吸金超16亿元 最新份额达198.03亿份 最新规模达218.90亿元 双双刷新历史新高[1] 行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Meta将AI视频创作平台Vibes集成至Meta AI应用 允许用户创作、发现和分享短视频内容 提供AI视觉工具进行视频再创作[2]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区汇聚500余家国际品牌 ABB协作机器人、发那科智能产线等国际技术与节卡、库卡、埃斯顿等国产定制化方案同台竞技[2] 人工智能市场预测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9亿美元 2029年有望增至12619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31.9%[2] - 全球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6.3% 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6071亿美元 占AI市场总投资的48.1%[2]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阶段 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3] - 建议关注国内零部件厂商 后续需关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的成果发布等事件催化[3] ETF产品定位 - 机器人ETF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两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主题ETF[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被定位为机器人的大脑 具备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 用于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4]
人形机器人产业展望:全球多维共振,从1至N的投资机遇梳理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人形机器人产业 涉及海外本体厂商如特斯拉、美国飞鸽、欧洲YX 以及国内创企宇树、智元等 供应链涵盖关节总成、丝杠、电机、减速器、电子皮肤等环节[1][2][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产业前景**: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认可度快速提升 ONE X估值达100亿美金 Figure估值达390亿美金 预计产量增长斜率陡峭 百万台仅为中线基础 AI智能体带来千万亿级别市场潜力[1][2] - **投资逻辑**:遵循"三新"原则(新变剂、新边际、新技术) 围绕T链三代加量产指引提升及国内应用加创企上市两条主线布局 板块拥有高频正向催化 是牛市主线品种之一[1][3][4] - **催化因素**: - 海外梯链高频生产、新技术测试及供应链订单[5] - 海外头部厂商(如NV)产业生态布局及产品发布[5] - 国内供应链边际看好、细化支持政策落地及创企加速上市[5] **关键技术与部件** - **关节总成**:百万台级别价值量高达4万以上 关注机加工量产新进入者及设计变更机遇 如尼德科(电机加减速器模组)、新泉股份(获取梯链核心零部件图纸)[6] - **丝杠**:单机价值量最高 但面临寿命不足及断裂挑战 需具备自制设备底蕴及新工艺储备 关注浙江龙泰、福达、龙泰股份、双林、新坐标[7] - **电机环节**:通过绕线或工艺变化提升功率、转矩密度、稳定性及可靠性 关注新质集团、兆威明志、穆柯、信捷、众诚[8] - **减速器**:从二代到三代技术变化明确 包括灵巧手端微型丝杠、高自由度电子皮肤、谐波转摆线新型减速器 关注双丸科达利、精锻[9] - **材料与工艺**: - 轻量化材料(铝镁合金、PEEK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 关注恒博、照明、三花拓普、天龙[10] - 轴向直动电机(易德龙)、旋转变压器(亚普股份替代磁编码器)、MEM工艺(铜陵精密)、电子皮肤(威科技进度最快 福莱、日盈、金华新材跟进)[10][11] **国内市场发展** - 2026年国内机器人销量预计达10万台 宇树、智元等创企通过场景合作推动数据训练 并以国家意志推进上市[12] - 宇树供应链原以自研为主 上市后预计开放至美湖、长盛、光阳等企业 智元链由宁波华翔代工(高确定性收益)[12] - 国内企业通过直接对接北美客户(如伟创、信捷、雷赛、兆威)、港股德昌电机控股(模组及关节领域)及电子皮肤技术突破(威科技)实现全球竞争[13] **风险与挑战** - 丝杠寿命不足及断裂问题需工艺突破[7] - 电子皮肤技术壁垒高 国内处于混战状态[11] - 灵巧手领域收敛较慢 依赖北美客户认证进度[13]